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

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受益终生。当我读完《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感触很深。李镇西老师通过几十年教书育人的切身体会,在书中尽情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李镇西老师从“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无小事”等几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所要具备的素养。李镇西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力。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做一个真正优秀于学生、做一个有智慧、有魄力的人民教师!

李镇西老师认为,“师德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我们应该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李镇西老师把爱学生作为他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做到这些:“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关心、细心和责任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时刻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来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拥有高尚师德素质才能用自己宽广胸怀去容纳一切:只有拥有高尚德行素质才能站在时代与孩子们角度上体谅和理解他们:只有拥有高尚师德素质才能对孩子们奉献一片爱心。所以我们要多关注自己身边的这些可爱之人,以一颗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充满智慧之心来对待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镇西老师认为:读书是最好的老师。读书,能让教师拥有广阔的视野,能让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也能让教师在自己和学生心中建立起“学习”的观念和意识,并最终能够成为学习型教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会更加坚持不断“阅己,悦己,越己”,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成长目标和方向,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专业型教师,在教师这份工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2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前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李老师把教育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里,使阅读者能深刻感受学习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

这本书的一共有十章内容,引起我想读这本书的欲望是它的名字,“做到最好”是每个人想做一件事情时最初也是最终的愿望,当我再次翻开本书,看到目录中的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把书看下去,今天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书中的序言和第一章部分内容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中第一章李老师把自己从教以来关于爱心、平等、童心的具体事迹记录下来,他在书中提到“爱是永恒的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是的,身为特教教师的我们,如果对我们的特殊学生没有爱,你如何面对自闭症学生突然的情绪崩溃,如何去包容问题行为学生对你的突然攻击所做的无意识错误行为,你如何对着嘴巴永远在流着哈喇子的学生进行细心教导……正是因为我们的爱,让作为特殊教师的我们,满怀着责任心、耐心、信心以及细心来帮助我们的特殊需要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首先教师自己要向着做“最好的老师”目标迈进,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呢?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都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读到这里我感触颇深,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因为我也会偶尔想着我和昨天的我做比较,我今天有更细心和耐心地教导我们的学生了吗?我今天带给学生是快乐多一些还是责备多一些呢?也许正是我的自我比较、自我思考的时间过短,所以我的班主任专业知识水平进步也比较缓慢。

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李老师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人,他淡薄名利,才思敏锐、文字功底十分深厚,这与他坚持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每天坚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坚持写一篇教育日记是分不开的。我恐怕做不到每天读那么多书,写那么多的文字,但有一点我却深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才会不断取得优秀的教育成绩。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3

在小学教育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学主张为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最近在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感触颇深。

翻开序言,一行行文字直映眼帘,深抵我心:“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句句朴实的句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纵观自身,我们何必每日与他人比较从而烦扰自己呢?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我们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亦或许我们不能名垂青史,但我们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书中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从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事例谈起,如老者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李老师的与众不同,于是我决定从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是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不断向最好的教师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系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部分教师都有一副“老态龙钟”相。许多老师成天板着个脸,端着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慢慢地笑容少了,心态也就慢慢老了。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单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李老师所倡导“永葆童心”的理念让我深有体会。

记得刚入职那年,我认识了一位姓杨的音乐老师。她性格活泼开朗,不管是跟同事还是跟学生在一起,她总能笑嘻嘻的。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姐。阳光开朗的她很快就与学生打成一片。我曾多次见过杨老师放学后跟学生们在操场上放风筝,看着她与学生们你追我赶的画面,格外温馨。笑容满面、活力四射的她,走到哪里都能带去轻松愉悦的气息。反观自己,却总是对学生板着脸,不苟言笑。如果能像杨老师那样放开自己,与学生们打成一片,那我应该也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作家陈祖芬曾说:“人总是要长大的,可是眼睛不要长大;人总是要变老的,可心不要变老。不长大的眼睛是童眼,不变老的心是童心。童眼发现的是新世界,童心诞生的是新宇宙。老师以自己永不变老的童心去撞击儿童之童心,童心和童心的撞击能创造最精彩,最神圣的教育。”虽然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想,内向型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慢慢改变自己。让我们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做一个有趣有味道的老师。

由于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家庭教养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发展很难绝对同步均衡,往往总有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者掉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诚然,我们教师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他们同样可以找到能够体现自己个性尊严的角色,从而尽情挥洒其独具魅力的创造色彩,并自由舒展其澄明自然的心灵空间。

前阶段课堂上,我们班成绩不太好的张同学居然举手回答问题,这让我很是惊讶,要知道他可从不举手发言的。诧异之余,我便请他回答,本以为他能够说出正确答案,结果却支支吾吾大半天答不上来,引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个别同学甚至小声说:“老师,他什么都不会的。”我及时制止了这种不尊重同学的行为,并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张同学,还特别强调了他的勇气与自信。

事后,我与张同学的沟通中得知,原来全班同学都会取笑他上课不敢举手。于是,我私底下跟张同学约定好,如果课堂上遇到会的问题就举左手,不会的就举右手。从那以后,他举右手时我就不请他起来回答;当看到他举左手时,就多给机会让他回答,每次答对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让全班同学看到他的变化与进步。久而久之,全班同学对他的看法转变了。张同学自己开朗了许多,成绩也有所进步。每每看到他因得到表扬而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的心头便涌上一股暖流,这样做既呵护了他的尊严,也温暖了我自己,真是“此心如明月,一掬清泉水。”

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与学生“交心”,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守护学生的尊严,让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不断发展的人。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平凡的细节,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事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它构成繁琐的每天,却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生活在学习中是幸福的,也是最好的!在教育路上,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慢慢向“最好”靠近,让自己用爱心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严,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毕生追求。让我们用童心去撞击童心,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4

春风拂面,杨柳点翠,正是读书好时节。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书中漫步,风来缱绻,月来婵娟。读书是美丽的静谧,读书是诗意的栖居。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精神的升华,也是一次与自己心灵的深度对话。“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理念和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做最好的老师》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将理论熔铸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之中,夹叙夹议,既给人形象的感染,又给人以思想的冲撞,读来令人感动、折服!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呢?李镇西老师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李镇西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他始终如一地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中,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也赢得了自己的事业。

你的爱心是从何而来?李老师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童心赢得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这样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

你的课为什么学生喜爱听呢?李老师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源于学习。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万物复苏的春日里,成长的泥土,需要阅读的种子。爱上书页间的芬芳,用阅读成就教育,在静美的时光里优雅地绽放成诗。我们在静好的岁月里与书为伴,在文字里不断地进行课程想法的梳理、提炼、思考、提升,在交流分享中不断学、问、思、辨。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长;书香幽幽,启迪人生智慧。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5

捧起《做最好的老师》阅读的时候,犹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带给我的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一篇篇,一幕幕,李老师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独具,与众不同,这里面凝聚着他多少心血与智慧!合上书本,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又仿佛浮现在眼前。

开学入学教育,第一次与新学生见面,他早已给学生准备好一份礼物——一本书(他的作品《爱心与教育》)和一封信。信中郑重地送孩子们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并解释它的深刻含义,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他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念一遍,并在黑板上写下这行大字,并结合初次见面所见一些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看到这句话的含义,并希望每一个新朋友用自己的行动来注释这句话。他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做人第一”的品德课。能成为他的学生,是多么幸福和荣耀!

为加强班级管理,他与学生共同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并提议条例对班主任也作了一些规定:“凡每月对学生发脾气超过一次,或错批学生作业,或利用自习课讲语文,或下课压堂两分钟以上,罚扫教室一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他严肃地对学生讲:“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怎能例外呢?”两年过去了,从第一次“犯规”一个人拿起扫把,在教室里干得大汗淋漓而引起轰动,到后来他因各种“犯规”而五次罚扫地,大家都觉得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了。

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他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些?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更好?……从李镇西老师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启示。

一、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李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保持着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你的爱。

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二、把问题当成科研课题,做有思想、善思考的研究型教师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和了,教育也从容了。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好的科研课题来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你应该高兴,因为新的科研课题在向你招手了——也许你走向教育专家之路的起点就在这儿呢!这样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书中最震撼我的还有李老师对他对工作的执着、对教育的深思。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每一个失误中都能做深刻的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坚韧、好学、勤奋、思考……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在教育的沃土中勤耕不辍,提升素养

从教20余年,李老师一直不停地阅读,“阅读欲”就是他的“生存欲”。阅读不但赋予他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他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俯瞰语文教育。把自己首先定位于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他的语文课堂重在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炬,学生怎能不喜欢?李老师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使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于是,一篇又一篇的读书随笔发表出来了,一本又一本的教育教学精华诞生了。同样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与其抱怨教育的要求过高,不如静下心来用心“充电”。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李老师的这些教育理论将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把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毕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6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其中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让我一次次为之感动、赞叹、折服!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一篇篇,一幕幕,他的育人之道是那么得匠心独具,与众不同,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饱含着深情。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是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拢。”

做一个有人情味的老师

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涉事未深,懵懂初开,因此教师首先对教育、对学生要有真情实感,这种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执着而深沉的爱。爱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亲密伙伴。这种爱,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诚的感情。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应了解学生的需求,力图使所传授的知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让教育更符合人性,更具有人情味。

去年,我教的是一年级的孩子,面对一群刚开始小学生活的孩子,我就犯了一次大忌。当他们不听话,或是犯了一点错误时,我常常就像对待六年级的学生一样,不假思索、不问是非地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批评、否定;当孩子不完成作业时,当孩子上课走神,甚至是搞小动作时,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我总认为,上课时,孩子们就要规规矩矩,不能有丝毫差池,我追求的是每个孩子都要优秀,即使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的教育下,也要去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以为这样就能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反而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有些性格倔强的孩子,虽然表面上不敢做声,其实心里已经很不服气。后来,李老师的教育观警示了我,我开始慢慢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是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好奇心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所以,当教室有蜜蜂飞过,孩子们都忍不住张望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立刻狠狠地批评他们上课不专心,而是笑着说:“看,你们认真、执着、专心的学习态度把蜜蜂都吸引来了,想加入这愉快的课堂,多可爱的蜜蜂啊!同学们比蜜蜂更可爱,更令老师喜欢!”孩子们听了我的赞扬,会心地笑了,开始认真地听课。

做一个热爱研究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李老师在书中谈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位潜能生,在学习上我对他降低要求,只要他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我的成功。因此我每天不停地督促他,可后来他不但作业不写,上课也不听讲了。他的这一变化使我陷入了沉思,在不断的反思中,我认识到是我的引导方式根本就不适合他,过于的强压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决定原谅他,转变策略。在一次谈心时我告诉他:“成绩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你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老师和同学一样也喜欢你。”两周之后,他主动来找我,对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并且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要喊报告,如果班里有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渐渐地,他上课专注了,作业按时认真完成了。一学期结束,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由衷地为他的进步而开心。

做一个不断学习的老师

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也是随手拈来。李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从教20余年,阅读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阅读欲”就是李老师的成功之道。此外,有效的阅读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人的思维迸发出火花,于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从李老师的笔下诞生了。李老师告诉我们:写作要日积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朴实,不能故作高深;要读写结合,不能读写分离。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

回望自己的从教之路,正视当今教育改革下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真是惭愧,每次只要动手写作,顿感空虚无为,如履薄冰。李镇西老师的成功之道,再次鼓起了我读书学习的欲望,给了我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的动力。我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工作之余,闲暇之时,坚持多读一些书,在阅读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用阅读来充实自己的教学之旅,用阅读来增长见识,塑造崭新的自我,那么,最好的老师就会离我越来越近。

责人先责己,我将用李老师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同时也送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7

从入职的第一天我便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好教师。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拜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后,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1、好书推荐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本书的作者正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本书中,魏老师全方位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学生管理以及心理教育。

2、片段摘抄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后进学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3、点滴感悟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名好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现在我知道了“做一个可爱的教师”是一名好教师的起码条件。

(1)做“有温度”的老师

素质教育首先是“有温度”的教育,充满人道、人性的教育,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童心。我们要蹲下身子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有些老师也会有职业倦怠感,需要我们有追求“真”的勇气与恒心,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2)做“会转变”的老师

我们时常用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乖孩子。可“五个手指各有长短”,要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当他们犯错时,想一想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如果那个是我的孩子,变批评为表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读了《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平凡性以及进步过程中反复性的特点。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情,前不久,我表扬了一位各科老师都认为很调皮的孩子,并让他第一个打饭,还奖励了一张绿娃贴。放学后,孩子的家长便联系我说孩子非常开心。这以后,我会经常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渐渐地,他从那个调皮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懂事的孩子,并且一直在进步。

(3)做“孩子气”的老师

孩子们好像更倾向于喜欢年轻的老师,因为他们身上有“孩子气”,拉进来和儿童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一些教师似乎丢掉了这颗“童心”。其实正如李老师所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游戏时,越是丢掉自己的“尊严”,学生便越会对老师油然产生亲切之情。

我想做好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的老师,也许我们不会成为“大教师”,但我们可以永远努力做学生喜爱的好教师,与孩子共成长!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8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感觉既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朴实而自然;又像是在和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久违的激情。

作为一名教师,总想做得最好,但又总觉得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不如别人,有时甚至对未来有些迷茫,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不再自卑,因为,李老师告诉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因此,我可以自信的对自己说,尽管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在不断地超越、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向最好教师的境界靠近。

“爱学生,这是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做到的。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老师,要想做的做好,爱心是必不可少的。

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是很真挚的。

爱学生,就得允许学生犯错。如果想和学生和睦相处,试着用“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毕竟他们还年轻,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不交作业了,违犯纪律了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要把学生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爱学生,就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他们在充满阳光的坏境中茁长成长。陶行知教导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关注他们的亮点和好的一面,只要相信我们的学生是优秀的,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作为教育者,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孩子如果做了错事,要及时地去帮助他们,不是冷漠或恶语相对,这样他们才会明辨是非,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读书、教书、写书,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全部。”要想做的最好,还要有进取之心。俗话说:“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须有一桶水”。

要有一颗进取之心

读书让自己内外俱美。“腹有诗书气自华”,做老师更应如此,信息社会不断更新,让我们目不暇接,如果不丰富自己更新自己,真的可能要被淘汰了。那就要不断地阅读,如李镇西所说,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做最好的教师更是要阅读,不但要阅读教育名著教学专著等专业性书籍,更要阅读与教育“无关”的如文学历史哲学等类的书,因为读书令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读书令我们憧憬未来,读书令我们感悟世界。花的美丽各有千秋,生命如花,总会逝去芳华的,如何保鲜自己的美丽,让自己与众不同,那就是读书吧!

科研让自己温润坚贞。怎么能成为特别的自己,怎么能成为千万普通教师中最好的一个,那就是搞教科研吧。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投入到学生中,扎实地做好每一件日常工作,同时要把学生做为研究对象,苏霍姆林斯基17岁从教,用一生来研究学生,他经常在深夜伏案写作、思考和记录教育问题,坚持不懈的做教育科研,成了伟大的教育家。李镇西也是如此,不但要投入到教育教学、忙于学校事务,还要到处讲学,更要在各大教育网上论坛交流……相比之下,我的工作真是小巫见大巫。如今学校倡导我们做教科研,更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真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教科研工作。虽然有好多我们现在做的科研课题前辈都做过了,但每个人面对的学生不同,面临的困难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进行的思考不同,所以我不会再抱着“都研究过了,还研究什么”的思想,一定要真正和自己现在的学生一起学习研究,写好每天的教学点滴,把写作养成习惯。因为只要我们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一定会有收获。不能名垂青史,也会成为平凡中做得最好的那一个。

教师因学生而存在。做一个“最好的教师”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就是在努力实践“做最好的老师”。做这样的教师,多么有意思!教师在享受工作,学生也在享受快乐。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学生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他的心。这也是我——一个后来者毕生的追求!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9

缪梅燕

这段时间以来,我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颇深。正如书名一样,书的内容全是干货,直奔教你如何做个好老师。全书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和实践,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可操作性极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句话很熟悉。作为一名教师,大家都想成为“做最好的老师”,可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先是对这个“最”字产生了质疑。大家都明白,世间哪有“最好的老师”,即便有,我的理解那应该是“最好状态的老师”。状态是某瞬间表现,而老师是一个职业,它需要长久的教育激情,所以李镇西老师认为“最好”就是“更好”,它只存在于横坐标,即再好的老师他也有缺点,与世间的名师比,你永远做不到最好,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只有每天的进步才能让离“最好”最近。

老师虽然没有最好,但有向“最好”的方向。在对该书的阅读中,我明白了李镇西老师给做“最好老师”开出的“良方”。首先要拥有一颗童心,要和学生保持共同的爱好,用儿童的视觉和情感去发现美好,接受童心下的那份简单快乐;其次要怀有一颗爱心,师生间要有互相依恋感,出于对孩子的爱,每个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现阶段应该做好哪些事情;最后是要装有一颗责任心,时刻关注孩子成长,以培养现代公民的目标,多渠道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书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么一段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看到这里,再联系自己教学经历,一些心中烦闷仿佛找到了纾解出口。例如,自己在教学的某些方面总是缺乏信心,总觉自己与一位好老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但又束手无策;有时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会让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不尽人意,一度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如今,看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明白了教师职业需要被认可,更需要“自我和解”——对自己而言,着眼每天的进步;于学生而言,要发现美、成全美。

“做最好的教师!”需要平和的心态,更要激情的行动;需要对浮躁欲望的放弃,更要对挚爱理想的追求;需要做好平凡的细节,更要憧憬辉煌的大道……通过对李镇西老师教育理论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给我注入持久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读《做最好的老师》,犹如品一壶好茶,从书中看到的自己,如茶味中的苦涩,咂嘴间苦中回甘。茶有味,育无穷。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0

近段时间以来,我利用闲暇之余,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李镇西、魏书生等教育名家及部分优秀教师围绕“后进生转化”这一教育中的难点问题,用生动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育故事,展现了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浅,领悟到教育理论要与教育实践完美结合,要用爱与智慧给予后进生向上的力量。

从书中真实的事例,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孩提时代得到爱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成长。

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要走近学生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获更多的爱,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能够懂的爱,去爱护和关心他人。去展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做教师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这是后进生信心的来源好进步的动力。

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我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明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还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之后,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一项作业时,我就及时表扬他,并奖励他一个“笑脸”,几天下来,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现在,他基本能完成其中的一两个作业了。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希望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对那些另类学生往往视为调皮,或不可理喻。其实想想,真正推动科学或某一领域科学发展的,往往是那些富有个性的'孩子。爱迪生被老师视为”捣蛋”生被驱赶出学校,发明出的电灯却照亮世界;达尔文童年成绩特差,却对花草昆虫痴迷忘返。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也许是白痴,但他在某一个领域却往往有绝对的优势。这正如人们所说:”当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窗,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千篇一律都成为”龙”。做父母的也好,做老师的也罢,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孩子编织孩子自己的梦。“是乔木就让它长成最好的乔木,是小草就让它长成最好的小草”,只有这样,教育的百花园里才会五彩缤纷,百花竞艳!孩子们才会在适合自己的一片天空下茁壮、快乐的成长。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认为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教师没有了个性,他的教学就成了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又怎能在教学中创新,教学中没有创新有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是独特的,我希望我能成为我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

我不由想到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自主管理、自合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注重教案转变成关注学生学案,学生自读自悟,学会学习,这样才达到了”授之以渔”。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我们做教师天职。我们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学习,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反思,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和李镇西老师一样,做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1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已拜读过多次了,每读一次,我的内心都会深深地受到触动。在这本书中李老师将自己成长与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鲜活的案例一一呈现给了我们,充分体现出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在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等方面李老师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令我感动和折服,使我这个已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从中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从而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要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勇于自我批评、善于反思、富有爱心、勇于挑战的老师!

这本书序言中的一段话让我感悟最深:“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把这段话摘抄在工作日志的扉页上,当作座右铭以便时时处处鞭策和激励自己。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自己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譬如: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深入?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有效、更精彩?我今天和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李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句实在话,我是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我在课堂教学中曾一度缺乏创新、因循守旧、拘谨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每每碰到公开课、竞赛课,总想找个借口推脱。殊不知,善变、灵动的课堂演练模式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达到更精彩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努力改变自己,利用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机会,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探讨教材重难点、教法学法等,并主动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逐渐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欲望,也有了“要做就做最好”的打算。的确好老师大多都是从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李老师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这句话让我领悟到了工作中要用心和学生沟通,用爱去感染学生。反思自己日常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有时,对完不成作业或违反纪律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挫伤了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形成代沟。所以我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我要认识到我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耐心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进而达到育人效果。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益友,读李老师的书,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又像是在和自己的内心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找回了三十年前初为人师的那份激情。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尽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育好每一个学生,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做最好的老师,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2

在教师这个岗位已经14年了,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孩子们喜欢的老师。但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呢?偶然间,我发现了教育家李镇西老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开始细细品读。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同时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

李镇西,男,四川仁寿人,1958年9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虽然,我们不能和很多名师相比,但我们可以和自己比呀!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李镇西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的这一部分内容——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人类灵魂工程师”据说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呼,后来人们将其移用于教师身上,于是,至少在中国,“人类灵魂工程师”便成了教师特定的称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师为自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而自豪。甚至觉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由这三个词语组成的称呼是多么气势恢宏而富有诗意啊!青年时代的李老师,曾多次在写有关教育的文章时,使用这个短语:“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使命”“人类灵魂工程师不能没有自己的灵魂”等,那时候,只要一提起这个短语,一种真诚的庄严感便会油然而生。后来,李镇西老师对这个称呼产生了怀疑。在他看来,“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命题至少包含三点谬误:第一,教师的灵魂肯定是比学生高尚;(否则怎么可能当“灵魂工程师”呢?)第二,学生的灵魂肯定不如教师;(否则干吗还需要“灵魂工程师”呢?)第三,学生的“灵魂”是可以被“工程师”随心所欲地“塑造”的。

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教育走向民主所不可缺少的思想革命。向学生学习,就是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当我们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为质朴、真诚但不乏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所谓“还教育以诚实”,就是面对现实中弥漫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育的负面影响,同时又以诚实培养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绝不教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即使从教育的角度看也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做一名教师,何为最好,正如李老师所言:“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做一位有追求的教师,就会做得“更好”,再到“最好”。“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直的理想与追求,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希望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3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认为教师提升自我的最好方法之一,那便是勤奋读书。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这部我很喜欢的书籍——《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从书籍的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与众不同,书中有许多教育案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李老师身上的,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

他还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啊,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每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教师”的境界靠近。

通过阅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他对学生的热爱无不打动着我。他的这种爱源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总之这部书给予我很多启发:

一、做老师,要有一颗“童心”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赖。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保持童心,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更要学会“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要做个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我想自己应该要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付出更多的汗水,才会收获更多的果实。

四、要做“最好”的老师

在李老师的教育世界里他成功了,但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做最好的老师,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很难。但李老师的观点和做法都深深地激励了我,在教育路上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超过昨天,这样才能慢慢往“最好”去靠近,才能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

纵观全书,李老师身上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其坚韧、好学、勤奋等美好品质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今后,我会用他的这句“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格言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4

李镇西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他,将这一句话践行在他一生的教育生涯中,不仅让他的学生感到幸福,也让看到他著作的我感到幸福,看这本《做最好的老师》,我总是会在看到某一章节不自觉地热泪盈眶,内心对李镇西老师感到深深的敬佩,一本好书,不仅能引发读者思考,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对我而言,这也是一本给我带来极大触动的好书。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第八章节——“转化后进生”。我想一谈起后进生班主任们都特别有共鸣,每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后进生让老师头疼不已,那怎么转化后进生呢,我从李镇西老师的这一章节内容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对于后进学生的成功转化,很多老师都是一味的讲道理,更多的是灌输,但在李镇西老师看来,与其向后进生“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只有我们端正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才能更好的转化后进生。

不得不说,李镇西老师看待问题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在他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好的课题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就是最好的科研课题。是啊,如果老师们都能有“把难题当课题”来做,那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能使促进我们成长,我们还可以从此产生教育思考并进行教育实验,例如有哪些对策可有效转化后进生,最后还可以当成教育科研,可写后进生的教育论文。我们心态不同,做法也就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想要让后进生取得成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们当中,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而引导他们走向进步和成功。想要走进后进生,首先就要分析“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李老师将“后进学生”的成因作了个大致的划分:

一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有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

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有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

三是个人方面的原因:有街头结交,身体状况,智力状况。

我们也可以对照本班的后进生去分析一下主要是什么原因,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

转化“后进生”的具体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注意情感倾斜:我觉得关键词是“真诚尊重

二是唤起向上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应该点燃后进生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

三是引导集体舆论。

四是讲究有效方法。

当然,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也可以在此基础中去创新或者去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用更适合本班后进生的方法。

1、写家校联系本,我想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我们还可通过漂流日记或者小组评价的方式,更多元地让家长了解孩子。

2、填报喜单,我想相比与以前那个时代现在每个老师对于表扬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我在班里设置了班级夸夸条还可以通过微信语言、留言表扬孩子,也可以通过表扬信等等。

3、游玩,现在疫情期间不大适合,但我们可以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或阅读活动,让后进生们也能参与进来。

4、民主评议,我们也可以在班级展开评选,例如评选出每周进步之星等等。

5、每日九问,这个真的是每日对自己的灵魂拷问,我也把这九问也抄了下来,每天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及时反思。

6、写与后进生之间的故事,这里我们也可以对后进生的进步及时关注并给予及时肯定,不写也可以口头说,及时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反馈更重要。

7、安排后进生当班干部。很多后进生在学习上得不到肯定,但我们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例如爱画画,可以安排当宣传委员,让他们也能为班级服务。

8、对手竞赛。这里我想除了给后进生找一个竞争对手,还可以给他找一个小老师,可以先指导小老师如何帮助他们,当后进生有明显进步时给予给予奖励,同时也要给予小老师奖励。

9、学生作文表扬,我们很多班级也有公众号,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发文表扬或者班级板报表扬,像我们班级外墙有展示板,我就在展示栏设一个夸夸栏目,让受表扬的学生上报。

10、推荐好书,我们不仅可以跟学生推荐好书,还可以多跟学生交流书中情节,并帮助孩子寻找书中榜样人物。

镇西老师还提到转化后进生还要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书里还提到了万同的故事,让人非常动容,我想,我们是否也可以多记录,多谢谢后进生的手记,多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班里的某些后进生也能突然来到我面前,跟我说一句:老师,我来看你了”。我想,那一刻会多幸福呀!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5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里有很多的感触,也有很多的收获。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并不是李镇西老师讲大道理似的灌输。李镇西老师的讲述非常的朴实无华,他以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为出发点进行讲述,让我在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语中一次次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家的教育睿智与虔诚,让我的内心也一次次地被感动着。教育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因为它牵扯到每个家庭的未来,甚至是整个社会、国家的未来。但教育又是朴实无华的,我们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我们需要做的不正是上好那一节节在普通不过的课吗?

可能有些人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枯燥无味的。每天不是上课就是改作业,不是备课就是改试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每一天上课的内容一样吗?你每天改的作业一样吗?你每天备的课一样吗?你每天改的试卷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一样!即便你上的是复习课,你所面对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今天的学生和昨天的学生本身就会有所不同!所以,认真做好我们平凡的工作吧,它会带给你很多的快乐与收获!

人们都说看书如看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和教育所得的最好诠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每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的爱,对教育事业炽热的感情。我们要学会拥有一个仁爱之心。去爱我们的学校,去爱我们的学生,去爱我们的同事,去爱我们的事业。只有这样,我们的初衷才会变得纯粹,我们才会永远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我们的学生也能在漫长的校园生活中找到乐趣,快乐的学习才会更加的高效。“亲其师信其道”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学生爱你自然会跟随你的脚步勇往直前。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自从我走上教师这条道路开始就有这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想要达到的一个理想境界。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又都是各不相同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量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这一个个“更好”叠加在一起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我们个人的“最好”。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绝对不能拿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充分的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那么,她就可以做到自己的最好。只要今天的学生比昨天的好,我们就可以大声地对他说“你是最好的!”让我们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吧,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快乐,学生也可以得到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变得更加欢乐和有趣。

我们每一位教师无论年龄大小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好的老师,成为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家长信任,让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我也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跌很多跟头。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有理想,我们都有成长,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值得我们珍藏的。只要我们抱着前进的坚定信念,相信有一天,我们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老师,在教育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篇16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全书让我读懂了什么是“爱”。李镇西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知己好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如果没有爱,他就不会坚持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果没有爱,他就不会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如果没有爱,他就不会改变一个又一个的后进生。

当然,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也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的“爱”绝对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对不是放弃了对学生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学校严肃的纪律要求。教育中真正的爱,是对学生的成长及学生的未来的一种责任,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必要的合理惩戒。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与魅力。

我也想成为最好的老师。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就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有些时候在某些方面自己总是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目标。李镇西老师的话使我深受启发,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做一位好教师,除了有先进的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精神,那也只是一种奢望。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的机会。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之一。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努力做得更好,每天都会比前一天有进步。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离最好的老师就会越来越近。

李老师在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我将会继续努力,多多阅读,充实自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寻求突破,做一个受家长、学生欢迎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