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1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把学生放在了首要位置,推崇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倡导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对数学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受益匪浅,相信对今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作为老师,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多实践启发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感,逐步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2

通过《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解了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特点,让我去思考背后的教育价值和核心概念,促使我能够质疑问难,反思自我,勇于探索,深入学习,从而掌握新课标核心思路的脉络,把握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脉搏,凝心聚力再前行。其中创设怎么样的情境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在很多课程设定的情境并不能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比如在《平行与相交》这一课中,老师设定让同学们随机扔两根小棒,观察它们呈现出来的状态,但真实情况是只会出现一些相交的情况,但是却不会出现标准的平行和重叠的情况。这样的一个情境设定其实是无效的,因为这个情境并没有呈现出这节课所有的情况,还需要老师在后面的学习中渗透给学生,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存在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实验没有这种情况呢?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就要深入的去思考,我们到底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能更加适合小学生的发展,利于小学生接受新知识。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我深深体会到在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3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主要有了新的变化。第一,关于课程方案。第二,关于课程标准。一是强化了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其中要特别注意合理设计一二年级的课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这本书值得人们细细且多次品读,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网络多媒体的迅速普及,作为教师的我要知道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师的知识面也要不断的更新,与时俱进。通过这次阅读,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的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有了更深刻和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4

在初步研读了新课标后,我有幸参加了南昌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专题培训,通过两天半的在线培训,此次活动由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与一线优秀讲师,带领大家深入解读与研究2022年版的新课标,围绕“新课标”针对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进行研讨,让我扎扎实实地领会了新课标的精神。通过线上学习,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的数学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数学人,反思我们的数学课程教学要如何改进实施?

一、夯实老内容,领会新导向

通过学习不仅夯实和重温了课程标准的老内容,更是解读了2022版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和导向。课程标准从2001年出版到2011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22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结构特征,与2011年版的还是有不少的变化。在基本理念中体现了“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重点对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中,要通过学业质量的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主要依据。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课标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养目标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的,知识点的学习只能作为阶段性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提前预设,提升学生哪方面的素养,从真实情境问题出发,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结构化整合,注重学习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减负提效。

同时,新课标中还倡导要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很多孩子都觉得学了数学只能用在教室内,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绝不是孤立的。比如:数学的建系和地理、美术、建筑等学科可以融合,数学的数据统计和信息技术可以融合等。我们要勇于“跨”,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学生。

二、注重实践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朱立祥教授在《聚焦核心素养强调综合、突出实践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讲座上提出义务教育课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答案是“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数学知识本身与核心素养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数学知识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形态,如研究对象的概念、性质、关系、运算、规律等,构建了数学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比如:与“概念”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抽象能力;与“性质”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推理能力;与“关系”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模型观念;与“运算”有关内容的教学,可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运算能力等等。课程内容要强调学科实践、强调综合,彰显课程理念的变化。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从注重共同基础到关注个性需求;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诚然,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着眼实践性的同时,还应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让我领略到了诸位名师大家的无限探索热情、无穷教学创意和无止境的教学追求;这次培训,更让我对新课标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时代已经正式来临,我们不能只在一成不变的教学老路上埋头苦干,还要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前方和远方。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意味着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去拥抱变化,革新自己,勇于尝试。心中有课标,教学有尺度,让学生完整经历探究的过程,明晰知识的产生由来,这是高于知识层面的数学本质理解,也是高于技能层面的数学思维活动。注重体验与经验积累,让学生在增长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与能力素养。

用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创建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好标准的要求。用笃行和奋斗去谱写新课程理念的新篇章!不负时代,不负学生,一起向未来!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富,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二、课程理念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的教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总之,新课标是一盏指路灯,它已经为我们指明的新的教学方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进,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远航!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6

近期阅读了教育部颁布的《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修订后的课标与之前课标的不同之处: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加强了学段连接。对于这些新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紧随变化的脚步,及时调整课堂策略,努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也就是要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归根结底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继续停留在死记硬背公式,重复机械的题海战术上,而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感悟数学的本质,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7

2022版课标的修订,将学生素养的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课标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在本质上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综合品质。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学科在学习中价值观的形成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让数学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真实发生,数学教学不在于学习了多少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索与感悟。往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多的思考通过设计怎样的活动,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观察、思考、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所必备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小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8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备课要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备教的方法,更要备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文字的表达,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课要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