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心得体会内容页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1

理想的火花,能点燃行动的热情。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李秀云老师带来的绘本故事《Alfsavestheday》

李老师用与今天足球主题相关的世界杯主题曲打开课堂,拉近距离,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李老师以问题链串联整个绘本故事,孩子们在what?who?why?等极富思考性的引导当中了解了故事,深化了故事。课中李老师利用足球小道具突破了dribbling,passing,heading,saving这几个与足球相关的动作动词,可谓巧思满满,那一刻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故事当中,都变成了主人公Alf。

这次培训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理解,我会将学习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当中。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2

本周末参加了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两天收获满满。多省份的名师和专家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和相关的讲座,从多方面对中学英语课堂和相关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李老师用诗歌导入,通过观看重阳节的四段视频对重阳节的简介、习俗、活动和内涵进行了教学。随后,通过书信的写作介绍了重阳节的基本知识。最后,通过讨论和诗歌升华了主题。李老师的课堂设计教材整合很强,同时极大程度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获取知识到发现知识再到探索知识。整体上融合了爱国、民自豪感以及热爱传统节日。

张老师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张老师整个课堂体现了人文思想。通过理性和文化的教学设计对angel的相关阅读课程进行了呈现。张老师的趣味风格,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赵老师的课堂体现了语篇的整体性,逻辑的连贯性以及对主题设计的层次性。同时教学注重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质量进行了监控,层层递进推动了对文本的学习。

于老师的课程思路清晰,同时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理念。于老师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高度融合,向大家呈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整个课堂将自学、对学以及小组学习进行了展示。

同时课堂上的计时、小组加分、音频视频上传、课堂练习的上传等信息技术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进程和学习质量。

许老师奥利奥式的写作方式对学生的逻辑能力、批判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进行了锻炼。课程中的问题层层递进,引人深思。最后通过诗歌使学生再次思考宠物与人的关系。

易老师的课程很有意思,听课的同时也当了一回学生。跟着孩子们有趣地学习了英语的语序。先学习,再总结,最后背诵小口诀中多次重复和思考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

张老师的课程导入有趣。通过主题、结构逐步学习内容。让人最深刻的是小组学习与展示环节。讨论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同时,展示形式新颖、高度融合文章内容。

康老师的整个课程将思辨阅读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文本解读、设计宗旨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整体体现了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理念。

程老师通过有趣地例子呈现了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笑话、漫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也要形式、意义和使用兼顾。

在这次活动中,对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英语活动学习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人与自我等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3

又是一年金秋季,又是一年收获时。2023年10月21日至22日,__市__区__小学两名英语教师赴西安参加了“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教育专家与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教师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观摩了邰霞、徐莹等省内外几位教育名师各具风格的公开课,聆听了专家老师们妙语连珠的点评,参与了启智润心、志美行厉的互动交流,感受着温暖,享受着教育的魅力,也迎接着挑战。

在10月21日的培训中,甘肃省__市的李秀云老师,展示了一节绘本故事和图片内容提出了What、Who等帮助同学们理解绘本故事。借助生动活泼的视频为学生营造特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了英语学习。

邰霞老师执教的《LookatMe》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邰老师通过师生一起做课桌游戏、学生选一个兔子的动作网红动作介绍自己,表演过程中,邰老师随时指导孩子们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信。

听了全国名师田湘军老师的一节《PoorAndytheAnt》绘本课,给我印象深刻,故事内容讲了一只小蚂蚁安迪被狂风吹离家乡,经历春夏秋冬回到家门口,然后又遇狂风再次被吹离的故事。开场新颖独特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拉近师生关系,运用简洁的语言、简单的互动,却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正是田大师的教学魅力所在。

专家们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他们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强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们也指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最后的评课、辨课及互动交流环节,更是思想的碰撞。在专家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对每一节课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的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培训活动,让人如沐春雨,感触颇深!同时也使我们明确了今后教学应该努力方向:注重自己的知识积累、注重课堂的把控和语言的提炼,要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思维,注重个人魅力的提升。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4

金秋十月,橙黄橘绿,好景当头,在这收获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著名教育专家与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小学数学学科学习交流活动。

本次培训于2023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这次学习活动中,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课堂教学实例,又有理论讲座,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这次培训的一点收获:

首先,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著名数学教师徐长青老师的课堂简约,好玩,诙谐幽默,他的教育理论让我豁然开朗。他的课堂像是他的单口相声专场,他的讲课风格很难学会,但是他的理论却值得学习和深思。他提出简约课堂理论让我感触颇深。简约课堂,即以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简约课堂理论中老师有“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想想我平时的课堂,恨不得一节课把所有能想到的,学生会的不会的都呈现在课堂中,以保证整堂课的充实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其实整个课堂中学生大多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也让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我想我们要做的是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学生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让数学课堂真正简约起来。

其次,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教育专家俞正强老师种子课教学中,我们看到了深度学习的样子。让我对“种子课”有了清晰的认识。种子课就是把学科结构中具有节点性质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度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思想和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让它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生根发芽。俞正强老师用“种子课”这个词,形象的描画了这样一类课的特点、地位、与价值。如何确定种子课,这就需要我们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总体把握,知道每个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蕴含的不同发展价值,以便引导学生发展出以前不曾用理智认真思考,不曾彻底明晰过的活动方式来给学生播下这颗种子,当然如何播下种子是一门高深的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还有其他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的课堂也各具特色,精彩异常,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来自北京已经77岁的刘德武老师的《认识钟表》这节课最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他已经满头白发,但他却拥有一颗童心,他幽默的话语、亲切的教态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最让人惊叹的是课堂中课件制作得精良,设计得新颖,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可谓匠心独到。在这几天的培训中,这些名师专家引领我们现场进行着思维的碰撞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培训已顺利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感受。孔子教我明学思之理,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通过名师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足的热情,我将带着更多的思考与探索,投入到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5

有幸在陕西省西安市参加了2023丝绸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课堂研讨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俞正强老师《认识速度》一课,使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他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把数学课程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促进课程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听名师的课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对我们年轻教师的引领。在本次培训中,让我对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之后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方向,我定会沿着这条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以父母之心教学生,用家国情怀育人才!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6

有人说“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有幸去西安参加了2023丝绸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几位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一线教师的精彩授课,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甘霖,播种在我的心田,使我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启迪。郝老师在《认识几分之一》中,让我们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慢慢认识分数的演变过程,潜移默化的渗透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徐老师统筹优化的《烙饼问题》把抽象的知识点变成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烙饼,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俞老师的《认识速度》,让我我意识到知识得让学生想明白,规则得让学生接受。短暂的培训使我认识到今后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争做合格的好教师。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7

金秋十月,漫天金清。为期两天的“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教育专家与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在我校如期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和名师齐聚一堂,同台切磋英语教学。继21日精彩的五节课和教学讲座后,22日又是精彩纷呈的一天。

上午第一节课是来自北京的易仁荣老师,易老师的主题是《巧用英语的语序EnglishWordOrder》,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介绍了中英文语言结构的区别,包括英语中主谓状的语序,定语的语序,Therebe句型的语序以及语序在英语听说读写中的运用。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朗诵诗歌和歌唱的形式,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理解英语和汉语语序的不同。其中易老师总结的“语序之歌——英语语序,先主谓,后其它,时间地点小到大,定语状语区别大,区别大,有办法。”“Therebe用法语序——遇到there在句首,主语放在谓语后,there虽然不翻译,不能省略要记住”等等,或唱歌或朗诵,朗朗上口,好学易记,印象深刻。

第二节课是来自河南张蕾妍老师的《Beautyincommonthings》,她以自己的名字引入本课主题Beauty,通过让学生现场制作,并用英语介绍孔明灯、剪纸和泥塑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让学生们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整节课中学生实践剪纸,观看视频了解更多传统文化,阅读课文深入思考艺术之美,本节课学生们除了学习本节阅读课上介绍的三种艺术形式,还通过小组探究讨论,相互介绍了他们知道的其他艺术之美,整节课紧扣课堂又延伸至课外,了解了中国大部分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传统教学法和现代化手段的珠联璧合,辅以教师优美标准的英式发音,整节课轻松流畅,悦耳动听。

虽然两位老师上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同,但在体现中西文化交融,化繁为简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快到了最后一个下午。下午的第一节课是来自湖南的康灿老师执教。从展示西安的一些照片开场,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接下来以高山流水的歌曲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explorethesecretsofmakingfriends。

整节课语篇研读深入,紧紧围绕本课时的主题friends,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活动的关联性强和层次性好。从整体语篇出发,寻找三个人与朋友的similarities和differences,引导学生探索朋友的真正意义。最后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写thank—younote给朋友,实现了语言,思维,意义的有机结合。

阅读示范课后,康老师基于本节课的设计又做了《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的专题讲座。特别提出教学活动要体现思辨过程,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深层含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最后压轴的是教育部英语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程教授带来讲座《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程教授指出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要使课堂教学有趣、有效、多样、减负。从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分享了语法教学活动设计范例。同时分享了词汇教学活动示例,语篇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范例,听说教学活动设计的范例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范例。

程教授最后指出,要多读书,多实践。

此次培训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也收获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向有了新的启发。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8

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去时的满怀期待和归来时的穰穰满家达到了高度契合,那是一场场数学盛宴的集结,名师的示范作用和专家的导向引领时刻回荡在我的心田。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以下四方面的教学行为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

长期以来我总觉得一个数学老师的语言只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就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了,那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在本次培训中,聆听了几场示范课后,我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多么的重要。陕师大附小的郝高峰老师在《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自始至终以“文学”为引子提取数学知识。课前热身环节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数鸭子》,背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让孩子们不仅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还体会到了数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四句古诗的吟诵中引出本节知识点的生成助手“月饼”而导入新课;教授新知过程中又在电影的浪漫画卷中让孩子们了解了分数产生的悠久历史,用母子托举的画面形象的表达了分数各部分之间的紧密关系,生动形象地加深了孩子们的认知;最后又以《左传》中“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对本课进行了总结。古诗文的加入不仅让枯燥的数数知识有了灵魂,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科融合的常见性。来自天津的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徐长青老师执教的是《统筹与优化》一课,他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言和夸张协调的肢体语言都告诉我:一个有吸引力的老师一定得具有演员的潜质。反复登场的“滋啦!滋啦!”让课堂变成了大厨房,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做饼,老师的一只大手充锅,厨房大会战即刻上演,使得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家一起边实践边记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生成中渗透规律。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老师对本节课知识既没有进行公式化的小结,也没有模式化的总结,在全体同学集体行动“滋啦!滋啦!”的烙饼中结束教学,让孩子们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课标把握要有全局性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标,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独自研读过,也数次通过视频材料进行过学习,但学来的似乎都很理论,没有达到指导教学的效果。本次培训有幸面对面的听了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题为《新课标新在哪里?》的专题讲座,使我瞬间茅塞顿开。孙教授从课标的目标变化、内容变化、教学变化等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详实的解读,通过学习让我对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等名词有了新的全面认识。孙教授说新课标要求课一定要从实际情境中出发,让孩子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新课标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也新增了部分内容,旧知新提肯定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新增内容也是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以本次培训的解读为契机,更加全面深刻地学习课标,拓宽自己的职业视野,提高业务能力,锤炼执教技能,让课标根植于职业生涯的灵魂深处。

三、知识重构要有随机性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教材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所以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不是照本宣科的,那么因地制宜的对教材进行重构是老师的看家本领,只有因地制宜的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构组合才会让孩子们学得又快又好。深圳市特级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的示范课《怎样把画挂正》,妥妥地让我体验到了南方大都市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的特色。他用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作为问题,在师生寻求解决问题过程中归纳提取方法,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列举,现场生成板书,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喜欢的方法进行具体演示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逐一引出知识点。黄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三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挂画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由线外一点给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法及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后面还播放了赛跑和跳远的视频,似乎跑远了,但其实这都是生活中的位置关系,顺利地把大家带到了课堂的阵地上来了,让孩子们通过多渠道、多场景体会到位置关系的普遍性。

四、教学引导要有方向性

课堂是教学的一体化的活动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聆听了来自北京77岁高龄的刘德武先生带来的《认识钟表》一课,让我深刻地领略到老师有方向的引导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老师让学生协助自己在黑板上做钟表,一支粉笔+一根绳子成就一个大大的表盘,让12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表盘上的数字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刻意给第一个同学给了数字12,因为12是表盘的核心,只要12站对位置,其它数字就水到渠成了,孩子在贴数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在制作钟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起来当然兴致高涨。接着他又和孩子们一起联系生活实际找准时针、分针的特点,现场用剪刀将两根一样的针加工成了时针和分针,加深了孩子们的记忆。在认识整时时,先让孩子们拨,老师做记录,在反复的拨中,孩子们发现了整点的规律,并及时精炼板书,生成新知。最后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现场明确了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走一圈,渗透了时与分的进率关系。我也曾经上过同样的内容,我上课的时候都是让孩子们提前准备好学具,他们的学具大多数都是在文具店购买的成品,所以他们记不清楚数字如何在钟面上排序的,也总是混淆时针和分针的长短,更不能体会时针和分针同时不同频的走势。所以他们的钟面上总是会出现分针一刻不停息的跑动和时针间隙性跳动的滑稽场面,时针和分针张冠李戴的频次更是多的不可理喻,搞得我甚是焦躁。有了刘老师的示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曾经的不堪一定会成为历史永久封存的,有方向的引导一定会促进我成长的。

教师是一种职业,而教学不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门艺术,一生为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这一职业赋予的使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培养出一代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9

十月的__韵染了城墙的故事,十月的__散发着文化的气息,我们陶醉在美丽的学习旅程里,与温暖有约,与阳光相伴。带着探寻教育科研真谛的强烈愿望,靠近名家,走近专家,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继续在__藤信学校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之旅。

今天的中学英语研讨会由__藤信学校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张海杰老师主持。

一、精彩课堂呈现

易仁荣老师(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英语模块教学法创始人)给我们带来了示范课《巧学英语的语序EnglihWordOrder》。在这一堂课中,易老师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碎片知识模块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课堂教学数据化的理念渗透课程之中,让与会的老师们有了非常清晰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台上台下的互动性让整堂课充满了激情和趣味。

张蕾妍老师(河南省选派的优秀教师)展示的是一堂扎实高效的九年级阅读课BeautyinCommonThings。她的课真正落实了2022新课标中关于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的要求,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认识到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和服务语言学习的要求。这节课的阅读文本结构分析清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巧妙、有特色且效果良好,同时让我们听课教师在层层展开的设计中感受文本所描绘的美好。

康灿老师(湖南省教学能手)带给了我们一节充满启发和智慧的八年级阅读示范课Unit3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SectionB2b,她从文本的表层出发,巧妙把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连接,顺势解决此课难点,并激活学生思维,内化了本课核心语言。最后赏析文中谚语,让学生体验了英语语言之美,又通过模仿输出,深化主题,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关于友情的价值观。这节课教学活动丰富有特色,点燃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激情,达到了教师启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

二、专题讲座

英语模块教学法创始人易仁荣老师分享了他对英语教学中听说、语法、词汇、阅读以及写作等教学规律的探索,他提出了“全英文、启发式、模块化、小数据”的12字教学法,用案例引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自觉整合教材,创新教材,增强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易老师也提出了“呈现按模块、观察有重点、总结要精炼、运用要综合”的启发式教学要领和“狠抓大面积,课堂小数据”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让现场的老师们感受颇深,这种独特的教学法值得老师们深思和实践,这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帮助。

新课标核心组专家程晓堂教授进行了题为“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的主旨报告。程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了课堂教学活动创新设计的内涵,即:有趣、有效、多样、减负,并借助漫画、笑话来举例说明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对于语法教学,程教授强调:在设计语法题时,要做到形式、意义和使用相统一;词汇教学一定要在用中学,不能孤立地讲授单词,没有语境的讲授单词是最低效的没有意义的行为;语篇知识的教学,程教授指出,当我们从语篇受众开始考虑时,就要对语篇的衔接词、修辞,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听说教学,程教授尤其强调贵在真实,提醒我们在听说课上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创设真实的语境;阅读教学,程教授特别强调:要实现现实功能和教学功能的结合。

整场讲座,程教授用很多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让深奥晦涩的理论更接地气,也更能让一线老师接受。

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却让每个老师满载而归。教研没有终点,教师们的学习也没有止境。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愿我们不负韶华,有梦前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活动感悟 篇10

伴着浓浓的深秋的气息,我和我的同事们风尘仆仆地来到美丽的西安市高新区一中初级中学的校园里,带着满满的期待和渴望得到思想启迪的憧憬,认真参加了周末两天的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整个活动安排了四位重量级专家的公开课及讲座、一位国家课标修订组的核心成员解读新课标和四个省市推荐的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及说课;此次活动安排得接地气、有质量、有高度,我们这些参训教师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先来谈谈专家们的课和讲座:江苏的符永平专家以创造式教学“五神金字塔”为指导和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展示了一堂试卷讲评课。本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学生讲、学生评,学生深度合作与展示、自主评价与质疑,真正将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出来,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他的讲座也是围绕本节课开展,带着更多的相关案例为大家介绍了试卷讲评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如何让学生通过试卷分析与讲评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很期待符老师的其它课型的展示,真的意犹未尽。上海的孙琪斌专家以一节《分割等腰三角形》的案例教学,让我感受到了案例教学课如何有效的进行:调动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分类讨论如火如荼、几何画板的熟练应用等等,都值得我认真学习与落实;他的讲座《从数学习题到数学问题》为我打开了论文写作和习题教学研究的一扇窗。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孙晓天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数学新课标新在哪里?》的专题讲座:他对数学新课标的解读非常深刻——“关键是教学”,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不管是传统的集体学习还是现在流行的小组学习,数学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肯思考,会思考,聪明思考的学生。北京的张文娣专家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将一节常规的概念课讲活了,如细细清泉,流入大家心田,滋养学生,滋润场内外所有观众。她在平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国家名师潘建明的《线段,射线,直线》一堂课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有独到之处,能站在系统得高度传授知识,鼓励学生追根溯源,站在哲理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潘老师的专题讲座《大单元教学视野下教学行为转型策略分析》,让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从整体出发,承前启后、“瞻前顾后”的长远教学规划。

再来谈谈四个省市优秀教师们的公开课:陕西省徐文婷老师的《探索与表达规律(1)》一课,赋予生活化情景,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堂活动设计充分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总结能力。内蒙古刘颖黎老师的《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课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突破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观点后再运用拓展。四川省杨飞老师的《幻方》一课完全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自主探究,让学生感知幻方的有趣及魅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幻方的奥秘;整堂课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高效课堂效果。山西省张昀老师的《平行线的性质》一课能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

最后,我想说: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学习研究使自己充实成长。只有教与研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更高境界,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培训学习是短暂的,带给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本次培训确实使我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让我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教研上的增长。向名师学习,修己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