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工作报告内容页

小学关于保护地球的调查报告

小学关于保护地球的调查报告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球上的环境、资源都在无声无息的枯竭、被污染。人们的肆意捕杀,使野生动物快速减少,臭氧层被破坏,无法阻挡紫外线……这些问题,都是大自然迅速“衰老”的现象,在此。我围绕了解如何保护地球,减少破坏这一话题做了一次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防范

1、网上搜索,了解人们对自然的伤害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2、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生态、地球的书籍和报刊,查找有关信息。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在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们不断进行着机械运动,企业发展,利用各种机器装置提高产量、质量,却在音乐中破坏了原本清新的空气和水的纯净性。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的便是对大自然的污染:工厂和城市的污水随河道连续污染,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多排放的废气所形成的温室效应,不停的破坏着自己所生存的家园。

人类的放肆与“嘴馋”大量捕杀野生动物,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氰化物,在降水时溶解在水中,即形成酸雨,酸雨的大量蔓延,让许多的土壤沙漠化,可耕地土壤越来越少,可食用的粮食也越来越少,如果再不加节制的浪费,终会有一天,人类会走向灭亡。

2、如何保护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水的村子啊,我们将不会有机会生活再这个欣欣向荣的美丽世界里。虽然地球上的水域面十分广,但大部分水都是人们无法饮用的,保护地球,从爱惜一滴水开始!我建议同学们洗完手、脸的水冲马桶,洗完菜的水浇花,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作文 WwW.ZuOwENbA.NeT

爱护动物,拒绝餐上野味,如果发现餐厅售卖时,应及时举报,以保障生态平衡。

我们所提倡的垃圾分类也是保护地球的重要方法之一,做好垃圾分类需要大众的配合,多去了解如何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

温室气体包含二氧化碳、甲烷的大量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种树的这一手段,这种手段也是最世界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我们平日里更不能浪费纸张,拒绝一次性用品,做到勤俭节约。

四、研究结论

在茫茫宇宙中,目前只有地球才能满足我们的生存需要,如果它被破坏,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坚持垃圾分类,节约纸张、水、多种树、拒接野味……等等方法保护地球,重视地球环境保护;企业工作时减少排方的污气,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努力,爱护地球从你我他做起!

小学关于保护地球的调查报告 篇2

随着人类对地球开采使用的过度化加剧,地球的生态正在遭受着沉重的打击,在诸多污染形式中,大气污染影响的范围最广,造成的危害也最直接,它不仅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对整个地球也有巨大的影响,那么大气污染对地球有哪些危害呢?

白色污染的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白色垃圾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色。

2、潜在危害: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白色垃圾,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混入生活垃圾中的白色垃圾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也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3、生物危害: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4、火灾隐患:白色垃圾为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事故。

空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臭氧层破坏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在离地面10—55千米的平流层里,大气中的臭氧相对集中,形成了臭氧层。大气中有了臭氧层,起着净化大气和杀菌作用,可以把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都过滤掉,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而且使许多农作物增产。臭氧过浓会使人体中毒,而臭氧含量减少,紫外线就长驱直入,使人体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农作物减产。

第二,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第三,“温室效应”的严重恶果。

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形成了一座无形的“玻璃房”,在地球上产生了类似玻璃暖房的效应。本来,这种“温室效应”是正常的。但是,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骤增,“玻璃房”的吸收太阳能量也随之增加。于是,在地球上产生了干旱、热浪、热带风暴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1、乱砍滥伐会使得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很多生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而出现濒危现象。

2、乱砍滥伐会使得当地的物种同质化,抵御虫害病害的能力降低,例如:人工林较多的地方,松毛虫盛行。

3、乱砍滥伐会降低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降低森林的空气净化能力。

4、森林对于保持水土有着重要作用,乱砍滥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

5、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来时,水、沙各占一半。由于流沙淤积,黄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约20%,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处于第139位,我国的人均值不足世界的1/4,由于长期以来的过量采伐,我国很多著名的林区森林资源都濒临枯竭。例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森林资源都枯竭了,有些地方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

森林资源的减少,对人类的危害是严峻的,可以加剧土壤侵蚀,引起水土流失,不但改变了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剧了河流的泥沙量,使得河流河床抬高,增加洪水水患,例如1998年长江洪水就与上游的森林砍伐有着密切的联系。

制止森林砍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砍伐与气候

迄今为止,人类对抗全球变暖成效甚微,但此类行动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巴西等国家的伐木毁林行为逐渐得到控制,使得1990年到2010年间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气候影响降低了近四分之一。

但一项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展的新研究指出,在过去十年间,农业已取代森林砍伐成为地面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研究者表示,联合国的气候谈判把重点放在了森林保护上,却忽视了农业减排的机会。

研究测算了森林退化和皆伐造成的气候影响的下降幅度。森林皆伐主要是为农业开垦田地,这说明农业对气候的间接影响大于以木材和其他商品为目的的砍伐造成的影响。但由于政府在追踪和报告毁林和农业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投入远少于对能源活动研究的投入,其影响比燃烧燃料影响更难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