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1500字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篇1

“量子”这个词,对于普遍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新颖又非常陌生的词汇,由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量子世界的陌生,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了解量子物理的人都非常的厉害,又或者是量子物理非常的难,非常的乏味又非常的枯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量子物理一点也不枯燥,相反的,它非常的有趣,它里面有非常多的新的概念,令你眼花缭乱,它还有非常多的公式,让你流连忘返。同时,了解量子物理不等于懂物理,所以了解量子物理的人并不厉害,只有研究到很深层次,才能真正的称作是厉害。

量子是什么?量子就是对于微观世界的一个称呼,量子就是微观世界中的物理学。为什么要将物理学分为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呢?其实,量子世界的事情与我们生活的宏观世界的事情有非常多不相类似,甚至有的地方与宏观世界完全的相反,将量子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区分开,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解释完了量子物理是什么,就该聊一下量子力学了

量子物理的发展史,是一个非常艰辛的故事了,量子物理的起步背景,是在物理的三大支柱的统治之下诞生的,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热力学则是这三大坚实的支柱,在这三大支柱建立起的城堡中的人们,都认为物理学已经结束了,物理学走到了尽头,许多的物理学家都认为,物理学的发展,要在小数点后6位中去寻找,意思就是说物理学完结了,人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精确实验数据,在原有的结论中不断改进,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能用已知的知识来解释了。在这样的时代,要提出一个与经典物理学相违背的理论则变得尤为的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连量子物理的创始人都没勇气继续研究量子物理。但是,量子物理的创始人,普朗克,在量子物理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第一步。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普朗克虽然为人们打开了量子物理的大门,但他自己却不断的在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之间不断地徘徊,甚至他还试图调和两者,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两个平行的世界,是不会有相交的点的,更不用谈将两者调和。普朗克曾回忆过他那企图调和量子论与经典理论的徒劳努力,并承认量子的意义要比那时他所能想象的重要得多,所以,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非常的不一样。

自从普朗克成功打开了这扇隐藏在角落的量子世界的大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前去查看,不断地深入了解。后来,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出现了,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有依据的。在很久以前,人们对于光的组成有着非常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光是由粒子构成的,然而,还有些人认为,光是一种可见的波,但这时人们普遍认为,光是一种粒子,直到后来,波动派给了粒子派致命的打击,这时波动派的主将是麦克斯韦,他成功使得波动派成为主导的学派,之后又是谁将波动派的大厦给巩固结实的呢?又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人,赫兹,他成功证实了光是一种波。所以爱因斯坦的理论算是和波动派的较量吧。在之后的几年之中,经历了数位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波尔提出了原子模型,康普顿完成了X射线散射实验,至此,光的粒子性被彻底证实。之后便是各种各样奇怪的理论出世,德布罗意创立了物质波理论。玻色提出光遵循一种建立在粒子不可区分的性质上的新的统计理论,也就是全同性。海森堡、波恩和约尔当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矩阵力学。泡利提出了不相容原理。狄拉克提出了δ函数。薛定谔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二种形式,波动力学,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波恩作出了波函数的概率解释。波尔提出互补原理,试图解释量子理论中一些明显的矛盾,特别是波粒二象性。狄拉克提出了相对论性的量子力学方程,用来描述电子,解释了电子自旋并且预测了反物质。

量子世界非常的奇妙,与现实世界大不相同,所以,你见到的世界真的是真实的世界吗?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篇2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可就这样一位智力惊人的人物,竟在量子力学理论上输的体无完肤!在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初,源于爱因斯坦与玻尔的终极辩论——上帝掷不掷骰子?

在这方面,爱因斯坦成为了“反动派”,在1926年爱因斯坦给玻尔的信中称: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它并不是真实的。这个理论没有接近“老头子”的奥秘。我毫无保留的相信,老头子是不掷骰子的。“老头子”是爱因斯坦给上帝的昵称。而量子力学的观点恰恰相反:“陛下,我们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而玻尔的量子力学最终胜出,爱因斯坦也少有的成为了败者,输的狼狈不堪。波恩哀叹说:“我们失去了我们的领袖。”“爱因斯坦,我为你脸红!你把自己放到了和那些徒劳地想推翻相对论的人一样的位置上了!”埃仑费斯特气的对爱因斯坦说。

是什么使爱因斯坦跌落神坛?一切答案尽在《上帝掷骰子吗?》中。这本书详细而严谨的介绍了量子力学的诞生与发展,从牛顿建立的经典物理学体系行玻尔等科学巨匠创立量子力学……更是生动的描述了海森堡不定原理,薛定谔的猫等著名的物理学概念,由浅入深。

故事由一场著名的争论——关于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开始。书中讲述了牛顿是因为胡克的抨击这个可笑的原因转而成为微粒说的坚定支持者,对波说进行长时间的打压:麦克斯韦又是怎么通过电磁理论扳回一城;光的波粒二象性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书中也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来讲述量子理论。如大名鼎鼎的芝诺悖论:阿喀琉斯是善跑的英雄。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他速度为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喀琉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喀琉斯必须继续追。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个理论听起来是不是天衣无缝?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空间不一定能无限分割量子效应是空间和时间的持续性丧失了,所以假设并不是总能成立!

又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薛定谔的猫。当薛定谔把猫放进一个盒子里,他认为在我们没有观测猫时猫属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毕竟在我们不观测这只猫是,我们怎么知道它到底是生的还是死的?可是这只猫怎么可能既生又死呢?进而又延伸出来一个理论:当我们不观测月亮时:月亮是不存在的!再残忍一些,把人类放进盒子中,盒子中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活的吗?这两个实验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自我意识,但猫没有。人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观察者,相当于把观察者自己放到了箱子里。可在没有观测者的情况下把一个智能生物放进箱子里是不可能的:一条谁也看不见的龙和根本没有龙有什么区别呢?在唯物主义中竟然出现了意识这种唯心主义的专有名词!这真是难以想象!

在本书中,还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本书中,你会看到牛顿成为了尖酸刻薄,极度爱惜羽毛的“反派角色”;胡克与莱布尼茨成为最大输家;爱因斯坦与玻尔针锋相对……

打开本书,你将遇到许许多多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世界难题:量子又是怎么诞生,上帝是如何“被开除”;爱因斯坦与玻尔又是怎么争论的;平行宇宙到底存不存在;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

爱因斯坦:玻尔,亲爱的上帝不掷骰子!

玻尔:爱因斯坦,别去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霍金: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篇3

忆过去

在研究量子物理的路上,一共有过三次波粒之争,每次都推翻了之前的理论,并且建构了新的理论。第一次在双方都没有充足的理论时,波动论因为支持微粒论的复色光是由多种不同微粒构成的,而被微粒论取代,但是在第二次微粒又被波动论用光的双缝干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而又被上次的败者波动取代。到了第三次,一直不统一的理论终于统一,因为在科学家的证明下,他们排除了不是粒子与不是波的假设,所以就提出了波粒二象性,认为构成世界的物质既是粒子又是波。

这三次战争和对热的本性的认识相似。对热的本性的认识,在历史上有“热质说”与“热的运动说”之争,其间经历了两百余年,直到19世纪中叶热力学第一定律确立,热的运动说才获得决定性的胜利。热是组成物体的粒子的运动这一学说,使得热和机械功的等效性在概念上是可以理解的,并为机械功和热的相互转化提供了一个解释的基础,也为气体动理论奠定了基础。

观现在

从数学上看,宇宙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宇宙是在一个超级大的坐标体系中,而时间与空间则类似坐标体系中的x、y轴。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这个坐标系看做一个长方体,时间和空间分别是它的长和宽,而高是一个我们目前未知的东西,因为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那么长方体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比如高减少,长宽增加,体积不变,因为我们看不到高是什么,所以就看到了如今的时间流逝与宇宙扩大。

从哲学上看,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物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心主义认为,宇宙是意识的,物质是以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不可知的。而且哲学上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一是物质粒子不可能无穷小,二是宇宙不可能无穷大,三是宇宙在时间上也应当具有有限性。

但是细看可以发现数学和哲学并没有什么关联,所以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是在研究透了以后,两者会归为一体,就像矩阵力学与波动方程是一个概念,促进了波动二象性的研究,也有可能是两者中一个会被摒弃,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更需要研究,需要我们这一代以及之后的世世代代为了真理为了本质而努力,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说明我们科学是最伟大的,真理大过人情,不要为了师情而放弃真理。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物理体系,可以将量子物理运用起来,像书里提到的量子计算机,所使用的量子计算就是使用量子比特进行计算。叠加和纠缠是量子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特征,量子计算机就是利用了亚原子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来进行计算。这使得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获得了指数级的飞跃,另外量子计算机消耗的电能很少,因为量子计算机可以使用量子隧道技术运行。科学可以改变生活,但一切都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所以不能只依赖于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更要成为那个肩膀的提供者。

望未来

在未来,量子物理会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激光技术、超导技术、晶体管技术,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大量的便利,甚至有可能能解决宇宙的秘密。比如如果可以将量子计算机运用好,可以为制药,金融以及更加重要的气候变化的预测做出贡献;量子通讯的高效率和绝对安全,让我们的通讯不会被人监听,不会被控制,而且极大地加强了通讯的速度,为人类提供便利;还有激光,它在之前很不被人看好,但现在在切割机领域,还是导弹防御系统都有着巨大的占比。所以说,我们今后的生活离不开量子物理,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大力发展量子物理。

总结

这本书看起来是一本十分枯燥无味的科普读物,但当你细细研究,你会发现书中作者不简单的想法以及量子物理那有趣的发展。这本书它更像是一本通过一门科学的发展来探讨人们对世界观的看法并且带有一些哲学性探讨的书。从刚开始,书名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只有我们把哲学与数学——这个世界最基础的知识给研究透彻了,我们才有可能发现这个世界的真谛。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篇4

自从看完了曹天元的《上帝掷色子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科普书,也是一本非常感性、有趣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书。即使量子物理学是一听就十分深奥的东西,但是作者也十分努力的,让每个普通人对量子物理学感兴趣。但既然涉及的量子物理学,这本学科也不会太容易,枯燥和数理性的东西不会因为叙述语言的改变而改变。只要你有兴趣用心投入仔细钻研,用心享受阅读。那么它也不算很难。

这本《上帝掷骰子吗》可以算一本比较高端的科普,不像经典物理那样,一个万有引力用苹果的故事就可以说清楚大概,你怎样让人想象人们肉眼无法看清的世界或是肉眼无法企及的宇宙呢?所以作者确实在啃一块硬骨头,但是他很难得的做的不错,这本书应该来说对于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都可以读懂大部分内容,就如我这样的读者。虽然到后面那带有“唯心”色彩的人择理论,带有科幻色彩的平行宇宙理论让我无比惊讶,那超弦理论让我很难理解,但是大体上我还是了解了理论物理从建立至今的过程,同时伴随书中量子物理领域的每一个突破,我的大脑也会随之一阵兴奋。正如副标题所说,这是一本量子物理的“史话”,它不是一本教科书,讲述的是一门科学的历史,又因为不是“历史”而是“史话”,所以,作者可以作些发挥,叙事不必过分严谨,这样的角度令作者言说这“不可言说之事”显得倒也颇为应手。

但凡涉及科学的读物,其严谨性总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在科学常识上它是否有所谓的“硬伤”。显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出现些科学上的不严谨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如果用纯科学的严谨语言讲述科学知识很难让大众理解,而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又往往表达的不够准确,所以从科普角度看,我认为值得在科学的严谨性上做出一定的牺牲,这可以看作科普的“成本”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大量使用或是借鉴了很多类比的例子,这种方法对于读者理解很多概念显然是大有好处的,我不是量子物理学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没法对本书的科学严谨性做出判断。看得出,作者对量子物理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加之该书的前身是论坛的帖子,已经经受了广大网友的鉴别和反馈,所以在成书时,科学的硬伤应该已经大大减少。我认为这本书是成功的,尽管由于量子物理本身的抽象性和难度,作者不可避免的使用很多了霍金眼中会大大降低科普书销量的数学公式,但是总的来看在严谨性与可读性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我想能拿起这本在封面上就指明讲述量子物理历史的人,应该是对科学有兴趣的人,应该是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所以一些数学公式应该不会吓跑他们。本书厚度超过了300页,如今很多人恐怕连300页的小说都看不下去,更别说厚厚的一本科普书籍了。所以,作者也在本书中插入了很多“饭后闲话”,讲述一些趣闻逸事,甚至如薛定谔的女友这样挺八卦的事,这就让读者在吸收了一通科学理论之后可以有些“课间休息”的时间。

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激动人心的科学历史,看的出作者对量子物理由衷的热爱,同时对这门科学的评价非常高。另外,作者也显然有很广的阅读面,所以在写作时可以天南地北,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其他领域的素材阐述科学。作者对那些在量子物理界光耀千秋的科学家的崇敬溢于言表,而且对量子物理界的每一个突破都有着由衷的激动,这让他有时候会抒情过度,很多诗话的抒情让人读着有些别扭。不过他很成功的一点就是在描写诸多科学家时,不是简单讲述他们的贡献而将其符号化,而是从各个角度阐述这些人的性格特征,让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如爱打赌的霍金,晚年倔强的爱因斯坦,宽厚的玻尔等等,而同时他抓住科学界的一切可以发挥出趣味性的地方发挥,如“薛定谔的猫”,“量子自杀”等等。总之,作者尽可能用“与时俱进”的言说方式来向大家讲述一段大大改变人类发展的历史,一部科普作品的意义不应该单单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更大的作用还是在于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同时让公众认识到这些往往在幕后推动人类前进的科学英雄。这些科学精英们本着探索的精神深入到更神奇的领域去探索宇宙运转的规律,他们最初的动机或许就是求知,自己也没有想到量子物理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就如当初很多科学家探索电的奥秘,却没有想到电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理应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敬意,他们并不需要摇滚歌星般的疯狂崇拜,他们只希望得到大众的认同,更希望大众更多的支持科学的事业,让科学的火种绵延不绝。

《上帝掷骰子吗》是本成功的科普读物,从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成功科普读物的一些特点,他的作者无疑首先应该了解阐述的科学领域,但是不需要一定精通,就如教师在课堂讲课更关键的是他的表达能力。作者应该有更广泛的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从更丰富的角度以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科学的普及。这本书成功的向大家讲述了量子物理的一段历史,或许并不完全准确,但是我们毕竟可以知道这门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毕竟了解了很多基本的量子物理理论,我们毕竟了解了大批伟大的科学家的事迹。对于一本科普读物来说,这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