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1

实验中学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学校要求全校教职工切实增强推动学校和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深刻领会县委书记张世忠的讲话精神,做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拥护者;要精准把握局党组书记谢正波的发言精神,做推动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干者;要精准解读教育提质工作方案的核心要义,做推动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圆梦者;要认真学习身边先进典型,做推动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

学校强调,要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打造本领过硬、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要持续深化学校机制改革,营造唯才是举、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要持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做有情怀、有担当、讲奉献的教育人。

会议还组织学习赵栋贤老校长的先进事迹,宣读了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学习了《xx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开展了警示教育,安排了近期防疫、招生、教学常规等工作。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2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十四五”期间如何建成健康学校作出系统部署和政策安排,明确了健康学校建设的基本条件和目标任务。《通知》为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指明了方向,为学校深度参与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实现教育强国绘制了具体蓝图。

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实施健康教育是提升国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基础性手段。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健康教育,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维护自身健康也是个体的根本责任和基础能力。个体的健康是组织健康、社会健康的基础元素保障。当国民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为每位公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保障,自然上升为国家战略。

青少年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21年全国第八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现,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小眼镜”和“小胖墩”的比例居高不下、原因复杂,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生活习惯、体育课程效果等有关。而且,除了关注学生身体健康,万万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培育的关切。

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者和谐统一,是“健康第一”的根本目标。如何让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产生良好效果,需要真正将“健康第一”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把建设健康学校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把“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实作为“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践体现。

学校践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通知》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标建设、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学校健康服务能力。在队伍建设上,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师资和校医,加大对能兼职健康教育课程的班主任、心理教师等人员的培训力度。在软硬件配置上,在名厨亮灶、营养餐食、洁净饮水、厕所浴室等方面,高水平推进学校教育卫生设施、校园生活服务设施设备等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促进学校食堂全覆盖。统筹建设或整合建立规范化的校医院或卫生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体育与健康教研室、健康教育体验室、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等。

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建设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健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新机制。在课程资源建设上,鼓励中小学与大学共建共享健康教育资源库,发挥高校医学类、健康教育类学科发展创新对基础教育的服务引领作用,建设健康教育教师教学工具库,积极运用高校慕课,尝试建设健康教育的“双师”模式。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创新健康教育教学的校本课程建设,面向师生普及公共卫生常识、传染病防控、急救等知识技能,引导师生客观面对疫情,全面提升学校健康教育水平和应急能力。

将健康教育全面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丰富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补齐、提高健康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为例,结合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针对当前学生运动量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逐步提高体育课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体育运动技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充分挖掘体育运动的课程价值和教育功能,让学生做到体脑结合,真正拥有强健的躯体、聪明的大脑、健康的习惯、温润的内心。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3

振兴xx需要重新唤醒家庭重教传统,平衡好家庭生计和子女教育需求。今天,儿童青少年或许不再被视为家庭劳动力的补充,但子女教育和家庭生计的平衡,依然是检验家庭是否真正重视子女教育的试金石。相关调查显示,在人口流出集中地的xx,家庭教育和家庭支持缺失已成为校长和教师们频繁提及的问题。没有父母的直接有效监管,哪怕是在高中阶段的农村青少年,也难以坚持认真学习。可是,放下在流入地城市的生计,对于很多以劳务收入为主的农村流动家庭,特别是对子女高考升学没有信心和适当期待的家庭来说,依然是不太可能的选择。指导农村家庭,特别是学业处境较为不利的青少年家庭,合理规划家庭中学龄人口的教育生涯,延迟增收期待,依然是必要的。

振兴xx需要唤醒和强化xx学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有调查和案例研究显示,缺乏人生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是不少高中生们普遍面临的困惑,尤以普通xx的学子为甚。如何平衡好“丰盈人生”和“大学梦”“名校情结”的关系,也是摆在全体xx学子和世界范围内的高中生面前的共同话题。不少就读于非重点高中的青少年,在“唯升学”观念主导的环境中被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家人视为失败者,这容易使他们不再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但令人欣喜的是,有一批卓越xx,不断发掘和提升学生们知识性学习外的个人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和人生发展目标。

振兴xx更需要高中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创新。多年以前,以高升学率闻名,引发轰轰烈烈的城市里孩子热衷于到xx求学的情况,一度被视为“xx现象”。近年来,以优秀生源和优秀师资不断流失、高考升学水平不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xx衰落”现象,在部分区县具有典型性,在个别省区具有代表性,在全国一度呈现蔓延之势。广大xx需要更加深入学习国家高中多样化发展战略,顺应新课改、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新趋势,学习他人在教研、教学、学生发展指导、分层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在教育教学上,重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和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性。超越“把一个班当一个人教”的做法,尝试和总结“把一个人当一个班教”的个性化教学。教师少讲、学生多做。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根本,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是深化xx高中教育改革、提升县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信心的重要经验。

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针对性的条件保障是振兴xx的必由之路。大力夯实高中教师队伍这一“教育第一资源”的发展基础。通过富有吸引力的住房和生活补贴吸引免费师范生和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针对性运用在地化师资培养策略,降低青年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率。在教育治理上持续改进,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功能,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xx振兴。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4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立德树人”,德育都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德育在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青年可塑性强,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定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培养,比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价值理念,等等,为我们做好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需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青年成长才有正确的价值导航,青年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应该看到,社会及各方面对加强德育工作还有更高期待。教育部早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明确要求: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这就要求学校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增强实际效能,为青年成长注入精神营养、提供道德规范。

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要真正提升德育的效能。未成年学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对其及时有效化解便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对德育的重视需要在体制、观念、实施、组织等方面不断改进,要建立评估机制,更加重视效果,不流于形式;更加注重实践、实证、问辩,不流于口号。同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更多自主修炼、自我成长的机会,从而把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为成长筑牢坚实的价值底座,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5

亭子小学做实学、论、思、剖、评、测、改“七字诀”,深入推进纪律作风暨师德师风整顿工作。

做实一个“学”字。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市委、县委会议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做实一个“论”字。引导全体教职工围绕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师德师风、关心爱护学生等方面开展大讨论,增强纪律作风定力,坚守师德师风底线。

做实一个“思”字。要求全体教职工按照学习讨论情况,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反思材料。

做实一个“剖”字。组织全体教职工结合反思情况,按照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整改措施三个环节撰写剖析材料,剖析材料要见真事、分真因、举实措、触及灵魂,并在专题会议上进行述职。

做实一个“评”字。召开专题述职会,每位教职工深刻剖析自己,由校级干部逐一分别点评,指出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做到“红红脸、出出汗”。

做实一个“测”字。结合最近学习情况,印制专项试卷,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测试,90分以上才算合格。

做实一个“改”字。组织全体教职工根据自身查摆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与整改时限,建立整改台账,以备后续对照检查,形成长效机制。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6

xx职中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安排学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

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决拥护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扎实实推动大会精神在xx职中落地见效。一要深刻领悟会议关于“捧着一颗心来”的教育初心,狠下决心,推动教育提质,擦亮教育“金字招牌”,助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认真贯彻会议关于“净化教育生态环境、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打造xx教育龙头、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保障校园平安稳定”等安排部署,踔厉奋发,推动xx教育提质工程迈上快车道。三要学习会议中93岁高龄退休教师赵栋贤不忘初心、牢记重托、甘于奉献、永远奋斗的感人事迹,你追我赶,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学校强调,要抢抓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顺势而为,改革创新,居安思危,把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作为职中新时代发展的思想基础,将危机意识化为学校生存和进步的动力,聚焦聚力目标任务,毫不动摇、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会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学校发展迈上快车道,奋力谱写职教发展3。0新篇章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7

xx小学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从教师自身出发找问题、析原因,从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中找方法,从分管工作中找不足、提措施,为学校、学区和全县教育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学校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度思考教育高质量发展怎么做、怎么抓,要以“书是甜的”特色理念,打造小学教育亮点,树立基础教育品牌,环境建设要“优”,办学设施设备要“齐”,校园文化建设要“香”,教育活动特色要“明”,队伍建设要“高”,业务素质要“精”,安全后勤保障要“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问题心得体会 篇8

近年来,xx县教育系统聚焦队伍建设、课堂改革和教研创新,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全县青少年学子“扣好人生扣子”。

发挥思政教师“主力军”作用

按照“培养一批、转任一批和引进一批”的策略,夯实思政教师队伍。一年来,开展全覆盖、多层次、互动式培训研讨5期,培训1069人次,提升思政教师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培养38名管理干部、辅导员转任为专职思政课教师,从高校引进优秀思政教师15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思政课教师268人,其中专职148人、兼职120人,初步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和业务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发挥思政课堂“主战场”作用

严格落实思政课程标准,扎实开展备课磨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活力。通过党委成员讲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思政“精品课堂”竞赛等活动,提升思政课堂质量。全县近60位学校党委成员开讲思政课,反响热烈;开展“学校-学区-县域”三级思政教师教学大比武,完成公开课近200堂;遴选20节优秀思政课参评“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8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

发挥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全科育人的思政课教育体系。依托xx红色沃土,用好红军渡、黄猫垭等思政教育“鲜活教材”,构建课内课外、知行结合的思政育人模式。先后开展“弘扬革命史、礼赞新时代”演讲比赛、红歌大赛、舞蹈、朗诵、课本剧等艺术展演百余场;开展读书活动,征集读书心得5000余篇;组织师生观看红色影片展播480余场,收集爱教电影征文3。2万余篇;收集布展爱国主义书画作品4000余幅。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和浸润力,激活思政教育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