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1
有人说,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父母,而我的启蒙老师,我想是我的祖父。提到“家风”,我就会想起我的祖父,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廉洁自律,都是他在我心中的画像,他对我的影响最大,不仅仅是孩童时期,更是伴随我的一生。
关于祖父
祖父年轻的时候做过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到今日需要用到算账的他还是习惯拿出他的宝贝算盘;也担任过某工厂的厂长,任职期间学了一手好技艺,家里的电器坏了他可以自己修,桌桌椅椅也可以自己做,种果树、会嫁接技术……小时候祖父在我心中就是神圣的存在,觉得他无所不能;祖父还做过车队的队长,跟着车队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与共和国同岁的祖父有着50年的党龄,如今73岁高龄的他还是村里小队的队长。因为祖父为人正直、与人为善,是大家嘴中的“老实人”,所以大伙就推荐他担任小队长,并且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每逢左邻右舍有喜事,也都喊他去做“支客司”(支客司是指代主家发号施令,能把一件人多事杂、礼仪繁冗的民俗活动组织得井井有序。在农村十里八乡,支客司就是大家心中威望高、见识广、品行好、乐于助人的人)。在这些事情上,祖父乐此不疲,还经常教导我们: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喜欢“说教”的祖父
小时候在家里无所不能的祖父也有让我讨厌的一面,喜欢说教。我刚有记忆的时候吃饭挑食,有一次因为母亲给我碗里夹了我不喜欢吃的胡萝卜就哭闹着不吃饭了,坐在对面吃饭的祖父突然面色严肃,支开身边所有人,开始给我讲述了他的童年生活。他说以前的生活很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他说他小时候的饭菜就是萝卜、红薯切碎和饭一起煮,说起来是米饭,其实根本没有几粒米,即便很难吃,但还经常吃不到;他说他小时候没有晚饭吃,因为他的妈妈告诉他,小孩子白天不需要去田地里做体力活,少吃一顿可以节约粮食。他告诉我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应当珍惜,他用简单朴实的故事告诉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之后的岁月里,只要我出现挑食、浪费粮食的现象,他都会把他的这段经历再说上一遍。后来我的表妹、弟弟出生了,在吃饭这件事情上,祖父也向当初教育我一样,把他的经历再说给我的弟弟妹妹们听。所以关于他小时候吃不饱饭这段故事,我记忆犹新,现在在外面吃饭也养成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的习惯。
“固执”的祖父
我读四年级那年,祖父急匆匆从外面回来,神情非常着急,刚想问发生了什么,他拿出一个钻戒问道:你看看这个是真的吗?我一脸疑惑的问他哪里来的,他说在路边捡的。那时我还是个学生,钻戒是也没见过的,更不知道真假。祖父着急的说如果是真的,丢失的人肯定特别着急,于是他跑到捡戒指的地方原地等着,可没想在等待失主的过程中下起了大雨,我们劝他回家,但他回家拿了一把伞后继续坚持在雨中等待。一个多小时之后,一名女失主返回来寻找丢失的戒指,在认真确认后祖父把戒指还给了失主。他的“固执”让我对他的崇拜又增加了一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拾金不昧,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我作文里的主人翁。
“好学”的祖父
“家风”作为一家之中最本质的精神传承,需要一辈又一辈人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祖父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新闻,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听早间新闻,晚上7点开始电视机就是他的,他要看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海峡两岸……在我的记忆里,家里的电视机就是用来看新闻的。有了学习强国后,祖父也紧时代步伐,开始在网络上听新闻学知识,当了解到自己的积分比别人的高时,就一脸骄傲,心里美滋滋的。去年开始他又学会了刷抖音,现在每天在抖音上学习柑橘种植技术,还在家附近种起了一大片柑橘林,每次我回家,他都要邀请我去参观他的柑橘林,给我讲述他的种植过程,他开心得像个孩子,笑声回荡在整片柑橘林中,眼里充满的是满满的希望。在我记忆里祖父总是在学习路上不停歇,祖母总笑他是紧跟时代潮流,最新的新闻事件,问他准知道,天文地理、人文历史,他好像没有知识盲区,所以我们孙辈和祖父之间交流毫无障碍,反倒还特别喜欢跟他聊天。他的勤奋好学让我佩服,也直接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让我切实体会到家风的意义,祖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好似“春雨润物”般沁润进了我的生命,无需过多的言语,却也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它鞭策着我、激励着我、改变着我。
____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我想家风应该就是,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廉洁自律、尊老爱幼。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2
十多年前,母亲曾经对我说过:“我只要你廉洁,这是对我最好的孝顺”。我经常思考母亲话语含义,思考什么叫子孝母心宽,作为子女,经常带一些物品,回家看看父母,叫孝顺,经常回家帮父母洗洗碗,扫扫地叫孝顺。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不仅要做到洗洗碗,帮助老人干干活,还要廉洁自律,让父母少操心、放宽心,那也是孝顺老人。正因为有这样思想,这种理念,我考进__县检察院20多年间,无论在任何岗位、任何部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如一、廉洁自律、公正执法。
19__年,我参加了全省基层法院和基层检察院的增编考试,被__县检察院录取后,我来到__检察室工作。当时,我的孩子不满2周岁,离开家来到40公里外地方工作,我的心情十分难受,母亲年过半百,还要为我抚养年幼的孩子,检察机关作为肩负保护一方平安重任,我只能忍痛割爱来到__工作。两年间,母亲舍弃了许多许多,作为儿子,我常常在想,母亲为了我安心工作,牺牲了很多很多,我作为子女,怎么孝顺母亲呢?那时,我是书记员,协助主任办案。一天,有一个当事人请主任和我吃饭,被主任婉言谢绝了。回家后,我向母亲说了这件事情。母亲称赞我们这件事情做得对,我清晰地记得,母亲那天拉着我的手说:现在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你在检察院能够廉洁自律,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
19__年,我参加__市首次公务员考试。19__年1月,在我调回到__县院公诉科工作后的新春前夕,我接到市委统战部人事处长的电话,我被录取了,问我是否愿意来__委统战部工作。我思前,父亲过世早,年迈的母亲年纪越来越大,现在还要为我带孩子,思后,孩子年幼无知,需要我细心照料。我义无反顾放弃了到__工作机会。
19__年2月,我调到公诉科负责内勤工作。那时候,每一年刑事案件有300多件,都经过我手分到承办人手中。记得有一次,一件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开车将一个单位围墙撞倒,犯罪嫌疑人亲属上缴了2000余元,作为赔偿围墙的钱款。县交警队将该款存入银行,后随案移交__县检察院。在案件办理期间,我们按照规定,办理了退款手续,通知该单位会计到我院公诉科领取。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那个会计随我步行到县农业银行取款。当我将2000余元现金取出,交给这个会计后,他随手从中抽出几百元给我,朱同志,这么热的天,你拿去买水喝吧,我义正言辞拒绝了会计的“好意”。
20__年,__县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因民事纠纷,起诉到法院,双方对民事部分处理不满,继续上告,引起到纪检部门重视。20__年春节前夕,我正在加班,接到领导电话,让我到__宾馆去一趟。我来到宾馆,才知道上级纪检部门和政法委联合对这件案件进行调查,我如实告诉了自己没有参与和收受双方当事人财物的真实情况。通过这件事情,我才真正理会母亲叮嘱我廉洁的深情寓意。
20__年初,我又调到办公室工作,负责保密、纪要和统计等工作。20__年,我在担任一个部门负责人的同时,兼任院统计工作。我的一位朋友走进我的办公室,希望我帮忙,能否增加移送案件数量。看到我不表态,认为可能是没有物品的缘故。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条购物卡,递放到我桌子上。我赶忙将购物卡塞进他的口袋中,连忙说:我们是多年好朋友,但我不能违法统计法啊,帮忙你弄虚作假,一旦追究下来,我们两个都要犯错误的,我俩千万不能因这件事犯错误啊……
每年逢年过节,我带节礼到母亲家里,母亲都问我这些物品是否是他人送的,可有当事人送卡。当知道没有接受当事人礼物,节礼是我到商店购买来的,才放心地点点头,收下节礼。每次吃饭时,母亲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儿啊,你15岁上班,你以前工厂的同事,都下岗了,许多人外出打工,你虽然考入检察院,官越来越大,我也越来越提心吊胆,害怕你不能廉洁自律啊。儿啊,我不要你任何节日礼品,我只要你廉洁,这是对我最大的孝顺。
20__年年底,我的母亲忽患疾病去世。母亲走后,我在时常怀念她的同时在想,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留给社会的是什么,作为检察官,担负维护公正正义的重任,我们要强化对自身的监督,做到廉洁自律,只有检察机关的每一位检察干警做到廉洁自律,检察机关才能做到廉洁自律,才能塑造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队伍,才能做到执法为民,才能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社会公信力,才能为经济发展保好驾护好航,我们检察机关才有希望,我们法治才有希望。
现在,虽然我的母亲去世了,但我还要不忘古训“子孝母心宽”,我要在今后十年,乃至一生,不断强化廉洁意识,做到廉洁自律,这就是我的检察之梦,也让九泉之下的母亲能够安心瞑目。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3
阳光不时透过严厉之云,让廉洁伴我们健康成长,一窝成熟的鸟儿渐渐长大,飞向各自的天空。同时,一种爱的甘霖永远滋润着我们。对孩子严而有度不乏慈爱的父母,使子女带着他们廉洁自律的品格基因成为社会浩瀚烟海中一朵朵靓丽的浪花,激荡着生命,温暖着人间。
小时候,家里八口人,姊妹六个中我是老大。父母对我最为娇惯和重视。但从我记事起,觉得父母对我格外严厉。有一次,住在后院的二大给我一小块玉米面馍,回家后,母亲连嚷带骂,拉着我把馍送回去。母亲说二大腿残疾不能劳动,家里没一点粮食了,二奶奶整天吃野菜,饿晕过几次,他家太可怜了,不能吃她家的东西。无论我串门吃谁家的东西,母亲都变着花样还给人家。所以,我们姊妹几个都被母亲驯化得很规矩,从不拿别人的东西,从不占别人的便宜。母亲总说小孩子不懂事,大人还能不懂?小孩子的毛病都是大人惯出来的。
那时,父亲虽是教师,但因我家孩子多,母亲不能去地里劳动,按工分分粮食,我家总是缺粮户。每年都要买粮或借粮食才能维持到第二年粮食收获的季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粮食缺乏。我们的饭是一半玉米面汤一半野菜。有一次,我跟随邻家伙伴去拽猪草,看到她摘了队里一个瓜,赶紧把瓜埋到猪草下,我也东施效颦摘了一个。回家后父亲狠狠嚷我一顿,问我在哪块地摘的,拉着我把瓜送给村里的会计,会计说小娃家不懂得,以后不犯就算了。但父亲不肯,非让我给会计道歉。从此,我再没摘过队里的东西。有时还愤愤不平地给他说,那谁谁摘生产队的辣椒,拽生产队的苜蓿。父亲说,咱只管住咱不管别人。后来队里召开群众大会,要求每家大人管好孩子,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盗贼,听说是父亲提的建议。
父母从不占他人便宜,记得好多次我家没面了,借了邻居一碗麦面,邻居借给我们的是一平碗,而母亲还时,碗里的面堆得像座尖尖的小山。我和妹妹说不该给人家还那么多,母亲却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无论借谁的粮食或面粉都是这样。村里谁家有困难,只要张开嘴,只要家里有,借啥给啥。父亲那时每月有5块钱的工资,邻居借钱,三块两块是常有的事。记得有家说媳妇,要借三块钱给女方买一块斜纹布料,一直到两年后孩子过满月了才还了钱。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们姊妹们也是与人为善,帮助别人不计报酬,凡事不怕吃亏,不贪占小便宜。
父亲教育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信守诺言;做人要乐善好施,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本家四爷有两个儿子,在张家排行老五和老六。四爷分家时因少给老大一小间房,大儿子和大儿媳就与他成了翻天门神。大儿媳妇整天骂老两口,老二初中毕业回家,因反感哥嫂整天与父母吵架,就与哥嫂结上了冤仇。等到老二开始说媳妇时,他嫂子就千方百计从中挑唆,因此老二常去打嫂子。四爷临终时把我父亲叫到跟前交待:“老六的婚事你得给想办法招呼着办成,就指望你了。你答应我不?”父亲面对快要死去的四爷,说:“四大,你放心吧,老六的婚事我一定管!”四爷就在众人面前咽了气。
四爷走后,在外教书的父亲周末回来,自己买了烟酒去给本家老六说媳妇。因之前老五为了把老六的婚事捣瞎,曾借故去女方家闹过,女方父亲很是生气,说什么也不愿意。父亲把好话说尽,女方父亲还是不同意。女方父亲爱喝酒,一个月后,父亲又买了烟酒去陪他喝酒,一直喝到半夜才回家。因为喝酒太多,父亲回家后在昏醉中到厨房用瓢到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喝下去。第二天天不明就起床去学校了。第二个周末没见父亲回来,只见妈妈哭。后来才知道父亲因喝酒过多又喝了很多冷水,得了急性肝炎被乡教办送到县医院去了。大约三个月后,父亲回家,他撑着虚弱的身体为老六提亲,女方父亲很受感动,答应无论如何都得让这门亲事成。
中秋节后,父亲又带病去给老六说媒让其结婚。女方父母答应了,可四奶奶家一贫如洗,原来喂的一头猪死了,没钱买肉。父亲就与母亲商量,把我家的年猪提前杀了给老六办婚事。老六把半扇子猪肉挂到下屋,谁知老五听说了,说:想得美,你的事过不成!又去女方家闹,被老六撵回来打了两棍子。这下好了,老大媳妇就睡到下屋不走了,说这土房应是她的。两口子尿到屋里,拉到屋里,把屋里弄得臭烘烘。不长时间猪肉就坏了。女方听说后也不结婚了。老六的婚事又没戏了。一直到年跟,母亲生气说猪肉白糟踏了。老六哭着去央求父亲把猪肉拿回来炼油。无奈,父亲把猪肉拿回家炼了油。后来还是在父母的帮助下,老六的媳妇才娶回来。为了老六的婚事,父亲既掏钱又赔了身体。几年后的一个春节,六大为感谢父母,给我家送了点大豆让我们过年做豆腐,父母没有接,让他拿了回去。父亲一生助人为乐,虽然他有病需要常年吃药,但帮助别人从不求回报。
如今,我们兄弟姊妹凭借勤劳的双手经营家庭,勤奋工作,孝敬老人,廉洁自律,在各自的生活圈内都有良好的威望。孩子们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这良好的家风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似一股清泉在家族中流淌,滋润着每一个家庭的每一颗心;它似一团祥云佑护着我们,也必将沿着亲情的血脉绵延,滋养我们家族的未来。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4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父亲已去世一年多了。每当望见他的那些遗物,总觉得那个慈祥、微笑的脸庞还在,他呼唤我们的亲切声音还在,坐在木椅上的那个看书的背影还在……,于是,一些往事如珍珠嵌在记忆的扇贝中,越思越清,越念越亮。
其实,我想说的这位父亲是我丈夫的父亲。都说父爱如山,在我眼中,父亲是一棵树,为儿孙撑起一片天地;父亲是一所房子,让所有风雨绕着子孙走。而父亲的言行更是榜样,是家训,是良好的家风。
1992年,9月,我的婆婆去世。两个月后,我的女儿出生。那时,已经五十岁的父亲在失妻的悲伤中,挑起这个不完整的家。一边是两个未成年的刚上中学的女儿,一边是刚成家,工作低收入的儿子、儿媳,另外还要两个星期一倒班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每月一大家子的生活费需要花光父亲每月不多的退休金,日子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即便如此,从没见过他怨天尤人,愁云满面。反而常常唱歌自我安慰,开了个小娱乐厅,有了一笔小小的收入,同时还帮我们照顾孩子,真是又当父亲又当母亲。他常对我们说,挣小钱靠勤快,挣大钱靠智慧。人生路上,有时一句话就能点醒梦中人,就是这句话,让我和丈夫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记得当时父亲倾囊相助,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如果创业失败了,放心,有父亲的退休费顶着,不至于一家子喝西北风!我们被父亲的爱深深感动着,创业的激情化为力量,并付诸于行动。我和丈夫便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了,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五彩斑斓起来。
20__年,丈夫出了一场车祸,我们的日子再次被打回了原形。我在医院服侍丈夫,父亲在家带两个孩子,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三年级,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功课,为了我能安心在医院照顾丈夫,已经六十岁的父亲毫无怨言地担起了孩子们的饮食起居,直到二十天后丈夫出了院。平日,他总是告诫我们:“尽可能的不要向别人倒苦水,有困难自己能扛就扛,扛不住也要扛,因为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也不要鄙视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残疾人或者孩子。多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理解了父亲的话,我深知是父亲为我们默默阻挡着人生路上的寒风冷雨,并教会我们坚强,做人。
20__年,我和丈夫忽然决定在静海城里贷款买处楼房,首付不够,我们只能又朝父亲求援,父亲二话不说,把工资卡交到儿子手中,说不够用,他再去借。并且,他还默默地替我们还了三年前从姑姑(他的亲妹妹)那里借的5000元钱。我们再次被父亲的大爱感动着,无疑这样父亲值得儿女们去尊重和守护。
父亲一生生活俭朴,从不大手大脚花钱。吃饭不浪费一粒粮食,尤其是穿衣,新衣,只有在喜事或过年时候穿,平时,都穿旧衣服。将积攒下来的钱用于生活急需。我深知我们一次次索取父亲的血汗钱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父亲出生在1941年一个农村家庭,曾就读静海一中,选去青县师范学习,毕业后教书育人二十多载,因病早退。他一生从不沾染抽烟、喝酒、玩麻将的恶习,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父亲的人生观。
父亲什么书都读,只要是传递真、善、美的书籍他都愿意涉猎,其中包括孩子们读过的课本。父亲不仅爱读书,也很爱护书。比如他自己念过的书本,都被他珍藏在一个柳条编织的手提箱里,舍不得丢掉一本。尤其是三本白皮书《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毛主席诗词》,时常拿出来看看,或者跟我们谈话时引用一段其中的经典语句,或者背一首主席的诗词,给我们听。熟悉的程度像我们熟背唐诗,那么轻松,那么令人羡慕。
____说:“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
家庭好,家风就正,社会就安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在父亲读书的感染下,我们的两个孩子也爱上了读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入了重点大学的门槛,又分别入了党,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我也一样,以热爱文学的名义加入了区作协和区诗词协会,用文字丰富着单调的生活;丈夫也能写出精简的诗歌念给家人听。总之,读书成了我们一家人的乐趣,家里的电视机不知从何时起就成了摆设。
虽然父亲不是党员,但他懂得感恩。每年清明节那天,他都要坐公交车去静海的烈士陵园去扫墓。这个行动不知坚持了多少年。直到一个偶然,发现那篇他被一个记者在烈士陵园采访后发到人民网上的报道。我们更加懂得父亲常说的那些话:“咱们现在有那么好的日子,一定不要忘了毛主席,不要忘了共产党,不要忘了那些牺牲的烈士。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就没有咱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20__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父亲是在去静海图书馆的路上被一辆电动摩托车撞了。开颅手术醒来后的他再也不能读书看报了,神志不清,也不能说话,一切都不能自主行动,吃流食。五个月后出院,白天黑夜我和丈夫倒班侍候父亲,守护了1200多天。
20__年6月23日上午9点零5分,父亲的灯燃尽了最后一丝光亮。父亲用一生写了一本书,内容是孝顺、奉献、感恩、节俭、读书,书名叫家风。感恩他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5
什么是家风,对于钟鼎之家,它是流传甚光的《诫子书》《曾国潘家书》《朱子家训》,对于普通人家它是简单质朴的言传身教,而我属于后者。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都不容易,咱能帮就帮,这样心才踏实。”父亲是西安测绘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他不是党员,却乐善好施,思想觉悟极高。父亲25岁去的西安测绘局,那个年代里能去那么远,还去那么好的地方上班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父亲从来都不炫耀,尽可能的帮村里的乡亲带回他们需要的东西,小到药品、玩具、衣服,大到缝纫机、黑白电视,记忆中父亲基本是半年回来一次,回来的时候总是大袋小兜好多,我就在想他是怎么一个人把这些东西弄上火车,然后再转汽车带回来的,但父亲对此从来没有怨言。村里的人生病了,需要去远处看病,第一个联系的就是我的父亲,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就拍电报,说好去的时间,父亲就会早早地去火车站等着,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夜晚,那个时候没有电话,火车经常晚点,但只要提前说好的车次,多晚父亲都会等着。接住老乡以后带回到自己宿舍,那个时候也是几个人一个宿舍,父亲把自己的床让出来给他住,然后自己睡走廊,我问父亲为啥不带他们住旅社,他笑笑说:“咱那里穷,挣钱不容易,不是生病了,谁舍得来这么远的地方,所以能让他们省点就省点。”那些曾经得到父亲帮助的人总是隔三差五给送好吃的。每次回来都要给我讲讲父亲带他逛西安的经历,讲第一次见大雁塔的震撼,那个时候上塔一个人才两元,这钱父亲从来不让他们掏。每每说起这些,父亲总是腼腆一笑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还记着呢?等你孩子闲了,带你再去转转,那里现在还美呢?”父亲在村子人缘极好,威望也很高,我想这都是因为父亲一次一次善举所换来的吧!
父亲在测绘局是管伙的,奶奶知道父亲管伙,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管伙的人家家里都经常能吃上白面,时不时还能吃顿肉。可是我的父亲工作的30年没有往家里带过一点东西,我有六个姑姑,当时人口太多,经常吃不上饭,奶奶骂爸爸白眼狼,死脑筋!可是即便家里这么困难,父亲仍然拒绝偷摸拿公家东西,他说:“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自己先过不了这关,成天干那么偷摸的勾当,不就是一个小偷。”
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和姐姐在参加工作之后也都恪尽职守。我师范毕业以后,被分配到瓦窑沟中心小学代课,有一次放假,一位家长给我送来了他家香菇棚里摘的一包鲜香菇,我当时再次推辞说不要,可是家长说自己家的,非要让尝尝。当时门口不少家长都在看,我就不好再推辞,收下了。可这事在心里怎么都过不去,周一去学校我就把装了50元的信封给了那个学生,让他转交给家长。从此,我班的家长对我评价极高,我布置的工作他们都是积极配合。我的姐姐就更不用说了,帮村里的孤寡老人买衣服,给贫困户家买猪,帮他们种连翘树,一有时间就去帮他们收拾屋子,悄悄资助贫困大学生,过节去看望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激动地拉着我姐的手说:“范书记,谢谢你这么忙还能想着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来看我们。真好呀!”我想,姐姐这样的有担当,也是良好家风的一种传承吧!有一年我们去姐姐家吃饭,父亲因为涨了工资很高兴就说:“今天高兴,范书记,把你家最好的酒拿出来,我们喝点吧!”结果我姐找了好一会,才拿出一瓶姐夫喝得很平常的酒,父亲看了一眼酒瓶他谈谈地说:“屋里真没好酒?”我姐低头小声说:“真没有。有人要送我挡回去了,不要。这不是你叫我这样做,只能帮助人,可不能收任何丁点东西,好吃难消化,你说的呀!”父母亲听后都笑了,父亲说:“有你这话我放心了,官大官小都是官,多做好事,可不要叫人戳脊背。”那天,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了很多,我知道他很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姐姐发现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风。尽管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家一代又一代的人。
姐姐的孩子去年暑假在公园踢球捡了一个苹果手机,因为有密码,联系不上失主,所以只能原地等着,两个小时,终于等来了失主,他非要给孩子200元感谢费,孩子果断拒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可不能要钱。”我家的大女儿在小区玩,看见一个残疾人在收垃圾,二话不说跑回家,把家里的饮料瓶子,快递盒子收拾收拾拿了下去,那人要给孩子钱,我听孩子说:“我不要钱,这些东西本来就要当垃圾扔了,你帮我们收垃圾,所以不用给钱”。还有下雨天帮忙推车,公交车主动让座,郑州发洪水,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款。小小的他们身上已经有如此多的优秀品质,这就是家风的力量吧!
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乐于助人、恪尽职守、待人真诚,父母虽未曾和我们谈起过家风是什么,却时刻用自己的行动教诲着我们。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自己,将父母身上的好品质当作最宝贵的“不动产”代代相传。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6
“嗯啊,嗯啊”,房后拴着的黑驴又高声地在抒情,可这叫声直叫得刚他娘手痒痒,直叫得她心头火腾腾地冒。她急得捂着肿了老高的腮帮子,在外屋直转悠,瞅瞅南墙根儿躺着的那两个瓠子,她的心里就窝着一股子别扭。她哪是那在屋里呆得住的人呐!换作以前,她早拎个马扎子坐门口树荫凉那跟人们聊天了,可这几天硬是出不去门口。
也怪,搁以前,旦儿他娘早就耐不住来叫她了,可这几天偏安静得很,她这心里的火就更旺了。“怪自己逞强好胜,不过是孩子们淘气,我咋还当了真呢。”她嘴里直叨咕,边用手拍打着红肿的腮帮。
前几天,傍晚时分,她做好了晚饭,坐在门口和旦儿他娘扯闲话:“今春这雨水可勤,早庄稼长得黑绿冒油,好着哪!”“过两天这地响应了,就得赶紧种晚庄稼,今年肯定有个好秋。”“嗯啊,嗯啊”黑驴高兴地叫着,“知道有你的功劳,不用总叫!”刚他娘给黑驴添了把草。“你们家这头驴可真好,俺家的铁牛就没这么通人性。还总得喝那死贵的柴油,我还使唤不了,哪如这大黑灵便。”一抬头看见刚子抱着俩瓜吭哧吭哧地回来了,“哎,你咋这么勤快,我本想过两天再摘,等瓜籽成了留着明年作种子哩!”刚子脸通红,瞅她一眼,没说话,抱着瓜进了屋。
“这小子,咋不理人咧,你不是把耳朵落瓜地里了吧?”“秃小子还不都这样。”旦儿他娘笑着说。正说着,旦儿也跑了过来,一脸愤怒,刚他娘赶忙问:“这是咋了?”“问你家刚子!”“呦,这火气还不小,到底咋了?”“不要脸,不害臊,偷人家的瓜,没羞!”这两句骂让刚他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咋回事,“你骂谁哪?”“谁偷俺家的瓜,俺骂谁!”“那瓜就你们家种了,别家就不许有了,哪儿写着你们家的啦,啊?摘自家的瓜,咋成偷了呐!别胡说!”“谁说瞎话谁是狗,我亲眼看见他摘的场院西面的,你们家的在场院东面。”他们两家的场院在一块挨着,两家都在场院边种了瓜。“别闹了,咱两家还不都一样,啥时候分得这样清了,快回家吃饭去吧!”旦儿他娘拉着旦儿就走,“小孩子说话当不得真的!”旦儿一脸委屈,哭喊着:“他就是偷的咱家的瓜。”刚他娘脸上挂不住了,一拍大腿:“谁偷你家的瓜谁不是人!”一扭身“咣”地关上了大门。
她一扭头儿就看见那俩“祸头”躺在南墙根儿,她仔细瞅了瞅那俩瓜,里开始犯嘀咕:“我记得是俩黄皮儿的,这俩咋是绿皮儿的呢?”她三步两步进了屋。“这瓜是咱家的不?你在哪摘的?是不是摘的旦儿家的?”刚子像闷嘴葫芦,抬头瞅她一眼,低头不说话,气得她一转身抄起了笤帚,“说不说?”“谁让刚才玩砸卡的时候他耍赖的,我赢了他不给我卡。”“哎呦,我的天哪,你可让我咋跟人家说呀!”“你去把那俩瓜给人家送去!”“不去,他还没给俺卡呢!”“你?唉!”刚他娘三天没出屋儿了。
这几天她侧耳听着门外树荫下的说笑声,却迈不动步,心里这个急啊!“这天都晴了两天了,地正好响应,再不开种,怕就没墒了。”她再也张不开口借旦儿他家的黑驴了。南洼那块地正好种晚玉米,那种子还是她跟旦儿他娘赶集买来的。昨晚她跟刚他爹说,让他去借驴,那老爷儿们一扭脸,没吭声睡了,真气得她恨不能踹他一脚。“这老蔫儿,三杠子也赶不出个响屁来!”清早起来,炕上不见了老蔫儿,“这没心没肺的,看来指这老爷们儿是不行了,我自个挖坑点籽儿种去。”
拿定主意,牙也不那么疼了,她找了个头巾把脸包上,拿好家伙却咋也找不着种子,“咦,怪了,我明明放在箱子上的,咋没了呢?刚才黑驴叫得欢,别是让那老蔫儿喂驴了吧?”她顾不上锁门,跑到房后一看,根本没有黑驴的影儿,她扒拉了一顿驴槽,也没发现有啥痕迹。她的火又腾一下子起来了,腮帮子如同挨了鞋底子,她撒开腿直奔南洼。“怎么地里有人呢?”她远看着自家地里有人,还有吆喝牲口的音儿,她紧跑两步,站在地头却愣住了:原来是他家的老蔫儿正和旦儿他爹给她家种玉米呢!她的脸热烧火燎的,一下子找不着嘴在哪儿了,不好意思得站在那直搓衣角。
“嗯啊嗯啊”,那头黑驴看见她,兴奋地叫了起来。“嫂子,看我家大黑都想你了,这几天敢情是在家闷白脸儿呐!我不嫌你黑!”“贫嘴,小心变成哑巴。”她忽然找到感觉了。“咋,我俩种地你还不放心吗?要在这当监工啊!”“放心,一百个放心。”她拿眼剜了一眼老蔫儿。“我说让他去借驴,他咋不去呢,敢情早就安排好了。可那俩惹祸得瓜咋办哪?”“在那瞎琢磨啥呢?还不回去做饭,弄俩菜,我们哥俩喝一杯!”老蔫儿的话吓了她一跳,她家的男人还挺帅挺酷。“哦,好好,你们俩歇着干,我这就去。”她觉得像卸下磨盘一样,步子也轻松了,到小卖铺割了二斤肉,买了几个酒菜,几瓶酒,拎着抱着,走到家门口又停下了,转身走到对门,“旦儿他娘,帮我拿一下,跟我去包饺子,今儿个都在俺家吃!”“哎,来啦!”旦儿他娘脆声答应着。炊烟袅袅,伴着麦秸秆的清香,那两个别扭人的瓠瓜已变成了香喷喷的饺子馅,两个男人惬意地喝着酒,两个女人拉着家常。旦儿和刚子在院子里弹起了玻璃球,为输赢争论着。
大人们笑眯眯的看着,小孩子的事,让他们自个儿闹去。房后树下的黑驴像是怕人冷落似的又“嗯啊,嗯啊”地叫了起来。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7
“家风”这个词我并不陌生,印象最深的是在20__年春节期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搞了一次关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的调查,一时间在全国掀起热潮,当时就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不禁自问:我的家风是什么呢?
说起“家风”,首先让我想到的人就是奶奶。她是一位参加过1949年解放__县城的边纵老革命,也是__城有名的长寿老人。2010年2月,104岁的奶奶离我而去。亲人虽逝,但精神永存。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的一生是俭朴的一生。她上街买菜要菜比三家—买最便宜的;买个电灯泡要买瓦数最小的——省电;在穿衣方面也很简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她把我们为她量身定做的新衣服全部整整齐齐地叠起,收到她的大木箱里留起来,舍不得穿,直到她走前都没有动过;在饮食方面更是十分节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记得有一次吃饭时,奶奶不经意间嚼到了一粒沙子,她因为不舍得将口中的米饭浪费而连续喝了几口汤,硬是把掺和着沙子的饭咽下去。当时的我对她这一行为非常不能理解,以心疼而带责备的口气对她说:“奶奶,这只不过是一口饭,吐掉不就得了嘛!您何必这样难为自己呢?”她笑着对我说:“你要晓得,这口饭能来到嘴中是多么的不容易。想当年,我才26岁,你爷爷被国民党抓壮丁音讯全无,为了养家糊口,生下你小孃才20多天我就去帮地主家弹棉花,一天的工钱就是给一小碗米,全家人就靠这小碗米熬成清汤寡水的稀饭来度日。为了能有这口饭吃,我早出晚归,四处打工,吃透了世间苦,才把你爸爸、你姑妈和你小孃三人拉扯成人……共产党好啊!让穷苦人翻身过上好日子。现在生活好了,但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一定要勤俭节约。”奶奶朴实无华的话让我终身难忘,这也许就是我的家风—“勤俭节约,永不忘本”。
记得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家风”。“家风”能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可以说,奶奶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我,照亮了我的人生路。她就像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却是一生一世。
我当过知青种过田,饱尝过脸朝黄土背朝天那种汗流浃背的劳作艰辛,常常以身说教,教育自己的儿孙们要“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要求孩子们要爱惜粮食,不能剩饭,自己首先做出示范,碗中的饭必须吃完,不能有一粒饭剩在碗中。我问小孙女,我们为什么不能剩饭?她脱口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这种言传身教的示范,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让他们知道,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告诫他们“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粒米、一滴油、一把菜,看起来不起眼,却来之不易。在我们家里,勤俭节约、拒绝浪费,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求每个人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日常餐饮,以“光盘”为荣,做到碗清、盘清,餐餐光盘;外出用餐,以“剩宴”为耻,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拒绝铺张;少点一个菜,多打一个包,做到人走桌清。
我做过税官收过税。在担任思茅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主任期间,视单位如家,勤俭节约。在购买办公用品方面,做到货比三家,价廉物美。面对每天络绎不绝上门推销办公用品的商家,总是看了又看商品,讲了又讲价格。记得有一次,一个老板来推销他的钢笔,这钢笔的质量确实不错,我就和他讨价还价,最终以最优惠的价格买下。他临走时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哦哟,我从来没遇到过你这样厉害的人!掏的都是公家的钱,何必这么小气呢?
是啊,花的都是单位的钱,又不要我买单,我为什么要这样的吝啬呢?这就是我的“家风”长期孕育出的行为习惯,更是奶奶无声的力量、无形的磁场对我的熏陶而渗透在骨髓里的品格,融化在我工作生活中的格调。
“家风”犹如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流风余韵,代代不绝,成为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体。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风则是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8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我的家风,既不是显赫家族的家训,也不是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亦没有成文的家训家书,只有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
我的家是一个军人家庭,父亲18岁参军,在部队工作了40年直到退休;丈夫从空军工程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部队工作至前几年转业;母亲退休前在自治区打私办工作;妹妹是南宁市公安局的一名人民警察。我的家,虽然没有成文的家风家训,但是父母平时就教育我们做工作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做人要正心、正德、正行,心术要正,品德要优,行为要端;做事要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违法之事不可做,违纪之事不能做,违规之事不要做。我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勤正修身、廉洁齐家。
脚踏实地,爱岗敬业
我父亲先后在几个不同单位工作过,虽然工作内容和性质千差万别,但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勤勉踏实的工作姿态。每到一处,他都是拿出当新兵时的精神劲儿,争分夺秒熟悉业务,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在他担任部队通信处长之时,他一连几个月把业余时间花在发报机上,把译电密码本背得滚瓜烂熟,作为一名处长,能和一线的尖子发报员比手速。退休前,我父亲担任自治区公安厅警卫局副局长,作为一名领导,也是一年有大半的时间在出差,每逢有警卫任务更是全神贯注研究谋划每一个细节,有时候人明明在大院里,却像消失了一样。有时候我听到母亲唠叨,说他只知道工作,父亲却说干工作要做到问心无愧。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们一家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踏实、任劳任怨。我在审计厅工作了28年,先后在科研所、厅办公室、经责局等处室单位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做到认真履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是也做到了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近三年,我组织了各年度《__审计年鉴》的编纂,每年出1本书,同时我还负责《中国审计年鉴》《__年鉴》《__图鉴》《__通志·审计志》《__审计》《中国共产党__历史·__审计工作发展情况综述》等各类志鉴的编纂、审核及报送工作,收集整理并报送历年各类重要文献资料、概况资料、大事记资料、行业资料、图片资料及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我丈夫对待工作也非常认真,在部队工作时曾荣立三等功,获得__军区空军优秀基层主官标兵等荣誉,转业后为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认真学习充电,获得了__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同时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很快融入了地方工作环境,获得过自治区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厅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多次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妹妹也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嘉奖5次。
朴实无华,正心正德
我父亲平时话语不多,对子女也不是很严厉,但身教胜于言教,他给我的印象就像一块石头,敦厚而实在。父亲刚入伍时,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山村青年,最大的优点是吃苦耐劳、积极上进,用那时别人的评价来说就是“思想好”。不起眼的他训练时从不怕苦怕累,为了练好射击技术,一有机会就趴在靶场,训练服不知道磨破了多少,肩膀顶枪托的地方常年淤青,手指因为扣扳机磨出了老茧,眼睛和脖子上留下的伤痕现在都清晰可见。就这样,他的军事技能进步迅速,也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赞誉,入伍两年即入党,四年就提干,很快成为同批战友里的佼佼者。一次闲聊的时候,父亲无意间提到,与他同批应征入伍的共有2700多人,他是唯一在军队退休的,其他战友早已陆续转业、退伍。我想,他能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除了机遇之外,一定是他的品质使然。直到现在还经常能听到一些亲戚朋友说他“太老实”。他听了总是只有一句话:老实人不吃亏。父亲的为人处世之道也直接影响着我们,全家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爱护,事业上相互理解、鼓励,以质朴的方式诠释家风,在生活上没有过多的要求、没有虚荣的攀比。
严格自律,廉洁齐家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一人不廉,阖家难圆”是我们一家人的共识。父亲、母亲、我和丈夫、妹妹、妹夫都是共产党员,父亲更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开玩笑说,一家人凑在一起,家里就是一个党支部。我女儿说,那姥爷就是支部书记。父亲常常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正心、正德、正行,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违法之事不可做,违纪之事不能做,违规之事不要做。他自己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育我们的。我父亲和丈夫长期在部队,练就了高度的自律,母亲和妹妹的工作性质对作风和纪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丈夫转业后在自治区林业局工作,担任了5年局机关纪委书记,他了解到单位以前因为不廉洁很多人出了问题,在工作上非常谨慎、严于律己,经常说监督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我在审计厅工作这么多年,在我心里,一直认为正派做人、廉洁做事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遵循的最基本要求。
这就是我的家风:“勤正修身廉洁齐家”。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当前,全区上下正在开展清廉__建设、清廉审计机关建设、清廉家庭建设,今后,我将进一步把优良的家风传承好,在严格家教家风上率先垂范,在廉洁修身律己上当好表率,永远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9
古语有云:天下之风本在家。家风体现的是家庭文化的涵养,彰显的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底蕴。____曾讲道:“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优良的家风能够培育德才兼备的栋梁;优良的家风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优良的家风能够彰显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
最近阅读了翟英琴女士撰写的《大山里的音乐会》,故事讲述了音乐教育志愿者邓小岚的故事。邓小岚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出生后被父母寄养在马兰村。邓小岚视马兰村为第二故乡,每个月退休金3万元,她要拿出两万元来帮扶马兰村的教育,还帮助马兰村做起了红色旅游事业。在偏僻的小山村,邓小岚带着孩子们做起了山村音乐会,将音乐教育普及到农村,奉献了自己的余热。
我正是阜平大山的孩子,深知大山孩子们条件的艰苦,在许多人在为荣誉、金钱奔走时,邓小岚默默扎根在我的家乡,一个贫苦的小山村,在大山里做起了音乐志愿教育,以一名教育者的无悔初心培育了桃李芬芳,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邓小岚的奉献、担当精神所感动。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说的那样: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邓小岚的一生就是持守奉献的一生。
由邓小岚的教育我想到了我的婆婆,她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几十年前,我国家的教育资源、资金都极度短缺,建一座学校、培育一批学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我的婆婆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干劲一手创办起了县幼儿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婆婆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奉献精神,培育了莘莘学子,收获了桃李芬芳。那时候的幼儿园建设相对比较简单,环境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婆婆始终在工作上勤恳奉献,竭尽所能的为教育奉献青春。在她的推动下,县幼儿园建设的越来越完善,教育环境越来越好。在县教育的发展史上,婆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用无悔的奋斗和拼搏书写了教育变革的春天。
婆婆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几十年,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也听到了很多。她对待学生视如己出,悉心呵护、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她的耐心、认真、专业的教学精神也深深的感染了我。婆婆在做幼儿教育工作时,有一年夏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幼儿园处在山沟里面,一下雨山上面的水坝就要开始发大水,使原本堵塞的黄土小路更加的泥泞不堪。婆婆担心幼儿园的孩子的安危,冒雨查看幼儿园的防水设施。当时天正刮着狂风,婆婆顾不上个人的安危,不慎从高处跌落。当时整个人摔了下来。但事后谁也没有告诉,后来发现她的右腿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地方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婆婆对教育的执着和认真也深深感动了我。退休后,婆婆加入了教育志愿工作者,继续为教育工作发光发热。在家庭聚餐时,婆婆经常跟我讲她的教育故事,让我受益良多。她说虽然现在的教育条件好了,很多工作都可以做的更快。但身为教师,初心不能变,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不能变。
我现在也是一名乡村人民教师,婆婆经常在闲暇的时间跟我交流教育心得,从她的身上我也感染到优良的家风、教风,让我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矢志不渝的奉献付出。婆婆是一名党员,一辈子都在跟党走,坚持学习、做好教育。在婆婆的影响下,我这名党员更不能拖后腿。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通过家风、家教的传承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我会积极做好每一堂的备课学习,给孩子传递治学严谨、敬业专注的精神;我会按时到学校上课,带病给孩子们批改作业,给孩子传递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的品格;我会积极关心班里学生的成长和成绩,给孩子传递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去传递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积极营造一个学习家风、践行家风的良好氛围。
双减政策出台后,需要我们摒弃旧的教育思想,学习新的教育思路。我在与婆婆的交流沟通中得知,她们那个年代的教育普遍是老师教、学生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越来越多,单靠老师的课堂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能够积极打造新的教育环境,我开始学习研究教育书籍,了解国内外的新颖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努力开拓孩子的“第二课堂”。在研究教学新方法、新内容的同时,我的孩子也参与到教学改革建设中来,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我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精神也传递给了孩子,通过家庭寓教于乐的形式传达了家风、家教,让孩子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
____曾说,教师要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仅要做教书的老师,更要做育人的“大先生”。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三尺讲台,舞台虽小,但我手捧师爱,憧憬明天;一间教室,视野有限,但我热爱学生,无悔青春。我用自己的教育经历传达给孩子良好的家风家教,用教师职业的责任担当为孩子的成长擎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10
梦醒的时候,几滴雨正从屋檐上滴落下来。寂静的夜像一只沉睡的猛兽,远处几声窸窸窣窣的雷声恰是它熟睡的鼾声。我伸一伸疲惫的身躯,拉开窗帘,眺望医院楼下的风景,我们的医院坐落于新区,这一带的绿化很好,然而小树却未曾经年,恰如涉世未深的我们,虽是密密麻麻地站作一排,却难达蔚然如盖之势。
我咪咪眼睛,想看清远山尽头那一抹月色,伸手在白大褂衣兜里摸索起眼镜来,忽然,指尖触碰到平平整整的一叠纸片,拿出一看,惊讶地发现,哪里是纸,分明是两张百元钞票啊!哦,一定是她,那个时候趁我不注意放进来的……
我是一名产科医生。与别的科室不同,产科的夜班往往比白天忙碌,夜班往往是我们不眠不休的主战场。两小时前,一名夜半急诊的孕妇在婆婆的搀扶下来到医院。为孕妇检查评估以后,我告知她需要急诊手术,会尽快为她安排。婆婆看起来眼神有些紧张,把我拉到一旁,神神秘秘地小声说:“大夫,孩儿不在老家,俺们也没个熟人,来到这医院四面黑,这点儿心意你收住,别叫媳妇受罪都中。”一边说,一边就把两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往我兜里塞,我立即推辞说:“不用不用,手术我会尽心去做,您放心吧。”婆婆眼睛躲躲闪闪,又小心翼翼地收了回去。由于孕妇宫缩频繁,我和上级医师很快进入了手术室。手术很顺利,宝宝很健康,老阿婆接过孙子,高兴地合不拢嘴,眼泪几乎要掉出来,连声道谢,看着她们母子平安,我心里也总算得了片刻安宁,回屋便睡下了。
现在想来,定然是趁我着急进手术室的时候,婆婆趁人不注意塞进来的。看着这两张皱巴巴的钱,我心中百感交集,脑海中浮现出一句字字铿锵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唤我的思绪回到了多年以前……
第一次听这句话,是从我的爷爷口中。我的爷爷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爷爷家的二层小楼就是他本人亲自设计的杰作。这座宅子虽然古老,却别有情致,九曲回环的楼梯盘旋入楼,蜿蜒葱翠的何首乌爬上窗阶。这设计精巧的二层小楼即使是近几年,也常有建筑专业的人专程来奶奶家参观学习,更遑论十几年前。在我小的时候,爷爷就算得上颇有名气的设计师,我每每在院中做作业,常可见有人提着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礼物登门造访,来求爷爷的一张图纸。每当这时,平素一向和蔼的爷爷就会忽然变得面色铁青,大喝来人:“说事就说事,不要拿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常常觉得惋惜,那漂亮的盒子里该有多好吃的东西啊!来人走后,爷爷看着我巴巴相送的眼神,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蹲下来对我说:“馨馨,你想吃的东西,爷爷给你买,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收的我们坚决不能收!”这句话在年少的我听来虽是半知半解,但却印象尤深。
童年的夏天,树影斑驳的庭院里,爱好画画的我曾经一时兴起在墙上绘画黑板报。有一天,我办了一期家庭板报,在板报的结尾,是一个反问句,由于已经写到墙角,我就歪歪扭扭打了个不成型的“?”。晚上,我得意洋洋地为家长展示我的作品,大家都拍手称赞。爷爷却道:“馨馨的字写得真好,可是最后那个助手却写得不好。”
我说:“没有助手啊,都是我自己写的呢!”
爷爷道:“奥,是吗?那最后那个问号看起来不直不弯,有点像一个感叹号,以为是哪个粗心的助手写的呢!”
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馨馨,咱们做事情,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最好,就像这个问号,看不清楚的人还以为是感叹号,这一问一感叹,意思就天差地别。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咱们写字要横平竖直,做人要堂堂正正。”
爷爷教给我的“横平竖直,堂堂正正”我也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怀。
爷爷不仅是工作上的模范,品德上的榜样,更是家庭的楷模。家有节庆,亲朋来贺,都是他亲自下厨,从不忍让奶奶辛苦;夕阳西下,他下班归家,往往和奶奶一起游园信步,我常在北关花园玩耍时看到他们的身影,始终相濡以沫相伴相依。日薄崦嵫,红霞漫天,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融化在金色的余晖中,仿佛彼此的眼眸里所看到的人,就是整个世界。
他践行“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直到退休的时候,一辆斑驳的自行车是他唯一的代步工具。
他奉行“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庭美德,每天晚上为我奶奶盛水洗脚,几十年如一日。
他秉承“勤奋刻苦,正直善良”的个人品德,直到他走向生命的终点,劳作一生的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是在精神的财富方面,我们始终是富足的。
今天,他的孙女成为了一名医生,他却再也无法看见。我无法亲耳再听他说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了!此时此刻,那两张钞票在我手中攥得渗出了汗。
我整理思绪,拿出抽屉里的一段红绳,走到这名产妇的床前查房,将这200元钱挂在了这名可爱的宝宝颈间。阿婆惊讶的眼神渐渐变成了感动。
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夜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把每一片稚嫩的树叶都洗的发亮。这一排小苗,未能在蔚然大树下遮风挡雨,然而迎朝阳而成长的根基却世世相守;这一代青年,虽不能在长辈呵护下过完一生,然而勤俭节约的美德,清廉正直的家风却在代代相传!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11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副楹联在社会上流传甚广,人们也都耳熟能详,对于如今已是知天命年纪的我来说,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涵义。
从我的姥爷开始,到妈妈、我和女儿,我们这四辈人一脉传承,相同的与书结缘、以文化安身立命的经历,赋予了这副古楹联新时代的生动注解。
姥爷生于上世纪20年代军阀割据时期,长在战乱纷起的年代,因而没读过几年书,私塾加上新式学堂,总共也就上了四、五年的样子;我的妈妈生于建国前一年,长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而多读了几年书,后来作为知识青年去内蒙插队才中断学业。早年的读书经历,为姥爷和妈妈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之后的艰难岁月中,无论姥爷学手艺、上班挣钱养家多么辛苦,无论妈妈插队劳动或单位工作多么劳累,他们都不曾中断读书,总是挤时间、千方百计地找书来读。姥爷好书画、诗词、历史类的书,妈妈好传记、地理和自然科学类的书,他们以书为伴,以读书为乐,他们从书籍中源源不断地获得了巨大的心灵慰籍和无尽的精神营养。
姥爷和妈妈不止一次跟我讲,我后来也跟女儿这样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其历史文化如大海般广袤深邃,其古圣先贤如星辰般灿烂夺目。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前人那里学习智慧,明了事理;可以让我们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滋润心灵。多读书,可以让我们以‘入世’之身,拥有‘出世’之念,外不滞于物,内不囿于心,从而拥有大的格局”。
姥爷和妈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姥爷在几个孩子的学业、工作、婚姻等方面,都有着跟与寻常家长迥然不同的观念及做法,几个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后来都成了同龄人羡慕和模仿的对象。而姥爷自己更是众人眼中倍受尊敬的“能人”和“好人”,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生活中古道热肠、恬淡怡然。即便后来他老年遭逢变故,因意外摔倒而常年卧病在床,我们也从没见过他愁眉苦脸、或是唉声叹气。他每天所关注的多是外事外物,看书、听广播、写诗做文章。当然也过问一些家常里短的事,孩子们的生意、工作怎样,隔辈人的身体、学业如何。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那么一副很“治愈”的笑意盈盈的样子,着实令人难忘。
妈妈受到姥爷的影响,惜书、爱书,勤读不辍。因为她有文化、明事理,言语得体,行事端正,结婚后在我们家族内广受好评;外人对她也恭敬有加,同村乡邻或单位同事有疑难来问、有事相求时,她一般都来者不拒、欣然相助,就像老年间的教书先生那样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与信任。在发现我好静爱书之后,她高兴地告诉了姥爷,托他帮我找书、带书看,为我后面的求学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家庭负担重,妈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无以计数,她也没少经历生活的风雨,但她从来不抱怨,也不向旁人发牢骚。她曾对我说:“磨难都是对我们生命的历练,就像‘修成正果’前的‘九九八十一难’。‘世界吻我以痛,要我报之以歌’,一定要一条恒心走下去”。寻常女性哪里能有如此的胸襟呀!
由于前有妈妈的启发和引导,后有姥爷的教育与领航,我从看小人书开始,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正是因为多读书,生长在乡村的我知道了外部世界的广大和奇妙,知道了我们国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以及志士仁人的层出不穷;正是因为好读书,我在学业上一直比较顺利,先是考上了县城的一中,而后又如愿考上了师范大学,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些全都创下了我们村“第一”的记录,姥爷和妈妈曾为此倍感骄傲和欣慰呢。
我和爱人都是中学教师,家里积攒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书,女儿落生之后,她见的最多的也还是大大小小的书。从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给她念图画书、讲故事。至今我还清楚记得,那是在2002年暑假的一天下午,以前只对图画感兴趣的女儿,突然问我图画下边的道道是什么,从此对认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欣喜若狂的我敏感的意识到,一个“新阶段”要开始了。随着她一天天长大,我愈发惊讶地发现她读的书越来越多,古今中外、自然人文,诸多方面都有所涉猎,有不少书的名字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女儿善良、懂事,也聪明上进,她几乎“复制”了我当年走过的求学之路——除小学以外,我和女儿是家乡的初中、静海一中和天津师范大学三所学校的校友。但有所不同的是,女儿可比我“厉害”多了。三年前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天津市第一批公费师范生,上学不用自己花钱,政府每月还给发津贴,她自己更多次荣获师大文学院的奖学金。如今,已经上大四的她正专心进行教育教学实习,很快我们家就将“一门三教师”,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之家”。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四世书香醇,九州春意浓。
我的清廉家风故事征文 篇12
如果我的耳朵里有茧子,不用怀疑“罪魁祸首”一定就是爷爷那句话,“你们啊!日子过得太舒坦了”,舒坦有什么不好?我过得挺不容易的,每天工作辛苦烦恼样样不少,那时的我总爱在心里偷偷反驳几句。
我出生于1995年,27岁。
爷爷出生于1935年,87岁。
一个历经旧中国的凄冷肃杀,一个沐浴新中国的光辉温暖。时代,注定着我们透露出别样的“差距感”。
95年出生的我,在学校呆了足足十六年,得益于国家素质教育的浪潮,语数外,物化生,都能说上一说。大学毕业后,拿着一纸文凭,涌入人才市场,我才觉得自己这么笨拙,毕业前的壮志满怀,抵不上市场需求的现实冷暖,后来在社区落了脚,工作碌碌营营,胜在风不吹日不晒,寒冬有暖气祛寒,酷暑有空调送风,过得也算惬意。再后来,几经波折,通过国家统一招录有机会到乡镇机关工作,机遇难求,自当鼓足干劲,力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踏踏实实守着自己一摊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生活上酒足饭饱,常有余粮。
35年出生的爷爷,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区别于我与书本相伴的悠长时光,与他相伴的,是家中墙边的农具,是棚里拴着的耕牛,是作坊里平铺的工具,是马车队里修马蹄的弯刀。旧时代的苦难和无奈,总是真实的投射在普通人身上,因为读不起私塾,太奶奶不得已将幼年的爷爷托付给亲戚带去百余里外做学徒,以求学得一二,将来能混口饭吃不至于穷困潦倒,数九寒天,工坊木板堆砌的棚屋抵不住刺骨寒风;三伏盛夏,闷热的操作间却又透不进一丝凉意,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几年学徒生涯,最后以险些丧命于高热而终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爷爷也迎来了春天,跟着马队走南闯北,凭着一手好手艺在马车队扎了根,再后来,随着生产力大大提高,马车队改成了汽车队,连年的除夕,爷爷总是爱把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值守岗位,再后来,“除四害”运动打响,爷爷响应国家号召,抓麻雀,打老鼠,屡立头功,我记得爷爷总是自豪提起“我的老鼠尾巴最多,别人都不如我多”,就凭这样一腔热血,爷爷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虽然不识字,在那个特殊的纯朴年代,成为周围人的榜样,成为身边人信服老大哥。
95年出生的我,吃喝不愁,极为充裕的物质资源,让我更偏爱不油腻的瘦肉,吃饭总要考虑营养配比和摄入量,甚至基于对自己身材的关注控制食量,不爱吃的食物就成为冰箱里的“常客”,最后往往由垃圾桶“包圆”。推崇超市商品超过农贸市场,即使它要更贵一些。热衷于尝试各类新鲜事物,肆意挥洒着青春,享受着从南买到北,从国外买到国内的便捷和高效。闲暇时,约上三五好友,组个局约饭,以此作为对自己辛苦一天的犒劳。
35年出生的爷爷,半生吃的是糙米、棒子面,那时候有个苹果、鸭梨已经是顶好的奖赏,比起旧中国,吃不饱穿不暖,饿死人的时代,新中国建立后,过年能分上几块肉,吃上几颗糖,已经足矣令人感到无比幸福。即使时间走到2022年,爷爷最爱的依旧是肥肉,配上碗热气腾腾的大米饭,就是一天辛苦最好的犒劳。至于晚辈送来的新奇吃食,爷爷总是以他不爱吃、不想吃的名义,留着、等着,等到我们来看他,拿出来偷偷塞在我兜里哄我开心。相反,我每次送来贵一点的水果、点心,他总是推拒,喊着“你不用给我买这些,我有退休金,你们好好工作,不用关心我”,他总是这样,时刻告诫我们要努力、勤奋,不要辜负人民的信任和祖国的培养。2021年中央决定颁发光荣在党五十年奖章,爷爷早早就从新闻里听说了这个消息,兴奋的一遍一遍跑到村委会去问,发了没呀,怎么还没有呀,现在,那块奖章被摆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爷爷觉得这是他一生对党忠诚最好的褒奖。
95年出生的我……
35年出生的爷爷……
其实,95年出生的我要感谢35年出生的爷爷。我知道的,35年的爷爷一直是个优秀的人,因为在他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意志品质,质朴、勤勉、节俭、忠诚,即使在这个新时代,他依旧能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借助新时代更为宽广的时代舞台,更加多样的时代机遇,爷爷也能有另一番别样的成就,可惜一切没有如果。
或许,“你们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是一句最真挚的祝福。1935年出生的爷爷未曾经历的幸福,1995年出生的我感受到了;1935年出生的爷爷经历过的苦难,1995年出生的我再也不必承受了。愿我的奋斗能让你过得更好,这大概就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最深切的期盼,也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源源不绝的薪火传承。
希望有一天,我也87岁了,那个时候,也能用我一生踔厉奋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奋斗,自信而充满希望的对下一代人说上一句,“你们啊!日子过得太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