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爱粮节粮征文1000字高中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1

《粒粒皆辛苦》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全家人围坐在小饭桌前吃饭,每当有人不小心将饭粒掉落到饭桌时,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捡起来,然后吃下去。

起初,这一细微动作往往引起子女的嗤之以鼻,觉得不就是几粒饭吗,就值得这么怜惜吗?可父亲不这样认为,喃喃道:“糟蹋粮食有罪呀,哪怕是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看到父亲这么认真,我们也觉得浪费粮食不对,渐渐地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以后做饭吃饭过程中都做到尽量不要浪费饭菜。久而久之,饭桌上不丢弃一颗饭粒成为家庭成员的习惯。

父亲大半生都是从旧社会饥寒交迫道路上走过来的,尤其父亲经历过的那可怕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多少人因饥饿倒毙的凄惨场面虽已过去多年,可是父亲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深恶痛绝。再者,不忘初心,父亲作为一介农夫自然格外珍惜自己的作品——一粒粒粮食,那种“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自然比我们更深,所以对于糟蹋粮食的现象来讲,父亲是最不能容忍的,用饭桌上捡饭粒的细微动作潜移默化教育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作为经历过那场特大灾荒的我来讲,再一次感受到了父亲为什么用那种方式教育我们珍惜一粒粮食的良苦用心。当时全家饿得全身浮肿,有气无力,我整天喊着“饿,饿,饿”!脑子里全是粮食的影子。通过这次教训,我也和父亲一样,对粮食别有情感,不但自己珍惜粮食,在以后岁月里成为人父时,一样教育子女不要浪费一粒粮食,并且形成一种没有成文的家规。

改革开放后,父亲责任田的粮打得满当当的,堆满了几间房子。看到自家的粮食这么多,父亲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储存粮食吧,父亲特意挖了一口粮窖,将粮食移至其中,妥善保管起来,用父亲的话讲“这也算‘深挖洞,广集粮’”。甭说父亲的这一招很实用,以粮窖的形式存粮独具特色,多少年过去了,粮食都不变质,甚是神奇。作文网 zUOwEnBa.Net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里,父亲一脸的恼气,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完整的雪白雪白的馒头,既生气又无奈地说:“不能因为粮食多了,就如此浪费粮食,看看,这么雪白的馒头就被好端端的扔在路边了,败家子。”末了,父亲自言自语道:“什么叫防患未然,还得首先把粮荒的事情做好呀。”这件事发生后,父亲不知怎么想的,找人又打了一口粮窖,并且特意买回粮食装得满当当的。

如今,父亲早已走了多年了,可是一看到父亲的粮窖,我们就更加珍惜粮食。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2

高唱节约之歌,迈向健康未来

节约粮食——一个听了不知有多少遍的词。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从《悯农》当中的“锄禾日当午”,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到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的辛苦多少的汗水……再看看现在,又有多少不珍惜粮食的人,将剩下许多的饭菜留在了桌子上或者倒进了垃圾袋。看到一些同学们淡漠不屑的眼神和动作,不禁心寒。

节约本应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弯曲的脊梁,是大家坚信的理念。但是现在我们的行为为什么会变质了?节约不再被认为是美德,却被当成小气、抠门的意思了?而浪费倒成了大方的表现。殊不知,远在非洲还有叙利亚伊拉克的战乱或者贫困的国家,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哪里谈得上什么吃饱穿暖呢?与之相比,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我们需要改正的机会,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我们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不能把眼光拘泥在这短短的一周——所谓的每年的粮食周,其实只要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成为节约粮食日。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更希望它是一种情结,一种情怀,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

马克思曾说过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

百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同时,在节约的同时吃的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合理搭配好膳食,不仅吃得好,还要吃得饱,吃的健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朗朗的读书声透着活力,希望我们可以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吾辈青年应当以节约为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发扬下去。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3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现如今,学校食堂,餐馆,甚至家庭中,浪费似乎已成常态,而光盘似乎是另类。习惯浪费,即使中国地大物博,恐怕也难以承受14亿人的浪费。

中国小学教育就有节约粮食的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制下,中国新生代都学习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而,中学、大学食堂里不乏懂得节约粮食的新生代仍旧浪费着。显然,衣食无忧的生活,使新生代满足于当下,全然不知浪费的威胁。浪费粮食,实在可耻。粮食养育着我们,亦如我们的父母,我们理应爱惜它,节约它。

中国在最艰苦的时代,以解决人民吃饱穿暖问题为奋斗目标,如今,中国到了全面决胜小康时刻将奋斗目标转变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的长辈勤俭节约才有现在的新中国,时代发展的接力棒此刻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理应继续沿袭这种美德——勤俭节约。美好生活,或是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一餐盛宴,或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或是在爱人的怀抱里,凝视着对方眼神的嫣然一笑。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之上的。浪费粮食岂不是在走回头路?

物以稀为贵。如今中国粮食不断地生产着,因为过多,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如果不是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中国或许仍在为吃不饱而发愁。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可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终要为浪费粮食而付出代价。

在我看来,我校食堂里显而易见的大的泔水桶是一个使学生们浪费粮食的理所当然的理由。学校里,个别女学生,打了太多的饭,要么是胃口小,要么是心里想着要减肥,而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倒入泔水桶中。而大多数学生浪费的原因是偏食,偏食显然是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偏胖,有的学生偏瘦,正在长身体的时间,黄金时期,偏食、浪费粮食,关乎身体健康,没有健康,其他的一切不过浮云罢了。正所谓,食不净生病,食不尽生蝇。

今年的疫情爆发,足以见粮食的重要性。武汉封城,需要从外地不断地供应粮食和生活用品。疫情期间,各大网络平台都倡导:少出门多居家。正值春节,普通人家受到外出约束,可以放行时,超市、小吃店往往一扫而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善待粮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标语是有宣传作用的,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是必要的。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让我们互相督促,让节约粮食更进一步。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4

《土地带给我们粮食和希望》

我们每一个人的根都扎在农村,每一粒粮食都与土地息息相关。父辈们“面朝土地背朝天”在黄土地里刨食,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

小时候,每到“三夏”大忙季节,我们会放“忙假”,回家给大人“搭把手”收小麦。那时候,没有什么农用车辆,都是用架子车一趟一趟把麦捆从地里拉到麦场上摊晒。父亲把麦捆一层一层装在架子车上摞得很高,再用绳子捆结实。他在前边驾辕拉车,我在后边帮忙推车,有时候,车轱辘陷进松软的土地里,根本拽不动。几亩地的小麦拉完,便开始晾晒,碾场,翻场。我们这些小孩自从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头再去读课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才更加体会到粮食的金贵。

尽管这样辛苦,我们家一年也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到了二三月,麦子刚开始拔节,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了。父亲总去村上五伯家借小麦,等到新麦子收回来,再连本带利还给人家。父亲那时总说,有白蒸馍凉面吃,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曾经穿过多年军装,在部队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天刚吃完早饭,正准备政治学习的时候,忽然传来紧急的集合哨音,只见中队长跟司务长一脸严肃地站在队伍前边。不一会,炊事班长提过来一个泔水桶,上边漂着两个半块馒头。中队长命令从第一排的战友开始,挨个上前捞起馒头,一人一口,直到把那两块馒头吃完。轮到我的时候,我眯起眼睛,闻着有些酸味的馒头,硬着头皮咬了一口,再递给下一位战友。等我们吃完从泔水桶捞出来的馒头,感觉有些恶心,甚至有想呕吐的感觉,由于部队纪律的约束,最后还是生生地憋住了。中队长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浪费粮食是最大的可耻。往后谁再把吃不完的馒头扔进泔水桶,这一桶泔水都让你们喝完!”从此以后,中队再也没有发生过糟蹋粮食的事情。

“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如今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好了,但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这也是部队这个大家庭教给我的。

如今,每次回农村老家,我看到地里像士兵般排列整齐的玉米,看着地头一行行的豇豆、茄子、辣椒,还有憨态可掬的大南瓜。我就会在地头蹲下,深深呼吸来自田野泥土的芳香。耳边似乎也会回荡起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土地带给我们粮食和蔬菜,更带给我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不浪费粮食,才不会辜负土地对人类的厚爱和信任!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5

《节粮爱粮惜粮的呼唤》

节粮是一种美德;爱粮是一种修养;惜粮是一种良好的品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向人们发出节粮爱粮惜粮的忠言,传颂了几千年,我们还要把这种美德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有人可能会说:“我国地大物博,还会缺粮食?为什么还要节约粮食呢?”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的总产量只占全世界总产量的20%,如果放纵浪费的话,那么我们的粮食就会愈来愈少。所以节约粮食也是有必要的,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我看着被倒掉的食物在剩菜桶中抱怨哭泣,不由得鼻子一酸,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颗地掉了下来……

北风呼呼地吹着,屋外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我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听着这寒风呼啸的声音——“咕噜噜—咕噜噜—”这是我的胃在召唤,我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向着学校附近的餐厅走去。走进餐厅,人坐满了,我跑到柜台,“小朋友,你吃点什么?”老板问,“一碗米饭,一份青菜”,我回答。随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交响乐,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盘热气腾腾的青菜便端上了桌。我拿起一双筷子,开始吃起来,吃一口米,再扒一口菜,我脸上露出奇葩的神情。“这也太不好吃了吧!”我小声嘟囔着,我生气的结账,正准备回家,忽然传来一阵呜咽的声音——原来是剩菜桶里的大米在哭泣:“人们也太不爱惜我们了,呜呜——”“要说也是!”一旁的被咬了一口就扔掉的馒头也发话了,“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想到我们的感受,更没有想到农民们的良苦用心!”听到这里,我脸唰的一下红了,“他们还空喊‘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的口号,一点也不投入到实际行动中!”一旁的青菜张口道,“就是”,“说得对”,“同意”……里面的蔬菜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听到这些怨言和哭泣,我的鼻子一酸……

一年前,老家麦田——

风吹拂着我的脸颊,翠绿的麦浪层层翻滚着,一股青草香扑面而来。啊!这就是小麦的亲情。麦田里,农民在辛苦地劳作,有的锄草,有的浇水,有的坐在田头,望着自己的麦田,心里乐开了花。“不容易呀!但还有人浪费,哎——”我感叹道!

这白花花的大米难道不像农民伯伯晶莹的汗珠凝聚成的吗?我们抛弃一粒大米,不就像抛弃一个婴儿,难道不就是在自己洁白如璧的品行上染上了瑕疵吗?

节粮爱粮惜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他做起!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6

《节约粮食》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他们经常教育我:“要爱惜粮食,勤俭持家。”每次吃饭,他们都会要求我“光盘行动”,既使不小心饭菜掉到桌子上,他们也会要求我夹起来吃掉。为此,我感到疑惑不解,觉得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又不差这些,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要求我们呢?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明白了为什么。

刚一放暑假,我就嚷嚷着让爷爷奶奶带我回老家住段时间。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对我说:“爷爷、奶奶回家可没有功夫陪你这个淘气鬼玩,我们有许多农活要干呢!我自信地对奶奶说:“我也要跟你们干农活,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奶奶,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奶奶笑着对我说:“干农活,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爷爷奶奶种了一些早玉米。回老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就随他们下地干活了。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我高兴极了。

来到玉米地,我看到一排排的玉米已脱下绿色的外套,换上了黄马褂,一个个一尺来长的玉米棒别在腰间,像极了英姿飒爽的士兵等待我们的验收。

开始掰玉米了,爷爷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只见他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头,一手握着玉米棒的尾,轻轻一掰,玉米棒就从玉米杆上掰了下来。我看着爷爷如此熟练、轻巧、快速的动作,心想:“掰玉米也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啊!对我来说简直小菜一碟。”我来到一棵玉米前学着爷爷的样子掰起玉米来,可玉米棒就是纹丝不动。于是我又用脚蹬着玉米杆,弯着腰,把玉米棒压在胸前两手再使劲,可还是没有把玉米掰下来。我又重新鼓劲,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掰下一个玉米。我高兴的喊着:“爷爷,我也掰下一个玉米棒了。”,爷爷扭过头来笑着对我说:“不错,我有接班人了,继续加油干啊!”这时的我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再看爷爷已经掰了半篮子玉米了。

直到傍晚,我们才把那一片玉米掰完,看满满的一三轮车的玉米棒静静的躺在车上,咧着嘴对我们笑,开心极了!

回到家里,感觉两脚也不听使唤了,腰酸背疼的,手上磨出了许多水泡,火辣辣的直疼。奶奶看到我的手,心疼极了,赶紧拿出云南白药,一边给我涂药一边对我说:“现在知道我们平时为什么总是说要节约粮食了吧!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起早贪黑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的心血啊!”

是啊!我明白了:一粥一饭当处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7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自古以来,提倡节约、倡导节俭的名言和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节用”,主张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国家才能强大。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就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饭碗里从没剩下过一粒米。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补了73个补丁。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人民做出了表率。

当我们漫不经心的倒掉剩菜剩饭时是否有那么一刻迟疑脑海里猛然闪过那些渴望的眼神挣扎的身影。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饥饿无助地蜷缩在肮脏地面上的非洲小女孩,她的不远处就是一只秃鹫在悄无声息的等待着画面。我感受到死神悄悄逼近的气息,这就是“饥饿”。我们出生于和平的年代,成长在富强的中国,从未品尝“饥荒”的苦楚。但这不代表我们不是警醒着的无数的故事和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让我们保持清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粮食了。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的温饱和贫穷没被解决,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都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意识,其实做起来是很简单的: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引导身边人做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让节约成为我们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为,让节约成为我们共同倡导和践行的社会风尚。

爱粮节粮征文高中 篇8

《藏在粮仓里面的爱》

少年时憧憬吃上大米白面、过上好日子的斑斓光影,已在记忆屏障中渐渐远去。但母亲做的简陋粮仓,却是我们一辈子的念想。

七十年代初期,粮食匮乏,农村实行集体经济,生产队上工记工分,我所在的生产队人多地少,年底按人口分点口粮、分票(粮票、布票、肉票等),僧多粥少,捉襟见肘,平时仅一点大米白面都是留在家里来亲戚时食用。当时我八、九岁,弟弟五、六岁,爸爸在外地煤矿下井,妈妈当生产队队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伟大的祖国响起了改革开放的乐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妈妈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分到手的地不足一亩,又买了人家一亩多地,种起了粮食。缴完公粮,有点余粮,于是妈妈便在房子的西北角,请人帮忙搭起了一间十几平米的草棚,开始置办粮仓。整平好地,支垫好二层间矩相同的四排砖,上面放置木板,就成了粮仓“地基”。然后木板放上两个一样大的旧簸篮(篾匠用竹子编制),作为粮仓的底座,芦苇拆子作为挡墙,倒进一些粮食,坐实拆子,一点一点圈,倒进一袋一袋晒干的谷子,螺旋式卷上,分放着两个小粮仓(一个小麦、一个水稻),足有一米多高,各能存进五、六百斤粮食,上面做成一个尖顶,用洗干净的旧衣服罩上,就象两座古典宝塔,纤巧精致,珠交露幔,赏心悦目,沁人心脾。妈说,别看这个粮仓做得土,但很实用,通风好,防潮、防湿,谷子不容易生虫。

白驹过隙,我和弟弟也长大成人,离开了家。母亲一人在家,从人工镰刀收割稻麦到联合收割机收割,都是她一人在操劳。收割完后,母亲就挎上菜篮子到地里和沿途捡拾遗漏了的粮食,晒干搓摘,颗粒归仓。其实母亲省吃俭用,舍不得吃大米、面,天冷时一顿稀饭(麦麸做的)吃一天。每到春节,是妈妈最开心的日子,她提前给粮仓“打扮”,贴上“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春联,倒“福”红字,挂上玉米、黄豆、花生等种子,准备的腊肉、杀好的鸡、鱼等年货,再配上红枣、年糕等,蕴含着农家乐文化,吸引城里亲戚勤来串门观赏的“眼球”。

如今,母亲已到古稀之年,我和弟弟劝她不要种地,但她已习惯了田野里夕阳西下的美丽,闻惯了土地与庄稼的芳香,说:“身体硬朗,不干活,好像缺点什么。”以至现在仍精神矍铄,耕耘在黑土地上。

母亲的简约粮仓,传递着人间的温暖,赓续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滋养了我们的初心,淬炼了我们的灵魂,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