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书信作文内容页

物理学家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物理学家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篇1

今天我读了《丁肇中》这本书,全面地了解了丁肇中的成功之路。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丁肇中出生于美国,回到中国后过着流亡的童年生活;进入中学阶段后发奋学习,却在高三联考时名落孙山,考不到重点大学;后来仅带一百美元随布朗教授赴美深造。在美国,丁肇中不断更换地点,与不同的教授一起学习,后来发现了J粒子,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后来又相继做了“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和反物质”等实验,为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丁肇中博士在中学时期的时候,以苏东坡《错论》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以前,凡是有大作为的人,不只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也一定有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坚定意志。这句话对丁肇中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那我们呢?我们是否有“坚忍不拔之志”呢?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取得成功。这就应了丁肇中母亲说得一句话:“无论你在哪一行工作,都要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丁肇中在赴美深造之前,曾经留下过预言书,预测自己五年后将获得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学位。但事实上,五年后丁肇中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博士了。之前他不断地在不同的学校和一些教授一起学习,并拜著名的李昂黎德曼教授为师,不断研究高能物理。丁肇中博士从理论物理转为实验物理的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丁博士能够不断的前进,他说:“要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这不正为我们前进指明了道路吗?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应改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这不等同于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吗?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期间,丁肇中读了《量子动力学》一书,激发了他对探索新粒子的兴趣。在1966年到1974年这九年的时间里,丁肇中博士的研究小组不断奋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发现了J粒子。他在发现J粒子的时候并不急于向世界公布,而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验证。他说:“手中的一只鸟总比林里的两只鸟好。”这体现了丁博士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同时,丁博士也是一位爱国者,当他获得诺贝尔奖,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就强调了用中文讲话,这足以看出他强烈的爱国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并没有停止他在高能物理学中的脚步,继续研究,模拟宇宙大爆炸、寻找胶子时发现了“三喷注”现象,还使AMS——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用于揭开反物质的奥秘。生活中,有些人淡泊名利,不断前进;有人因在某一方面有了小小的成绩,就躺在证书上睡大觉。丁博士则属于前者。我们也应该不被一时的荣誉蒙蔽了心,止步不前,因为荣誉只代表过去。

丁肇中博士的成功之路引人深思,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我们要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永不止步!

物理学家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篇2

在70年代,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均由三种夸克组成。我当时就怀疑,为什么只有三种夸克?

为了寻找新的夸克,我决心组装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对夸克探测的灵敏度为既有探测器的100亿倍。也就是说,我们要在100亿个基本粒子中找出由新夸克组成的新粒子。这个实验的困难度可以用下面的比喻来说明:在一个下雨天,每秒钟在烟台落下的100亿个雨滴中,有一个颜色不同,我们要将它找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当时,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夸克只有三个,再加上这个实验的难度太大,使得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加速器实验室都拒绝接受这个实验。最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终于允许我们进行这个实验。我们果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夸克,该夸克所组成的粒子呈现了意想不到的性质:

1、非常之重,比所有的已知粒子都重;

2、生命期很长,比已知的粒子长1000倍以上。这些性质显示新的物质的存在(来自新的夸克)。而夸克只有三种旧观念被证明是错的。今天我们已知最少有六种的夸克。

3、由于这项成果,我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奖。这里我们得到了第二个启示:对于你认为正确的事,应永远保持自己的信心坚持做下去。

物理学家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篇3

根据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理论,爆炸产生出对称的正物质相反物质,应该有一个反物质的宇宙同时存在。

经过多年的实验,我们现在知道所有的粒子均有其对应的反粒子。问题是如何找到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

如果有反物质存在,它必然会释放出反碳、反氦、反铅,等等,它们会在大气层中被湮灭掉。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探测器送入太空进行探测。由于反物质与物质的电性相反,我们可探测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根据其旋转方向,决定其电荷符合,进而分辨该粒子是正粒子还是反粒子。

是我们根据以上考虑设计的探测器。AMS(01)已于1998年6月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带入太空进行了10天的太空飞行,采集了大量的数据。所发表的文章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高度评价。AMS(02)将于2003年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3~5年的实验。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面临的新问题是:如果宇宙开始于大爆炸,物质与反物质应该各占宇宙的一半,那么,反物质的宇宙在哪里?我的第四个启示,也是最重要的:常保持好奇心,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感兴趣,并辛勤地工作,力求达到最终的目标。谢谢!

物理学家丁肇中致同学们的一封信 篇4

费曼、薛丁格、朝永正一郎等知名物理学家,在近代电磁理论中均认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在1960年之前,所有的实验均与这个理论的预测相吻合。1964年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建造完成一个大型电子加速器,并由哈佛大学与康乃尔大学在这方面的专家设计建造了一个高灵敏度的实验,求测量电子的大小。实验结果显示,电子是有体积的,它的半径是10~14厘米。实验与原理不相符合,证明近代电磁理论是错误的。

1966年我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做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电子的确没有可测量的大小,其半径小于10~14厘米,与理论完全符合。也就是说近代电磁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得到第一个启示:切勿永远顺从专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