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1

在“双减”政策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减负增效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根据双减策要求,教师采用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高效的学习,优化作业布置,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新课改的直接实施者,如何打好这场长期艰巨的攻坚战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给自己加负增压。要给学生减负增效,教师就要给自己加负增压。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所以,面对教改新形势,我们首先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追求,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让学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这是给学生减负增效的基础。

二、教师要向课堂要效率。

1、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再次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讲授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作好知识和技能的铺垫,才能够把时间充分交还给学生探讨、研究、体验和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减负,增加效率。

2、要保持学生的持久注意力。课堂提问作为一种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方式,用的好用的妙可以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好不要让学生摸到规律,不然的话他们就会瞅机会偷懒了,变换不同的花样,让所有的学生都进入到一级听课的状态中,时刻做好被提问的准备,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用抽签法,因为每个班都有姓名签。也可以用地理坐标法,就是行列法。可以提问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回答正确享有提问下一个同学的权力,以此类推。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提问方式,某一排或者某一列,当然中间要及时更换,不然后面被提问的学生会不顾及别人的发言,而是有意识地去计算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是哪个题目。可以用电子白板上的点名小程序,也可以按学号来点名。可以同桌互提,也可以小组内提问。可以男生女生PK,也可以小组间比赛。总之,提问的花样多,目的就是增加提问的不确定性,增强课堂的紧张度和吸引力,保持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一说提问,班内立马鸦雀无声,都屏住呼吸,等待花落谁家。当然所有的提问方法都有利弊,我们要灵活应用,常玩常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3、要保证堂清的高效完成。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抄抄了事。教师不能反馈到真实信息,学生也没有起到巩固练习作用,课后作业成了一道虚设的工程,费时费力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教师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若能长期地坚持堂清,定能形成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定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要“花样”布置作业。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想要解放孩子,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作业设计问题。作为地理教师,紧扣课标要求,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系列减负增效、趣味性强的特色花样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倒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让学地理、用地理之心永久扎根。

1、游戏类作业:地图是初中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后,给学生布置拼图游戏,然后进行拼图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行政单位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建立34个行政单位的空间位置观念。

2、手工制作类作业:手工制作类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比如通过制作地球仪这一手工作业让学生来建立空间概念,利用橡皮泥、石膏等材料制作五种地形的模型,学生乐此不疲。

3、地图类作业:在学习《地图》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小区平面图,要求画出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并标注出家在小区中的位置等。学习过《大洲和大洋》后,让学生画世界的海陆分布简图,要求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并标注名称等。还可以让学生画中国地形图、中国交通干线图等,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地图。

4、实践类作业:学习《地球的运动》后,让学生观察一天中影子长短及方向的变化,学习《月相》后,让学生每天观察月亮的形状和方位等,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思维导图、手抄报类作业:学习完一章内容可以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和联想思维,能让学生把这一章节的知识条理地联系起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一些有关地理的节日里,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可以给学生布置手抄报类的作业,以此来唤醒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节约资源的意识。

学生们在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作业中,不经意间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灵动的,这样既符合新课标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又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减负”不仅仅是减一些作业,减一些教辅,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减负增效”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践,勤于反思,大胆创新,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2

当老师十几年了,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轻松高效。经过自己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有了一些自认为还不错的措施,先汇报如下。

首先,减负增效,重在课前。课前五分钟或十分钟,我觉得十分重要。课前几分钟为了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更要动心。

我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所做的事情不是固定的,都是根据近阶段的教学任务而定。比如,开学初,为了让学生提前完成本学期的名著阅读任务,我要求学生课前讲名著的故事,引起同学对名著的兴趣和重视。学期中,为了让孩子提高书写的质量又加强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课前会让学生练写一首诗或几句古文中的名句。有时候根据积累素材的需要,让学生课前进行素材积累汇报。有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和交流的勇气,还会让学生课前三分钟的演讲,题目自拟。有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意识到处处是语文,还会让学生找一些歌曲进行歌词欣赏。有时候,特别是总复习阶段让学生进行击鼓传花进行诗歌背诵活动。好的开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心走进课堂,为接下来的几十分钟做好铺垫。

其次,减负增效,重在课堂。“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我追求的结果。“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了打造快乐课堂,我备课时很是下功夫。

我总想让学生在每一节课有所得,无论是知识还是学习方法得到就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学习经典的课文的时候,我自己对于文本深入探究,自己尝试着背诵探究挖掘,让文本细化,给文本多角度的解读。为了更好地掌握文本,让课堂高效,我搜集资料研读,设计更好的,更实用的教学设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课堂有趣生动高效。对于经典的文本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教学,我喜欢学生能在我的带领下读出经典为什么是经典。比如带着学生学习《岳阳楼记》时,每一次教学我都让自己给学生堂上背诵一遍,而且背诵尽最大努力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为学生做好背诵的示范。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就交给学生,地读了很多名家的课堂实录,很多大家对本篇文章的解读,我让每一个文字融入到自己的生命,在字里行间里读出我的生命感悟,我把这些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更开阔的知识里去感悟去获得。真的读懂了,掌握了,考试时无论如何出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真的要有一缸甚至更多的水,学生才会轻松,老师也才会自由。

再次,减负增效,重在课堂练习的精心设计,避免课堂练习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在语文学习中,背诵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了减轻学生在课外背诵的任务,课堂上设计好朗读背诵的任务。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快,读得准,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老师也可以加入比赛。为了更好地背诵,可以在课件上空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运用减字法背诵。或者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背诵指导,甚至可以让那些背诵速度快的同学进行背诵的方法分享。

还有在语文学习时写作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儿,如何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实现读写的结合,实现跟着课文学写作,我认真阅读文本,找到更好写作指导点,让孩子在课堂上进行不断的练笔,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后,减负增效,重在课下作业的布置。首先精心筛选,认真编排,如在教学中总结出经典基础性作业和练习,作为常规试题认真练习,比如练字,背诵,默写这些经常性的作业在学校找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天早读课前或课间时进行,量不要太多,但要布置完有反馈。再次就是分层进行作业布置,让每位学生都有选择的空间。再有作业多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或趣味性的作业。比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盲人的生活,给学生布置了体验盲人进行午晚餐,把自己的经历感受记录成文。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了学生进行盲人生活体验开始时的兴奋,中间的不易,看到光明的欣喜。

减负增效,最重要的是作为老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要站在高处看问题,要落实到有效性解决问题。老师是领路人,是学习的主导者,所以老师时刻要让自己的课堂上下有效,那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认真掌握好新的教学理念,把握好教材的取向,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和课下的作业布置。路途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升级与改革。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的“双减”政策,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解决语文作业问题。

一、优化课堂,提升质量。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必须随时做好课堂上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讲九上小说单元内容时,我采用整合教材的方法,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把六篇课文速度三遍,解决两个问题:每篇小说的主人公和线索。做好充分的预习后,利用一周时间解决两个单元的课文,而后利用语文课堂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或者同一题材的小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又能大量的阅读课外的小说,自然就能提高语文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学之前,我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春》为例,以春天为主题,探讨其景物的描述与修辞,并顺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忆,写一个景物描写片段。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激发他们的思考。又向学生提问比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前演讲,积累素材。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每天一个学生讲述一个观点和一个名人的事例,并对事例加以简单分析,老师适当的加以评论,引导学生学会论述文段的写作。学生学会议论事例后再由学生分析议论文段的写作是否完整。课前小积累,既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又锻炼了学生口才和心理素质,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作业量化,限时训练。在完成语文教学后,在确保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安排适当的十多分钟的作业,每天坚持,每道题都设置分值,对应中考,在自习课上进行三四十分的小测试,没有自习时就利用中午十几分钟的时间完成十四分的试题。每天如此的练习或测试,学生的语文作业虽然不多,但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我还在教学中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在充分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我会分层布置作业,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乘着减负增效的春风,我也在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的驱动下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避免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少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增效已渐渐渗透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点增多,许多学生因为知识的抽象复杂而感到厌烦。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建立亲密关系等手段摸清学生的兴趣动机,减轻学生的作业量,缓解学生心理负担,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的几点做法:

一、减负,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数学是看似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其实并不只有枯燥的数字,她有自己在的神秘的美。例如:学习几何图形可以让亲自动手做一做,动手的过程即是对几何图形探索的过程,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最近学习的有理数的运算,可以利用一下家中的扑克牌。规定花色红色的为正,黑色的为负,在游戏中练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减负,就得精讲

减负,就得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好,教师也轻松。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在于多讲,教师生怕学生不懂,占去了课堂大部分时间,使学生听得疲惫不堪。要精讲,就得抓住课堂内容的关键所在,哪些目标学生能达到,哪些目标学生达不到,教师只有心中有数,才能利用好时间,做到有的放矢。要精讲,教师先得多看、多做、多思。多看,才知道哪些需要学生重点看;多做,才会知道题的难易,难在何处,用什么方法攻破难点;多思,才能抓住彼此的异同点,才会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菱形性质一课时,我精心准备题目,采用一题多变、一图多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自学。通过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去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题: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cm,BD=8cm,则边长AB=______cm。

变式1。如图,菱形ABCD中,AB=AC=8cm,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

变式2。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是24,对角线AC长为6,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

变式3。如图,菱形ABCD中,AB=8,∠BAD=120°,则对角线BD的长是____。

变式4。如图,菱形ABCD中,BD=,∠ABC=60°,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____。

三、减负,就得巧练

减负,要从灵魂深处认识到数学作业减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业要求不是“多而杂”,而是少而精。“多而杂”的练习方法,往往采用脱离课本、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作业堆里打转,忙得晕头转向,压得喘不过气来,占用了学生很多的休息或活动时间。为更好的实现减负增效,我们备课组尝试用各种方法来优化作业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实际,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应用题和几何证明问题我们会鼓励孩子在班级群发送讲题视频,既锻炼了讲题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个别学困生提供学习的平台;为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夯实基础,我们坚持用好每日一练,每天让学生抽出15分钟的时间练习,所练的题目基础为主,当天反馈,当天纠错。在每天的坚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减负,主要目的是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精讲是关键,兴趣是动力,作业是根本。三者有机的结合,以达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目标。相信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5

我认为教育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上的,课堂是学生的“正餐”,正餐吃好了,才有营养。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只有英语课堂的“有度”,课堂活动才能取得成效。把握英语课堂活动的“度”是减负增效的利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我觉得课堂的“度”是由教学活动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

首先,课前热身,提高兴趣。

英语的课节通常都在上午第一二节,学生很可能没有从早上的混沌中醒来,又或者思维还没有完全兴奋起来,再或者是由于刚上完其它课,加上课间休息,处于兴奋状态,很难一下子安静下来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在这个时候如果直接导入新课,未免有所不妥。课前需要热身唤醒身体和思维,因此课前热身活动必不可少。课堂的warming-up有利于为学生学习英语做铺垫,我通常课前为了创造英语氛国,利用英语歌曲,小动画,视频,或学生的对话,以及3分钟英语演讲等作为课堂热身活动的开始,这种活动会使得课前气氛热烈,点燃学生的兴奋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需要做到适可而止,同时一定要注意,课前活动是为上课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热身活动应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为了纯粹的娱乐而逗乐,浪费宝贵的40分钟。我觉得教师应该巧妙地在这时应用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中不该兴奋的区域逐步得到抑制,使该兴奋的区域逐渐兴奋起来。当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与英语搭不上边,我通常情况下不会立刻马上开始讲课,我会采取一些形式各异的小活动来激发课堂。例如说出“Let'splayagame。”振奋人心的语言,话语一旦说出,那么离成功的课堂就不远了。当学生们猛然听到“Let’splayagame。”时,他们就会立即投来质疑的目光,我在此时会进行因势利导,引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时间的把握,这个游戏只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联系,而并不是重难点,作为热身它不能用太长时间,引出气氛就要停止,不能影响占用学新内容的时间。

其次,课中活动,“质”“量”共存。

我觉得课堂有度的另一个体现就是要求课堂节奏有松有弛,不能让学生一根弦绷到底,弦容易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也不能让课堂松散无序,盲目高兴,活动的数量要适宜,活动太多,课堂就成了一个实验基地,纯粹为活动服务,脱离了教学的本质,活动太少,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做不到松弛有度,通常情况下我通过新旧知识衔接,讲练结合,口头与书面转化,自主发言与课堂提问,团队合作与个人创新等不同方式去进行不同活动的设计,在课堂上既能体现学生个人魅力,也能体现小组团队精神。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

最后,课后升华,情感归属。

英语新课标强调“拓展学习渠道,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语言能力,通过用多种形式和活动的设计的方式,在以“反思”为起点,以“提炼”为依据的基础上,确保英语课堂活动的进一步后延、升华这一重要环节。做到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升华和对应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达到共情。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6

当今教育的主题毫无疑问是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又是减负。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减负增效呢?这是新时期的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解决的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源头活水。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一线教学中,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以情趣的导语吸引学生投入

充满情趣的导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便会产生一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导语,一上课就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例如,教学“苏州园林”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且不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单说那玲珑剔透、风光旖旎的苏州园林就足以令人向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学生回答:想。)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打开课本,快速阅读课文。如此导入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桃花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的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把世外桃源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向往和追求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望,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而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合作学习以学习团体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还助人走向成功。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如同插上翱翔的翅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学习也不例外,教师提前做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合作技能:倾听别人意见、如何合作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别人错误、如何汲取别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而这些技能的养成正是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

四、师生互动,探究质疑

本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班级交流时要注意适时点评(有时需要精讲),不能放任,应中肯、恰当地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

课堂上的互动不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不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更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通过有意义的互动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它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涉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信心、兴趣和情感等方面。师生互动能解决学生之间不能解决或者是已经初步解决但存在疑问的一些问题,是课堂学习逐渐深入的过程,也是指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

五、恰当地进行课后辅导

有针对性的恰当的课后辅导能够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可是,大多数学生对课后辅导都比较反感,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课后辅导面积不宜过大,而应该选择那些真正需要辅导的学生,并且要把辅导的重点放在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的角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样远比辅导其做几篇阅读要有效得多。第二,在进行辅导时,主要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三,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让优等生来辅导学困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他们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7

我理解的“减负增效”指的应该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减负增效,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因为,毕竟在教学关系中,老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作为老师,我认为能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效备课。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带领学生在大量的读写现象中把握读写规律,然后再运用这些规律指导孩子们的读写。所以,我一直比较注重在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发现读写规律。比如:在进行“写人记叙文读写指导”时,我就是运用《温柔的加拿大交警》、《鲁迅是个调皮鬼》、《我的农民父亲》三篇写人记叙文引导“一人一事一特点”、“一人多事一特点”、“一人多事多特点”的构思规律的。然后,指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确定用哪种构思规律。接下来,为了加深认识,我又带领孩子们阅读了《俗世奇人》、《人生》、《小英雄雨来》以及《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片段,让孩子们了解到几乎所有小说都是写人记叙文,《俗世奇人》是小说集,运用了“一人一事一特点”的构思规律,《人生》、《小英雄雨来》则是用了“一人多事多特点”,《红楼梦》则是“多人多事多特点”的构思规律。又如:带领孩子们重温《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他们了解“一事多写步步推进”的写作规律。后来看电视剧《开端》,再次引导孩子们发现这种规律不仅能用在文学作品里,还可以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综上,由读到写再到用,步步为营、由浅入深逐步教孩子们学会读写。

二、精心布置作业。语文不像理科,有目的地狂刷一段时间题就可以快速提高成绩。语文不像英语,尽管都是语言,但光靠背诵也不能大面积的提高成绩。语文倒跟体育很像,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她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练出好身材、好气质、好体魄。这几年,尽管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但就是因为短期努力效果不好而被边缘化。怎么办?精心布置作业!比如:我想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就凭我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的状态肯定是做不好的。我就选择了借助资料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转发了一个介绍中华筷子文化的小视频,要求孩子们反复观看,写一篇《小筷子,大文化》的随笔。小视频既提供了资料,又普及了文化,既训练了读写又培养了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类似这样的作业可以作为拓展作业序列来做,时长日久熏陶渐染达到较好的疗效。

三、正确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外因。所以,正确引导孩子们科学、正确的面对学习。有一天和同事聊到关于作业的问题,甚至得出了真正理想的作业状态是没有作业。这里的没有作业的意思,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放学后合理安排自己各科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师的作业牵着鼻子走。毕竟,老师的作业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情况。怎么办呢?各科协调、分层布置、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是我们现在正在尝试的作业。大体来说,基础性作业(字词背默常识类)每人都得保质保量完成。阅读提升类作业(阅读专项作业)必须规范完成,拓展类作业(活动实践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而各科协调、科学合理就目前来看还是个难题,期望看到同仁的高见。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8

20__年__月__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业成长中的重要责任,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所以“双减”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通过“减负增效提质”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如何将“双减”理念高效融于教学实践,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着重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落实“双减”应该依靠优化教学设计、优化作业设计、优化数字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以优化课堂为基础,促进轻负高质发展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减负,首先要从课堂突破。高效课堂就要优化教学方式,采取趣味化教学方法,让学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将有趣转化为有效。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让学生的被动的无心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有心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授九上第一课时,我在导入环节,采用视频快闪的方式介绍教材内容,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减少了对教材的陌生感,激发了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内容上,选取富有时代性又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让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我带领同学们分析冬奥会期间“一墩难求”的现象来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趣的时事新闻,不仅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文本信息的理解能力,学起来更加轻松高效。

深化学习方式一方面加强小组合作,教师设置合理的问题链活动,引导、协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并让学生学会相互评价,在互相帮助中实现有效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压缩反复、无效的讲授,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复习时我将课堂一分为二,前20分钟学生自主复习,我则是将课堂的学习目标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任务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后20分钟,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在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提供习题库,让他们直接在课堂上练习,在练习中把握知识点,查漏补缺,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同学的练习进行分析与评价;在学习基础差一些的班级,让学生展示前20分钟所学,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点评,并梳理知识要点,适时查补漏洞。放权于学生,调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也使学生在寻找和阅读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在评价中提升,从而创造性整合新知。

二、以作业设计为引擎,激活育人赋能作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知识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减负不仅着眼于作业总量的缩减,更关注于作业设计的质量,引导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转向积极追求目标,从而真正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目标。

巧设分层作业。为避免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出现“吃不饱”“吃不了”或“消化不良”等现象,我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作业,学生自我评估后选择适恰的作业进行挑战练习,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不做,让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认知自身能力,对个体能力进行判断和调控。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要对弹性的度有所管控,避免学生全部选择最简单的题作答。引导、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作答,在减负时提高质量,达到高效作业效果。

增加项目式作业。我们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设计跨学科的作业引导学生融合,设计生活类的作业引导学生实践,设计思维类的作业引导学生设计,还可以设计探究类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积极动口,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作业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重在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讲授《走近老师》时,我让学生进行教师大采访活动,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采访自己的任课老师,采访内容自行设计,采访过后,小组要完成一篇采访感想,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感言,阐述对教师的理解;在课堂上设计“为教师颁奖”的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感谢恩师。在多个活动中既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交往和动手等实践能力,也让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三、以数字资源为驱动,延伸课后学习维度

如今社会正处于数字资源的时代,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让其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微信为学生提供学科课件、优质学习网站、在线习题讲解、知识点提纲、习题库、优秀作业展评等,学生在闲暇时间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巩固。

借助精准教学通,实现教与学相结合。通过电脑的数据反馈,我们可以得出学生在测试中的得分情况,圈出客观题典型题目失分的学生,在进行讲评的时候由失分学生陈述自己的答题思路,然后由得分的学生进行点评拨正。这样的讲评更有针对性,也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述策略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改变,增效提质的目的初步得以实现。教学之路漫漫,我将不断探索,相信在国家、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成长为独立思考的学习者。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9

最初接触到“减负增效”这个概念,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可能会认为它等同于减少作业。其实非也,减负增效的落脚点,最终应该是在增效上。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减负的同时又增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教材、精心备课

如何能让学生头脑清晰有条理地在40分钟内学会最多的东西呢?以我现在所教的仁爱英语初中教材Unit2Topic1为例,这个话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have和has表达陈述句及在Do和Does的帮助下把陈述句变成疑问句。

在设计这个课时,我觉得它每个Section之间界限相对分明,整体感不够。所以这节课我先引导学生说出nose,head,arm,mouth等表身体部位的名词,并按自己的设计写在了第二块黑板上。之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说出了描述这些肢体的形容词。

然后让他们看大标题“Ihaveasmallnose。”,让他们说出这句话是用什么做的主语,再引导孩子们把所有的人称代词主格都说出来,由我列在最左边的黑板上,并特意把后面跟have主格的写在一起,后面跟has的主格写在一起。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对比have和has的区别,把他们列在主格和表身体部位的名词短语之间。这样,陈述句就出来了。

这样学生就可以看着黑板随意组合陈述句了。

陈述句练会之后,就可以列出学生说的几个陈述句在第三块儿黑板上。如Ihaveawidemouth。Hehasshorthair。Theyhaveroundfaces。列句子不能盲目地列,要挑有第一人称做主语的,第三人称做主语的,还有复数做主语的。然后就抛出问题,它们怎么变疑问句?之前学的变疑问句都是be动词提前,这几个没有be,该怎么办?实义动词不能完全提前,需要借助谁的帮助呢?最后引出do和does,并进行对比,学生的疑惑顿解,很快就能把Ihaveawidemouth。变成Doyouhaveawidemouth?并很快能得出其回答Yes,Ido。/No,Idon’t。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人称做主语的陈述句变疑问句时,has要变回have这个情况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学着趣味记忆:助动词是照妖镜,任何动词见到它都要现原形。

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组对话,这样一来,一节课把两节课要讲的内容全都学扎实了。

二、作业试做,作业精选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紧扣课堂,并且需要自己先做一遍,对作业的难度,做作业用的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地给学生发小卷儿,打造题海战术。

我们现在用的同步练习册,我都会在给学生开新课前把题全部做完,确定哪些题是需要在课堂上当做堂清处理的,哪些是可以删掉的,哪些是可以放在课下做的,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在授课时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利用高效的课堂,尽量让学生在回家时少作业或者没作业,为学生多腾出时间给自己查漏补缺。

其次,还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缝隙时间,比如中午预备前,有一部分学生来了之后很茫然,并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的正题,那么从来校到预备这10分钟时间都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可以翻译4句话,或者做2个句型转换,或者写一篇小作文,让他们写完上交,老师抓紧批改。虽然只有10分钟,但是可以从他们那10分钟的作业中看出学生上午学的知识点掌握了没,还有哪些语法问题需要我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利用一些时间再帮他们巩固所学。这样改作业,可以会导致一天需要改两次作业,甚至有些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还需要我对他们进行面批作业。这样肯定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是,也确确实实减了学生的负,也增了效。

减负增效不只是个口号,想要做到它,需要踏踏实实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争取做到既给学生减负增效,也给自己减负增效。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10

人间最美深秋始,研讨学习正当时。20__年__月__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师要严格限制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数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同时各类校外辅导也被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对咱们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势必更高,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监督和把控也变得尤其重要。那么,作为咱们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备课

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认真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

首先,备好教材。我们不仅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同时需要灵活使用教材,能够从整体分析教材,包括教材中知识的结构、教材的编排顺序、教材的隐藏知识点、各单元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教材进行有效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添加、删除等,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备好学生。我们要多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当前的语文学习水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业完成情况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备课。因为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个体,因此一定要做好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以及真实需求。

第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准备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和主要流程,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提出的问题。尤其要在问题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要对每一个课堂问题进行认真的推敲。

第四,把握好有效评价和鼓励的时机。课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一定的鼓励和赞美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发展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机会,准备灵活多样的课堂评价用语,给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赞赏。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语文热情

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语文听课状态,从而更加轻松的学习到相关语文知识。并且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积极的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不断的提高言语表达以及分析理解能力。比如学习七年级《济南的冬天》,文章主要是对济南冬天的景象进行了描写,突出了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我在正式授课之前,搜集一些济南冬天雪景等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们看到了济南美丽的冬日景象,就快速建立起浓厚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集中了注意力,增强了语文学习的热情。接下来在让学生们朗读课文时,我播放了与课文情感相匹配的音乐,让学生们可以视听结合,在适合的乐曲中完成朗读,形成和谐的朗读氛围。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进而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走进生活,丰富课外实践

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最终要促使学生走进生活,步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所以语文知识的应用场所不应限制于课堂的“一亩三分地儿”,应促进学生未来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在传统的逻辑方式下,语文的学习顺序是“听说读写”,但是在新课标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下,应该建立重新的学习顺序和学习逻辑,这种逻辑性在于对“听说读写”的重新解构上。语文的学习过程应是从“听读”到“写说”的进步。听读的过程是对老师授课内容的理解、吸收和内化过程,而说和写的过程是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所以只有秉持这一逻辑理念,才能更好地实施语文的相关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对背影中描述的场景进行课前的导读与分析,在课堂上对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写作培养培训。然后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自己父亲的样子,从模仿开始,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命题。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父亲为写作素材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这样既能表达父爱,又能提高他们的感恩思想。

四、优化作业布置,做到巩固、提升两不误

首先,从作业的功能来看,无非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两大作用。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能够巩固课堂知识,作业的目的就已达到;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才需要一些具有延伸运用特征的作业。在一课一教辅的原则下,恰当运用我们手头的《基础训练》是作业减量、优化布置的关键。基础运用题可以用作预习检查,当堂完成;后面的部分则可用于教学任务完成后的巩固和提升。

其次,从作业的形式来看,初中学生的家庭作业不能只局限于书面形式,还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拓展作业,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学习《秋天的怀念》《散步》时,我设计让学生晚上为家中亲人洗一次脚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作业;学习《秋天的怀念》、《散步》时,我设计一个有关和谐家庭关系的社会调查,并要求学生写出简短的宣传语,以此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和同理心;

“双减”就是要把中国义务教育重新拉回到一个应有的平衡局面,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体功能,让每个孩子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如何才能增质提效,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长路漫漫,让我们不断上下求索吧!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11

在学生日益加重的作业负担面前,提出减负增效确实是必要的。减负不减质,这是老师们所期盼的理想境界。我认为课堂要减负增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减负增效,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发展符合当今社会潮流。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的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活跃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现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教育活动的新事物也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软件的开发、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首先,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最直接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比如新课标的培训。新课标颁布以后,它就为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指明了方向。老师必须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学习新课标精神,明确新课标的方向,才能少走弯路。老师对新课标研究的越深,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走得快。除了教师培训,我们也应该有计划的去读一些专业前沿的书,只有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优化自己、提升自己,才能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减少学生的负担。

二、合理利用信息科技,助力教学减负增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校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新科技教学工具集图像、声音、投影于一身。化学老师应发挥其多维度的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各感官刺激,利用现代化手段将一些重点、难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分散难点,又突出重点,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内化吸收。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章节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知原子的微观结构,我们可以进行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又比如在学习《水的净化》章节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对净化原理以及过程有一个直观完整的印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模拟,在快乐的情境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因为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我带领学生去自来水厂进行了参观,真正的走到水净化的现场,去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这样学生兴趣更浓。

三、高效课堂是给学生减负的基础。每节课40分钟,对于每个学科来说课堂都很宝贵的,每一分钟都要有每分钟的收获。课堂上我一般安排的比较紧凑。

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提问的目的有两个:

1、抓住课前的两分钟时间,提问前,学生先背诵前一节课的知识点。背诵要求必须出声,大声背,这样是为了让自觉的带动不自觉的,因为那么多学生不可能一块儿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大声背诵的附加功效就是部分带动整体,刚开始需要老师提醒、督促,养成习惯之后,学生看见老师到了教室,他立即就开始背了,不用提醒。

2、提问的第二个目的是提醒学生再次梳理并识记前一个课时的重点知识,因为在新授课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但并非都是重点,老师很清楚哪些是重点,但学生就通过一节课的临时学习不一定很清楚,提问就是再次提醒并巩固重点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提问环节很重要。

提问谁?又该怎么提问呢?

我认为课前提问不应该谁举手提问谁,因为这些内容是上一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是随机提问,没有规律,没有顺序,每个同学都要绷紧一根弦,每节课提问的学生尽量不重复,面要广。因为都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顺利回答出来的,当然也会有不会的,不会的我是让他课下找课代表提问,当然课代表会记下名字,如果他不找课代表,课代表会找他。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四清中的堂清。如果是复习课,我就把提问的任务交给学生,一般是成绩上游的学生。通过他们的提问我发现他们能把知识梳理的很好,如有遗漏,我再补充提问。

新授课课堂上,化学课需要补充的知识还是挺多的,记笔记是课堂的一大项,大家都有感受,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各不相同,记得快的,我要求他们记完之后就大声读,有时候快的比慢的能多读好几遍,出声读就是为了让他们多表达,同时写得慢的也会加快速度。

讲课过程中提问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说出来,重点问题还要求他们大声说两遍。因为向外输出知识的时候,无论是说还是写都要过一遍脑。因为平时我们会发现好多学生眼高手低,有时候眼高嘴也低。总感觉自己会,但是不会表达,或者是表达不准确,每一种学科语言的准确运用需要再课堂上训练的。比如化学上我们说“用酒精灯加热”,学生说“用酒精灯去烧”;给固体加热时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学生说“试管口朝下”;“加热煮沸”学生说“烧开”;还有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如“Mg2+”中“2+”表示的意义是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这句话就有学生说不成,所以就得在课堂上让他多说几遍,老师加上适当的鼓励,这样慢慢的,他们就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了。所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多表达就好了。

总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让学生不做旁观者或旁听者,尽量在课堂把知识及时输出,提高课堂效率,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教师减负增效经验总结 篇12

在减负政策下,要想实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提问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创设生活情境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个性化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达成提质增效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推动课堂教学和辅助作业完成

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灵活地应用自己记忆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这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根据教学目的,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把握相应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的作业题目进行提出,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对于相应问题的解答,因而学生并不需要在课后应用更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帮助学生达到了减轻学业压力的目的,这同减负政策的目的是相吻合的。同时,该种教学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达成提质增效的目的,因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在生活中,你们经常能够见到哪些金属?它们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我们常说的‘五金’指的是什么?”。因此,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可以通过回忆自己生活经验的方式,尝试获取与之匹配的素材,并且能够在同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一定的帮助。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进一步地提问:“为了防止金属资源被锈蚀,人类做出了哪些尝试?这些金属保护措施的原理是什么?”。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应用自己所学的化学原理,对相应的现象进行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应用知识的机会,这对于帮助学生取得相对良好的知识学习成效,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学生还可以在这一教学情境中,尝试根据自己对于化学原理的把握,提出几种保护金属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相对良好的学习成效。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给出学生需要完成的练习题,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完成自己的课余学习任务,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以更为良好的学习心态,实现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这同减负政策的目的是吻合的,也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二、创设生活情境,减小学习难度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对于化学知识点的记忆,因而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自己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学习体验。同时,该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明确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因而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相对良好的学习成效,使得学生能够在灵活应用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这对于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用学生常见的酸碱反应,对课程进行导入,并且予以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对酸碱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因而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促使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取得相对良好的学习成效,因而这也将帮助学生降低自己的学业压力,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这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以小组的形式辅助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

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合适的渠道,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因而这对于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相对良好的学习成效是不利的。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开展相应的化学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分享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个性化问题,并且能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以便捷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例如在教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本课时的学习主题进行探讨。如,可以让每个小组学生以“营养物质的类别”作为话题的讨论方向,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教材内容,然后在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和看法,增强他们对于课时内容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完成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以辅助学生降低自己的学业压力,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