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1
老家的民俗
甘益铗
我出生、生长在北京。但是我的籍贯在河南省。父母、祖父母辈的,世代都是河南人。疫情之前,每年春节,父母都带我回河南老家,我对老家的春节民俗有深刻的印象,比如,放烟花、包饺子、赶集采购年货、拜年、浏览人文古迹……
我们老家地处河南中原的一个乡村。春节前的赶集最有特色了,人们天不亮就起来,三五成群地往镇上去置办年货。我们先经过几条乡间小道,再走一段河边堤坝,爸爸、叔叔、堂哥、堂姐走着走着,会捡起石子往没有结冰的河面上打水漂,看谁激起的波浪圈圈最多;快到镇上时,还会路过一所小学和中学,每当这时,我会不由地想起我在北京的学校和教室、老师和同学,会很想念他们。镇上的集市就在不宽的街道上,路两边摆满地摊或者是小三轮车,卖着各种人们喜欢的东西,有吃的,有用的,哪里都是人来人往、摩肩擦膀的。在集市上转一圈,我们大人小孩儿都会拎着大包小包、边走边吃着零食满载而归。
我最喜欢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热气腾腾、馅儿里都泛着油光,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中吃下的饺子,好不美味!吃完饺子,就和好多小伙伴们一起在房前屋后噼噼啪啪地放烟花和鞭炮,黑夜中升起五颜六色的烟花造型,引发一阵一阵地欢呼。[ wWW.zUoweNbA.NEt ]
大年初一,走亲访友拜年,能看到很多七大姑八大姨婶子大娘,她们都满面笑容,看见人来,都大把地抓糖果花生,一边爽朗地聊着天。初一中午的饭菜各类最多,所有的年味儿都在一道一道琳琅满目的菜品中了。
初二,我会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图书馆、或者去河边溜冰。
初三,父母会带我们去寻访人文景点或名胜古迹,希望我能更多地了解河南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我又可以回到河南老家过春节了。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2
烧饼卷——朝天锅——乡情
李嘉灵
“设于集市,露天支锅,围一秫秸箱,名曰朝天锅。”鲜香的气息从“朝天锅”三个字内溢出,从那不加锅盖的热气中溢满鼻腔,溢满室内。朝天锅通常置于室外食用,若屋舍太小,那室内大抵是吃不得的。浓郁的香气留恋在屋里,绕梁三匝,赶也赶不掉。
山东人爱吃卷饼与大葱是有目共睹的。熟悉的白饼中卷了猪肉,金色的琥珀似的油花将厚实的面饼渗得像油纸般,颜色更浅更透明晶莹几分。馅料中不单有猪肉,若有忌口,还可以卷驴肉、面酱一起食用,虽不似猪肉般肉质细腻,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毕竟,无论个人口感偏好,团圆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馅料。家人亲戚团聚在一起,陌生的脸和熟悉的脸,一并氤氲在热腾腾的水汽中,大家聊着家常,叙着旧事,用木勺喝汤,再佐以清香可口的疙瘩咸菜,或从锅中捞上水莹莹的茶叶蛋,肥而不腻的五花肉,人间至味也不过如此了。偶尔还有清淡而不浑浊的汤水飞溅,时而一蹦几丈高,若离得太近,溅到衣服上也在所难免,但没人气也没人恼,大家都沉浸在团圆的幸福中。我也不由得被深深感动了,纵使此处并无云门陈酿,但我仍欣欣然沉醉其中。
烧饼卷、朝天锅卷的是齐鲁大地上的万物,卷的是碧浪翻泼黛浓的泰岳青峰,卷的是云雾润泽大明湖,卷的是余酣绕齿云门酿,卷的是山东人的质朴,山东人的热情,山东人的精神和魂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流水杯中泻,唇齿间窥见我的家乡。
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共同造就了一个叫家的地方。人应食物而聚,人不散,家就在。烟火人间,风味长存。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3
又到了冬天了,虽然有些冷,但阻挡不了我对冬天的喜爱。因为到了冬天,就预示着快要过年了。又能吃到奶奶腌的酸菜了。
腌酸菜是东北的传统,临近冬天,家家户户都去买白菜,一买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买,因为有些人家里有那种老式的泡菜坛。大小跟醋坛差不多,大约能装几十颗白菜,大得很。
奶奶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坛子。外表面粗糙,只有一种深棕色。用手轻轻地抚摸,有点像砂纸,摸着有些磨手。但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坛子,孕育出一桌又一桌美味。
奶奶先将大白菜去除,用清水一颗一颗的清洗,将烂叶子摘除。用水将坛子洗净,将白菜一颗一颗地铺在坛子中,每铺一层,就撒一层盐,每铺一层就,撒一层盐。每撒一层盐,一大袋粗粒盐就下去大半袋。估计每次腌酸菜都得消耗两斤粗粒盐。看见粗粒盐向下倒,就像下了白色瀑布一样,看着就感觉咸。当然,成品是非常美味的。白菜放置好之后,盖上盖子,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步,盖子周围有一圈凹槽,将水倒在凹槽中。用来隔绝氧气,让酸菜更好的发酵,如果家里有老盐水,可倒入老盐水,效果更佳。
大约过了一周,奶奶将坛子盖挪开,里面的白菜早已变成,可口的酸菜了。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奶奶取出一棵酸菜,用菜刀讲起剁成馅,包成面饼,放在锅里一烙,美味的酸菜馅饼就完成了,一口下去,酸菜的酸和饼的筋道,别提有多美味了。
酸菜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馅饼的味道就成为了我的家乡味道,可是看着奶奶一点一点的老去,我不知道我还能吃到美味的酸菜多少次,看见奶奶斑白的两鬓,不禁鼻子一酸,心中用种说不出的苦涩。毕竟每个人都要面对老去这一件事。不可避免的,但我希望,奶奶能健康长寿地生活下去。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4
踩高跷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热闹的东北二人转,绚丽的舞狮,甚至东北特有的大秧歌中,都多多少少会有高跷的影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房间铺了一层垫子,就像拼图一样的,在那里我最早接触到的高跷。
我们看着老师踩着高跷后,仿佛跳一下就能触碰到天花板。心中便按耐不住,纷纷想玩儿高跷。老师分给每一个同学,一个高跷。想到舞台上的演员踩着一人高的高跷。在普通的木地板上,行云流水的走来走去,来去自如。好像步子再大一点,不就可以从舞台一边一直迈到另一头,便迫不及待地迈开步子。
虽说高跷但也差不多只有三十公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也够困难的了。手抓住上面的把手,脚在下面走,感觉步子沉重了许多。如果手与脚配合不好,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左边和右边配合不好,双脚就会拌在一起;如果同学之间配合不好,两个人的高跷碰在一起,两个人就会同时摔在软垫上,可是我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
而舞台上的演员就不一样了。几个踩高跷的人走在舞台,各式各样的衣着各有不同。高跷高矮不同,但都只有一个特点——很高,简直无法估计。如果像我们那样总摔倒,那就会摔得很惨吧,然而他们走起来却毫不费力。人们抬头看他们,他们有的走的很滑稽,有的很严肃,有的走起来很沉重,有的带着轻快的步伐,清了清嗓子,每一个演员都唱出了自己的台词。他们配合的也很默契,完全没有瑕疵。那些踩着高跷的人,从高跷上向台下看,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吗?
但是现在会踩高跷的人也并不多了,高跷渐渐退出了舞台,不再受人们的欢迎,却永远都是我的家乡的民俗。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5
《家乡的老酒汗》
光阴几度在江南纯净的空气中摇曳,酿进岁末的气节,斟一杯风味予你。
那也有糯味稻香,更显米酒烈性的老酒汗的风味——
我幼时曾有一段日子与老一辈的亲戚在乡下生活。乌啼鸟鸣,柳丝榆荚足以让我愉悦。晨间的云海茫茫伴着丝丝缕缕的青烟与酒香转瞬在山顶消散,化作初生暖阳的光辉撒向田间。清风翩跹,栖在枝桠暖融间。踏遍烟波,糯香缀满不舍去。
酒仿佛人的能量桩,而家乡特色的老酒汗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碗人间烟火。乡下随处可见的,是庄稼人仰头痛饮,面色酡红,和千百年前嗜酒如命的李白那样——那年那月的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而此时此刻的他们,酒盏里没有才情、没有诗意,清冽之中,有的只是金黄色的麦穗与田野风情的日光。他是土地的儿子,却也曾像李白那样挥毫泼墨,大地为纸,锄头为笔,无限岁月,汗水恣意。
家酿亦已熟,呼僮倨盎盆。温州的老酒汗以蒸提优质黄酒精华而驰名中外,就是这样纯正的老酒,选择酿酒原料、制曲、酿酒都要按照节气时令。糯米的淡淡香馥卧在每一片温州人心上,辛辣香酒灌入喉,是李白“米酒清新醉仙人,酒香飘醚世人魂”的脉脉温情,而那“羔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辛辣之酒又是乐趣的催化剂——然,若是无酒,这乐也便不足为道了罢!温米酒可使人心境平和怡静,品花酒亦能予人以微醺的道遥快意。而老酒汗二者皆有之,可谓酒中之王,成吉思“汗”。
青瓷碗里老酒汗,慢熬田园风情;羊肠小道熟乡音,满掬烟火人生。大口吞咽着这喉间之物,扑灭阴郁的暮色,扑不灭望风披靡。又能给人带来何其多的豪情与快慰啊!它滚烫在胃里,亦慰烧着心间罢。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6
我是福建客家人,很早就听奶奶讲过客家船灯的事,我一直盼望着春节回家能亲眼看一下现场的表演,不过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所有的群众表演都取消了。我看了几段打船灯的影像资料,的确是声像俱全,很受群众喜欢的节目。
客家船灯又称“打船灯”,是一种流行于闽粤客家人聚集区的民俗舞蹈,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时演出,由农民自编自演,以船灯舞的独特文艺方式表演。
打船灯的起源现今无史可考证,据口头相传约从清朝顺治帝时起源,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船灯的主要道具是一条用画纸和木框架加工的船,长约3米,宽约1米,船底镂空;船中间是船舱,用彩色纸糊在矩形框架上,并绘上好看的图案,贴上对联。舱舱下摆用布绕一圈,以遮住演员的脚。船仓前后开舱门,左右开窗,四周悬挂饰物。船舱内有时还亮灯,整个船十分精致。
一个船灯班子通常有一个乐队,多为民间乐器,演奏民间流行的小调。船灯的演员为三人一组,其中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负责在舱中扛着整条船。并不停摇摆,模仿船在江河中行使的姿态。船头船尾各一人,船头的丑角称“艄公”,船尾的旦角称“艄婆”,两人各持一桨,边唱边划。唱词大多事先准备好,比如客家山歌、三句半等等。有时也会即兴创作,内容大多诙谐有趣。整套节目分为下河、摇船、拖船、上摊等四节。节目的内容多为民间爱情故事如“赵玉麟”,有时也宣传国家政策,比如计划生育、征收公粮、脱贫攻坚等。一场表演时间长达一两个小时,观众甚多。
客家船灯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成为客家文化中非常有特色的民俗。尤其是近些年,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文化,船灯表演更为活跃,既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又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