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小学作文五年级作文内容页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1

故宫

裴斯怡

“三岛春生云气暖,九霄地迥月明多”。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按南北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故宫四面分别有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四个门,四个门均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故宫的四角都布有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故宫的外墙有10米高,周围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全部建筑由外廷与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廷由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组成。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大婚、册封、节日庆祝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有后有御花园。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宴寿安宫等。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他们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使故宫重新凸显出昔日皇城的风貌。(出处:百度搜索,有改动。)

相传,当时明朝的永乐皇帝下令在故宫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有着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的角楼,但是所有木匠们都没见过这样复杂而有造型精美的角楼。正当木匠们发愁的时候,有一位木匠师傅见到一位卖蝈蝈的老人,正挑着很多蝈蝈笼子走街串巷的叫卖。他觉得好玩,就买了一个蝈蝈笼子来解闷,没想到他仔细一看,发现这重重叠叠设计精巧的蝈蝈笼子不多不少,恰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于是角楼便被建造出来了,而据说那个老人就是显圣的鲁班。(出处:百度搜索,有删减。)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直到1911年清帝退位的约500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24位皇帝。故宫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故宫是唯一的见证者。故宫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着那无法满足的欲望,也象征着最后万事皆空的死亡。它好似一面明镜,让国家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出处:百度搜索,有改动。)

啊!我爱故宫!我自豪,我骄傲,只因这世界五大宫之首,无可比拟的皇城——故宫!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2

东方“明珠”——西湖

冯梓宸

人们常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大的因素是有西湖这颗明珠。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颗明珠,正是有西湖,才让杭州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之一。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名称,最早据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早期的西湖是一个海湾,经过湖泊的沼泽化演变成如今的西湖。西湖总面积为面积约6。39平方千米,它南、北、西三面群山环抱,湖光山色互映,秀美无比,象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之旁。苏堤与白堤把全湖隔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俯看西湖,西湖犹如一位少女蒙着面纱。向远处看,朦朦胧胧的看见了断桥,雾中的桥呈灰色,白堤犹如一条长龙。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玉龙和金凤有一颗明珠被王母娘娘偷走了。玉龙金凤在王母娘娘的宴会上看到了明珠,在和王母娘娘争夺时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西湖有十大名景,每当我欣赏这些美景时,不由得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让我至今难忘的便是其中的三潭映月。三潭印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景观享誉中外。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资料来源网络)

西湖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千古名句;西湖真不愧为世界遗产名录之一!。但我们在赞叹西湖美丽之余,不要忘记要保护它,让这颗明珠永远散发夺目的光彩!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3

故宫

梁清瑜

“推开一扇门,两朝三世六百年”道的是故宫。她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侵袭,至今风采依旧。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有致。她,不愧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不愧被评为海外综合影响力榜首的博物馆,不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她,就是故宫!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1420,设计者是蒯祥。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中国五个世纪以来最高的权力中心。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故宫的建筑是木结构的,拥有殿宇9999间半,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被称为“殿宇之海”。(①选自《世界地理百科知识》,有删改)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你们知道吗?故宫的布局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来建的。来到故宫,你会发现,故宫的所有宫殿都是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②选自《中外文化常识一本通不可不知的1500个文化常识》,有删改)

故宫有四个大门,平面为凹形的是正门(南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你又会发现,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整体。(③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再来看,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是有外朝内廷之分的。外朝是封建帝王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④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翻修,整理出大量文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现有文物150万件,被分为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每件文物都价值连城。比如,故宫三大镇馆之宝——青玉云龙紋炉,是一件宋代的玉器,炉高7。9厘米,口径12。8厘米,炉底还印着乾隆为这件玉器写的诗呢!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称为“故宫博物院”。虽然故宫经过了多番翻修,可类似故宫的西华门百年城墙被人刻字这些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开发故宫旅游资源,不可避免地对故宫造成了伤害。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脆弱性,损失了就永远无法弥补。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洗礼”,能残留至今的文物更是弥足珍贵,我们必须保护好。(⑤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故宫,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到处画着精美绝伦的彩绘,雄伟壮观,器宇轩昂,肃穆庄严,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也是中国人为之自豪的金字名片,愿她世代相传。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4

莫高窟

刘宸绮

在沙漠中有这样一处奇迹,它有令人想象无穷的壁画,它有山相衬,它就是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选自“敦煌旅游网”)

敦煌莫高窟建立在荒漠中的鸣沙山东麓断崖。可它为什么要修建在荒漠中的一座山上?难道是出现了圣地异象?专家分析,宏伟的莫高窟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是有科学道理的。敦煌周围都是大漠,风沙滚滚,洞窟容易被侵蚀。但鸣沙山质地坚硬,耐腐蚀性很强。并且莫高窟周围有三危山,为洞窟变成了一个天然屏障。这样一个“宝位”在敦煌隔壁是很难找到的。

莫高窟不仅是一座精美的洞窟,还是一个佛教遗址,因此,莫高窟还有一个故事:

公元366年的一天,有个名叫乐僔和尚,手持禅杖云游到敦煌三危山下,这时正近黄昏,太阳快要落入茫茫无际的沙漠之中,但乐僔和尚当时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他正在寻思晚上如何度过。一抬头,在他眼前出现了奇景,对面三危山上金光耀眼,霞光万道,在闪烁的光芒中,仿佛有数千尊佛在金光中晃现。乐僔和尚被这奇景惊呆了,在这个地方开凿了一个石窟,莫高窟第一个石窟就这样诞生了。第一个石窟开凿了不久,又有个叫法良的禅师从东方来到这里,并在乐僔和尚所开凿的石窟旁开凿了第二个石窟。从那时起,莫高窟洞窟营建的历史也就开始了,并不不间断的开凿,一直延续到元代,形成了巨大的石窟群。(选自《甘肃文史资料辑》,有删改)

莫高窟还有两处让人感叹,那就是壁画和彩塑。

壁画面积有40000余平方米,它画出了佛教故事、经变故事……最有名的,还是飞天。每一个飞天都飘在空中,本是静态,却越看越像一幅动图。每个飞天虽不大,但清楚描绘了少女的着装、饰品、姿态。让人身临其境,好似与飞天一起唱歌跳舞,无忧无虑。

壁画早期还有一点西域风格,后来西域风格与中国画法融合,变成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现在莫高窟经过岁月的磨练,很有壁画上的颜色已经氧化,只能关闭那些洞窟。

除了壁画之外,莫高窟的塑像也相当美丽!莫高窟洞窟中的塑像大部分都是泥塑,因为涂上了色彩,所以称为“彩塑”。塑像的颜料都是取用矿石制作的,颜色鲜艳,过了很久都不会变色。比如第45窟就是彩塑中的典型作品。主尊佛像右手向上举起,左手扶在膝盖上,端坐着说佛法。他的面容从头顶到胸膛,处处体现着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他润红的皮肤,青色与赤色叠加的服装颜色基本都还清晰可见。只看这一个洞窟中的一尊佛像,就可以想象整个莫高窟的彩塑是多么精美。

莫高窟,是佛教文化的展现,是中西合璧的体现,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血汗。我们要珍惜、尊重这珍贵的宝物,让它们在世界上闪耀着更亮丽的光彩!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5

兵马俑

江怡睿

2008年04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赞扬兵马俑道:“人类遗产,中华之光。”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西安,是一个隐藏了2000多年的奇迹。

1974年,当地的农民在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了一些陶俑碎片,后来,大量的士兵俑被发现,立刻震惊了全世界。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先前,历代都以人殉葬为主。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选自《百度百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与三号坑。

另外还有一个四号坑,结合史籍,有学者认为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选自《百度百科》)

走到一号坑旁,上千个步兵俑纵队横队排列整齐,大部分为步兵,只有少部分是牵马的。他们是手握兵器,整装待发。上千个陶俑面貌神态各不相同,服装头饰随身份不同而各不相同,有似乎只有十几岁的稚嫩士兵,也有年老的将军。据说刚入土时,这些陶俑是彩色的,色彩非常逼真,由于几千年的土壤破坏,现在看到的,已经完全是黄土的颜色了。很难想像这些是陶俑,看起来似乎就是二千多年前的一支军队,突然遭遇重大变故被冻结于此,一直尘埋地下而已。也不知道这人来人往的游客是否会惊了他们的梦?是否会损害他们守护秦始皇陵的职责?这两千年后不熟悉的一切是否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不适应?当夜深人静,游人散尽时,他们是否也会轻声交谈他们今日的困惑?

这么逼真的陶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陶俑制作大体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制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俑烧成出窑后,再一件件绘彩,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

兵马俑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过程过于复杂,在此就不多赘述了。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是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6

西安兵马俑

张一丁

西安兵马俑被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叹为“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距秦始皇陵1。5千米,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排列,一号俑坑在南,长230米,宽62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有600多个兵马俑;二号俑坑长96米,宽84米,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有1380多个兵马俑;三号俑坑长25米,宽21米,面积为520平方米,有兵马俑73个。人俑平均高1。8米左右。(资料出自《百度百科》)

兵马俑是一个地下的土木结构;在地上挖一个5米深的坑,在中间筑起厚厚的墙,先在墙边搭起木柱,再在木柱上垒上横木,然后在上面用苇席将顶铺好,接着在地面上铺青砖,再然后在丁上铺好土,这样就好了,最后就是放俑,封堵门道了。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粘土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出自《糗问网》)

可是,为什么要把兵马俑放入在坑里呢?原来,从殷商时代开始,就有了人殉,而人殉就是把活人弄死,最后和贵族一起放到墓里。本来秦始皇也要这么做的,可李斯反对,就用人俑代替人殉。

1974年3月时,下和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而井口正好在一号坑的东南角,所以发现了一些兵马俑的碎片。在这年的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随着范围扩大,1976年—1978年又加了10多个修复组,也发掘了将军俑,军吏俑、铠甲俑、战袍武士俑、六射俑、跪射俑、骑士俑、御手俑、跪坐俑、车士俑、立射俑,车马和鞍马。

在兵马俑上还有许多秘密呢!铠甲上的“汉紫”,在自然界中提取不到这种色彩,秦人是怎么提取的?还有,青铜剑表面的铬盐氧代理技术是在1937年才发明的,防锈时间仅60年,可兵马俑的剑经历了2200多年,是怎么做到锋利如初的?不愧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现在的兵马俑是一位很火的“明星”了,是第一批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宝级文物,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它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7

敦煌莫高窟

徐梓嫣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历史”。莫高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令中国人自豪万分。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史营建的洞窟共735个,现存有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等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洞窟4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平方米,这些洞窟又是谁开凿的呢?[百度百科,有删减 篇7

原来是这样的,1600年前乐尊和尚请人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不久之后有一个叫法良的禅师开凿了第2个,并不间断地开凿,一直延续到了元代,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建筑。

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洞窟里最高建筑九层楼,也就是莫高窟的第96号窟,人们习惯上称“大佛殿”,它开凿于初唐时期。从远处观看,是一座宏伟壮观的九层楼阁,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在唐代就被称为“北大像”。接着是三层楼,窟编号第16~17号,16窟建于唐大。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故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侧发现藏经洞,后编号为第17窟。因此三层楼也是为数不多的窟中窟。(自行编写+百度百科)

洞窟里也有许许多多经文,壁画、塑像等。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搜狗百科,有删减)

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飞天壁画。敦煌的飞天壁画是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共同组成,492个洞窟中几乎都有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

来到第254窟,《尺毗三本生》故事画前面,只见两身飞天,头有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上体半裸,腿部修长,衣裙带丝巾,飘逸姿势自如优美。接着,映入眼帘的是《萨那太子本生图》,画中人物神态神情都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因年久变成暗褐色的色调,更表现出一种阴暗凄厉的悲剧气氛,让人久久驻足。(百度百科,有删减)

这么好的文物当然需人们去珍惜,1953年秋在法国深造的常书鸿,偶见《敦煌图录》的画册,为了保护敦煌放弃了优良的条件。先花费了2年时间呼吁并建设了研究所,再在1946年开始,把一生献给敦煌艺术。(百度百科,有删减)

我们要珍惜敦煌莫高窟这份宝贵的文物!余秋雨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我想说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敦煌是中国的,更是我们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8

东方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西湖

李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出自文学家苏轼《饮湖上初晴会雨》。诗中向我们介绍了杭州西湖,西湖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雅号,令中国人引以为傲。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有众多景点和平湖,断桥残雪等…它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那这么大的西湖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又是怎样一个结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原来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扬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提和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工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面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最初修建时远在秦朝,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立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的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了沙地,此后日积月累形成了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开就成了西湖。唐朝时,唐长庆二年(882年)十月至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对西湖进行了大整治,他主持修筑白堤,把湖分成了上。下潮。到了北宋,苏东坡的两任杭州地方当官员时,西湖淤塞,苏东坡大力疏浚,并把湖中淤泥用来修筑一条跨河的长堤,这就是苏堤的由来,苏提修成后西湖景色更加诱人了。

看了这些资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的仙岛上捡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珠光所过之处,树就长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了,玉龙和金凤就找王母娘娘要宝珠,王母娘娘不给就发生了,争抢争抢过程中,王母娘娘不小心一松手,明珠就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西湖。

西湖十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我最喜欢“三潭映月”,站在远处眺望,有三个葫芦班的玲珑小塔呈犄角之势,构成了一个漂亮的三角,三个小塔恰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你以为那只是装饰吗?不不不,当年苏东坡疏浚西湖后,为了监测湖泥的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小塔做工细腻,磨砂质感中又带着光滑,葫芦在中国谐音“福禄”,寓意美好,三座小塔相映成趣,让人陶醉,此时湖的绿柳、红花、奇石和远处高山都变成了陪衬,在蓝天白云之下,那三潭印月愈发显得美丽了。

到岸边看向水面,水面上有很多水生植物,其中长的最茂盛的就是睡莲,花朵千姿百态有含羞待放的花骨朵,像粉红脸蛋的少女,有半开的花朵,展开一两片花瓣,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一番风韵。坐船回去时从石塔旁边经过,定睛一看原来上面还有一个小葫芦,下面一部分有五个孔洞,花纹清晰可见,制作精细。

晚上的三潭印月更加美丽,湖面闪动着波纹,天上的月亮的光芒与水中的灯光交映耀,水面波光粼粼,月亮的皎洁与灯光的温暖交织在一起,一同在湖面闪动,此刻小塔倒影也模糊不清,却异常美丽,远处朦胧的群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的白云,皎洁明亮的月亮,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小塔,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岸边的石板路和树林,就像一幅画一般宁静而美好。

看完了三潭印月,再坐船去三潭印月南方的苏提,那里的美景和三潭印月相差无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苏提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观鱼,北接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首,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古朴美观,那苏堤的建筑者是谁呢?告诉你吧,苏缇是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建,当年他当官时只会20多万人利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苏东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约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这一条堤岸的雏形,虽然说是雏形,但是构成这一条堤岸的六条桥已经有了。长提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添加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环湖的绿荫丛中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亭榭,近处波光潋滟,风姿绰约,远处云山逶迤,雾霭漫漫。在宽阔的湖面上,巧妙的布置着一山、二堤、三岛。西湖是西湖又不是西湖,它同时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荣誉!

西湖,它汇聚了多少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们要懂得珍惜这些贵重的宝物,让这世界上的奇迹,一颗“东方的明珠”继续在中国闪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9

最美武陵源

卫家畅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以物外起田园”,这首唐诗就是描写张家界武陵源的。武陵源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成了美好境界的代名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以及桑植县的天子山,天门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将近500平方公里。

武陵源以五大奇观而闻名,分别为壮观的山峰,独特的岩石,幽静的山谷,宁静的溪流和深沉的熔岩石洞。武陵源不仅仅只有山水,还有稀有的动植物,其中最为珍贵的当然是白豆杉和红豆杉,飞禽“红腹角雉”也是全国稀有物种,这些品种都是武陵源地区独有的哦!

在武陵源这么多的风景区中,最著名最特别的,应该当属张家界森林公园中的石英砂岩峰林,这种景观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在武陵源辽阔的大地上,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43座,长度超过两千米的沟谷有32条。为什么武陵源会有如此奇特的景色呢?原来在远古时期,这里是曾经是汪洋大海,在海岸中沉积的石英岩石,经过复杂的地壳运动以及流水的长期分割侵蚀作用,形成了罕见的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山石峥嵘的地貌。

所以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的,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岩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和充满趣味的艺术长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一个几乎原始的武陵源风光,集“奇,雄,幽,野,秀”于一体,俗话说天下奇观归武陵,并非过于夸大哦。

正因为武陵源独特的风景和自然环境,不少文人雅士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历史上有名的贤士——汉朝大臣张良,就在这儿隐居过。张良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但后来吕雉当权,张良被迫离开长安,从赤松子游云游武陵源,从此隐秘江湖。据说张良从赤松子游天门山青崖等诸山,多存遗迹至今,张家界武陵源一直流传着许多咏叹张良的诗呢!

武陵源的美是来自大自然,在越来越匮乏自然景观的今天,我们要珍惜它,这样才能保护好上天赐予我们的这份得天独厚的礼物。愿武陵源越来越美!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篇10

天坛

李欣逸

“天坛除了金桥的建筑结构,完美的建筑技术,其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宗教气氛更让人惊讶!”这是席尔瓦博士和助手来天坛考察时说的话。天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完美的古代建筑群。(出自一乐教材)

那么天坛位于哪个地方呢?他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273公顷,极其引人注目。天坛的规模如此宏大,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天坛就是为了古代君主进行祭天消灾用的,祭天这种方式是从明朝开始的,而明朝的帝王就将祭天的地点定在天坛,其历史非常悠久,而且直到辛亥革命,祭天这种消灾解惑的行为才被废除。(出自百度,有删改)

天坛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建于明朝永乐18年,仿照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后来在嘉靖年间,皇帝听大臣言,便决定分祭,建圜丘祭天方泽坛祭地,之后圜丘被改名为天坛而方泽坛改为地坛,大祀殿改为祈年殿。后又已经修缮改进天坛变成了现今的模样。(出自百度)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天坛的构造。天坛有祈年殿,圜丘,斋宫,神乐署4组古建筑群。天坛社内外滩你潭北不为体验店,南部是平丘两组建筑有一条长360米的丹陛桥相连。在丹陛桥的东侧有杀祭祀用的牲口的宰牲亭神厨的,而在桥西有皇帝的斋宫。外坛西部则有神,月鼠在神月鼠南面则见有饲养祭祀用生的牺牲品,这些祭祀用的建筑真是应有尽有啊!(出自一乐书籍,有删改)

1957年,天坛被列为北京市古剑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天坛已成了旅游景点,他的风貌吸引了不少游客。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蓝瓦金顶做工,巧妙的乞年店一睹皇家祭坛的威严与神秘,看到色彩缤纷的黄穹宇,发现中国建住的美……站在天坛前,你会在惊讶之余对他肃然起敬,不禁感叹中国古人的建造技术真是非同一般,让人为之折服啊!

天坛它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对中国古代哲学历史等进行了诠释,它是中华的瑰宝,我们要共同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