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端午作文600字(一)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题记
幽幽六月,仲夏之时,映入眼帘皆是一片浓绿。空气中处处播散的是一阵阵艾草香,让人心驰神往。随之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
忽忽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今年中考莘莘学子的照片,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去年的端午节。
去年的端午和往常不一样,它是我初中三年的一次收获。没有像以前一样一家人围坐一张桌子,吃着粽子,共谈佳话。我第一次离开家人只身一人来到盐城,奔赴中考。后来,我随着初三大部队一起步行去考场。听,是那熟悉的琵琶声,这是刚进考场时的音乐。尽管可以放松我们,但我心中总是有些惴惴不安。最后一门,那是我初三阶段最后一场考试,考的也是我最擅长的一门。我自信满满,全程都未曾紧张,我很开心。可是,之后当我们了解这是与大部队最后一次见面。那个路上我们出奇的安静,我的内心悲喜交加。我回头望了望那所学校,即使仅仅与它只相处过三天,但我所有的青春努力在那绽放过。我们收拾行李时,都不自然的红了眼眶。我们登上客车,与全班作最后一次旅行。我们都没有说话,安静是我们以前班级最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却没想到我们最后一次大家庭的相处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我内心惆怅,不想眼眶中泪水留下。那个端午,不仅仅是对我自己三年努力的见证,还是我们初三三班友谊的见证。我很开心拥有过他们,拥有过那些美好而又难忘的日子。
那年端午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努力的结果,更不会忘记我们之间那份难忘的情谊。
忆端午作文600字(二)
端午之忆
王炜霖
已入六月,窗外千树葱翠,花开如锦。阳光洒满每个角落,打开一扇窗,一缕粽香飘来,又是一年端午日。走在超市,看着那些塑料包裹着的速食粽子,不禁勾起了我对小时过端午之旧思。作文 wWw.ZUOweNbA.nEt
玉叶碧,青花染,碧叶江米,轻裹指尖,手执瓷勺,一落一起白糯染青花。米盈碧叶,枣嵌玲珑,苇叶轻盖纤绳细捆,行云流水,手起成粽。我几次模仿此番手法,却总不成。奶奶总会牵起我的手慢慢教,随后又将一颗红艳的枣塞入我的手中,那一瞬心霍顿散,明白了那碧叶紧裹的不仅是江米,更是将我与奶奶的情也包了进去。
浓雾聚,柴炉暖,轻推木樆,白雾争涌,雾中,奶奶精干的身影正于雾中往来,左手掀盖,右手抓两个粽子往锅中扔去,势疾却无水花溅出。
等粽子出锅的间隙,奶奶干枯龟裂的手指上缠着圏圈五彩线,指尖在丝缕中穿梭,拇指一捏,手心一搓揉,一个漂亮的“十字结”出现了,在末尾系上个小铃,一串五彩绳就编好了。夕阳西下,倚窗凭眺,落日余晖点缀着远方的小丘陵,屋子里米粽出锅的香气四溢,更是氲染了奶奶对我的千万缕柔情。
傍晚浓雾散去,奶奶带着我去买了几束艾草,插在了门楣上。表面深绿,散发着浓郁的清香。一家人聚在炕头剥米粽,齿端触江米,甜糯香软,舌尖浸红枣,滋甜沁心。
思绪止步,我随便挑了几个粽子就匆匆赶回家。拆开包装是味道与记忆的重逢,仲夏的晚风吹散城市喧嚣,吹动那五彩绳上的小铃,吹来了这一年端午。传统在江米里沉淀,端午在软糯间香甜。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忆端午作文600字(三)
端午节,在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每当到了这一天,我们金乡都十分地热闹。
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无论是小孩、妇女都要换上新衣,而且还要包粽子,不过最重要的是莫过于一家人吃团圆饭了。
端午的粽香,萦绕着我岁岁童年。过端午,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食品。做粽子的材料必须要有粽叶、五花肉、糯米,如果不喜欢吃肉馅的粽,也可以加别的材料如:蛋黄、蜜枣、黄豆……
而我最喜欢加的馅便是五花肉。每逢端午我都会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向妈妈学做粽子。
首先,你必须拿一到两片粽叶,将粽叶对折形成一个三角体,不过下面还有一面是空的,这是为了放食材。然后拿一把勺子放一两勺糯米,接着用筷子夹起一块五花肉放进糯米中,然后再在肉上铺上一层糯米,最后用粽叶把那个空的部分包起来,再拿一根绳子围着粽子包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可我的粽子远远不如妈妈包的粽子好看。妈妈的粽子是很形象的,立体的,而我的粽子总是这里缺一块那里缺一块,有时没有包好就把所有的粽米撒了出来。妈妈和爸爸都哭笑不得。
包好粽子之后要放在锅里煮。没过多久,一股香喷喷的粽叶味就向四处蔓延开来,我闻了都要垂涎三尺。
端午那天,妈妈烧了好多的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十分地开心。我和爸爸妈妈先送给爷爷奶奶祝福语,如:“祝你们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时它们总会乐得笑开了牙。接着再由我送给爸爸妈妈祝福语,如:“祝你们百年好合,工作顺利!”妈和爸总会笑着摸摸我的头。
端午这天把我吃得都撑破了肚皮。这特别的节日让我刻骨铭心,无论光阴流转,还是天涯海角,都会一直印记在我的脑海中!
忆端午作文600字(四)
我已经好几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现在的我犹记得几年前全家一起过端午的情景。
那天我们都起了个清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去在在粽叶。早晨的粽叶是最新鲜的,翠绿的叶子上不是划过小水珠,显得它更加的生机勃勃。我们只挑大的摘。我年纪较小,眼睛尖,这样我和奶奶就成了一对好搭档。我一看到大的就告诉奶奶,奶奶就去摘,一个早晨就这样温馨的过去了。
糯米、配料、粽叶、结绳,一切准备就绪,只差包了。我往常一般都是在旁边观看,玩耍,但这一次我要包。在家乡包粽子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是不允许人打扰的。中午,大家都坐在庭院了,我也不例外。由于第一次包,所以奶奶手把手的教我。“首先要将棕叶卷起进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看都没看奶奶的示范,就拿起一片粽叶竖着卷了起来,卷完后,我还得意洋洋拿着去炫耀,结果大人们都哈哈大笑,我迷茫的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说:“要卷成圆锥形,像花束一样。”说罢,便示范了一遍,我学的有模有样,下一步是放糯米,这一步简单,我三两下就完成了,放完糯米,就可以在配料,有红枣、肉、花生等,我喜欢甜,所以我选了蜜饯。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我选来一根绿色的结绳,按照奶奶的指导在它最突出的部位打绳,我是一个没耐心的人,半天没打好结,心一急,就打成一个很小很紧的小结,我十分满足。我做完了一个就没做了,围在大人们身边左看看,右看看。奶奶已经包了很久,于是,我便走到奶奶身后,为奶奶捶背,庭院中其他的小孩看见我这样,也纷纷的去帮忙了。
又是一个端午节,但却有不复以往的温馨快乐,到嘴的不再是自己辛勤包的甜美粽子,而是拿起超市里的速冻饺子。所以我希望在城市中的人啊,放手中的事情,一起体验过节团圆的喜悦。
忆端午作文600字(五)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以前,我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是那心灵手巧的外婆做的香喷喷的肉粽。长大后,我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刚正不阿、铁骨铮铮、洁身自傲、不向世俗献媚的屈原。
说起屈原,我就想起他历经波折的一生。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53年的楚国,虽然出生贵族,但不属于直系贵族,生活清贫。正是因为屈原见过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才有志振兴楚国,有志让百姓远离战乱,过上富足的生活。他将自己的志向以诗的形式写了下来,并且一生未曾改变。
屈原青年时期得到楚威王的重用。后来楚怀王继位后,屈原看清了楚国内忧外患的局面,极力劝谏楚怀王进行变法改革。可是因为有小人在中间挑拨离间,楚怀王跟屈原的关系岌岌可危,因此出现了屈原人生中的第一次流放。
在屈原看来,谏言是臣子应尽的责任,可他忘了谏言本身就是有弊端的,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谏言是可以依律处之,屈原因此被流放三年不得复谏,这对屈原是一个强有力的打击。但彼时,屈原担心的不是自己丢了官职,而是不能实现复兴楚国的梦想。他将自己的忧愁志向写了下来,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离骚》。
第二次流放则是屈原受昭出使齐国。楚怀王想与齐国结盟,一起抵抗秦国。回到楚国后,屈原不断地进谏,结果再一次被流放。
第三次,秦国正在攻打楚国之际,楚怀王病死在秦国境内,屈原再次向新任楚怀王不断进谏,结果被贬得越来越远。早已预料到楚国即将走向灭亡的屈原投身汨罗江,殉国而死,但是他的精神人们将永远牢记。
屈原伟大,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惜一死,忠言直谏;有人认为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不在乎个人生死的国家大爱;我认为屈原伟大是因为他忠贞不渝,浊而不清,诗心永存!
忆端午作文600字(六)
今天听到妹妹朗读《端午粽》这篇课文,我的思绪突然回到了去年的端午节。
“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一大早上窗外传来了欢快的儿歌声,我从睡梦中醒来,才突然反应过来:今天是端午节!咦!爸爸不是说他们单位要举行健步走活动吗?我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问爸爸:“爸爸,你们单位今天不是要举行健步走活动吗?”爸爸看看表,不慌不忙的说:“没关系,我们单位的活动七点开始,现在才六点。”听了爸爸的话,我悄悄地钻进爸爸妈妈的被窝里想再睡一会儿。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忽然很好奇“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呢”?
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楚国战败,屈原抱着石头投江自尽。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人们准备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竹笋壳包住饭团,外缠彩丝。后来就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为了寄托哀思,各地还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这一天,人们还会在门上插上艾叶,给小孩带上香包,还有的带着彩绳,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妈妈的故事让我长了一番见识。
七点整,我和爸爸来到了他们单位的集合点——西城阁。我们健步走到四桥又原路返回到西城阁。活动结束后,我和爸爸就回家了,一进家门,一股丝丝的清香扑鼻而来,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原来,妈妈已经煮好了粽子、鸡蛋和大蒜,粽子的口味可多了,有红枣味、红豆味、蛋黄味、腊肉味……好吃极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端午节,即参加了爸爸单位的健步走活动,又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转眼间今年的端午又快到了,希望那个时候疫情已经过去,我们能快快乐乐的过一个端午节!
忆端午作文600字(七)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便如约而至。
听爸爸说,端午可大有来历呢。古时候,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乡亲们为了防止鱼类啃食屈原的躯体,便往江里扔粽子,并划龙舟来驱赶鱼。后来,这些习俗一代代传承,划龙舟、吃粽子也成了端午特有的习俗了。
端午节这天,江上人声鼎沸,一条条龙舟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岸边,一蓝又一篮的粽子摆放在供桌上,香飘十里。我飞快地在人群中穿梭,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便听到比赛即将开始。
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参赛的龙舟似离弦的箭,“嗖”的一声,万箭齐发,赛道顿时热闹极了,人群这时候也沸腾起来。参赛选手们各个身穿红色救生衣,身姿矫健,朝气蓬勃,频率一致的船桨击起一片片水花,额头密密麻麻的汗水为他们镀了一层神圣的光。竞技精神在他们身上闪耀,发挥得淋漓尽致。
骄阳似火,龙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有的龙舟双目放光,摄人心魄;有的龙舟口含珍珠,霸气侧漏;有的龙舟胡须迎风招展,威风凛凛。
比赛进行到尾声,参赛选手们猛地加速,向终点齐头并进,不相上下。终于,一个队伍以微弱的优势抢先一步,观众席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惊飞了栖息的白鹭。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忆端午作文600字(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到这句诗,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想起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在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以此来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前一天,奶奶早早便背上竹篓上山采艾草去了。奶奶还亲手编好了有吉祥和辟邪的作用五彩绳和蛋兜。
在我们家,“端午节”包粽子是最受欢迎的。妈妈一早便去超市采购,买了糯米、粽叶、蜜枣等食材。回到家后,妈妈把糯米放进盆里泡,一颗颗白白嫩嫩的糯米,像一个个大胖娃娃。泡好糯米后,妈妈开始洗粽叶,你看,那漂浮在水上的粽叶两头尖尖的,多像一艘正在行驶的龙舟。
准备工作完成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只见,妈妈熟练地拿起粽叶卷成锥形,再放入糯米,在偏角落处再放上一颗蜜枣或一块肉。这就像在雪白的云朵上加上色彩,让云朵更加绚丽。待粽子胖起来后,妈妈便三转两转捆上绳子,一个粽子包好了。粽子小巧可爱,嫩绿的粽叶像是给里面的小孩披上的外衣。看着它们,我心里想:粽子好像很好包,我也要试试。说干就干,我拿起粽叶逞能地学着妈妈的样子,结果功夫不到家,糯米撒了一地,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最后我终于勉勉强强地包了个“粽不像粽”的粽子。
过端午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等到厨房弥漫着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那时妈妈已经煮好了粽子。跑进厨房里,我迫不及待地捞出了一个,剥开叶子,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美味极了!
每当闻到阵阵粽香,端午节便随之而来!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会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用独特的方式来纪念屈原,传承着不能遗忘的悠久历史文化。
忆端午作文600字(九)
龙舟水漫过,彩虹横挂在夏日的榕树枝头的时候,每户人家门前挂着的艾草和菖蒲,都挡不住从门缝中飘出的阵阵粽香。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爷爷奶奶总会在天色初明之时便起身洗漱,叫醒大人们之后颇有仪式感地在墙角倾洒雄黄酒,然后将点燃的艾草铺在屋子里的每个角落。因此,端午的早晨我总是被浓郁的艾草味给唤醒。醒来后就能够听见厨房里的淘米声,踏进厨房,奶奶双手已然开始在一片片洗净的粽叶和各种材料中或舀、或捏、或挤、或裹。我毕竟是贪玩,每每抓起一小把米,就要放两颗咸蛋黄,戏称为双黄白粽子。奶奶只是慈爱地看着我,手中依旧不停地上下翻飞着用绳子将粽子捆好。成品的粽叶上是泛着油光的,里面包裹着的肉馅和咸蛋黄香气渗出那已然金黄的糯米。我胃口不大,但搬着小板凳在一旁看着奶奶手中出品的一件件艺术品,我却是能够看上一整天。
吃过粽子后,我们几个小朋友就一起穿过长长的雨巷,闻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来到杨柳依依人头攒动的湖畔。其实离着不远就已经听到阵阵呐喊声,靠近了观望,更是震耳欲聋。
日光照射在划船的青年们身上,汗水覆盖下的肌肉在灿灿光亮之下显示他们训练的结果。随着密集的鼓点伴随着龙舟的飞速前进,岸上的欢呼声一阵盖过一阵。待到分出胜负,又是一阵欢呼声,但里边儿还夹杂着些许懊悔的叹息声。我们也就趁着这个劲儿,在湖边接好一盆水,泼向胜利的队员们,给予他们另类的祝贺。
岁月匆匆,此刻的我又怀念起儿时的端午,那一切似乎有些遥远,又那么接近。但是我知道,无论风雨,粽香总会如期弥漫在每个五月初五,龙舟破浪前行的激烈场景依旧在每个水面重演,祖祖辈辈的怀缅和祝愿,闻不尽的艾草香,道不完的端午情。
忆端午作文600字(十)
又到了端午节,大街上到处都是粽子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
我们一家都喜欢吃粽子。每年是奶奶包粽子,可我不会。爷爷经常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年,九岁的我,是个小大人了,想让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提前买了粽叶、糯米和蜜枣。泡好的糯米,像一粒粒白色的小珍珠,翠绿的粽叶像一叶叶扁舟安静地躺在竹簸箕里,奶奶两手将粽叶一折,糯米一倒,麻绳一扎,一会就包好一个,动作又快又灵巧,我看得眼花缭乱。奶奶苍老的手扶着我的小手,教我把粽叶卷成锥子形状,再往里面舀点糯米,放蜜枣,然后把粽叶裹起来封口,最后用小绳子用力扎紧,我包了好几次,虽然歪歪扭扭没奶奶扎得好看,终于包成了。那几个“圆团团”是我的劳动成果,我看着下锅煮,等了好久奶奶捞了上来,我迫不及待地剪开麻绳:“自己包的粽子,甜甜的,很香!”爷爷奶奶看着我大口吃,他们脸上乐开了花:味道还不错吧,这就是劳动后的快乐!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的清香在舌头停留,我的思绪却飞远了。书里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忠臣,他写下了《离骚》《天问》等千古名篇。这些书我还没读过,但屈原投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警醒楚国的君主,要建设好国家,不要当亡国奴。屈原投江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想,屈原如果看到这盛世,一定会很欣慰!端午节,我很想说:“屈大夫,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