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读后感初二 篇1
鲁迅在《社戏》的开头称自己“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且也尽是些“冬冬喤喤之灾”,却在“远哉迢迢”的十一二岁时,看到过如此的好戏。
“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是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
这样看来,年长后所看的戏也难怪使“我”觉得“不适于生存了”。
戏园里看戏的人不是一般的多,“戏台下满是许多头”,“我”因而要挤过去坐,却又有人对“我”发议论,这戏是要“占座”的。那长凳也是令“我”毛骨悚然的私刑拷打的刑具。北京的戏,空间是狭小的,拥挤的,是繁杂吵闹,用墙围起来的。
第二回所看的戏也是“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还是需要懂行的上层人士所能看的戏,“他很看不起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这其中竟带着鄙视和自傲,这时的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台下人的愉悦所演的了。
可儿时的“我”为了看戏一波三折,去看戏时是划的一只白篷的航船,人只是疏疏朗朗的站着,有渔火,是“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也是“不再看到的那夜似的好戏了。”
平桥村是临河的小村庄,没有约束,没有等级的划分,空间是开阔的,场地便在自然村落之中,没有禁锢,只有质朴之美。村民是淳朴的,罗汉豆是共享的,戏也是共享的。
戏是大众的戏,是天地自然,充满民俗风情的戏。
反观鲁迅之后所看,所奇怪的戏,是繁杂狭隘,丑陋虚伪的。这篇《社戏》也是他对现实的批判与对平等自由的向往。
《社戏》写的并不是戏本身,而是两种社会状况的对比与对人性虚伪的抨击。
戏从未变过,人性却常不如戏中一般,文章是希望正义善良一直引领着社会。
社戏读后感初二 篇2
初读这篇文章,我就被题目吸引了:社戏是什么?我一无所知,但隐隐觉得是有趣的,有着乡村气息的。
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我”随母归省住在平桥村。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在那里有小伙伴们陪伴,有很多趣事可做。
再写看社戏前的波折,这让整篇文章变得不再平淡。
当没有船可以送“我们”去赵庄时,我也有些为他们着急。“我”可是盼了又盼,错过了多可惜。“我”非常渴望可以去,甚至想像着伙伴们看戏时的场景,可谓是心驰神往。这个时候一个关键性人物的出现,使事情发生了转机,那就是双喜,他出了主意,让“我”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社戏。我非常喜欢双喜这个人物,喜欢他的机智、有主意;喜欢他的纯粹、率真。在摘罗汉豆的时候还体现出了他的思虑周全,他会为他人着想。
平桥村的六一公公是个朴实、可爱的老头,他对于“偷豆”并不生气,主要责怪我们踏坏了不少,听说是招待“我”的,满口“那是应该的”。我读的时候觉得心中暖暖的,他们就像是一家人。
文章并没有将重点花费在社戏本身,而是去时、回时乘船的所见、所闻、所感。原来,乡村沿途的风景也可以这样美,月色朦胧,两岸连山,船像大白鱼在水里蹿,你可以想象一群孩子在船上是多么的开心、自由。
文末,作者写道:“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豆还是那豆,但煮的人不同了,吃的过程不同了。那晚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看戏、吃豆时的氛围也是别处不能比的,更别提现在了。
现在“我”大了,也许童年玩伴已离开了平桥村,很难再相见了,只有童年时的记忆,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无论在何时想起也都会欣慰地笑吧。
《社戏》并不只写了社戏,更多的是表达对那地、那夜的怀念。“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