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一)
我曾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它们就像天空中飘逸的云朵,而至今只有那一道美食,才可以称得上是空中那道绚丽的彩虹。
虽然我很爱吃,是一个著名的“小吃货”,但同时我又很挑食,只爱吃荤的不爱吃素的。最讨厌的就是那红彤彤,味道又难闻的胡萝卜了,可妈妈偏偏说它有营养,一定要我吃。几乎每次吃它,都仿佛是在吃毒药似的,真是难以下咽。于是,每当吃胡萝卜时,我都要和妈妈开展一场“大战”。直到那一天,我尝到了那一个与众不同的胡萝卜。
“咚咚咚”,当我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时,耳旁就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切菜声。在这不久后,一股浓浓的香味便从厨房慢慢飘到我的卧室。随后,这香味便溢满了整个家。拥有“小吃货”之称的我一闻到这香味就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洗漱完后,就冲进了厨房,站在一旁看着妈妈是如何做出这道诱惑力如此强大的美食的。我两眼直冒金光,炯炯有神地观察着锅中的这道美食。当看到那一个个像小娃娃似的煎饼在锅中热闹地欢笑着,我的眼睛都看直了,口水也不由得要流出来了。“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暂时保密哦!”妈妈故意卖起关子来。
终于,这道美食出锅了。妈妈将它端到餐桌上,我也像个“跟屁虫”紧紧地跟在妈妈身后,恨不得下一秒就拿起一个放到嘴里。我凑近它,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不得不说,这味道真是令人陶醉。这时的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一个吃起来。刚咬下一口,妈妈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怎么样,好吃吗?”“好吃,真好吃!”因为嘴里塞满了这道美食,连说话都说不清楚了。妈妈看到我这幅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得乐开了花,拍桌叫到:“好!我以后就这么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十分疑惑,难道这道菜有什么秘密吗?
吃完早餐,我揉揉肚子,脑海里回味着那道美食,舌尖上还回荡着它的美味,可那到底是什么呢?当我起身准备洗手时,却无意间厨房里的加工台上,放着剩余的胡萝卜与干面粉,调料盘……原来妈妈为了让我吃下胡萝卜,花费了那么大的心思……
这时的我突然发现,那道菜不仅是咸的,现在想想,舌尖上的记忆中那道美食,还有点甜呢!因为它的原配方是爱!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二)
有时候品尝到某种珍馐,会令你回味无穷,但是有的时候经常吃的一种普通的食物会令你铭记一生。
家里家外纵有千般美味,但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姥姥家的酸菜,每次回到姥姥家的时候,姥姥都要给我准备酸菜吃。
酸菜的腌制方法极为简单,但要是想腌制的好吃,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选料、清洗、晾晒、入缸腌渍,无论哪一步都要精心。这不,一到上秋,两位老人就开始忙乎开了,首先亮丽登场的是朴实无华的大白菜,现在它已经被姥姥、姥爷打扮的干干净净,其次是百味之首大粒盐,最最不能少的就是酸菜缸,这是东北人家必备,当然也少不了因为盐酸菜意见不统一,比如:姥姥想尝试新的腌法,而姥爷不同意。又如:姥爷图省事,省掉了哪道环节。就因为这样,两位老人争吵伴随着胖胖的白菜、晶莹的盐粒沉淀在缸里,最后一道手续由我完成,我在外面找了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压在酸菜上面。一个月的腌制时间,盐与酸菜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而我们坐等奇迹的出现。
酸菜终于出阁了,它会和许多小伙伴成为绝妙的搭配,如:酸菜炒肉,酸菜炖排骨,酸菜炖粉条,烩酸菜,做烧烤更是一绝,每次烧烤时,我都狼吞虎咽的先把酸菜吃掉,这时姥姥总是会露出一脸幸福又满足的笑容:“别急嘛,慢点儿吃,又没人跟你抢,别噎着……”
有一次,我想让姥姥教我一道有关酸菜的菜,她答应了,问我想学什么,我说“酸菜炒肉吧,这个简单一点”她点点头。首先把准备好的肉切成条,我第一次切,所以没有切好,后来姥姥耐心的指导我怎样切。然后就是酸菜,我先带上手套,从大缸里捞出酸菜,将它放在凉水中,洗上三四次,然后放在菜板上,将它的根儿切掉,先片薄,再切成丝,切菜我最拿手了,不一会儿就切完了,起锅烧油,放入肉条,炒到变色,放入酸菜,过一会儿放小料,再稍微炖一会儿,起锅,盛盘,上桌,全家人都惊呆了,尝完后,都给我五星好评,真开心。
成长的道路上,有了酸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儿,富足温暖,姥姥那满足的笑容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封存在舌尖上的记忆里。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三)
赵福睿
人生能有几回梦?香椿,这千古绝伦的美食,无数次把我从梦中馋醒。春风拂面,是时候该上山摘香椿了。
这一次,我们全家出动,一起进山,誓要收它个满载而归。一进山我就被震撼到了:满山的松树绿地沉稳,苍劲有力;随处可见的新叶青翠耀眼;遍地的青草,绵绵而悠长。这哪里是山?分明是一幅名家的油彩画!将车停在山边,剩下的路该步行了。一路向前,踏过小溪,迈过山洼,穿过树林,在那偏僻的角落中,终于发现了那一簇簇跳动的火焰——香椿!家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动手忙活了起来:要摘那些顶上最嫩的芽儿,没有一个被虫子叮咬,是清新的味道,攥在手心,一折,一拽就下来了。我和妹妹在前面“披荆斩棘”,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后面精心采摘。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获满满,兴高采烈的启程回家。
一上午的跋山涉水,大家早已筋疲力尽,这时奶奶还在忙活,因为她在准备最后的重头戏——煎香椿!只见奶奶把那又大又饱满的香椿挑选出来,用清水清洗两遍就可以下锅了!鸡蛋在锅边磕出美妙的声音,香椿下锅发出了滋滋的声响,虾仁的香气也在空中面蔓延开来。翻,颠,炒,锅铲在奶奶的手中灵活多变。不一会儿,一盘金灿灿、香喷喷的香椿炒鸡蛋,在一阵蒸腾的热气中被端到了饭桌上。嫩嫩的香椿芽裹着黄灿灿的鸡蛋,红褐色的香椿芽竟变成了翠绿色,再配上黄白相间的鸡蛋和红灿灿的虾仁,满屋飘香,顿时把我的馋虫都勾了出来,筷子都等不及去拿,就把手伸了过去,迫不及待撕下一块,赶紧放进嘴里,烫的我是龇牙咧嘴,肥美多汁的虾仁在嘴中爆开,与香椿的气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口下肚,唇齿留香,满口生津,这正是梦中的味道!
后来呀,山上的树被砍了,一座座小别墅拔地而起,再也不见昔日“东风又度满城芳,一树椿芽独蕴香”的景象,再也见不到火焰般的跳动,火焰般的满山香椿。那香椿丛里的身影,舌尖上的美味都已成为过往。时间如水,我已不再是曾经的小孩,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四)
总会在闻起一些熟悉的味道后,唤醒沉睡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那些久违的画面,心中总是难忘那些甜甜暖暖香香的味道。
记忆中,那舌尖总是甜的。
小时候,过年时去给左邻右舍拜年,两个口袋被塞得鼓鼓的,里面全是糖。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大家总是你把糖分给我,我把糖分给你。那时候总觉得别人的糖比自己的甜,总想去尝一尝。有时候,还会从储蓄罐里掏出几个硬币,跑到一个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点远的商店买糖吃,嘴中的甜似乎驱走了双腿的劳累。吃完的糖纸一般都不会扔掉,我会把把它们一张张铺平,收集在一个盒子里,心中满是欢喜。走在街上,我总是缠着大人给我买各种造型的糖人,那汤勺舀起的金灿灿的糖汁,或浓或薄地流淌在暖阳中,放在舌尖上,那甜而不腻的味道,至今我还记得,记得那有童年的味道。
记忆中,那舌尖是暖的。
温暖的春风拂过时,我和外婆会一起去村外挖荠菜。喜欢和外婆一起包荠菜饺子,虽然我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引发大家的一阵哄笑,但我还是十分开心的。咬一口外婆包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如春风拂面而过,如暖阳相照。吃过外婆包的饺子,喝过清香的荠菜饺子汤,闭上眼睛便是怎么也忘不掉,忘不掉那春天的味道了。
在记忆中,那舌尖是香的。
当金黄色的落叶缓缓地落下,脚下是软软的枯叶,微凉的秋风吹动着奶奶的发梢。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奶奶会煮玉米给我吃,因为她知道我最喜欢她做的玉米。她煮的玉米,总有颊齿以外嚼之不尽的清香。我总是拿着刚刚出锅的颗粒丰满的玉米,就要咬上一口,当然,那滚烫的玉米把我的舌头都烫麻了。奶奶在一旁看着我,不停地笑着。但我仍能感到一阵香浓浓的,一股甜滋滋的味道涌入心田,一股清香直碰鼻尖。秋天的舌尖不仅饱尝玉米的清香,还会遇到柿子的香甜。忘不了奶奶在门前种的柿子树,丰收时,那红红的柿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惹人喜爱。摘一个尝一尝,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那是秋天的味道。
事隔经年,每次忆起舌尖的味道,嘴角总是扬起一抹微微的笑。那儿时甜滋滋的糖,暖暖的饺子和香甜甜的玉米柿子,让我思念到如今。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五)
眼前淡淡的水雾弥漫,耳畔又响起那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亲切呼唤。那声音从迷蒙中穿来,蓦地飘散而去,撩开了晨雾似水的面纱,挟来了多年前萦绕舌尖的回忆……
古村的黄昏,农家的青瓦房上,升起袅袅炊烟。小小的木桌上摆放着香气扑鼻大碗面,奶奶慈祥的笑脸为迷蒙在热气蒸腾的碗后面。我这个小女孩玩耍了一天,屁股没坐定椅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桌上的美食—一碗再普通不过的青菜面。那样的画片让我难忘,儿时的味蕾被幸福充盈着,清香点一点从舌尖弥漫到整个口腔,面条爽滑,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滑入饥肠辘轳的肚中。这面条是奶奶从面粉的精细研磨,到一个下午的费心擀制而成的。
清晨,奶奶的足尖惊扰了晨雾,唤醒了昨夜沉睡的青菜,睡眼惺忪的青菜连根拔起,叶片都在滴水就成了桌上的美食。此时的青菜一扫往时的苦涩难咽的味感,变得脆嫩爽口,还微带一丝清甜。这与奶奶平日里的悉心浇灌与照料是分不开的,口中的青菜香滑得如若无物,唇齿留香间已入肚中,满足感直到心田……
奶奶总是一手托腮,含笑看着我吃。我吃得满足,她好像也填饱了自己的肚子一般。她还不时叮咛几句“慢点吃!”“小心烫!”,或是笑出声来:“这孩子,还真能吃!”“多吃点,长身体……”回想起她,那时是多么年轻,两颊上几乎没有皱纹,一双眼里浸满了爱意,整天没有一刻清闲,总是忙前忙后,她那忙碌的身影久久在我的记忆中回荡。
现在的我,每每半睡半醒间似乎能嗅到一丝清香,当记忆中的一幕再次升起时,却无比清醒地睁开双眼。我的口中似乎留有面条的清香,奶奶的笑脸也似乎就在眼前,伸出双手,想触碰一下她那苍老的脸宠,可那一切戛然而止,记忆中的画面似被打碎的镜子般支离破碎。奶奶已带着我的童年回忆,带着我牵挂的心,去了一个永远不知苦痛的世界……
米色的书桌、微黄的书本、一支唤醒记忆的笔,怕岁月流逝,淡化了我舌尖上的记忆,让这份爱流淌在字里行间,扎根于心田。即使青丝换了白发,也不会忘却这美好的回忆,就在那个夕阳西斜的黄昏、熟悉的古村、陈旧的院落、一碗飘香的青菜面、一张慈爱的笑脸,一切的一切不止于舌尖,更是一份美好而又难舍的回忆!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六)
侯荣昊
岁月如驹,时光如水,天真、美好的童年,都将成为过去,经历过无数次的春夏秋冬,打开记忆的“闸门”,这些美好的回忆仍会涌入我的心田,席卷我的身体,侵入我的脑海,如梦一般浮现在我的眼前,最令我忘不掉的,在舌尖上的记忆,是端午节母亲为我包的粽子的味道。
每到端午节,我先想到的不是那拥有大场面的龙舟比赛,也不是人们一齐下河抓鸭子,而是母亲包的粽子。
包粽子的材料并不是很多,只需要绿油油的粽叶、长长的大米还有胖胖的大红枣。端午节那天,集市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妈妈如鱼儿一般穿过一个个人海缝隙,去买所需要的材料。
买完材料后,就是包粽子,包粽子是有趣的,也是困难的。只见母亲熟练地抽出一张粽叶,用手抓入一大把大米,再放上一颗又大又红的枣,左折一折,右叠一叠,忙得不亦乐乎,最后,用一根白线将包好的粽子系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妈妈一个一个地包,我也忍不住想动手包一个。妈妈说包粽子很简单,可我每次在折叶系线时,总把一个粽子弄得面目全非,我心想:真的太难了,我怎么包都不像样,包粽子哪有妈妈说的简单。于是,母亲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历经一个小时后,我包的第一个像样的粽子诞生了。
最后是煮粽子,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煮一小会儿,粽子就能熟。我围在锅前,闻着叶和大米的清香,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打开锅盖,粽子如元宝一般,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粽子终于出锅了,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拨开它的绿色外衣,露出白白的身体,吃上一口,有大米的清香,红枣的甜蜜,让人口齿留香,这样的粽子怎能不让人垂涎三尺,记忆深刻呢?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总会再吃到粽子,舌尖能品尝到各种新粽子的味道,新的味道总会让我想起那年母亲教我包的粽子的味道,让我想起留存在舌尖上的那一段记忆。那年的粽子格外香甜,不仅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动手自己做的,更是因为当时妈妈教我做粽子的爱,在生活中教导我、陪伴我的爱。
这些记忆留在我的舌尖,刻在我的心里,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我最爱粽子,最爱端午节,更爱为我包粽子、陪伴我的母亲。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七)
朱明灼热,我心清凉。——题记
我站在时间的这头,回首时间的那头。如若可以,我愿划着时间旅人赠与的船桨,踏上那一叶扁舟,划向过去的孟夏……
我在田野里奔跑欢笑,姥爷在后面缓缓地跟随着我的脚步。我跑得很快,这田地仿佛就是我的天下,穿梭其间,人世间的喧闹已然与我无关。渐渐地,我略感疲惫,在一片黄色的小花前停下了脚步,我定睛一看,小巧的花朵下面藏着翠绿的黄瓜。我把头转向姥爷,咧着嘴对他说:“姥爷,咱们今天中午吃凉拌黄瓜吧!”“好啊,那你来摘黄瓜吧!”他也冲我笑着。我马上把袖子挽起来,捯饬着瓜藤,用小小的身躯“大肆破坏”着瓜田,时不时有笑声从后方传来。我顾不上那么多,毕竟烈日炎炎,谁会想在闷热的野外多待一分一秒呢?
回到家中,我催促着姥爷给我做菜,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止不住的笑。他去洗黄瓜了,我就翻找着调料,拿出盘子,等着那爽口的凉菜。姥爷拿着黄瓜,看见我“忙碌”的背影,欲言又止,走向窗边。忽地,一阵“镗,镗,镗……”的声音让我清醒过来,我急忙把视线转移过去,生怕错过什么。凉菜做起来总归是快的,不一会儿,我便吃到了这美味。我夹起一块又一块的黄瓜放入口中,酸爽在我的味蕾绽放。虽朱明灼热,但我心清凉。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步入初中后,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时间,却也只想慵懒地躺在床上,不想迈出家门半步。随之而来的是那一通通电话,向我传达着他的思念。
今年夏天,我在空闲的时间去看望他,当我走到胡同口的时候,我看见他在门前张望着,那一刻,我的心在颤抖。我陪着他缓缓地走入屋内,努力地控制住那将要溢出的热泪。当我推开门的那一刻,看见一盘凉拌黄瓜摆在桌上,眼泪彻底憋不住了,奔流而下,我放声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这道菜,在我躺在床上的时候,他为我做了多少次。而他期待过多少次,失望过多少次我也浑然不知。他那温暖的手轻轻地拍打着我的后背,不停地说着:“没事的,没事的……”
那一次,我在姥爷家待了一整天。我再次走向田野,没有奔跑,扶着他缓缓地前行,欣赏这从未改变的,充满回忆的景色。走到黄色的小花前,我蹲下采了一朵,拿到他的面前,我们面对着彼此,笑了起来。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八)
杨皓元
又是一年春天,我漫步在湖畔小路,看微风吹过迎风起舞的柳枝,听水波荡漾湖中奏起的乐章,一阵香气扑鼻而来,这香气,是槐香。一瞬间,我的心被吸引,记忆的潮水向我涌来,过往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
小时候,我与姥姥在湖边的村庄中生活,那里景色美丽,有山有水,还有槐树。那时我常常去水边玩耍,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回家后,不免要被批评几句。这时的我免不了一阵哭闹,姥姥总会用槐花饼来安慰我。
春天百花齐放,漫山遍野万紫千红。这时,最令我兴奋的是槐树。槐树开花后,虽并不十分美丽,但香味却让人流连忘返。槐花的香味已经不能用香飘十里来形容了,要用香飘百里。风一吹,槐花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仿佛内心都得到了净化。每到这时,姥姥便采些槐花来给我做槐花饼。
采槐花怎么能少了我呢!我和姥姥一起爬树、摘槐花。站在树冠上,我故意摇动树枝,槐花便纷纷落在姥姥头上,这时我总会说:“姥姥,你有一顶新帽子啦!”姥姥便笑着回答我说:“小坏蛋,你已经有几十顶了。”回到家中,姥姥去给我做槐花饼,我就一边玩槐树枝,一边期待着槐花饼。
不一会,香气四溢,是槐花饼出炉了!烙好的饼槐花饼呈圆形状,饼中的槐花还依稀可见,槐花虽分布的极不规律,但却仿佛众星拱月一般聚在一起,槐花饼上面还撒着几瓣干净的槐花。这槐花饼带着几分油的香味,又夹杂着新鲜的槐花的香,香中带甜,可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带着槐花饼,我跑到门外台阶上享用我的美食,刚一坐下我便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因为吃的太快,槐花饼时不时从口中掉出。这时蚂蚁们可就幸福了,蚂蚁们纷纷出洞,争夺那几块槐花饼的碎渣,其中几只蚂蚁还打了起来,好在那几群蚂蚁又分配好了槐花饼的归属,不然我可真是于心不忍。
槐花饼吃完了,那味道却久久难以忘怀,若想再吃槐花饼,就得等到明年春天了。可几年后,姥姥因身体不便再也不能给我做槐花饼了,那槐花饼的味道,也成了只能在睡梦中回味的味道。
姥姥啊,我还想再吃一次您做的槐花饼!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九)
又是一年汤圆香,各色的汤圆充斥着商场的冰柜。我在其中漫无目的的寻找,又带着遗憾离开。我只是想找回过去记忆中的味道……
每到元宵节,我和母亲都会去上海看望太姥姥。她见我来,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跑去厨房为我们包汤圆。
太姥姥把之前磨好的黑洋酥拿出来,团成一个个“黑珍珠”,又团了几个稍小的,单独放在一只小碗里。她又拿出自己亲自磨的面粉,和成如果冻一般的糯米面团。我就像太姥姥的小尾巴,随她进进出出,心里美滋滋的。
一切就绪,太姥姥终于坐下来。她先从糯米团上揪下一小块来,做成碗的样子。再将黑洋酥团紧贴着“碗”边放进去,然后一点点把汤圆封口。如果黒洋酥在放的时候没有贴紧“碗”,让调皮的空气进去,在煮的时候,它们就会撑破皮,让黑洋酥跑进水里。这一切看似并不繁琐,却需要细致入微。在太姥姥做起来,就游刃有余。
我总是坐在她身边,如痴如醉的看着。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专注的做着这些工作。在点点光晕下,她的双眼闪着点点光芒,仿佛想要看透一切。
一颗颗汤圆倒进了沸腾的水,在水中翻滚……我来不及等它冷却,就咬上一口,里面的黑洋酥先流了出来,便觉得口舌生津,唇齿飘香。待汤圆端上了桌,我才发现我吃的,是太姥姥为我特制的小汤圆,她又用剩下的面团做成了小巧玲珑的圆子。煮好后倒进米酒,撒上些许桂花,阵阵诱人的香味弥漫这间小小的屋子。
那是我吃过最好的汤圆,那芝麻的清香盘据在我记忆的深处,真愿时光永远等着在那一刻……
太姥姥日渐苍老,如今已是年近一百的老人,我们不忍心让她操劳。再加上,我的课业负担也逐渐加重,能去看望她的时间也寥寥无几。她却总是打电话来,叫我们多去看看,还要为我们包汤圆……
想到这,心里不免有些酸酸的。我走出超市,迎面一阵熟悉的味道传来,我寻着这香气找去,一位老奶奶正推着小车卖汤圆,背影像极了太姥姥。我急忙买了一碗,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失去了过去的温情。每到这个时候,每一颗汤圆,都会激起那段回忆,刺痛着心中最柔软的那部分……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十)
想来也是怪异,品尝过无数美味,可能回忆起来的却竟是一碗苦涩的中药。我记得它每一缕根须筋脉的独特形态,记得他在温水中迸发出的清苦味道,记得它在白色瓷碗下的阳翳色泽。
记忆中的初逢还是几载前一个温情的日子,阴郁的云浮荡在轻柔的穹顶。一抹光亮洒进屋子,映在姥姥灰白的头发上,她熟练地一手握着锅柄,一手拿着筷子搅着锅里黑乎乎的东西,时不时抬头看看挂表,我好奇的前去打量,从背后揪住他红色的围裙一角轻轻扯了扯,她回过头,轻轻扬起嘴角,额头的沟壑被牵动,立刻便有几缕调皮的阳光钻了进去。我望着向上升腾的白气,不禁向前靠了靠,姥姥掀起锅盖。刹那间由远到近蒸腾起一股苦涩的药味,袅袅湿了鼻腔。我不禁微微轻颤,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姥姥却仍旧笑着,领我到了前厅,看我迟迟不敢再向前一步,她却如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几颗糖放进粗糙而又温暖的大手里,“想去上学只能乖乖喝掉中药。”我不得不佩服姥姥,时至今日,她依旧能清楚知道我所畏惧。我这才缓缓靠近,望向姥姥口中能治病的中药,伸手触碰了那半透明的瓷碗,我望向姥姥如暖阳般的眸子,是的,我读到了鼓励与期待,那眼神促使我端起碗,靠近,刺鼻的药味使身体每个细胞都沸腾着,浓郁的药香冲动着神经。伸出舌头舔了舔碗边的汤药,一阵寒颤如同电流般的从舌尖贯穿了整个身体,不禁手一哆嗦,险些将药洒出来,姥姥接过碗,微微皱了皱眉头。他那略带严肃的语气使我不曾听过的,药快凉了,我只好再次捧起碗,没有了之前的优柔寡断,一口药汁悉数送进口中,一种温暖而苦涩的感觉刹那间充斥着口腔,竟有一种饱足感和温逸,放下晚碗连忙拿起水,竟有了几丝甜兮兮的味道。我笑了,她也笑了。我是想要糖,我不晓得她的笑,只觉得那笑融筹了几分幸福的味道。
许久,每当想起姥姥温柔的笑,总觉得舌尖是苦的,忆起那颗似乎比别的糖都要甜的方糖,心中却是甜的。一济良药,自是苦,苦尽甘来,一段人生,自是甘,甘来苦往,每想想到姥姥,仿佛觉得汤药在口,不再苦涩,而竟多了几分清甜的意味。清风飘扬,繁花簌落,时光已将姥姥春风般的笑颜化作舌尖上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