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

刘玲琍在多方走访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人时发现,仍存在创业扶持机制的不可持续运行、服务领域局限、职业康复体系滞后,以及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不对称、单向传递、无法有效联通等问题。“这些导致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得不到及时关注,培训需求无法满足。希望更加多元、灵活的普惠政策措施给予他们支持。”

刘玲琍建议,结合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扶持功能,信息双向互通,及时准确捕捉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比如通过实名制调查,科学合理地按照调查结果配置培训项目;由政府及残联牵头,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采取订单式上岗配置,保证有效上岗,同时积极开发孵化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搭建平台。同时,刘玲琍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成功典型,树立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道路。“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历来备受重视,这为残疾人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让许多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刘玲琍从事特殊教育已有32年,始终相信“只要不放弃,残疾人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2

让他们每天跟着我来做舌操,锻炼他们舌头的灵活性,还有给他们做一些唇部的激发训练,让他们唇部活动得更灵活,促进他们的构音能力,促进他们把音发得更好。

1991年从特教专业毕业的刘玲琍至今已经在特教岗位上坚守了32年。这32年里,她不仅要教孩子们说话,还要照顾小朋友的生活起居,听障孩子的心理疏导也常常让她感到精疲力竭,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来源 wwW.ZUowEnbA.nET

我看到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一天有一点点进步,看到家长脸上露出比较欣慰的笑容,我就觉得我的坚持很有意义的。

刘玲琍在特教事业上的坚守和付出,让她收获良多。她教授的80多名学生中,30多人考上了大学,学有所成的他们在艺术和教育等领域,逐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3

据悉,刘玲琍常年坚守特殊教育第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几经磨炼成为了一名教学名师和优秀班主任。她有极强的责任心,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年年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她所教的70多名聋生中有20名考上了大学。

同时,刘玲琍勤于钻研业务,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自编教材,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成功地让12名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2015年4月的《中国教育报》以《蹲下来,摸着喉咙上课记衡阳市特教学校老师刘玲琍》为题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引发强烈社会反响;2015年当选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成为全国“特教老师第一人”;2018年获“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4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们或许有着卓越的才华,或许有着超凡的意志力,或许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刘玲琍。

刘玲琍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她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她在上学时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展现了自己的多才多艺。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在她十六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孩来说,是何等的打击!但她并没有被打败,反而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刘玲琍在患病后,开始努力学习轮椅驾驶技巧,并成功地考取了驾照。此后,她便开始了自己的轮椅生涯。她走遍了世界各地,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见证了人类的伟大与坚韧。

刘玲琍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命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残酷。但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如今,刘玲琍已经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她的轮椅之旅还在继续,她也在不断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自己的行动,为世界带来了一份温暖和力量。

让我们向刘玲琍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她为我们树立的榜样。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5

1973年,刘玲琍出生于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那时,小小的刘玲琍就萌发了一个念头:长大了当一名教师,要帮助聋哑人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一样工作和生活。后来,刘玲琍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

她心中的梦也更加清晰:她要用爱和真诚给特殊孩子点亮希望,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与特殊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与她的特殊学生融在了一起。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6

刘玲琍是一位深受尊敬的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以下是一些关于她的事迹:

特殊教育贡献:

刘玲琍在特殊教育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她致力于帮助聋哑儿童学习语言和沟通技能,通过耐心的教学和创新的方法,使许多孩子得以开口说话,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前景。

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

刘玲琍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她在教学过程中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即使面对生理条件特殊的聋哑学生,她也能够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引导他们,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教育创新与实践:

刘玲琍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她可能采用了包括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教学手段,以适应聋哑学生的学习需求。

她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荣获了多项荣誉,如“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社会影响力与倡导:

刘玲琍的事迹和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提升了公众对特殊教育和残障人士权益的认识和支持。

她可能参与或发起了一些公益活动,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接纳。

道德模范与榜样力量:

刘玲琍因其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被誉为道德模范。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投身于教育事业,特别是特殊教育领域,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荣誉与表彰:

刘玲琍因其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感人故事,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表彰,这些肯定是对她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的认可。

这些事迹素材展示了刘玲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创新思维和无私奉献,她的工作和成就对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人物。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7

刘玲琍的课堂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温情。她认真、生动的教学模式,使得原本紧张的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轻松有趣。对于每个字词的发声,她不厌其烦教授孩子们。为了帮助学生发准一个音,刘玲琍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他们感受气流的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嘴里,触摸发音部位。

1991年从特教专业毕业的刘玲琍至今已经在特教岗位上坚守了32年。这32年里,她不仅要教孩子们说话,还要照顾小朋友的生活起居,听障孩子的心理疏导也常常让她感到精疲力竭,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8

“每逢周一的班会,我都会仔细检查孩子的指甲和耳朵背是否干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刘玲琍说。

记者看到,7岁多的小富宇两只手的指甲长了点,刘玲琍掏出随身携带的指甲剪,轻轻握住孩子的手指,帮他剪指甲。剪完指甲,孩子高兴地抱住刘玲琍,亲昵地叫“刘妈妈”。

几年前,刘玲琍班上有个叫康康的男孩,刚来校时3岁多,除了会叫“爸爸”,其他都不会说。“什么时候能叫我一声‘妈妈’,该多好啊!”康康妈妈说。

看着这位妈妈渴望的目光,刘玲琍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康康早日学会叫“妈妈”。

上课时,刘玲琍对康康进行针对性训练。“我先让孩子一手摸着我的鼻子,一手摸着自己的鼻子,引导他发‘哞哞’,让他感受鼻腔的震动。”刘玲琍边说边做示范,“再引导康康发‘ma?o猫’,等这个音发得比较接近了,最后引导他发‘ma?妈’和‘ma?ma妈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又一天训练,一个多月后的一个下午,康康清楚地说出了“妈妈”。放学时,妈妈来接他,康康大声喊着“妈妈,妈妈”,孩子妈妈高兴地扑过来,紧紧抱着孩子。

辛苦终有回报。小康康经过3年训练,现在和正常孩子一样会说话了,还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从事听力语言康复工作这些年,刘玲琍成功地让14个听障孩子顺畅说话,全部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能让一个孩子康复,意味着给一个家庭带来幸福!”刘玲琍说。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9

刘玲琍在特教事业上的坚守和付出,让她收获良多。她教授的80多名学生中,30多人考上了大学,学有所成的他们在艺术和教育等领域,逐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7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一楼语训班教室,该校教师刘玲琍正在教学生唱一首儿歌《问答歌》。

“什么弯弯弯上天?月亮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水边?船儿弯弯在水边……”教儿歌时,刘玲琍发现学生小欣怡在发“船儿”音时,“ch”的声音难以发出。她走到孩子身边,做示范发音。经过五六次示范练习,孩子终于发出了较为标准的“ch”的发音。

今年“七一”前夕,刘玲琍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为湖南省特教岗位唯一获此殊荣者。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后,7月3日,她返回学校,稍作休整,就上了讲台。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0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怀着一颗慈母之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用身教塑造学生品德,以超负荷的工作,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她是学生们的“刘妈妈”,是家长们的好朋友。曾获评“衡阳市骨干教师”、“感动衡阳十佳教育人物”、2015年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荣誉称号等。

刘玲琍与特教的结缘,源于她内心的爱。

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于是,正值初中毕业的她,一门心思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那个时候,班上有个叫晓慧的女学生,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晓慧的双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排泄物。

小云亮是刘玲琍带的第二届学生之一,调皮且犟。一个夜晚,小云亮肚疼不已。接到电话的刘玲琍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跑,由于下雨路滑,她接连摔了好几跤。一赶到宿舍,刘玲琍不顾自己身上的疼痛,背起小云亮就赶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小云亮得了“急性肠炎”。

接下来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又陪护在病床前。出院后,为了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每天晚上,刘玲琍都来校给他补课,还给他带来营养餐。在她的影响下,小云亮开始变得爱学习又守纪律,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1

1973年,刘玲琍出生在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7年7月,她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那年,她才14岁。

时光荏苒。1991年7月,刘玲琍毕业后,被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30年来,她先后从事语文教学和听力语言康复等工作,一直担任班主任。

“两年前,有一个叫媛媛的女孩,当时是6岁,父亲刚把她送到学校要离开时,孩子一把抱住父亲的腿,急得大哭,不准父亲走。”刘玲琍说,“担任特教老师,要有一颗父母爱子之心。”

刘玲琍费力地把媛媛从父亲的身边抱起来,像妈妈一样安抚她的情绪,孩子慢慢平静下来。接下来,刘玲琍经常给媛媛送好吃的东西,陪伴孩子玩耍。慢慢地,媛媛的脸上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喜欢上了刘老师和学校。

刘玲琍说,像媛媛这样的孩子,刚进校时,只有六七岁,又是聋哑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这些孩子洗脸都洗不干净,也不会洗澡,更不会换洗衣服。”刘玲琍把这些特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洗衣服、洗澡,一张张小花脸变得白白净净。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2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坚守特殊教育一线32年,为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让更多残障人士实现自我价值。

刘玲琍的课堂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浓浓温情。她认真、生动的教学模式,使得原本紧张的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轻松有趣。对于每个字词的发声,她不厌其烦教授孩子们。为了帮助学生发准一个音,刘玲琍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他们感受气流的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嘴里,触摸发音部位。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3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湖南新邵人,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教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0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6月,刘玲琍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榜样8》专题节目刘玲琍事迹 篇14

要搞好听障孩子的教学,打好手语是关键。刚参加工作时,刘玲琍每天站在宿舍镜子前,对着镜子练习手语。“那时,我对着《中国手语》这本书,每天抽出1至2小时练习手语,这个习惯保持到现在,整整30年啦。”刘玲琍说,现在,她的手语打得很娴熟,与孩子的交流很顺畅。

采访时,听障班16岁的女孩娇娇跑过来,打着手语,告诉刘老师:“今天,我的语文考试成绩得了95分,比上次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刘玲琍竖起大拇指,打出“你真棒”的手语,娇娇脸上绽放开心的笑容。

“选择特教,也能收获欣慰与幸福。”刘玲琍说,30年来,她培养的学生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还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长为糕点师、园艺师……学生经过特殊教育,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结婚、生子,拥有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春华秋实。刘玲琍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