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条据书信内容页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孩子抵抗力弱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秋季腹泻等。

同时,学校又是人群密集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请家长查收以下关于秋季疾病预防的安全知识,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及其症状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较快的疾病。其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和咽痛、咳嗽等轻度呼吸道症状。

肺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体重下降,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登革热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伴剧烈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初颜面潮红,如醉酒样。登革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易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3-14天。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呼吸道传播。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潜伏期6-21天,传染期是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天。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12-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部分伴有低热,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急性期至腹泻停止后的48小时都具传染性。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即可恢复。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腹痛常在下腹部及脐周围,排便前及排便时加剧,便后缓解。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风疹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预防传染病小知识

一、同学们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晨、午、晚“一日三打卡”及体温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按时作息,合理膳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三、学校公共场所及宿舍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每日通风最少2-3次,每次最少30分钟。清洁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及宿舍周围积水。

四、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腹泻等不适,立即上报到保健室并及时就诊。

五、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戴口罩前脱口罩后要洗手。

秋冬季健康习惯温馨提示

内衣裤要保持清洁,内衣应柔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贴身穿戴;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注意调整胃肠功能,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豆制品为佳;禁忌烟酒,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不吃未煮熟的禽类、蛋类、海鲜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通畅能有效的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当秋冬季室内温度调为18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若温差过大,人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容易伤风感冒。

秋冬季节应控制户外活动的频率,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花粉、烟粒等因摩擦感应而成为带电体,亦会使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人们经过一整天的活动,内衣和体表皮肤间产生大量静电,脱衣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从而引起极度刺痒。

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应症状,要重视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切勿滥用药物或自行盲目处理,以免耽误病情。疾病虽“来势汹汹”,预防能“化险为夷”。愿我们的孩每一天都可以健康无忧!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感谢您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当前xx市连续发生了几起流感和鼻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省市主要领导都作出了专门的批示,为切实做好教育系统冬季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与秋冬季传染病叠加风险,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节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

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4、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6、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7、人腺病毒肺炎

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汇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学校,及时带孩子就诊,并告知班主任,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同时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备;返邵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告。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8、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其中,流感疫苗的保护时间大致为一年,因此建议每年都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有效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新冠肺炎等),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确保学生正常学习不受影响,维持学校教学秩序,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1、提高疫情防控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意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如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务必及时规范就诊,并配学校落实病假追踪和病愈复课证明查验等制度。

2、教育督促孩子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防疫习惯,切实做到不聚集、少流动、戴口罩、勤洗手,随时做好个人防护。

3、尽量减少家庭成员外出活动,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暂时停止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集中培训等密闭空间聚集性活动,有效降低疫情和秋冬季传染病交叉传播风险。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及接触传播,传染性较强。流感病毒潜伏期1-3天,得了流感一般会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等症状。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

水痘:水痘潜伏期为10-24天,一般为14-16天,发病前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也有的并不出现上述症状而直接出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皮、脸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皮疹首先表现为红色斑疹,伴瘙痒,然后迅速发展为丘疹,表面形成水疱,直径1-4mm,容易破溃,约1天开始结痂,约1周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因为皮疹是在发病后一批批陆续出现的,所以在患儿皮肤上可见到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传染源主要是腮腺炎病人,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诺如病毒(NorwalkVirus: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的特征是感染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差的地方。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也可以发现诺如病毒。感染者一般在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症状,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隔离期为症状消息72小时方可复课。

预防工作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安全,请您行动起来,做好以下的预防工作:

勤洗手,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机会。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前臂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来校路途中一定要佩戴口罩,每天更换一个。

周末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今年流感来势凶猛,时间提前,家长可咨询社区接种门诊尽早注射流感疫苗,要勤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发现孩子呼吸道不适,伴有高烧难退,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如确诊流感,则第一时间报告学校老师,并办理请假手续,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直至所有症状消失后48小时持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取的返校证明方可复课。有轻微咳嗽、流鼻涕,但体温正常,按时服药,症状无好转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上学时佩戴口罩,如果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差的学生,建议在家休息观察3天,减少交叉感染。

尽管我们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但学校是集体生活场所,所以传染病防控工作仅仅依靠学校的防控措施也不能绝对避免。所以真诚期待您的理解和配合,与我们一起携起手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安全的天地,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各位家长: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传染病容易高发频发,一旦暴发,危害性极大。为有效防控秋冬季传染病,保护广大师生身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我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等工作。孩子们的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请您理解和配合学校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传播,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急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清,表面发热,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5、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二、做好秋冬传染病预防

1、晨午检。对于晨午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及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医院就诊。

2、病假制度。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腹泻、腹痛、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治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填写《因病请假复课申请》,方可返校。

3、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做到戴口罩、勤换衣、勤洗澡、勤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遮捂口鼻、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合理膳食。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生活习惯。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合理时间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6、疫苗接种。按照“属地管理、知情自愿”的原则,由监护人带学生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有效控制重点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降低发病率。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祝您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

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

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4~16日。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直径3~5mm,呈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3、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6、手足口病: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7、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爆发的最常见病原体,是群居成人和儿童急性感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引发腹泻特征多为起病急呕吐多,传播快等,因此又称为“冬季呕吐病”或“胃肠道流感”,感染后一般情况下1-3天会好转。

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保持教室内空气清新,要常开门窗通风,良好的通风可消除80%自然菌,所以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至关重要。课间同学们要尽量到教室外活动,不要呆在教室内。

4、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要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三、请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请家长注意检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发热,手、足、臀部位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

2、孩子若有疑似症状,请及时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主动告知班主任。

3、孩子因为其他情况不能来校的,请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及时向老师通知孩子情况,及时履行请假制度。

4、请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教育。

5、痊愈后需要带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将证明交班主任后再进班。

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校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家长:

您好!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节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也可能发生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水痘

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人腺病毒肺炎

人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症状有持续高热(38。5℃以上)、咳嗽、咳痰、咽部不适、咽痛等。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汇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学校,及时带孩子就诊,并告知班主任,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同时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餐前,便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记住洗手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非必要的跨境跨省旅行,如一定需要跨境跨省,请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备;返徐后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委会)和孩子所在学校报告。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室内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8、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不要恐慌,也不要害怕,及时就诊。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形成传染病的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性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髟,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绞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一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5、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7、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导致春季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不洁饮食(水),尤其是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而感染,亦可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感染。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最长为72小时,病程一般2-3天。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轻症患者在家休息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3天,避免带病上课。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二、传染病预防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午检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祝您全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进入深秋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是传染病的高发期。由于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向家长朋友们告知如下:

秋季传染病防控小知识,我们一起了解

01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

1、非必要不离兴,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到空间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

2、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遵守咳嗽礼仪,保持1米以上距离;

3、减少聚集性活动。近期,师生、家长要尽量坚持家庭、学校或单位“两点一线”,减少非必要外出活动;

4、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医疗机构就诊;

5、做好居家清洁消毒与通风换气;

6、接种疫苗是建立人群免疫的屏障,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

02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种类

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斑疹、丘疹和水疱疹,并伴发热。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对水痘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性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小学里流行,一般一生只患一次。

5、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主要通过不洁饮食(水),尤其是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或食用的贝类未经煮透而感染,亦可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感染。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可伴有发热。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要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03预防传染病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外,还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等工作,我们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多喝白开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3、家长要指导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活动;

4、家长应与学校加强联系配合,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电影院等。孩子如果出现发热、出疹或呕吐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告知班主任,切勿瞒报、谎报,以免造成传染病蔓延。一定避免带病上学,如家中已有患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的儿童,请及时告知老师,对有密切接触的孩子需进行隔离观察;

5、孩子康复返校前,请将医院出具的相关病历及证明材料提前发给班主任,确认痊愈后方可进班;

6、请家长们避免将孩子送去未采取通风消毒措施的辅导机构,让孩子正常佩戴口罩进出校园或其他公共场所;

7、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请家长及时带孩子到镇防保所接种疫苗,早接种、早预防。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孩子们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并肩,家校同心,科学防范,一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

进入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秋冬季保健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当多了解此方面的知识。学校在做好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助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几点:

1、如学生有身体不适症状,请要务必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2、凡发烧的学生必须烧退48小时,待身体康复后才可申请返校,返校时需携带医院诊断证明至校医室登记,经校医确认后,凭校医室签发的复课证明方可入班。为保障大多数孩子的健康利益,班主任无权允许无复课证明的患病学生入班。

3、建议各位家长,近期尽量避免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地方,防止病菌传播,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必须要参加校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防范交叉感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此感谢每位家长为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做出的支持,也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家校携手,共同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感冒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二、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水痘的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三、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38-40℃不等。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手足口病的预防: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儿童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儿童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麻疹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季、高发季,每年的秋冬季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诺如、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我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症状

(一)诺如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24小时到48小时,最长72小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2-3天即可康复;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其次为恶心、发热,腹痛、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二)水痘

水痘的潜伏期7-17天。

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

(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五)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或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二、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一)注意卫生

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二)搞好饮食卫生

不暴饮暴食;不吃“三无产品”;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三)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后洗手的好习惯;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四)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五)加强个人防护

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增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六)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三、家长需要知道的事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孩子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

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7、及时医治

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8、及时沟通

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确诊为传染性疾病时,要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以便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1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金秋十月,美景如画。在这孕育着收获的季节,特别提醒全体家长注意:目前,疫情已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一阵秋风一阵凉,秋季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是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各类病症的多发季节。为预防新冠病毒和流行性传染病的叠加,应重视并积极预防秋冬传染病。

为加强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请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感冒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普通性感冒

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5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6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7提倡在流感易发季节提前接种流感疫苗费用自理,最好在十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其他多发传染病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

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疹退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

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

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人体感染后可引起以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的急性发病,病程一般为2~3天。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0/HP,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

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彻底加热烧熟,不食用生食品。餐具和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要清洗、消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要及时掩闭覆盖,病人吐泻物和接触的场所物品如教室、宿舍、校车、厕所、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等要严格消毒,并开窗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舌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进行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做好防护

1、如发现病情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老师,不要隐瞒学生的病情,避免交叉感染。

2、尽早就医,按照医院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学生病愈后方能返校。

3、要注意增减衣服,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合理饮食,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热熟食品。

4、居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2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让不少孩子不适应,流感、腹泻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秋冬季我们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现将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分享,希望大家能做好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为1—14天,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潜伏期多为2—4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传染性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如何预防?

1、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2、正确佩戴口罩。

3、勤洗手,常通风。

4、少去人员密集、不通风等公共场所。

5、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

6、做好健康监测。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如何预防?

面对诺如病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3、去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

4、餐饮具彻底清洁消毒。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勤洗手,多饮水,勤晒衣被,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3、咳嗽打喷嚏掩住口鼻,外出需戴口罩。

4、居室常清洁,多通风。

5、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被感染。

如何预防?

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3、居室勤通风。

4、餐具、玩具及个人用品常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与手足口病一样可出现发热、咽痛以及口腔和咽峡部的疱疹,另外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防护方法。

2、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3、不要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杯子。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后也可发生水痘。

如何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

2、少聚集,外出戴口罩。

3、勤洗手、勤换衣、不共用毛巾。

4、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如确诊应居家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是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如何预防?

1、及时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

2、注意口腔卫生,饮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

3、勤洗手,常通风。

温馨提示

秋冬季适合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不仅能提高孩子身体免疫力,还能锻炼孩子勇敢、坚毅的品格。让我们共同努力,有效做好传染病的预防。

1、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远离病毒,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

2、增强机体免疫力。

避免受凉,及时增添衣物,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均衡饮食,补充营养。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营养要均衡。

4、接种流感疫苗。

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能获得有效保护。

5、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3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初秋时,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放大干燥,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xx小学温馨提醒您:秋冬季加强传染病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病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39℃以上)、畏寒、头疼、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学生如患病当立即就医,与班级内同学进行隔离,防止相互传染。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以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头痛。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热、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学生如患病当立即就医,与班级内同学进行隔离,防止相互传染,需要停课不少于14天。

水痘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天后才出诊。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

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瘙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皮疹常呈椭圆形,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学生如患病当立即就医,与班级内同学进行隔离,防止相互传染,需要停课21天。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以儿童为主发病对象。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经过较短,约7~10天,多在一周内痊愈。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少数病情较重,甚至引起死亡。该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一周,目前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合理饮食与充足休息。

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勤洗手。

4、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5、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7、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8、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接种。

洗手的重要性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因此注意手的卫生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饭前便后洗手是保证手卫生的基本条件。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洗手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与各种物品接触的机会最多,被视为病原微生物最直接的传播媒介,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附有40多万个细菌。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加强落实请假制度

学生因有事、生病等原因不能到校,请家长及时向班主任请假并做说明,以便学校了解孩子未入校原因,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孩子的健康是你我共同关注的,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治疗、早隔离,就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希望您与学校携手,共同努力,保障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4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学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构建和谐健康校园环境,现将我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各家长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与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冬季常见几种传染病

秋冬季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伴随发热,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着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

1、流感流行期间,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暂不探亲访友,出门戴口罩。

2、房间和公共场所要保持清洁,室内可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

3、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的侵袭。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拒食、流口水。

预防措施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睡眠,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手足口病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儿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不振、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疱,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预防措施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小时。尽量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减少被染机会,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C。

温馨提示

因秋冬季节传染病突发、频发,导致各个人群频频感染,一些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经上级指示,请家长尽快带孩子去接种手足口、流感等疫苗。为了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度过这个冬天,接种原则(自费自愿知情)情况下接种。

接种时间为周一至周日早上

8:30——11:30均可接种

地址:新区数字化第一、

第二接种门诊

xx社区卫生院

咨询电话:

xxxx——xxxxxxx

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自己的健康体魄!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5

尊敬的家长:

大家好!又到了秋冬季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坚持每周专人进行全校的消毒工作;班主任每天做好晨、午两检,密切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上报学校,及时处置并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但学校是集体生活场所,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开放的,传染病防控仅仅依靠严格的消毒和防控措施也不能绝对避免,所以为了所有孩子的身体健康,本着为所有孩子的健康负责的原则,请您理解和配合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泻、皮疹的请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治疗方案,不要盲目治疗延误孩子的病情。

2、如果孩子的体温≥37。3℃请带孩子去二甲以上的医院就诊,就诊后将病历相关信息拍照片如实反馈给老师,病愈时带病愈证明方可返校。

3、如您孩子是传染性疾病,请让孩子居家隔离,不要带病入学,并且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老师,学校会根据患病情况进一步加强班级消毒处置工作,切勿私自隐瞒病情,使病情在班级及校园扩大化。

4、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孩子增添衣物,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周末及节假日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规律作息,不暴饮暴食。

5、多关注国家、省、市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包括中高风险等级信息及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做到不懈怠、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适龄学生及时打疫苗,符合条件的家长及时打疫苗加强针。

6、家长接送孩子在校门口有序排队,注意戴口罩,自觉拉开距离,不聚集。

7、强化个人防护。引导家庭成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养成勤洗手、不乱摸、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小知识

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最为常见。典型症状是分批次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丘、疱疹,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一般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较强。得了流感一般全身症状会重一些,会有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等症状,病程持续大概一周时间。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传染源主要是腮腺炎病人,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一般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腮腺肿大前6天到腮腺肿大后9天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潜伏期为2-12天,多数为2-5天。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咽峡炎和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潜伏期为10天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和皮肤斑丘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诺如病毒感染:又称为“冬季呕吐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病程一般为2-3天。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儿童主要表现为呕吐,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此病毒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品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每一位孩子都牵系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担当一份使命。目前,防疫任务不可忽视,请各位家长多多留意,让我们一起携起手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6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节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秋冬季节需要关注的传染病

1、新冠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2、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3、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手足口病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极易在幼托机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4。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见的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食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6、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髟,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绞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一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7、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传染病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学校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教室开窗通风及校园清洁消毒,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此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37。2℃、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汇等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时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体温>37。2℃、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学校,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班主任,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有发热则应退烧至少48小时方可返校,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应在病愈后到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帮助孩子学会科学洗手方法。饭前便后,擤鼻涕、打喷嚏后,揉眼睛前,外出回家、到校后,去医院后,外出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都要及时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文明用餐习惯。

5、督促孩子多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6、指导孩子合理作息,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7、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居室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要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最后,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7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也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人员接触密切,很容易形成聚集发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所有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特做如下建议,请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并配合做好患病学生的隔离以及未发病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

一、秋季流行哪些常见传染病?

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肺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严重者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

诺如病毒

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临床表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学生预防注意事项

1、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2-4小时的户外活动。

7、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水痘、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三、家长预防注意事项

1、在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已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假日活动时,应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4、每日关注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红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疑似症状的,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治,自觉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不带病上课,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5、孩子有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请您及时和老师电话沟通,给孩子请假,如实向班主任告知病情;切勿隐瞒或谎报。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

小学2024年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8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传染病发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是传染病易发场所。因此我们要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做到科学防范,规范处置。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认识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等症状。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春季常见,是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前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4、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季尤为多见,并可形成流行。孩子被传染后易出现发热,伴有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一般经过数小时到1天即见发疹,最初在腹部或背部出现蚊子咬了似的红色小疹点,开始时仅有1-2个,数小时后就发展到手腕和腿部等处,一部分变成水疱。

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6、诺如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饮料、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污染的手、物品、环境传播,而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传播。感染后常常引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二、预防小常识:

1、坚持每天测温,做好健康监测数据填报,认真、及时填报健康日报表,做到不漏报、不瞒报。凡是体温超过37。3℃,或出现咳嗽、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上报并到指定发热门诊检查就诊,对症治疗痊愈后,方可返校。

2、养成戴口罩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或随身携带口罩,在上放学途中、外出活动、遇到陌生人员、集中活动等带好口罩,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

3、不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准备好自己的杯子,不和他人共用;打喷嚏、咳嗽要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5、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7、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吃新鲜蔬菜和热熟食品等。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只要我们坚持做好预防,就一定能将它们拒之门外,保持健康的体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