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在这夏秋交替,繁花似锦,蒸蒸日上的美好日子里,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新校区,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初一可爱的新同学们。沉寂的校园,因同学们的到来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此,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向升入初一的新同学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祝贺。
回顾上个学期,在我们全体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达到了我们五中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目标。新的学期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
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五中人而深感自豪,我们为自己在这里工作、成长而感到幸运。因为我们拥有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拥有广大五中学子真诚的爱戴和信任,拥有社会殷切的期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勤奋、踏实地工作,没有理由不乐于学习勤于钻研,没有理由不用忠诚和热情来抒写五中未来的诗篇。我们在心中刻着誓言:我们爱五中,我们扎根五中,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汗水和爱心去浇灌五中的一草一木,用辛劳和智慧去培育五中的一批又一批学子。誓言无声,行动能语。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我们愿倾我们所有,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梦想和荣誉与同学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是成功的,我们才是优秀的。
借此机会,对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初三的同学们,你们是五中的的期望,社会、学校及家长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负众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勇于挑战自我和他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学校和老师,时时处处给初一、初二学弟学妹们做表率,为母校争光添彩。
初二的同学们,你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努力拼搏,夯实基础,努力提高,争取一年更比一年好。
初一的新同学们,你们是五中的新鲜血液,新的希望,希望你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我想把最近在网上传播率和影响率极高的一段话送给所有同学。
这段话是这样的: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学期,学习进步,健康成才!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谢谢!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2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首先欢迎今年的新同学来到__大,来到考古文博学院。
学院安排我来做一个发言。这是一道难题。我胡思乱想了很多天,也没想出讲点什么合适。之所以很难,有几个原因。一来,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实在想不起来十几年前自己入学的时候老师学长们都讲了些什么什么。开学是个信息异常密集的时刻,想给大家留下些印象太难了。但话说回来,开学时发的材料和纪念品倒还能找出来,由此倒显现出实物的重要性。
各位考上的这个学校,会带大家进入异常丰富的世界,当然远比发言稿有魅力。与十几年前相比,时迁事变,我自身的经验教训,大概已经没法儿很精准为大家提供具体的建议了,更何况,就我自身而言,也是教训远多于经验,不足为诸位同学一笑。
世界广大,生活本身绵密深远,而个体如此渺小,无法尽言,这是写一篇讲话稿困难的根源。但这可能不是一时一地的困惑。20__年,我19岁,我从__省来到__,自我感觉蛮好。可是,在百周年讲堂开学的某次活动上,我看到密密麻麻的和我一样考入这所学校文科院系的上千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还不错。在刚入学的阶段里,我还可以通过田忌赛马的方式来维系自己脆弱的自尊,比如和学习好的人比文艺,和文艺好的人比体育,和体育好的人比学生工作等等;但是随着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逻辑终于用到了尽头,我发现,居然有同学可以在学习、文艺、体育、学生工作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强,这种心情,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我该如何存在?”如今看来,这种比较相当盲目,并不可取,但由此引发的对于自身的怀疑,对但对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
抛却同辈压力不说,世界广大还会带来另一个尴尬问题,就是:觉得这事情好玩,那事情也有趣,好像自己都能参与尝试一下,到底该在哪件事情上投入精力呢?比如说,我上大学之后,一看课表,并不需要全天上课,课程量似乎比中学小多了,于是大一上学期一口气报名了7个社团,大一下学期又报名了6个社团,可见我当时完全被这个广大的世界迷惑了,对自己的认识也膨胀了。实际真正认真参与活动的社团可能只有一两个,看到了很多玩社团玩出专业水平的学长和同学,不免加重了之前的迷失。“乱花渐欲迷人眼”,世界广大,高手如云,这样的环境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可能以及可以效仿的榜样,这本是难得的好事,可我自己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茫然:自己将来究竟要干什么?又能干什么?这种时刻,时常倍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精神仿佛轻飘飘地到处流浪,漫无目的,但是未来一日日迫近,却并不知道自己该向怎样的方向去努力。
孟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当时的我肯定不是君子,遇到这么困难而重要的问题,首先就有点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可太简单了,对周边人大可埋怨个遍,当然也不能放过对专业的抱怨。我大三时候写过一篇大发感慨的课程论文,名字叫《考?古?》,意思是从方法到目的,我可都怀疑得很呢。尽管有埋怨有怀疑,但因为是课程论文,分数攸关,又是这么切身相关的问题,论文还是要认真写的。在阅读和搜索材料的过程中,学科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糅合在一起,我渐渐地获得了一些启发。
对我而言,这个寻找自己的过程,投射在了对学科的怀疑上,既然如此,自然也要在对学术史的追溯中解决。追溯自己应当从开头问起,问一问自己为何出发。那么追溯考古学科,就要看一看它是如何出现的。在百余年前的历史情境中,甲午战争揭开了洋务运动失败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拯救当时的中国,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引进的层次,更要深入人的精神和民族的灵魂。考古学科,就是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由有识之士们千方百计找到的一种破局方法和路径。在这个过程中,__大师生一次又一次地担当着开山辟路的先锋角色。无论是创建__大学国学门考古研究室并担任主任的马衡,还是后来参与创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__大毕业生傅斯年,还是代表__大远赴西北考察的黄文弼,都是怀着学术报国的志愿,将考古学引入中国,期待通过考古学为探索中华民族的源头、重建民族的信心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局面。从源头来讲,考古学的出现,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寻找自己和理解自己的产物,它要破解的问题,关乎文明的源头、文明的走向和未来。每一个身处文明之中的个体,无法超脱群体而存在,个体的命运终归与群体的命运紧密相连。而这正是一代代的__大考古师长将毕生才智贡献于这项事业的意义之所在——为自己所热爱的热土和民族寻找历史的真实、探索文明的谜题。考古学叩问来路,在这个意义上,文明的起源、学科的出现竟和我对自己初衷的追问,构成了三重镜像。人在纠结的时候,大概总会想要看一看来路的,对于群体来说,回看来路的意义或许更不止于此。蓦然回首的拷问,让我对学科的意义产生了共鸣。
世界广大,个体渺小。在纷繁的世界里,我们只能选择走上唯一的一条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或许需要不断追问自己的本心,探寻这世间种种的来龙去脉,才能在无限的可能性中,找出那条最令自己心悦诚服的独特道路,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坚定。而在这种坚定中,才能为自己、为世界贡献独特的意义。
祝大家在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道路上,一切顺利,谢谢!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欢迎20__级新生,庆贺新学年的开始,见证学院发展壮大留下的一个个足迹。在这个喜庆的日子,我能有机会作为班主任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假如时光能够倒转,此刻的我也是一名哲学专业新生,站在这样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我可能会做怎样的思考。苏格拉底指出,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认识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认识自己就从认识自己的过去开始,然后再看看现在自己能干什么,将来会走向哪去。
我会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过去在哪,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显然,在座的每一位新生都在高考中经历了激烈的竞争才走到这里,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我们广西唯一的“双一流”大学,大家需要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当然,通往广西大学的道路并不非一马平川,每个人的“来时路”上充满了各种偶然。有的同学早已心许哲学,以第一志愿进入马院哲学系;有的同学奔着“双一流”大学的金字招牌而来,对哲学似懂非懂;也有的同学早已考察过各个相关院系甚至饭堂和宿舍,最终底牌揭晓时仍未弄清马院在哪。无论如何,由于偶然性,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在看似早已注定的相遇面前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同时生命的存在并没有意义可以依附,因此我们要共同来创造自己人生的意义。
萨特指出,在人生遇到的各种际遇面前,我们总是忘记自己就是生命意义的制造者。我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工作、头衔、角色所包围,我们的目光还总是被各类帅哥美女、甜言蜜语、追剧过程里的各种悬念和在游戏世界里升级打怪等各类事物所吸引,但是不要忘了,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定义自己的全部可能性。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去探索不确定的机遇,从混沌的“自在存在”通向“自为存在”。
我会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现在在这里,我能做什么?
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但不要急于回答。因为过早提供的答案一定不是最好的答案,而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用今后的四年来回答的开放命题。我可以给大家分享我的两个建议:
首先,珍惜时光,多读经典。
若我一名新生,会做好计划,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思想史上那些闪烁着永恒光芒的经典文献。我们哲学和思政专业更要多读经典著作。为了方便大家共同学习和研讨,丰富大家的阅读生活,我们学院还为大家创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五楼有马恩书屋、____书屋等教室。当然,鼓励读经典并不是说要求大家一年下来必须要读完一百本专业书籍那么夸张,但至少希望大家在回顾自己的本科学习收获时可以说:通过读书,我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新的变化,看到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其次,勤于反思,不断超越。
苏格拉底还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休谟也指出,“一切哲学的结果只是使我们把人类的盲目和弱点发现出来,我们每一次转折都会看到它们。”休谟并不反对知识要以经验为来源,建立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并通过归纳推理而得出。但是休谟告诫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归纳推理,每一次知识论上的大反转就像是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思维定势,武断地认为事情就是想象中那样,也许你我都曾经为此吃过不少亏。因此我们要保有好奇心,戒除惯性思维,勤于反思,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我会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未来我会到哪里?
你们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其实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们有的保送到985高校继续读研,有的考上公务员,也有的在高校或企业里做文案工作。作为今天的主角,在座的大家对这些问题肯定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思考和答案。而有一点是大家都会认同的,那就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今后的四年我们将会一同见证同学们即将开始的奋斗之旅。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们因为哲学而相聚在一起,哲学就是那一片值得我们用未来四年的努力去守护和擦亮的星空。相信四年后,每一个梦想都会实现,大家都会长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我和大家一样,热切期盼那一天的到来!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教师代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灿烂的阳光下,__大学__校区迎来了20__级的同学们。在此,我谨代表校区全体教职工对20__级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想跟同学们分享大学生活的肺腑之言,我归纳为“一个转换、两项能力、三种心态”,方便大家记忆。
“一个转换”指的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人生的前18年,同学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完美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简历。大学,是大家背井离乡的第一站,希望大家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实现角色的转换,打开独立续写人生之路的大门,让身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放心。
“两项能力”指的就是同学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必须掌握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必须拥有扎实的学识,它不仅包括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还包括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工业问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上大学之前,大家学到的只是知识,那么上大学以后,大家学到的更多是如何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因此,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可能成为大家在大学期间提高上限的助推器。除了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将会使得学习、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学生会、社团、班级都是大家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相互尊重,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上看问题,学着做一名好听众。
“三种心态”指的是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应表现出的责任心、信心和爱心。责任心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也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信心是我们对实现任务目标的期待,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信心,就是祖国的底气,也是____提出的“四个自信”的底气,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除了责任心与信心,爱与奉献也必不可少,爱是温暖的,是纯粹的,也是相互的,我们倾注了多少爱与奉献给我们的室友、给同学、给老师、给学校、给__、给新疆,我们也会收获同等的爱来自于他们。
在对同学们寄语的同时,作为老师,我们也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请领导和同学们放心,我们一定会践行____的指示,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同学们,走进大学,也就意味着大家步入了社会。泪水、欢笑、痛苦、快乐、压力、动力都会迎面而来,希望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点成绩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未来还很长,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最后,我希望用一句很熟悉的话结束今天的发言,它有两种表达方式,用____的方式,就是“不忘初心”,用同学们的方式,就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今天是传统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5
亲爱的20__级的同学们、各位同事:
大家好!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欢迎各位同学们来到__大学,来到法学院!
开学典礼是新生的第一课,因为正是从这一刻起,你们坐在了大学的教室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正式开始大学生涯。我从19__年留校任教至今,已经在法学院工作整整35个年头,作为过来人,思索良久,想把我求学、教学几十年的几点心得分享给大家,不煽情,不煲鸡汤,不说虎狼之词,均是肺腑之言,概括起来有三个词,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词是立志。同学们!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志向这个事儿,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志向”在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以你们为例,“我要考__大法学院”就是一个志向,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天如愿以偿来到了这里,成为了__大法学院的一员,成为了朋友们口中的“绝绝子”,你们享受着实现梦想的喜悦,聆听着身边不绝于耳的夸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得自己就是“YYDS”。孟子云:“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来到了__大,进入了法学院,对你们来说,你们的志向,就不应该是局限于顺利毕业,找个好工作。要知道,各位同学从踏进校门开始,就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每一个__大法学院学生的历史使命。中央电视台以前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迈进法学院的大门,就要立下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贡献全部力量的鸿鹄之志,你们重任在肩,你们责无旁贷。
第二个词是明德。道路千万条,明德第一条。各位通过几年的学习,顺利毕业,可以分别拿到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具有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但是请大家记住,有文凭不代表有文化,有文化不代表有素质,有素质不代表有道德。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说的就是要加强品德修养。大家能考上__大,说明大家都很有才华,但是如果不注重道德建设,让自己人格不健全、心灵不纯洁,就只能当“才胜德”的“小人”了,到时候别人免不了要用嫌弃的眼光看着你说:“你礼貌吗?”俗话说:德才学识,以德为先。其实这个顺序是很有深意的,德是指道德品质,才是天赋才华,学是课本学习,识是社会实践,只有四者兼备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当然,把各位培养成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愿景。我们清楚地知道,“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对每一位法科学子来说,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修养。真诚希望各位每天早晨起来,拥抱太阳之后,也能够把充满身体的灿烂的阳光和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第三个词是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大家刚刚入学,肯定会聊一聊自己的理想啊、目标啊,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些同学意志坚定,朝着理想稳步前进,但有一些同学光说不练。但是别怪为师没提醒你们,在__大划水,风险真的很大。划得久了,你会发现,那些当时和你一起立下志向的那些人,不仅基础比你好、智商比你高,竟然还比你努力。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三个锦囊送给大家:一是“知行合一”,这是明代王守仁告诉我们的道理,学习和实践要相互转化;二是“勤能补拙”,“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是“提前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掌握了这三个锦囊,再走在校园里,你会感觉自己拥有了“你有钱都很难买到的颜色”。
同学们!大道必至简,返璞方归真。《道德经》里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些话可能说得有些早了,但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功成名就之时,也能想起今天我的这番话。
良禽择木而栖,良师择人而传。大家选择了__大法学院,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法学院,实属不易。我想说的是,__大法学院一定不会辜负各位的选择,也希望各位不要辜负自己的努力。请你们坚信:法学院是你在心里悄悄打退堂鼓的时候把鼓藏起来的人。
《云南虫谷》中有一句台词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仍然想前进,我只知道如果我今天退缩,我有一天会回来。”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接下来几年的求学生涯中,成为一个胸怀抱负的中国人,一个精力充沛的干饭人,一个实事求是的法律人。愿你们满眼皆星辰,让我们携手赴山海!
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人民小学新进教师周__,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新教师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进教师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新学期最美好的祝愿和最真挚的祝福!并对可爱的新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其次,我代表新教师感谢人民小学给我们这个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和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能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当然,在这里工作是不易的、艰辛的,特别对我们这些新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我们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在这里,我代表新教师承诺以下几点:
第一,遵守道德规范。学高仅能为师,身正方能为范。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规范的言行、良好的思绪和道德风范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言传不如身教”,我们将铭记于心。
第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发扬勤奋苦干的精神,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请教,不断去探究和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方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
第三,努力上好课、育好人。我们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心备课,细心讲,耐心答疑,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中、生活上的好朋友。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听课评课,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多专研,勤反思,争取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人民小学今天的成绩与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小教师和学生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努力奋斗,争做优秀的人小教师,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祝愿百年人小继续焕发青春,再创辉煌,祝愿所有教师工作顺利,祝愿所有同学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7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开学好!
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很荣幸。对我也很有纪念意义,因为我是19__年9月进入__师大中文系学习的,到现在正好整整30年。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警惕语言的陷阱》。在座的各位同学将来不管是做老师、当作家还是从事行政工作,都会有很大概率终生和语言文字打交道,想必对语言之美、文学之魅充满了向往,但我在这里要给大家泼泼冷水,说一说语言的三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强行分类”。比如我问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就要想出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热情、敏感、聪明或者大大咧咧等等,与此同时你就对自己进行了分类,你成了一个符号化的人物,你与他人迥然不同的细微之处就会被这个语词抹杀。存在是混沌一体的,语言却是一个个的孤立符号,于是语言就必须把描述对象逐一分割。从正面来看,语言的这种范畴化作用能使世界结构化、条理化,但是也让使用者踏入强行分类的陷阱:我们会忽视世事的纷纭之处,过滤生活的细碎感动,被语言概念绑架,变成一个粗线条的人。
最近的流行语中,有一个“内卷”,有一个“躺平”,我经常被问到是应该内卷还是躺平,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已经陷入“强行分类”的陷阱了。人生的应对之策是多样的,情绪也是复杂多变的,为什么要用“内卷”或者“躺平”来贴标签呢?我们完全可以先卷后躺,半卷半躺,外卷里躺,虚卷实躺……其实一旦我用语言表述,再怎么复杂也已经把自己限定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回到事物的复杂性之中,一事一议,随遇而安。
第二个陷阱是“隔膜体验”。比如我问你对中文系有什么了解?你就会说“名师辈出,云蒸霞蔚”“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累”,这些当然都没错,而且我知道你是从中文系网站上看来的。但是你带着这些先入之见来接纳中文系,就会阻碍自己的发现与洞见。再比如说你到上海来之前,恐怕已经在网上做了详细攻略,掌握了很多描述上海景点的精致词句,这些词句能帮你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但无疑也会把你幽微的切身感受隔绝在外。
所有的语言都是陈词滥调,因为语言是一种公共媒介,依靠约定俗成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而约定俗成的东西只能是一个公约数,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现代资讯的发达,使我们普遍早熟,在语言文字里经历了无数的人生,但这种公约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经验毕竟是有区别的:不到青春期,你无法体验“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惨烈,不到我这个年龄,你也不会领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
当然,我并不是要你们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也不是要你们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而只是提醒你们,不要被语言符号的公共意义遮蔽,我们要警惕知识的骄傲,要有突破语言的障眼法回归生命体验的能力。
第三个陷阱是“以形害意”。比如我问你读中文系有什么理想?你就会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寻生命中的诗与远方”等等等等,漂亮是很漂亮的,而且正能量爆棚,但实际品味,都是一些语义磨损的空洞形式,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这种文风在各种场域都很流行,中学作文中的华丽辞藻,滥情渲染;行政文件中的骈四俪六,事事铺陈;论文写作中的故弄玄虚,佶屈聱牙……都是以形害意的表现。
语言有其形式和内容,形式上的音韵、词藻、结构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从而构建语言艺术品,唐诗宋词元曲,都将这个语言的审美功能发展到极致。这也是我们中文系要培养的文学能力和审美趣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无论在何时何地,语言的内容都必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华丽的形式不能成为空虚内容的遮羞布,锦绣文章也永远事关人间烟火。更何况,质朴淳厚、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之美,而且是更难达成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我们生活在语言符号的世界中,而不是一个物理世界里。这是一种人类的伟大进步,甚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但这又是一柄双刃剑,语言已经为我们设下了重重陷阱,我今天在这里说的所有意思都是要大家警醒语言的负面作用。
谢谢大家,祝大家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学习,洞悉更多的语言奥秘!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用昨天上完八节课之后嘶哑的声音,代表法律硕士学院的全体教师向20__级的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教师代表发言”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惴惴不安、诚惶诚恐,因为不论在学识、资历还是胸怀、气度各个层面,我可能都不足以与其他老师相提并论。我今天之所以有机会站在这里,除了院里对青年教师的全力支持和信任外,可能是因为作为中年少女的我,跟大家的年龄差距还没有那么巨大,这就意味着,我过去经历的那些黑暗、苦痛、挣扎、彷徨,都还历历在目,经验教训也尚未完全失效。更重要的是,我不是所谓的天赋型选手,作为茫茫人世间平凡无奇的尘埃,我的每一次顿悟,迭代和升级,都是在经历漫长的困顿后才达成的,我淋过雨,更愿意为别人撑伞。所以,尽管没有罗__老师的睿智通透,尽管没有胡__大法官、王__书记和许__院长的高屋建瓴,我还是想借此机会,把我的心分享给大家。
我想分享的第一份心,是耐心。我博二的住所外有一方小院子,现在我也会在阳台上种点花花草草,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可能某种种子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破土发芽,可能这个品类兰花一年就只有一次花期,可能菖蒲就是需要格外多的水分和关爱,所以种植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不仅仅是生命和美的象征,而且还能教会我信任和耐心,教会我秋收冬藏,教会我尊重时间的脚步,尊重万物各有其时。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成长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剧本。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是曲径通幽的花园,不是法大小小的400米操场。在这个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时代,寻找自己的节奏,过你喜欢的人生就够了。另一个层面,学识亦或成长,都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一次次笨拙的量变积累,才能有可能酿成质变。所以,要付出汗水,要付出辛苦。我的人生哲学很简单,先吃苦,后有甜,好的东西都要用付出来换。初春播种,仲夏耕耘,深秋收获,不见其长,日有所长。你尽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让时间自然而然带给你惊喜。
我想分享的第二份心,是信心。我很仰望自信的品格,不管是先天具足的自信,或者后天磨炼的自信。但“自信有自信的机制,它不会从天而降。它和你的认知有关,和你切肤的生命实践有关,一句话,和你所承受的历练有关。”坦率而言,我并不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我这点苟延残喘的自信,也是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藉由一次次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打破我执,在失衡复又平衡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内心还是自己慢慢去找到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你们也走了长长的道路来到这里,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其次,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要把一件事情放到更长的人生维度来看待,很多事情都是塞翁失马,祸福相依,不要太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遇到苦难挫折黑暗,也要相信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那么多让我焦虑崩溃的事情,回头看看,不管是华丽的解决了,还是狼狈的解决了,反正过去的沟沟坎坎,我是都走过来了。所以,只管洒脱往前走,人生永远有课题,人生也永远给答案。
我想分享的第三份心是爱心。爱人,也爱己。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用对自己真正有益的方式。越是好学生,可能越容易PUA自己,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多一点接纳,很多事情现在做不好没有关系,我们不是不行,我们只是需要一点成长的时间。竭尽全力也做不到的事情,更没有关系,我们只是一个普通孩子,只是能力有限的人类,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做好的。所以再沮丧的时刻,也要相信自己是被这个世界深深所爱着的,父母的爱、师长的爱、阳光大地的爱、一草一木的爱、万物生灵的爱。其次,我们也要爱人、爱众生。这就是小王子手里的玫瑰,付出时间和爱,那才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走过了几十个国家后我发现,这个世界固然充满着匪夷所思的人和事,但又充满着不可思议的善和美,虽然这个世界有时候会很混乱,总会有温暖的爱让灰扑扑的人生发光。当你不封闭自己,张开怀抱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会回报以更大的拥抱,你要相信,世界比你想象中的更温暖。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份心,是开心。天天开心,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真的很难。我们学了这么多知识,可是没有知识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开心地生活。所以认识自己,在尘世间安顿好自己的这一颗心,其实才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我很喜欢苏东坡,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的心态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夜阑风静縠纹平”;从“长恨此身非我有”到“人生所遇无不可”。当一个人开始没有分别心的接纳生命中所有悲观乐观,所有美丑善恶的时候,你会发现,各种人生际遇,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的路很长,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有怎样的人生功课,但是你要相信,每一段经历故事,每一份坎坷磨难,都是宇宙给予我们的馈赠,都是世界爱我们的证明。所以要学会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时令限定的人生体验,该开心时放肆开心,该吃苦时勇敢吃苦,要在这个快乐星球上,多多开心。
没有说的心还有好多,虚心、静心、初心、雄心、好奇心等等。“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永无止境。”希望我们可以一起,用耐心、信心、爱心和开心,去拥抱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最后,送给大家《巨流河》里的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祝福你们那可爱的前途光明”,路上有更好的风景。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9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年的开学典礼,看到这么多的新同学加入到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一个在考古文博学院工作多年的老师,非常高兴。在欢迎新同学之际,我希望和新入学的同学说几点有关学习的事。
首先,新同学可能最关心的是:“考古学要学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考古学?”
虽然现在我们的公众考古做的很好,而且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可能对于考古学也做过一些思考,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在这个将考古学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的起点,还是想和大家再说说,我们这个学科到底是要学什么?我们将来要做什么?
考古学虽然也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相比于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相比这些老的,传统的人文学科,考古学是非常年轻的。刚才曹蓓老师介绍,我们__大学的考古学今年刚好是100年,5月份我们刚刚举行了百年的庆典;去年的10月份,在河南的三门峡召开了庆祝中国考古学百年的盛会。这样算起来,中国考古学只有百年的历史,整个世界的近代考古学比我们中国考古学的历史稍长,但也不到200年,大概有170-180年。这个新学科到底是研究什么呢?有人可能想到,“考古学可能就是挖宝吧?”,但实际上,考古学远远不只是挖宝。我们不仅关注地下的精美的文物,我们也不仅仅关注像秦始皇陵、像金字塔这样辉煌的历史遗迹。考古学更主要的是,通过我们的田野考古工作,要揭示完整的古代社会,认识整个人类演化的历史进程。有先生最近做过一个很好的概括:“我们考古学研究的是百万年的人类史、万年的文化史和5000年的文明史”。这个就是我们考古学专业的同学这今后几年要学习、今后要从事的主要的专业内容。
那么,我们这个学科它有什么意义?
举例说,大家刚刚从高中过来。如果回忆起我们在高中历史学到的,“中国最早的人类”,往往可能从元谋人开始说起。我们提到蓝田人的时候,可能还在说“110万年的蓝田人”;提到我们整个人类历史的开端的时候,可能我们现在的教科书还没有来得及改,传统的教科书上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开始的时间是距今250~260万年,是从非洲开始的”。但是根据最近这几年新的工作,非洲的发现已经把人类历史提早到距今330~340万年,新发现把我们人类的历史就向前推进了70-80万年。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变化,也改变了我们对于人类发展史的认识。
大家翻开前几年或者更早一段时间的历史书,大家可能会看到最早的人科成员是“南方古猿”,我们最早的人类社会是从制作和使用工具开始,距今250-60万年。但是由于我们刚刚说到的考古新发现,我们原来的人类历史的时间被改写了。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科的认识,就要有一个新的改变。我们原来认为南方古猿只会直立行走,还不会制作、使用工具,但现在发现南方古猿已经会制作和使用工具,那么我们“南方古猿是最早人科成员”的认识就需要改变,这是关系到对整个人类发展史开端问题的认识。
还有,对于我们刚才提到的元谋人的问题,教科书上写的和我们今后要学习、要工作的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教科书已经写了元谋人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人”,但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发现元谋人到现在,元谋人仅仅发现过脱离地层的2枚牙齿和地层里边挖掘到的几件石器,这些材料还远远不能确定元谋人是“中国最早人”的位置,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今后一起,在工作中来完善我们的认识。刚才我们提到的蓝田人,现在教科书上应该写的还是110万年,但是最近几年的工作已经把它提到160万年,所以我们从事学科的意义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野外的调查发掘,在不断改写世界的历史,改写中国的历史。
我们这个学科,除了要重新书写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以外,了解“我们从哪来”的问题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突然各地都非常热,可能我们有的同学是从四川来的,从南方来的,南方今年热得很厉害,好多江河已经断流,水电已经发不出来,如四川停电的新闻。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情况将会如何发展?通过我们考古学科的研究,可以为认识这个问题,为我们的将来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因为,几百万年人类的历史已经经历了无数个气候的变迁。热的时候,可能会比今天还要热:我们亚热带的北界今天是在秦岭和淮河一线,而更新世最热的阶段,例如距今50-60万年的时候,是中更新世大暖期,亚热带的北界可以到__以北,到达辽东半岛的中部。而冷的时候,海平面会下降到差不多比现在低130米到150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是连在一起的,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也是连在一起的;东南亚大陆区现在整体上只有900多万平方公里,但在最冷期海平面最低的时候,它的大陆面积可以达到170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沧海桑田的巨变,在我们几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里是常见的。我们经历过酷热,也经历过严寒,这些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历史经验,会对我们了解并规划将来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撑:我们怎么做我们的规划,我们怎么做好应对未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考古学”的关键所在。
还有一个同学们可能也会很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样学习考古学”。
我想跟大家说的第一点就是:古人说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考古这个学科来说,“行”,即实践,可能更重要。对于我们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传统来说,田野考古学是我们这个学科,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切入点,是关键。所以首先我们要注重实践,要学好田野考古学。在今后的四年里,我们大概有一个学期要系统的进行田野考古的学习和实习。我们很多课程也都会安排调研、考察和博物馆的参观等。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书本和读书是学习,实践对于我们学习考古学来说是一个起点、更是基础。
第二点,是多学科的学习。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来说,考古学对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最显著、最突出的。我们的前辈裴文中先生就曾很形象地说:“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它有四条腿,要四条腿走路,这四条腿就是考古学、人类学、地学和古生物学。”这是差不多一百年前裴文中先生说过的话。而在今天,考古学多学科的特点更突出了。所以希望大家要开拓知识面,除了学考古学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学好人类学。人类学不仅包括体质人类学、古人类学,还有遗传学——分子人类学,还要学好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尤其要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这个是第二点,就是要注重多学科的学习,奠定一个广博的知识基础。
第三点,和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相比,考古学的学习更要求广阔的国际视野。史前文化它是没有国界的,虽然我们在学“中国的旧石器”“中国的新石器”,但是这些史前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早期人类的起源、迁徙扩散,早期的史前文化的交流传播等,这些问题是没有国界的,所以对于大家的学习来说,有一个广阔的国际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因为我们这个学科它既有野外,也要有实验室的工作,还要学习文献,还要有多学科的支撑,所以我们既要不断地学好每一门课程,更要把我们每一个课程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在今后的这几年的学习中,不但要学好每一门功课,还要把它们综合起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刚才曹老师说过,我们刚刚经历了北大考古的百年庆典,也经历了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庆典,所以我们这一届新同学,是在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时刻开始了考古学的学习。希望大家学习好,今后也能为考古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10
尊敬的邱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向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祝贺各位家长朋友!我也有一份喜悦要与你们分享——我的孩子今年也顺利考上了__附中!
在同学们大学的第一天,有很多东西想跟大家聊,但绕不开的那个话题还是:究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正如北宋大儒程颐所说“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你或许应该首先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会阻碍自己的继续成长,从而能“禁之于未发”。为此,我们或许也应参考儒家先哲们所强调的一系列基本功课,这里我想谈谈其中就当下而言颇为紧要的两项——“洒扫”与“事长”。
所谓“洒扫”,字面上无非是洒洒水、扫扫地,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为何要强调呢?因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自立的第一步。如果你身上还或多或少地留有些许“娇”气,那么从今天开始就来扫除它们吧:把叠被子、洗茶杯、扫宿舍、理书案变成日常习惯;学会理剪梳洗,以及根据时令、场合恰当地着装。还有更重要地,学会合理而规律地作息起居。
推而广之,“洒扫”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内心而言呢?在纷扰、诱惑四布的当下,要想有一份踏实淡定的心境来念书,必须学会过滤杂音、摒弃杂念。所谓“吐故纳新”,减法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加法。那么,具体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减法呢?
首先要扫除“傲”气。成绩、荣誉和光环只属于过去,不应成为你继续前行的羁绊。只有做好重新再来、再接再厉的心理准备,正心诚意,才能轻装上阵。
要扫除“习”气。大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形式及要求都有了深刻变化,你要更加兼顾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懂得为自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学会自主学习。针对过度碎片化的思维和交流方式,请学会合理有度地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不要为了在虚拟世界中苦刷“存在感”,而忘却自我的真实存在;更不要因为担忧于种种网络“盛宴”的缺席而终日惶惶,以致为其所累、所困、所误。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吧,去阅读、沉思、咀嚼、畅想,去神聊、质疑、争论抑或发呆。
要扫除“躁”气。大学的课程给你的第一感觉未必是快乐,艰辛与苦涩往往是必经的味道,不能急于求成,请学会透过这些味道体会乐趣、享受过程。所谓“举一反三”,别在乎学得多少,而要看是否学得透彻、融会贯通;所谓“先传后倦”,别在乎学得迟早,而要看能否保持那种“饥渴”状态,持续成长。
最重要的,是扫除“俗”气。如果将读书局限于知识与技能,降格为个人谋生、发达的工具,就会功利而短视地对所读之书妄加取舍。陈寅恪先生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是的,读书的目的毕竟在于完善自身、提升心志,最终使你成为能够自觉肩负时代使命之“士”。大学的意义,正在于使你从这种使命的层面去重新认识自己。
还要扫除“乖”气。当下的另一“俗谛”,是片面夸大技术进步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非有公式可循的推导,亦非有方程可依的反应,更不是凭借机器的计算,需要综合哲学文化、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最新成果。面对人类文明的每一部分,都请保持应有的敬畏;面对每一轮的流行热潮,也请保持一定的清醒。比如,去年作此发言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刘勇)教授,千万别因为看到今年换成了一个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老师,就以为AI已经替代了文学艺术。
再来说“事长”,善待父母、长辈,如今则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每一次毕业之后,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经历一段心理膨胀期。现在的你,或许正开始发现父母这里不科学、不卫生,那里不经济、不大器,这很危险。请记住,父母不仅曾经养育过你,现在仍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将来更是你精神上终极的维系、永远的依恋!
广而言之,“事长”也包括厚待他人,以及将自己置于团队和集体当中。给老师写的email有无文采并不重要,但别忘了称呼与落款。开班会时谁先发言无所谓,但要记着相互递茶倒水、彼此让座。同学聚会时谁来埋单无所谓,但要晓得如何点菜更能兼顾大家的口味。运动会上是不是体能之星无所谓,但加油鼓劲、送水递毛巾却要人人争先。组队参赛、做大实验时,学霸、学渣不论,但陷入困境时一定要抢着背锅、迎难而上。
进一步引申开来,“事长”也涵盖对传统的认同与继承。厚古薄今固然不必,但数典忘祖却万万不能。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主旋律毕竟是传承,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图灵机到冯·诺依曼架构,创新总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参考,以前人的成就为基础。年轻人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民族,并从她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作为中国人,英文要念,中文更要学,经典也不妨多读。
同学们:需要攀登的又一高峰已在眼前浮现,你已踏上人生新的跑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不仅要心向往之,更要身力行之。“行胜于言”,惟愿大家能够把握好接下来的1400天,从日常的洒扫、事长做起,用行动与作为去传承__的基因与价值!心中壮志常在,脚下须臾不息!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11
20__级各位新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在开学典礼这样一个庄重、特殊的场合跟大家说几句话。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文学院老师热烈祝贺各位踏上新的台阶,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文学院大家庭。
刚才马__院长全面介绍了文学院,并提出了三条具体的要求,詹__先生也对大家提出了殷殷期望。相信各位同学一定能够不负厚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文学院度过人生中最美好、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我想就时光谈一点自己的感想。站在这里,我不由想起自己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开学典礼的时刻。有些远在三四十年之前,却仿佛还是昨天,历历在目。有些则流失于时间的长河,毫无印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反复吟咏的对象。它似乎不言自明,一秒接几秒,一年又一年,却又充满神秘。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话来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加神秘的了。你越是思考它,越是发觉对它一无所知。比如今天这个场合,假以时日,在座的各位,到了我这个年龄,同学聚会,再聊起今天这个开学典礼,大家也许印象深刻,也许已经淡忘了。印象深刻,我想多半是因为我们马院长,我们詹先生的讲话鞭辟入里,让大家豁然开朗,终生难忘。也许是因为我的发言枯燥无味,以至于你终生难忘坐在这里的煎熬。当然,也可能是男生或女生一个偶然的回眸,对上了另外一个女生或男生的眼神,瞬间怦然心动,以至于终生再也不会忘记。可见,时间看起来无所不在,似乎机械、刻板、抽象。然而一旦进入个体的生命体验,也只有进入个体的生命体验,时间才会豁然开朗,豁然生动,鲜活起来。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时光似箭,所以约会的恋人们总是赶不上宿舍关门的时间。跟厌恶的人相处,度日如年。上自己喜欢的课,40分钟,转瞬即逝。上不喜欢的课,则感觉下课的铃声永远也不响。
对于线性时间的思考与研究,构成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诗经以农耕计时,所以国风里的爱情洋溢着浓郁的乡野气息。英国的工业革命最早书写在浪漫主义诗歌的诗行里,吞云吐雾的蒸汽机车隆隆驶过18世纪的欧洲的画布,不久之后,工业福特主义就成为现代实践的典型形象。然而,在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里历史的真实看到的却是线性时间中生命的殆尽、经验的贫乏、进步的废墟。那是因为没有人的时间毫无意义,没有自己的时间难免抽象,没有深刻体验的时间将不会在记忆中存留。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有一个著名的开头是这样的: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忆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著名的开头常常被叙事学理论反复研讨。这里我想套用马尔克斯的话说,许多年之后,回想起在文学院读书的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你能够回想起什么?无法忘记的可能很多,比如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比如梦想实现后的欣悦瞬间,冥思苦想后的豁然开朗。再比如,挫折后的深刻反思,沉静后的突然醒悟,所有这一切都进入个体生命的年轮,成为生命的记忆,成为生命本身。它们可能是遗憾,是痛苦,是酸楚,是悲愤,是无可奈何,是无能为力。但肯定不是无关紧要,不是可有可无,不是怎么都行。正因为它是生命中最真实,最深刻,最具个性的,因为他们投注了身心,投注了精力,投注了生命。于是,个体的时间才具有了意义,时光才有了充实与美好。文化记忆理论说,记忆的长河建构了人的精神,也建构了人的身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归根结底,是人在人的生命实践中生成了人自身。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人而言,就是在自己鲜活的生活实践中,在投入地读书、学习、思考、写作中,成就了丰富多彩、个性独具的、充实的自己。
时光的美好,可能不是惊天动地的崇高,也不是壮怀激烈的壮美,它显得平淡无奇。如果说它一定是一种美,我愿意把它归结为一种充实之美。比如初次阅读康德三大批判,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都完全不知所云,但体验是重要的,是充实的,读还是没读不一样。比如,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长时间难以释怀,无法放手,有如怨鬼缠身,但体验是充实的,写过没写过不一样。又比如,论文发表几年后,却发现论证过程当中的漏洞,顿感羞愧与遗憾,但是体验同样是真实、充实的,发表没发表不一样。生命的美好正是在这些时间的意义里,读书、学习、生活、思考、写作、实践。时间的绵延必将拓展出个体的生活世界,雕琢出有意义的生命。在平凡中仰望星空,保持敬畏。
今年左老师曾在毕业致辞中讲了四段话,我印象深刻,我稍加概括,转送给大家。以仁者情怀做人,关注家国天下。以严谨态度做事,践行优良学风。以有知做无知,坚持终生学习。以无悔做有为,心安即成功。希望在许多年以后,就像叶芝的诗所言,当我们老了,头发斑白,睡意昏沉,在炉火旁打盹,大家依然能够回想起开学典礼这个下午,回想起在文学院度过的充实、美好、有意义的时光。最后再一次祝贺大家来到文学院,祝福每一位同学开启人生新旅程,谢谢大家。
教师代表在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新能源汽车学院教师萧__,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教师发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叠翠流金、景色宜人的季节,我们__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20__级的新同学,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__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深造,学校因为有你们,更加的朝气蓬勃,富有生机。
各位同学,18年前,我和今天的你们一样,告别了家乡,带着父母与亲人的期望,怀着对未来的梦想与憧憬,来到大学学习深造。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从大学毕业了十几年,但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激动心情与感人情景却永远难忘,我对各位新同学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同身受。
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我们深知追求真本领的学习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同学们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磨砺“吹尽黄沙始到金”,实现“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每一位老师已经为你们的成长成才做好一切护航的准备,让我们用青春的勤奋和汗水、智慧和热情,师生团结一心,把握航向,扬起风帆,放飞希望,为了明天更辉煌,努力奋斗!
最后,我祝愿同学们在美丽的__职业技术学院度过人生中最美好、最有意义的时光,用心去营造自己绚丽多彩的花样年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