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1
《用行动驱散饥饿的阴霾》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70年春华秋实,70年山河巨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同时一大批科学家用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粮食问题。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团队不断研究新型水稻品种,他们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使我国水稻产量翻番,解决了温饱问题,更保护了我们的口粮安全,水稻增产会减少我国对其他粮食的进口。并且海水稻的研发成功又将提高我国的粮产量,提供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今年10月份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介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有效解决和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18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农村饥饿和贫困问题,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种植技术的进步,食品种类丰富,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植物食品及蔬菜瓜果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大家的营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放眼世界,粮食问题仍十分严峻。15日,联合国发布《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报告。报告称,2018年世界饥饿人口数量8。2亿,饥饿人口连续三年未出现减少,
最新《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年度报告称2018年全球超过8。2亿人没有充足的食物,高于前一年的8。11亿人,世界饥饿人口连续第三年出现增长。
非洲的情况最令人震惊,因为该区域的饥饿率最高,且几乎所有分区域的饥饿率都在缓慢、稳步的上升。东部非洲的情况尤为严重,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营养不足。
今天当我们能够吃到我们想吃到的任何食物时,我们也要想到那些仍处于饥饿痛苦中的人们。曾经有数据统计,中国人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大学生每年倒掉的饭菜总量为学生购买数量的1/3,倒掉的饭菜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我们从小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听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教诲。所以面对这样浪费的行为,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
近年来光盘行动在悄然流行,其目的就在于号召大家节约粮食,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试想如果我们把节约下来的粮食,给那些处在饥饿中的人们,就会减轻他们挨饿的痛苦,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健康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树立节约粮食,弘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当你吃完了盘中的饭菜,你就会看见节俭的美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保护粮食,传播爱粮意识献力,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那些处在饥饿中的人,让大家一起健康的生活。用实际行动驱散饥饿的阴霾。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2
《北上换粮》
爷去世后的很多天里,父亲总是一个人在爷住过的老窑里,一待就是半天,低垂着脑袋,狠劲地抽烟。
每每当我走进窑里,总能在黑暗中第一眼捕捉到他那颗低得不能再低的脑袋。望着这颗沉沉的脑袋,我有很多时候都在端详,这是一颗被生活的重担压沉下去的脑袋,是一颗突然失去了父亲,悲伤难语的脑袋。再看他那稀疏可数的蓬乱白发,多像饱经风霜之后日渐干枯的蒿草,还有那一言不发的长久沉默,那凌乱一地的烟蒂,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他前几天对小孙女痛哭诉说的那句:爷爷再也没有爸爸咧……
当他又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那一刻,他看起来像一支冒雪顶寒过后的老梅。坐在灵堂的我们,听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很短但会让我在以后人生里永远记住的故事。
那是关于爷在1978年大年三十北上换粮的一件旧事。
眼看着到了年关,家中上上下下十几口人,可过年的粮食还没个踪影。为了让一家老小能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上一顿两搅面的白萝卜馅儿团圆饺子,爷二话不说就跟着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背起婆这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织下的几匹老布,徒步到那远在乾州城外一百多公里的长武县,去换山里人家平日积攒下的荞麦和玉米。
一百多公里,在那个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靠双脚去走完,那是怎样的一种艰难和不易?于我,无疑是难以想象的。往返路上,翻沟越岭,趟河过水,爷却只用了五天时间。
北上的路远且险不说,他背上还扛着几匹沉甸甸的老布,什么住店什么吃饭,那是决然不会有的事情,见村借宿,遇庙落脚,逢河饮水,干粮下肚。可没了干粮呢?就得挨家挨户地讨呀要呀。没有了河的时候呢?来往官道上牛马的车辙里总还存着些牛马的尿溺吧。等到了山里,布换出去了,肩上又是多半口袋的荞麦,也可能是七八十斤的玉米或者包谷糁子,要背,要扛,要下山,要翻沟,要趟河,那可是西北风如刀子一般呼呼直刮的寒冬腊月啊!
大年三十,天已经黑实了,爷才从长武山中换粮回来。进到老窑,站稳脚跟,竟把两岁的小爸吓哭了。那该是怎样一副落魄和邋遢模样呢?我想象不出,听父亲说,当爷脱下那双露着大拇指又掉了鞋圈的老布鞋时,他看到了一双已经长满了一串串指甲盖儿大水泡的脚,看到了那一双由于长途奔波,踩踏在冰水中泡得发胀且裂了口子还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水的简直不能称之为脚的脚。那一幕场景在又一次被回忆提及的时候,父亲那双深陷的眼窝里泪珠如豆……
直到二十多年后,父亲从距长武县不远的旬邑县工地坐班车回家的途中,被突然间涌出的泪水淹没。他事后对我们感慨地说,回家,对于在外的人就是一种心焦,一种无论车开得多快也总觉得太慢的急切。
那时的他,坐在长途班车上,一下子就想起了爷当年北上换粮的情景。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开快点!我要回家!
他不用再像爷当年换粮那样一路负重走路,他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家,可爷呢,是用双脚丈量了这一百多公里,来回就是近三百公里。
我理解了父亲的思念,我懂了爷于家于生活的艰辛。这,就是生活,就是作为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故事让我们又一次沉浸在了悲伤之中,但这故个事也必将一代一代地传颂下去,成为我们家族中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3
《爱粮节粮从我们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古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诗,他是一个爱惜粮食的诗人,世人都知道爱惜粮食,何况我们现在的人呢?
记得我们以前吃饭总是把许多大米饭粒掉在桌子上和地板上,妈妈老是说我不要把粮食掉的哪都是,如果都像你这样浪费,那得那要浪费多少粮食啊?秋天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去看爸爸,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微风吹过金色的稻田,随风摇摆,农民伯伯和阿姨们在田地里收割稻田,汗流浃背,多么辛苦啊!妈妈说,你看农民伯伯种地多么辛苦啊,每天风吹日晒,我们吃的粮食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老师也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我点点头说是的,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要把饭吃完,不能浪费,我听妈妈说过在偏远的地方,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想起自己有时候吃饭嫌弃味道不好,就倒掉,实在是惭愧啊!
从今天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少年!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4
《拾麦穗的母亲》
时光的脚步总是在步履匆匆中,送走了春天,迎来了夏季。收割后的地里,总会遗留很多麦穗。
在我童年的时候,每逢庄稼地里的麦子收完,母亲总是手提竹篮,一路捡拾。一只麦穗,在母亲的手里能掂出很沉很沉的份量,这种份量重过灾荒年月受饥挨饿的后怕,也养成她一生节俭朴实的习惯。哪怕只有一穗,母亲也像见到了宝贝,小心翼翼的弯腰捡起。牢牢捏着,用嘴吹气,吹掉麦穗上的尘土,留下麦籽。
那时候,粮食是那么金贵。母亲说农民种一茬麦,出力流汗,不容易。要让它颗粒归仓。除了母亲,地里没有其它人捡拾麦子,她一有空,就往割完麦的田地里跑。有时,出于好奇,我跟在母亲身后,捡了小小一把麦,母亲说那样拿着不行,你看我的,捡起一只麦穗,手指紧攥穗头的根部(即与麦杆相连的地方),捡上两三穗后,把右手的交给左手攥着,右手继续捡拾,左手的麦穗会越聚越多,捏成一大把后用长麦秆在麦穗根部缠绕两三圈,把麦穗扎得紧紧的。
她说你看看,这样一绑多好,既整齐又不零乱。一上午,我照着母亲的样子,捡拾了五六把麦穗,绑齐扎紧,成就感满满的。夏收过后,母亲总能捡拾几袋子麦,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麦穗就像飞鸟,遗落在大地。拾麦穗的人频频弯腰,一步一叩首。如今,很少能见到拾麦穗的人了,那些遗落田里的麦粒,己成为记忆中的画面,可我总觉得,越是久远的,越是值得珍惜和怀念。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5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买东西,恰巧遇到他在鲜奶公司当配送员的朋友。当时叔叔正在送货,叔叔将新鲜的牛奶运到超市,又从超市后方,将一堆优酪乳、布丁、鲜奶……放在推车上,要将它们推向冷藏车。
叔叔无奈地告诉爸爸:这些过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销毁,经济不景气,不仅生意差,报废商品也愈来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柜旁选购鲜奶的一位小姐姐说:“消费者越来越精了,我才刚上架放在后排的鲜奶,马上就被拿走了,那几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鲜奶,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又会成报废品的,哎……”说完,叔叔就走了。
我顿时觉得脸发烫,望着那堆报废品,我觉得我也是产生这堆废品造成的“凶手”之一。
接着,我和爸爸选购了明天早餐要吃的优酷乳,去特地拿起了摆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相视一笑。我检视着保存期限,距离到期日还有五天,以往我肯定会拿后面几排的,可其实,这瓶只剩五天保存期限的优酪乳,在明天一早就会被我们喝得一滴不剩。
最近几年,住在地球的人们开始重视地球暖化的问题,也发现节能减碳的重要性。很多人习惯只要身体力行,每个人都会是环保的尖兵。
就饮食而言,现在我购买商品,已经改变了习惯,虽然还是会看保存期限,但还是尽量往前排的拿。我也不会一次就买一大堆,不但占地方、耗电,还常常放到过期,最后不得不把它们“请”去垃圾桶。
其实要过期的食品,都没坏,只是我们心里这么觉得而已。只要我们每次都拿接近保持期的东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销毁了,你看,这样是不是也算帮世界节约了食品呢?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6
《做个关心粮食蔬菜的人》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敬天惜粮”“人勤地丰”“俭以养德”等优良基因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今天的我们,应将其发扬光大,做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
我们这儿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开辟了自留地,或屋前院后、或山坡上、或村子四周,人们在那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瓜果时蔬。
住在城里的人又何尝不爱惜地力,不关心粮食?
与农村相比,城市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他们千方百计地发掘“微菜园”,要是发现小区附近有一小块土地无人管理,一定会使它发挥长处,在那儿种上两行辣椒,几棵茄子。甚至有人不辞辛苦地将泥土挑到天台上,用泡沫箱装填种菜。
爷爷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没什么机会可以吃到一大碗香喷喷的米饭。兄弟几人,个个面黄肌瘦,每次饭点到了厨房,看到锅里不是地瓜、南瓜,就是米熬成的汤,胃里就直反酸。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来自农村,深知种田多么的艰苦,远非“汗滴禾下土”所能涵盖。小时候没有长筒软皮鞋,插秧或者收割稻子时,每个人都赤足踏入水田。忙着忙着,突然发现蚂蟥正钻在自己小腿的腿腹上吸血,一面惊叫着一面用力拍打被吸住的四周,那简直是一辈子的阴影!多少次在水田里,雷电交加,狂风骤雨,大家依然不收工。
所以,我们要明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应该从实际行动出发,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7
《成为勤俭败由奢:坚决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它们都是经过农民艰苦努力付出汗水的结果。勤俭节约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人人明白,有的人却没有做到。更何况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个光荣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我们中国人能否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应当从珍惜盘中餐开始。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是在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尤其在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特殊大背景大趋势影响下,我们既要警钟常鸣,也要有一种与生惧来的危机意识。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粮食问题是满足温饱乃至小康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我们每天吃入嘴里的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正如几乎每个食堂墙上宣传画写的那样:你可以多吃,但请不要浪费!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就要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这件事说小了是关系到我们每天的温饱,往大里说则关系到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勤俭节约优良光荣传统的发扬和继承,更关系到我们所有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安定生活,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和谐与安全。常听父辈为我们讲述他们小时候曾经饥寒交迫的生活,现在有的人大张旗鼓地显阔气,请客吃饭三个人点五个人的餐……浪费了粮食,令人痛心。君不见一些学校、单位的食堂,一些小区的垃圾桶里,就那么白白给扔掉的馒头、大饼数不胜数,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铺张浪费之风,必须坚决遏制。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就要广泛宣传从娃娃抓起。无论是家庭、学校、单位还是个人,都要时时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处处注意勤俭节约,不能搞奢侈浪费。我们要广泛宣传,以家庭为基准,以学校为平台,以单位为抓手,从一两岁的娃娃抓起,当他会吃东西时就要告诉他粮食的可贵,就要用家长的言传身教让他懂得节约粮食的必要性,根深蒂固始终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成为一种终生拥有的良好秉性。家风正,良好的社会风气也将蔚然成风,勤俭节约的优良光荣传统也将得以很好地继承。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就要建立长效机制加以约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就更需要我们建立一种长效的制约机制,狠刹舌尖上的浪费之风。比如,现在有的饭店实行分餐制,推出的小份餐、半份餐,以及“光盘”行动,鼓励“打包”带走等有效措施,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还有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说一千,道一万,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要厉行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8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现如今,学校食堂,餐馆,甚至家庭中,浪费似乎已成常态,而光盘似乎是另类。习惯浪费,即使中国地大物博,恐怕也难以承受14亿人的浪费。
中国小学教育就有节约粮食的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制下,中国新生代都学习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而,中学、大学食堂里不乏懂得节约粮食的新生代仍旧浪费着。显然,衣食无忧的生活,使新生代满足于当下,全然不知浪费的威胁。浪费粮食,实在可耻。粮食养育着我们,亦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理应爱惜它,节约它。
中国在最艰苦的时代,以解决人民吃饱穿暖问题为奋斗目标,如今,中国到了全面决胜小康时刻将奋斗目标转变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的长辈勤俭节约才有现在的新中国,时代发展的接力棒此刻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理应继续沿袭这种美德——勤俭节约。美好生活,或是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一餐盛宴,或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或是在爱人的怀抱里,凝视着对方眼神的嫣然一笑。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之上的。浪费粮食岂不是在走回头路?
物以稀为贵。如今中国粮食不断地生产着,因为过多,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如果不是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中国或许仍在为吃不饱而发愁。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可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终要为浪费粮食而付出代价。
在我看来,我校食堂里显而易见的大的泔水桶是一个使学生们浪费粮食的理所当然的理由。学校里,个别女学生,打了太多的饭,要么是胃口小,要么是心里想着要减肥,而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倒入泔水桶中。而大多数学生浪费的原因是偏食,偏食显然是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偏胖,有的学生偏瘦,正在长身体的时间,黄金时期,偏食、浪费粮食,关乎身体健康,没有健康,其他的一切不过浮云罢了。正所谓,食不净生病,食不尽生蝇。
今年的疫情爆发,足以见粮食的重要性。武汉封城,需要从外地不断地供应粮食和生活用品。疫情期间,各大网络平台都倡导:少出门多居家。正值春节,普通人家受到外出约束,可以放行时,超市、小吃店往往一扫而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善待粮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标语是有宣传作用的,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是必要的。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让我们互相督促,让节约粮食更进一步。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9
《粮食的抗议书》
“中国人民,你们好!我是你们所熟悉的伙伴——粮食,现在我要发出抗议!你们太不珍惜粮食了!”
牛奶:我是牛奶,可以补身体。可是你们有点让我失望,我来自宝龙冰柜的二号架。我日日夜夜盼望着小主人,换来的却是一声声不愿意,那一天,一个小女孩从我身旁经过,指着我说:“妈妈,我要喝牛奶”,还特意把我拿下来,我心里一阵惊喜,趁女孩不注意,扭个身子,展现出了五个字:中国好牛奶。女孩的妈妈拿着我翻开了生产日期,扭头对女孩严肃开口:“姐姐这快过期了,不够鲜,我们另选一个吧。”我多么想说:“怎么可以这样,我都没过期呢,还可以喝,怎么这样对我避开呢?我为此对你们的行为感到气愤。”
大米: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顿顿吃的食物——大米。可是近来你们对我们的浪费行为大大增加,你们别说没有。吃饭的时候有没有到处讲话,导致米粒到处飞,你有没有靠着椅子,筷子经过远程后,“物资”丢了不少,你有没有吃着吃着米粒,米粒神不知鬼不觉跑到你的衣服上。别说没有,我知道你有,你知道农民伯伯为你们播种有多辛苦吗?春日下种,弯着腰;夏日除草,弯着腰;秋日收割,弯着腰。这些只为让你们吃上一口米饭,那昔日的弯腰,只有冬天才能直起,我和我的同胞们都想送给农民伯伯一句话:谢谢?你们呢,一个个嫌这嫌那,只为吃那口垃圾食品,有的更为过分,直接把我有意冲进下水道。这可把我气死了,一群浪费粮食的人。
听了以上的控诉,难道你们不觉得为此羞愧吗?那么,请让一起爱惜粮食吧!拒绝浪费粮食,让我们在粮食们的心中建一道节约、爱惜的彩虹吧!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10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粮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粮食来知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的大米浸透着的不仅是农民的汗水,更是一代代田间工作者的满腔热血和辛勤劳动的成果。
一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看见弟弟把不喜欢吃的蔬菜全都挑出来扔掉了,每次吃饭总是剩一半。爸爸妈妈就教育他:“多吃蔬菜能补充维生素,不能浪费粮食,不要挑食哟!”可弟弟总是撇撇嘴,一口也不想多吃。我就劝说弟弟,“我们现在生活很幸福,可是农民伯伯种地依然很辛苦。你想象一下,在酷暑的盛夏,当我们恨不得钻进空调里度日时,农民伯伯们还在地里汗流浃背地辛勤耕作,而他们却毫不吝啬地将汗水洒向大地,洒向他们视为珍宝的庄稼,而我们又怎么忍心将这一颗颗“宝贝”弃之呢?”弟弟听完我说的话,表情看起来若有所思。
晚饭开饭时,弟弟坐得非常端正,妈妈给他盛饭他也不再嫌多了,认认真真地把饭都吃完了,一粒米都没有剩,吃过的碗像是被刷过了一样。看到这一幕,妈妈对我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我知道,弟弟好像明白了。
从此,弟弟不再浪费粮食了,看到别的小朋友浪费粮食时,总会适当劝说。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勤俭节约,杜绝浪费,从家庭做起,从自我做起。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11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从小便熟记于心,意思是告知我们要节约粮食。但是,有很多人依然在浪费粮食。而且可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些人却还在饿着肚子。
有时候,我看到马路上有人把不想吃的东西扔掉,饭店里有人还在剩菜,食堂里有人随意丢弃粮食,这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夏日晌午太阳正火辣辣的时候,农民伯伯们顶着烈日在田地里干活,汗流浃背时也顾不上用毛巾擦拭。辛勤劳动一天后,农民伯伯们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而我们此时在家里吹空调。农民伯伯们是用他们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大米粮食。仔细一想,是不是觉得浪费很可耻,应当节约粮食呢?
我听过一则新闻报道,在某年香港中秋节时,因为过期而扔掉的月饼足足能堆满整个篮球场!是不是很惊讶?这一个个月饼,可是劳动人民辛苦多少个日夜换来的!我们现在能够吃饱穿暖,殊不知,在非洲仍有人因为饥饿死去。那里的人吃不饱,穿不暖,非常心酸。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们,我觉得粮食非常的重要。我们更应当珍惜、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要想节约粮食,就要先从自己开始,从而带动身边人。我们吃饭时要适量,根据自己的饭量进行准备,不要暴饮暴食。我们可以通过劳动一天来体会农民的辛苦。有时也许晚上大风一吹,白天的劳作就白费了。我们要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约粮食。
可能你觉得一粒米很微小,但它的背后其实是许多劳动者的劳作。所以我们吃饭时应当进行光盘行动。如果没有了粮食,我们都要走向死亡。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全国每天就节约十四亿粒米,每年就节约了五千一百一拾亿粒米。这可是需要多少人辛勤劳动才能换来的呀!如果全世界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每年就节约了三万亿粒米!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如果被浪费,那就太多了。因此我们应当更珍惜粮食。
我们应当“爱粮节粮,从我做起”。节约粮食,让我们一起。珍惜农民伯伯们为我们种植的每一颗粮食,珍惜这食物背后的辛勤劳作和汗水。要用感恩之心去爱惜粮食,从我们的每一天做起!
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征文 篇12
《知粮爱粮节粮,我们在路上》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在这个人口日益增长,能源日趋短缺,粮食日渐匮乏时代,'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全员携手探询食物的奇妙来源,感悟粮食的伟大力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自古以来,秋季就被称作是收获的季节,秋风送爽,硕果满枝,田野金黄。在万物都换上黄外套的同时,也迎来了农民伯伯的笑脸。金光闪闪的玉米、大豆等庄稼是我们农民伯伯的幸福源泉,收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春天的一粒粟经过农民们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变成秋天的万颗子,万颗子再经过加工处理等一系列工序就变成我们每天放心食用的食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子家训》教导我们每吃一碗粥、一碗饭时都要网址这里面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劳动力的消耗,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谓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可见粮食是一个国家安宁美满的基础。看那农忙时期农民们额头上浓密的汗水;看那粮食转运工人繁忙的背影;再看那加工厂工人们一丝不苟的面容。正是他们辛勤劳作与认真负责,才造就了我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饭后的美食甜点。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学会体恤他人的辛勤付出,学会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为我们的新中国的中国梦实现打下夯实的基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君可见食堂里随处可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文明用餐,从我做起”的标语;世界粮食日、社会勤俭日的设立;各种粮食的主题活动,何不是在时时告诫我们要节约粮食;君可见生活水平低下,经济来源不稳定的贫苦地区的同胞对粮食的需求与爱惜;君可见古时文人雅士对珍惜粮食的提倡和赞美,今朝各位领导人对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决心与行动。勤俭朴素人之美德。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代青年就是要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碗粥,做到绝不铺张浪费!多亏袁隆平爷爷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研制的杂交水稻让我们有充足的粮食可吃,但是此时的粮食充足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不珍惜粮食,随意浪费。但是当今时代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家见怪不怪,已经成为一种遍及全世界的陋习。这种陋习需要彻底抨击与反对,实现节约型社会的零浪费。
节饮食而后得健康。健康饮食是当代人的共同追求,平衡膳食已经成为了一种高的生活标准。健康的饮食代表着我们不能挑食,要合情合理地追求新的健康饮食计划,养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实现未来健康饮食。
作为新中国的新力量的我们,共同构建出一个零饥饿的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我们只有通过认识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才能实现零浪费,无饥饿的目标,造就未来健康饮食,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