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1
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感受行走的力量,学校组织了这次研学旅行。让我们在旅行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领略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22日早晨,伴随着老师、同学们的歌声和讲解员的介绍,我们入住了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达玉部落,随后来到了原子城爆轰试验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悠远的情歌所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也是一片神秘的土地,上个世纪后40年中,这里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核物理专家和人才,秘密从事核武器研制;这更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于此。那抵爆钢板早已锈迹斑斑,但密密麻麻的弹痕仍能让人体会到当年实验的惊险和震撼,前去参观的同学们奔走在那广袤的实验草场上,冲破了平时城市中高楼大厦的束缚,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和自由。
在原子城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了当年核武器研制人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卓越的科研成就和振奋人心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人研制原子弹,没有任何外界的帮助,仅用5年时间,从无到有,何种困难?那声巨响使中国扬眉吐气不再受外国的威胁,这震撼世界的巨响,凝聚着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骄傲,墙上那些陈旧的照片,述说着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由内而外焕发出“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用于攀登。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传承下去的。
这次参观,能看到这些陈列的珍贵事物和文史资料,能感受到211厂走过的风雨历程和两弹元勋们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范。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意义深刻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次研学旅行在寂静的夜晚为我们带来了一次激情火热的篝火晚会。剖开学习压力,沉浸在嘹亮的歌声,舞动着热情的身体。熊熊燃烧的篝火,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炽热。在一阵狂欢后,我们又置身在草场,仰望星空,徜徉在浩瀚的宇宙中,拥抱大自然的宁静。也愿我们每个学子,像那浩瀚银河中的明星,时时刻刻,经久不衰的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作文网 zUOwEnBa.Net
在仓央嘉措广场中,诗歌的韵味渲染在每个人身上,在马海轶先生的讲座中,我看到了诗歌的雄浑激越、轻灵优雅、壮丽崇高。我们对诗歌的喜爱也越发浓厚。
时光悄然流逝,两天的研学之旅接近尾声。本次活动在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我代表全体学生向这次精心准备并全力付出的领导及老师们表示感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这样珍贵、丰富的成长平台,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希望同学们能把本次的研学精神传递下去,再生活学习中,谱写中绚丽的人生篇章!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2
参观的最后,来到了邓稼先故居。先生的故居是一个很小套间,由工作室、卧室、警卫室等构成,每个房间都很小,非常简朴、宁静,然而在这个小小的陋室里,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发中的多少个智慧之光在这里闪现,多少神奇的构思在这里诞生。古老的梧桐树、裸露的红砖房,是那个如火如荼岁月的见证,邓先生把自己梦想融入国家民族大业之中,并为之奋斗终生,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不朽的。
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大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所在。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面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竞争,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艰苦奋斗、执着追求,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连接起来,勇于拼搏、敢于创新,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始终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3
两弹城里,最撼动人心的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帮大牛科学家,为了国家安全,隐姓埋名到大山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值得一辈子骄傲,值得用生命的全部去换取。“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永远是“两弹城”里不变的使命和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中。
没有核武器的国家,永远处在威胁和恐吓之中,就更谈不上发展。愿世界和平,也让我们铭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祖国而努力,才有今天中国的强大,才有我们的太平盛世。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过去的一周,我有幸和大家一起参加了此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培训班。从梓潼到绵阳,从绵阳到北川,再从北川到中江,回顾培训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想从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我的培训感受。
第一是感受伟大
在中国“两弹城”,我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军事战略部署。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毅然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当时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党中央一声令下,我们举全国之力,调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集体攻关,成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深刻影响了国际战略格局,让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挺直腰杆。学习的“两弹一星”精神,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我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更加坚定了我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决心。
在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和中国科技城创新中心,我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伟大发明创举。在这些军工企业里,一批批、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始终秉承“科技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凭着奋进的激情、创新的智慧、严谨的作风,做创新科技发展的先行者,开发出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为我国进一步巩固国际地位、谋求更加广泛的对外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他们的标准意识和创新精神,让我进一步坚定了走好中国特色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不动摇,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注入创新实践的力量。
在北川地震遗址和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我感受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伟大历史成就。倾斜的房屋、塌陷的楼层、悬空的楼梯、破碎的玻璃,我们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给北川、汶川留下的巨大创伤。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民族13亿颗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抗震救灾下,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我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坚定信心。
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我感受到了战斗英雄们的伟大牺牲奉献。感受“不怕牺牲”精神的伟大。在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自觉主动请求摧毁敌人火力点的艰巨任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艰巨完成使命。学习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初心使命,激发了我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终身的豪迈激情。
第二是感恩付出
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英雄们、科技工作者们爱岗敬业、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换来的,但也是他们背后默默无闻的亲人们的默默支持、牺牲奉献换来的。在参观过程中,有几个故事给我的感触很深。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中国核事业,付出了前程、生命以及亲情,做出了伟大的牺牲。而他的妻子许鹿希,在整整28年中,照顾公婆,独自将孩子养大,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同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另一个是战斗英雄黄继光。1951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亲手给儿子戴上大红花,把他送上了朝鲜战场。一年以后上甘岭战役打响,年仅21岁的黄继光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他乡。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黄继光的母亲悲痛不已。在革命年代,多少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主复兴、人民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而在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的亲属为他们的“舍小家为大家”而默默奉献,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辉煌成就。
第三是感谢学院
此次培训工作,市政府培训中心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后勤保障等工作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通过精神解读、旧址解秘、故事诉说、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教学方法,让我们全方位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锤炼能力素质。特别是组训团队,以等不得慢不起的态度、行动和作风,加班加点,积极向外宣传培训信息,展现我们培训班的风采。你们爱岗敬业,细心周到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在此,让我们在这里对组训团队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本次培训班传道授业的教师们和班务保障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四是感召力量
这一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和“加油”,在我们今后工作的道路上必将发挥深远的作用。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参训学员们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的以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的指导,坚决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全灾种、大应急”的能力素质,凝聚起奋进新时代,改革勇超越的强大力量。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消防救援事业,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5
“两弹一星”这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这个名字在我的梦中出现过很多次,一提到这个名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些“两弹一星”老功臣获得荣耀、奖章、收获鲜花和掌声的高光时刻。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一次不一样的经历让我对“两弹一星”老功臣有了全新的认识。
上钢社区是上海“两弹一星”功臣集体安置点,共住有八十多位曾参与研制生产“两弹一星”的老功臣。
2002年,上钢建立了首个“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领巾们可以更直观的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分为《光辉历程》、《激情岁月》、《金色晚年》三个主题,向参观者详细揭示了那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激情岁月》主题。当年从上海去青海211厂的同志们很不适应那里的环境,高原反应强烈。那里水烧到80度就开了,米饭煮不熟,馒头黏糊糊地粘牙齿,而副菜常年都是罗卜白菜。青海海拔3500米,而上海海拔为0,因此大家晚上都出现头重脚轻,鼻子出血,气喘心慌的症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正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心中坚定的理想,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
我有幸成为xx新区红领巾讲解员,我要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为参观者娓娓道来那鲜为人知的岁月。
作为红领巾讲解员要做的事可多着呢!熟背讲解词,这可不容易。要保证字斟句酌,准确无误需要下功夫,用心体会。紧张也是一大难题,面对着参观者不仅要做到泰然自若,还必须口齿清晰,因此我每天都会对着镜子练习,直到完美为止。最后一步是要精准走位,因为之前是在家里练习,我对场馆布局并不十分清楚,到场馆后,我迅速地将场馆布局熟记于心,并且记住了演讲词中提及的图片、信件、衣物在什么位置。我蓄势待发,信心满满的投入工作。
对于我来说,能做一名红领巾讲解员是多么的光荣,更好的了解那一段红色历史,自己的红色之梦也更加清晰,指引着我离自己的红色之梦也更进一步。我喜欢这些“偶像”,除了追“星”,我更要追“梦”!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6
参观了两弹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感受到“两弹一星”是我国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看到为这项前赴后继的伟大事业,“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为了国强民安,义无反顾地抛弃个人功名,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披肝沥胆、攻坚克难,作出了巨大贡献,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境界。他们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却以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生活,他们将最大的热情投注于“两弹一星”事业,却以最淡定的心态看待自身所得。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更值得我们学习!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7
半个多世纪前,金银滩上升起的蘑菇云,太空中奏响的《东方红》旋律,不仅记录下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创造的伟大壮举,也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中国大地上,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精神价值引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砥砺前行的迫切需要。中组部开展援青工作10年来,约有800多名青年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先后到青海基层一线服务锻炼,接受“两弹一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洗礼,把汗水洒在艰苦扶贫援青的舞台,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进原子城,倾听那段历史,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越发能感受到巍峨精神的丰碑、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做爱国奉献有担当的新时代传人。科学研究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勇气和毅力及恒心,研制核武器更要耐得住寂寞,潜心钻研。“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们之所以被国人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国内先列的惊人成就,还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听从党的召唤,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层层阻碍回到祖国,隐姓埋名,淡泊名利,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相联,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动人诗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只有心怀爱国之情,笃行报国之志,才能校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的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将爱国之情根植于心,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人生价值的天秤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更是人生勇攀高峰的恒久动力。甘于奉献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更应是新时代青年不懈的追求。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克服内心浮躁,修养“人生有限,奉献无涯”的思想境界、沉稳的品格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智,发扬奉献精神,用青春、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诠释奉献,把脚印留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做砥砺前行的新时代传人。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研制基地创建初期面临着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运输条件限制、生活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离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只身来到遥远的陌生环境,投身研制会战。他们以帐篷为家,以戈壁黄沙为伴,与筚路蓝缕、自强自立同行,最终建成了中国的“原子城”。“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千山万水已跨过,但仍需跋山涉水。与研制“两弹一星”时代相比,今天我国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国防科研生产条件获得很大改善。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代虽然不同,但艰苦奋斗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任何时候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坐享其成的“馅饼”,也没有不劳而获的“收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畏艰辛,埋头苦干,积极投入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就出彩人生。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态度,做协同创新的新时代传人。核武器研制与试验是一项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研究、生产、试验、使用等各个部门。我国研究当时尚处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任何帮助下,先后有效调动26个部(院),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两弹一星”实验,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充分彰显了“团结就是力量,力量越大团结越紧”的精髓所在。
团结协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团结协作之功,就难有集体成功和荣誉,也就谈不上社会和谐发展。“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面对如今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坚持把集体放在第一位,坚持个人服从集体,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年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本。青年恰逢人生中最美好、最富有朝气的时候,敢于去尝试,去冒险,去试错纠错,打破常规,进行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充分发挥自身那股青春昂扬的战斗精神,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决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以敢拼敢闯的昂扬斗志,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今年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道“加试题”,新时代青年更需争做精神时代传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带领群众朝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大踏步迈进。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8
学习以后,深刻感受到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做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扎扎实实的服务一方百姓,佑一方百姓健康。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理想与责任,牢记“医者仁心,不忘初心”,在实际工作中遵循优质服务是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石,坚持将严慎细实的作风及细致化的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9
以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不计得失、艰苦奋斗、舍身报国,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于1964年10月16日研制出了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研制出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
没有革命先烈、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感珍惜,努力工作,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观后感 篇10
这几天看来不少科学装置,听了不少学长的故事,自己也收获满满。在认知上我更加坚定了对学校和专业的信心和认同感;在思想上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清华人、工物人的历史使命。通过这次实践,我切身实地感受到了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清华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大有人在。或许有很多人不为外界所知,但他们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清华大学职业发展规划对学子的建议: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我想,清华人不能只做到入主流,只往热点行业挤,更要立大志,在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关键领域努力耕耘。况且,与当年那些从事核事业的前辈相比,我们所处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好很多,国家也不会亏待、不会忘记为国奉献的奋斗者。我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努力传达给周围的同学,为国家的发展做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实践动员,让更多的人才奔向国家最需要的关键行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