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颐和园作文500字(一)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我选择的第一个景点就是颐和园,因为我要亲眼见见课文中那美丽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这可是我已久的心愿啊!
颐和园门口游客如云。妈妈告诉我,颐和园是皇帝的御花园,也是给母后祝寿和游玩的地方。走进颐和园,我们先去了颐和园的买卖街,这个街完全仿照苏州而建,取名“苏州街”,是当年皇上像普通百姓一样能拿钱来购物的地方。买卖街两边是小路,中间有一条小河,河中开满了深粉色的睡莲,可爱的像一个小女孩红扑扑的小脸。我和爸爸东挑西选,最后选中了用苏州刺绣手艺做成的小背包,漂亮极了,让我爱不释手。
在苏州街我们乘船,来到了十七孔桥。因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上有好多石狮子,形态各异,真像课文中说的一样,他们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有的脚下踩一个球,生怕别人跟他抢;有的四脚朝天,昏昏欲睡,可爱极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28米,有273间,548根柱子,据说长廊的横槛上有一万四千多幅画,多数是山水花鸟图,还有四大名著中的情节,最惊人的是每一幅画都各不相同。
再往前走了很远一段路,终于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望,那宝塔形的佛香阁在阳光照耀下,琉璃瓦闪闪发光,雄伟壮观。眼前的排云殿是那么金碧辉煌,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真是了不起。
那天,我见到了比课文的颐和园还要美丽、雄伟的颐和园,还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颐和园,你的美让我喜爱,你的美让我留恋。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二)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风光旖旎的颐和园。
颐和园的风景十分优美,绕过大殿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有五百四十八根柱子,一直通到了万寿山的石丈亭。长廊的横栏上有各种各样的古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边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微风吹来,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便来到了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下仰望山顶,高高的山顶上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金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被太阳照的闪闪发光,我被这的美丽景象震撼到了。
登上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上面俯视下面,我看到了昆明湖上开满了荷花,长满了荷叶,美不胜收,如同在仙境一般,人人都是来欣赏着美景的,从我们这儿看去,整个湖面都是绿的,中间点缀着粉色的钻石。
我从万寿山上下来,站在十七孔桥上,望着昆明湖,清澈见底的昆明湖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满池的荷叶都在轻轻摇动着,仿佛成千上万又大又圆的绿扇子,把带着荷花清香的风都吹上岸来。荷花娇嫩的像小姑娘似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鲜艳。
能建造出颐明园这样的建筑,足以说明我国的古人是极有智慧的,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像颐明园这样的美丽景色将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三)
今天,我来到了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和一座白石做的十七孔桥通向湖心。我兴高采烈地随着三五成群的游客向十七孔桥走去。桥头上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些狮子各个神态各异、姿态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我细数了一下,550只,可妈妈却数出了546只,我不信,又数了一遍可却出现了第三个数字。在得到几个不同的数字后,我无奈地宣告放弃。
走下桥,我沿着昆明湖慢慢的走着。几只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互相嬉戏着。路旁柳树的柳枝随风摆动着。为颐和园平添了几分生机。
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爬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石阶上,远处的中央电视塔和一栋栋高楼大厦全能看得见,好像整个北京城都尽收眼底。
快到中午了,我们原路回到了十七孔桥。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大亭子,在之前因为对昆明湖的激动自动把它忽略了……这时,老天似乎听到了我的疑惑,赐给了我一个旅游团,团里的导游正好在介绍这座亭子,于是我的耳朵也竖了起来。原来它叫廊如亭,别名八方亭。当代的皇帝曾出过一个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有一个臣子当时就对出了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对联让我不禁拍手叫好。
要走了,我恋恋不舍地出了颐和园大门。这里真的太丰富多彩,不管在景色上还是在文化上,让我都不想离去呢!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四)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小新星英语组织的未来之星北京夏令营。
到北京的第二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过去的皇家花园——颐和园游览。早晨的颐和园,天空瓦蓝瓦蓝的,几抹淡云轻盈地漂浮着,柔和的阳光照在湖面上、树梢上,送来了几分喜气。
我们穿过文昌阁,看到墙边一排高大笔直的白杨树,树上的绿叶异常的茂盛,绿叶好似一个个小生命,在树头跳跃着,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远望着昆明湖,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站在长廊下,望着那晶莹澄澈地湖面,一眼便能看到湖底那一块块的鹅卵石。通过湖面,我们还看见了一只小乌龟,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好不快活。远处,几只小鸟的尾巴在湖面上点了一下,很快变成了几个小黑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了。
我们沿着长廊走,不一会儿就看见了昆明山和山上金碧辉煌的宫殿。昆明山下,便是举世闻名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了。
十七孔桥的桥头有一个守桥铜牛的雕塑,因为特殊原因,我们不能上桥,但是可以去昆明山上的云台殿里,我们还是很兴奋。站在云台殿前面,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城市里的高楼和远处假山上白塔。
因为时间有限,老师说我们得走了,但颐和园美丽的风景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爱这如诗如画的颐和园。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五)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郊。风景秀美,令人流连忘返。星期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风景怡人的颐和园。
首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十里长廊,长廊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盘卧在昆明的堤岸旁边,这条走廊有七百多米长,每次来到这里,我都要走一走,看一看,长廊上面有很多彩色的图画故事,有西游记,有西厢记等,长廊旁边有很多古树。这些古树时间最长的有四百五十多年了,最短的也有一百多年。
一见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伴随着落日的余晖,格外的好看!
沿着昆明湖的岸边一直往前走你会看见湖中央有一座小岛叫南湖岛,小岛里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晚上,我们在石头上赏月!
连接着南湖岛和堤岸的是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彩虹飞跨在碧波之上。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有的在回首遥望,有的在照顾孩子,还有的在嬉戏玩耍……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真的像活了一样,栩栩如生!
颐和园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就像对联“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中描写的一样,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六)
同学好,请跟我一起来游览颐和园。我先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大致情况吧。颐和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来到咱们颐和园,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围绕着昆明湖游览一周了。请跟着我,一起沿着昆明湖游览吧。大家可以看到,湛蓝色的水在日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偌大的湖面上方架了一座桥,这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本是亮白的石头雕砌,却因岁月而泛黄。走在桥上,用手抚摸着这些石狮子,可以感受岁月的沧桑。
走下桥来,风微拂,和煦的风吹来了湖水的味道。一会来到了石舫。石舫可以说是这颐和园唯一有西洋建筑特点的景点。它浮于水上,不禁会让人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平添了几分落寞。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必也是它的意图。
走至长廊,站在长廊东侧尽头,向西方望去。层层木柱似一环套一环。横梁上的画十分精致,涉及了中国山水和四大名著的故事。
亭阁楼台,幽曲小径,它们一直都在。尽管物是人非,可它却永久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文化明珠。
大家可以看到颐和园里唯一一座不高的山——万寿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爬上去游览,会收获别样的风景。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七)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颐和园游玩。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近处湖岸边有荷花尽情的绽放,往远处望去,依稀可见湖面上三三两两的游船和闻名遐迩的万寿山在水中的倒影,整个颐和园真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我们顺着湖边一路向前走,登上了17孔桥。桥的两边有白石栏杆,一共有128根,每根石栏杆上有石雕小狮子。狮子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我边走边数,足足有540个。
穿过龙王庙,直奔昆明湖。我们在岸上租了一条船,船的样子好像一条大龙,我迫不及待坐上船,过了一会儿,船开动了,向岸上望去,周围绿树成荫。低头看昆明湖,湖水碧绿,船的周围泛起涟漪,岸上绿树的倒影在水中微微晃动,据导游说,昆明湖就是仿杭州西湖建造的。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船靠岸,在昆明湖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一眼看不到边。这条长廊听说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都有图画。我走完长廊后发现没有一幅画是重复的。长廊两旁种满了花草,微风吹来花就传来阵阵清香……
一路上,我连蹦带跳的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着颐和园中的所见所闻。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走出园门,结束了今天的游览。
游颐和园作文500字(八)
这里是颐和园,碧波荡漾。踏上新建宫门,一眼望去,是一片莹绿的湖——昆明湖。它的美让人们不禁赞叹,那映浪的湖,散发自然的绿,优美而怒放的它浪不大,但也不小,已经漫到了铜牛的底基。但如果你不身临其境,根本不会发现虽然秋风掠过但发觉不到秋,那金色的来临,远方一片葱绿的树林,映着一座孤立神舟的宝塔。
往旁边走会看到十七孔桥和文昌阁。文昌阁是古人对学识的崇拜,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才的重视。
再往前走是仁寿殿,它是垂帘听政的体现,凤中龙侧,大大超出了常人的思想,本应龙为尊,“九五”至尊,可想应高居中堂。不料,凤在中,龙在侧。这里是皇帝时的中堂,上朝用。再走是玉澜堂,是光绪的住所(休闲时),美丽而典雅,仿佛进了大宅。这里就是因光绪支持维新,而被慈禧困于此地,用石墙包围,不可进出。然后是映日光的翠蓝色戏台,接着到了慈禧的住所(休闲时)乐寿堂,一套接一套,一门道通山,一门道通湖,交加穿插,四通八达。这里有一块异常魅力,令人向往的巨石,是中国最大的园林石,据说自康熙起便多次搬运,却无法进园,直到乾隆时期才进园,十分奇特。然后就是排云殿,气宇恢宏,大家气派,金碧辉煌。进去是排云门,走上去是佛香阁,屹立万寿山之巅,保佑大清万寿无疆,金佛鼎立,碧瓦苍云,一片安详之色,承载千万。
出来时,经过众香界、四大部洲等佛系建筑后,越过苏州街上空的桥,伴着溪流和晚霞,结束了行程。再见!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