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 篇1
”弹指之间沧桑巨变,风光水转凉涛震撼。”中国有着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故宫、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说乐山大佛了。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东山市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它可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呢!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弥勒佛的发髻,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下一跳,总共有1051个。
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建造乐山大佛吗?他是怎么建的呢?因为乐山大佛位于三江汇流的地方,水很急,船到了这里经常船毁人亡,一个叫海通的和尚路过这里,认为是水里有妖怪作怪,于是在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的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40年后,四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历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公元803年,前后经历90年时间才完工,90年哪,整整90年,让古代人想也想不到的年龄,整整造死了三代人。这个传说让我懂得了要干一件事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如古文”虽我必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建造乐山大佛用的金钱从肩到腰再到脚,一共要70万,可见建造乐山大佛使用的金钱非常惊人。
我真为古人感到敬佩,古人能够修出这么大的佛,凝聚了古人的聪明和辛勤付出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 篇2
牛煜凝
乐山大佛,原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汇流处。
相传唐朝的时候,有个和尚法名海通,他来到嘉州,见凌云山下江水汹涌,时常危及当地,便想帮助百姓。彼时,他又遇到了石青,石青虽然是一个石匠,但他也有一颗想帮助百姓的心。于是,他俩决定带领百姓在山岩上凿一尊弥勒大佛,以期保佑当地百姓能安居乐业。大佛修建过程中,海通和石青等人相继去逝,之后,西川节度使韦皋帮助海通和石青完成了遗愿,组织百姓凿成了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平,足踏大江,双手托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远处望去,乐山大佛那慈祥的面容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瞬间被大佛这姿态给迷住了,心中不禁对海通、石青等人肃然起敬。近处看,大佛目光中流露着慈祥的神情,嘴巴微微向上翘起,整个面部、身体和四肢都是那样的和谐。双手放在膝上,正襟危坐,俯瞰三江!
乐山大佛,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宏伟。在这里,大佛千年未老,静看三江;在这里,大佛俯看子民,慈祥温和;在这里,大佛看遍乐山,保护中国。江水虽然汹涌,大佛却有着镇守三江的法术。
乐山大佛,一个美丽而又宏伟壮观的地方,一个5A级旅游景区,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我爱这个地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 篇3
乐山大佛大,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东、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流处。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堪称“世界最高”。它不仅雄伟,也被人们誉为世界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的智慧结晶。
来到大佛脚下,大佛神情庄重,双眼目视前方,保佑我们平安。大佛的一侧是九曲栈道,据说平时工人为了修建大佛,而开凿方便上下的楼梯。它的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临江危坐。头高14。7米,有七层楼那么高,头宽10米,相当于一间教室长度,发髻一共1051个。一双耳朵长6。7米,可以站3个大汉。嘴巴和眼长3。3米,像一艘小型渔船。我在大佛面前就如同我看蚂蚁一样,在它面前我显得如此渺小,真不愧是一座雄伟的大佛啊!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阵风,穿过树林,跑过大佛,拂过小草,在九曲栈道消失了。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回顾历史的长河。大佛是由法号海通的禅师为了镇住水灾,而筹资巨款,以弥勒佛为原型开始浩大工程。进过海通禅师,四川节度仇兼琼和韦皋用了近一世纪,三代人的努力才铸造了今天的大佛。
日已落,舟已过,人已过。有着劳动人民智慧的、雄伟的大佛给我珍贵的回忆,我为中国而感到骄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作文 篇4
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它就是四川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像。
乐山大佛的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但最有特色的地方,那还得是他的发髻。大佛从上到下共有1051个发髻,布满了大佛全身。
早在几千年前,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工程之下,在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才完工。
乐山大佛还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向左侧边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西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但,为什么要建乐山大佛呢?原来,在唐朝的时候,海通禅师在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修行。每当夏天涨潮的时候,常常有船毁人士的悲剧发生。为了普渡众生,他下定决心要修建佛佛。后来,他建造完成后,岷江上就再也没发生过翻船的事情了。现在你是不是对建造原因更加清楚呢!我猜一定是的。
乐山大佛是我们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征,是建筑史上的奇迹,真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