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范文大全内容页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1

人物介绍

张xx,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xx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xx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临床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PI,xx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xx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致力于疑难生殖障碍疾病精准诊疗与子代健康研究,发现了人类卵巢功能不全的新治病致病基因及新机制,创建高效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体系,为孕前阻断出生缺陷做出了贡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2部,参编中英文论著6部,参编指南/专家共识/行业标准6部。获2019年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受邀担任多个SCI期刊及领域核心期刊编委。

xx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xx省高校生殖健康与生殖安全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xx大学“临床医学名师”……xx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张xx身上贴着很多“标签”。

2001年,张xx从xx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七年制毕业后,进入了xx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始了她的从医生涯,到今年刚好二十年载。二十年来,她出门诊、做手术、开课程、搞研究,一心投身守护女性健康第一线。

截至目前,张xx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主参国家重点/重大研究项目2项,主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2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中国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行业标准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获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生殖医学,是我心之神往的领域”

被问到为何会选择从医,又为何会选择妇产科,张xx说,这并不是偶然,她的妈妈就是一位妇产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成为一名守护女性健康的良医一直怀有热忱之心,非常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4年高考,张xx以全市第三的分数在高校和专业上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但她毅然决然选择了xx医科大学(现xx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就读。求学路上领略医学众亚专科特点之后,她对妇产科学科的生殖医学方向情有独钟,到了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她的选择也未曾改变。她说:“生殖医学,是我心之神往的领域。”

2020年的一次门诊,张xx遇到了一对年轻夫妇。在仔细询问情况后,她得知这位女性先前陆续有过三次妊娠史,其中一次发生难免流产,另外二次因胎儿畸形引产,这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负担。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调阅这对夫妇既往在其他医院就诊的病历和影像资料,全面查阅国际国内该病例和基因相关数据库及文献。

“根据患者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引产胎儿的P基因是纯合隐形突变,这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突变,而这对患者夫妇均是该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张xx说,这个P基因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但是这个基因突变位点的临床意义不明,目前也没有数据库收录或文献报道过它明确的致病性。

为了精准诊疗,张xx组织了多次“跨国”多学科讨论(MDT),连线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YipingShen教授,并且邀请xx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多学科团队专家与患者夫妇,一起讨论分析患者历次不良妊娠的致病原因、最佳治疗策略、相关风险和精准助孕方案。

先前的多次治疗已经花费了这对夫妇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张xx知道此事后,为他们争取尽可能少的费用享受多学科优质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

“最终,我们一致认为想要生健康的宝宝,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也就是俗称的‘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最适合她的最佳助孕策略。我们向患者夫妇详细解释了这一策略的优点、治疗过程、可能的风险、费用等,并耐心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经过充分的沟通,他们被我们的临床能力和细致关怀打动,决定与我们一起努力,开始了一系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准备工作和临床治疗。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最终成功找到了一个完全不携带该基因突变的胚胎,并顺利进行了胚胎移植。前些天,患者来复诊时和我说已经检查出怀孕了。”讲到这里时,张xx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通过生殖医学技术,陷入生殖障碍困境的夫妇不仅能‘生得出’,更能‘生得好’。让患者生育健康的子代,才是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困难解决之后,患者的笑颜,总是让我感到非常开心,有时候他们会带可爱的宝宝专程来看我,并喊我‘医生妈妈’,令我十分感动。这种深层次的快乐感正是医学的独特魅力,让我对此乐此不疲。”正因为这份热爱,哪怕在面临繁忙的工作节奏和较大的工作压力时,张xx也从未动摇,执着精研。

“作为医生和研究者,我们的路没有终点”

在中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5。6%,可以说每3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的婴儿出生。如何防控出生缺陷、怎样减少罕见病发生,已经成为中国临床专家的一项重任。作为一名临床医师,为何要做科研?这是张xx经常与她的研究生交流的话题。

张xx研究的是辅助生殖安全性与发育源性疾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控这两个领域。在聊到辅助生殖安全性与发育源性疾病目前的研究水平时,她显得有些喜悦与激动,说道:“我们国家这一领域临床和基础科研的前辈学者们几十年耕耘下来,现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是属于领先的。我们作为中青年一代,是站在前人搭建好的研究平台和基础上,做前沿的科学探索和临床转化。”

张xx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在当时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没有相应内容的临床案例:一对姐妹来门诊咨询,妹妹今年28岁了,试孕已经有两三年却一直没有怀孕,因为知道家族里很多亲人都有卵巢早衰的症状,而且她的姐姐在28岁的时候已经绝经,她非常害怕,要求马上做试管婴儿。“我给她做了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以及卵巢超声窦卵泡功能评估,发现她的卵巢并没有要早衰的样子。”张xx说。

之后,张xx带领团队跋山涉水将这对姐妹生活在某省山区整个家族里卵巢早衰的亲人的血液进行采集和检测,发现其罹患卵巢早衰的亲人是携带突变基因的,而妹妹是不携带的,通过紧锣密鼓的一系列研究,她确定了整个家系出现卵巢早衰病源的致病基因。她回忆道:“明确了病因,治疗就可以精准高效,我当时只是用简单的诱导排卵指导受孕等医疗干预帮助妹妹怀孕,现在孩子也已经好几岁了。”

而这个家族里面的下一代也从张xx的研究获益,比如一位年轻姑娘被查出携带基因突变,原本她不知道自己有卵巢早衰的风险,现在她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科学的认识,对学业、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家庭生殖健康规划都可以做更好的安排,也可以从张xx团队得到更多的生育力保存和维护方面的帮助。

临床上要是遇到医学教科书上还没有相应内容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难题时,张xx就会带领科研团队,针对患者情况,潜心研究病因、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她觉得,作为研究型大学医院的临床医生,既要看得好教科书和指南上写得清清楚楚的疾病,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钻研精神,坚持以服务患者生殖健康为核心的目标,就临床疑难杂症提科学问题,基于临床做好相应的科研,让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并且服务于人民健康。

“辅助生殖安全和发育源性疾病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被回答,也有很多临床和辅助生殖技术需要改进。作为医生和研究者,我们的路还很长。”张xx说。

“传承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医德”

“刚到医学院求学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比较懵懂的。”张xx笑着说,她之所以坚持选择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她的老师黄荷凤。

“当时她给我们上大课,我被她的风采所折服和吸引。从她上课的状态,我能感受到她对妇产科学和生殖医学的热爱。从她对于学科的耕耘,对临床前沿的追求,以及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学术活力和人格魅力。”黄荷凤讲课的情景,张xx至今记忆犹新。

毕业之后,张xx跟随黄荷凤学习和工作。“刚刚毕业到临床看诊时,我又期待又忐忑。老师会和我说,宁可看病看得慢一点,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医德。”

“潜移默化中,做人、治学、做事,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一次老师遇到一位患者恳求她为其主刀手术,一定要赠予礼物,无论如何推脱不了,老师斟酌片刻答应暂留礼物并为她主刀,让我做一助,待手术后亲自带上我去查房看望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归还礼物。患者非常感激,老师却只简单地说了句,‘这样你不会在术前有思想顾虑,然后我也不违背我们做医生的原则。’对于一个初入医学殿堂的年轻医生,这样的身教胜过一万句说教。”张xx说。

后来张xx自己也成为了导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她教授学生的不仅仅只有医术,更有从前辈那里学到的精神。在专业上,她对学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她的老师也是如此严格待她的。可到了平常生活中,她又像学生们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

“医道的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医德,这应该是每一位医者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既要把前辈的品德、传统继承好,还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去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发扬医道。”张xx说。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2

人物介绍

钟xx,xx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是xx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曾获“全国最美公务员”“xx省优秀共产党员”“法治xx建设十五周年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xx市政法系统模范个人”“全市青春力量·最美90后”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钟xx,xx市公安局的一名科技民警。不管你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你我他都绕不过他,甚至每时每刻,都得与他发生点关系。因为,他就是健康码开发团队的核心骨干。

从警多年,钟xx一直习惯隐身于一线冲锋陷阵的战友身后,为他们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直到2020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从幕后走到台前。那年2月6日,钟xx团队接到了开发“xx健康码”的任务。

科技警察的价值

健康码?什么样的?要做成什么东西?应该用什么颜色?带着这些疑问,钟xx和他的团队从零开始,历经了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完成了第一个测试版。

钟xx团队就市民提出的问题,先后经过29轮技术调整、14个版本和63项功能迭代,解决了市民的困扰。最终,“xx健康码”的正确率达到99%以上!钟xx团队仅用40天的时间,就让健康码从xx走向了全国。

健康码,让钟xx真正感受到了科技警察的价值所在。

钟xx,xx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是xx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

曾获“全国最美公务员”“xx省优秀共产党员”“法治xx建设十五周年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xx市政法系统模范个人”“全市青春力量·最美90后”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探索者

2021年以来,钟xx带领团队持续深化大数据赋能,以“小切口、大场景”的改革突破法助力公安数字化改革持续前行。

为破解非羁押人员管理难、羁押难等改革难题,支撑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顺利进行,钟xx和所在研发团队主动承担研发任务,并在全国率先研发出“非羁押人员数字监控系统”,被评为xx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在研发初期,面临科技民警“不懂法”的被动局面,钟xx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规定,积极对接公安法制、检察、法院等部门充分了解业务需求,从“门外汉”摇身变成了“小能手”,并最终带领团队在15天内实现应用试运行、30天正式推广应用,擦亮了“健康码”之外的又一张“数智xx”的金名片。

针对传统外管工作“底数难清、情况难明、风险难控”的痛点,钟xx再次带领团队会同出入境管理部门打响攻坚战。团队在全国创新提出了境外人员“一人一档一码”的新做法,即一个档案、一个身份、一个识别码——国际人才码,同时结合大数据有效识别外国人身份等情况,成功发现“来杭未报临住”、“活动地与申报地不一致”和“非法就业”等多类异常境外人员270余名,大大变革了传统境外人员管理业务机制由被动转向了主动。2021年7月7日,在xx组织召开的全国移民管理工作现场会上,钟xx介绍汇报的xx通过大数据赋能境外人员管理的做法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为提升传统侦查工作效能,用大数据武器“武装”侦查人员,钟xx带领团队再次开展了突破。

2021年3月,xx出现多例网约车司机涉嫌虚构里程诈骗案事件,面对这一新型犯罪案件,钟xx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前往办案单位,详细了解犯罪形态、全面提炼犯罪特征,在48小时内便确定了侦查模型设计思路。在钟xx的主导下,“巡踪者”网约车司机异常发现模型应运而生,依托该模型侦查人员成功从海量网约车订单中筛查出部分异常订单,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220余人、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不仅如此,大部分受害者在被公安机关通知之前都未发现自己被骗的事实,将“群众告知、公安办案”的传统侦查流程变革为“公安发现、主动侦查”的新型侦查模式,为数据侦查模式的新变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案例得到了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的关注批示,为推动全国集群打击提供了xx样板。

如今,钟xx再次投入到亚运安保指挥平台建设中,为xx亚运安保继续拼搏奋斗。

青年担当

2019年以来,在公安部党委“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下,xx作为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地市级试点,承担了为全国“探路”的光荣使命。面对挑战,钟xx主动请缨加入了工作专班。作为应用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他和团队承担了应用需求的调研和研发工作,在经历了与25个警种、35个公安派出所的100多轮调研对接后,仅通过200天的勠力奋战,成功研制推出以“智慧警务云”为基础的“警务操作系统”,在基层基础、勤务指挥、治安防控、侦查打击等领域全方位重构应用系统,为xx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新生态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9年3月21日,正值警务操作系统建设的攻坚期,钟xx没想到女儿比预产期提前了20多天出生。当时,妻子独自到医院产检,因为胎位不正,医生尝试调位但未果,情急之下紧急剖腹产。妻子为了不打扰他工作,直到做完手术才通知了他,一直忙于工作的钟xx听闻后,这才和领导请了假赶去医院。艰苦的付出也迎来了成功的回报,系统建成以来,钟xx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将系统投入了实战,特别是在建党百年安保等重大活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迅速在业内外得到充分肯定和很大反响,受到公安部主要领导和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在2020年1月全国公安科技工作会议上,xx城市大脑警务操作系统建设应用经验作为唯一的典型发言。

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后,xx作为全国“样板间”,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调研学习。钟xx作为应用研发的主要参与者,在做好研发完善的基础上,还承担了大量的演示汇报工作。2年来,他累计为13位部省级领导、30余个城市公安机关等超6000人次讲解介绍“xx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年均讲解场次超120场,全面展示了xx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成果。

破冰先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百年以来全球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钟xx充分发挥xx公安大数据能力优势,以青年党员“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的拼劲,用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忠贞奉献精神,带领团队探索筑就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

2020年1月20日,xx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日,钟xx提议成立数字防疫工作专班,并主动请缨担任技术组负责人,设计开发“城市大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开展疫情分析预测和防控工作。经过24小时连续奋战,团队顺利完成了系统测试版的开发工作。为确保系统快速更新迭代,钟xx放弃全部春节假期,带领3名工程师以一天一个版本的频次完成系统4次更新迭代,最终依托该系统,高效完成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密接人员闭环管控的分析研判工作,先后发现密切接触者8750余人,涉疫重点人落地核查率、管控率实现两个100%,助力xx市精密智控度位列xx第一,有效改变了以往线下逐个排摸,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2020年2月,xx市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2月6日17时,还在市公安局防疫专班奋斗的钟xx接到了市局紧急召集令——开发“xx健康码”。

当时健康码是一个全新的构想,没有样本可供参照,好比在无人区里为他人开辟道路,虽然意义重大,但悬崖峭壁荆棘密布,前途殊不可测。接到市局指令后,钟xx会同十余名团队成员连夜进驻基地,迅速投入全新的开发工作。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且无既有规则指引、需要协调诸多部门和开发企业等种种困难,钟xx带领团队充分发挥舍我其谁的干劲、敢为人先的拼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借鉴此前疫情防控系统和模型开发经验,自行设计技术架构和算法规则,从表单设计到业务架构、从发码规则到前端应用,不仅手绘了多个版本的xx健康码界面图,而且从色彩搭配到图形调整、从空间布局到文案设计等每一个细节都和团队反复斟酌、精心刻画、力求完美,最终实现了健康码3天上线的奇迹!

健康码毕竟是一项新生事物,愈是顺利,愈不能显其价值。在“xx健康码”正式启用的一周时间里,网络等各个渠道的咨询件达到了惊人的10万件,健康码面临中途夭折的巨大风险。钟xx与团队成员不畏艰险,在细致地回复每一件投诉同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景对健康码的多样化需求,从海量的用户咨询中梳理出共性问题与建议,马不停蹄地对健康码快速迭代、持续优化,不断满足各种变化需求。在健康码诞生的40天内,钟xx共经历了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并成功于2周后迅速复制推广到全国18个省200多个城市,成为xx数字防疫、数字治理的一张闪亮名片。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3

人物介绍

蔡xx,xx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公司个人先进管理者,带领团队进行的进口乳化剂单体替代、悬浮剂质量攻关项目获得公司技术创新奖,组织的三唑磷乳油沉淀、毒死蜱废物回收处理二个QC攻关小组获省级优秀QC攻关小组称号,起草编写毒死蜱原药、毒死蜱乳油、毒死蜱水乳剂、毒死蜱微乳剂、毒死蜱颗粒剂5项国家标准。

蔡xx,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现任xx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农药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农药制剂研发,是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药检验方法专业工作组委员、全国农药标准委员会的观察员。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随疫情不断加重,全国各地都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支援疫区的行动中来。作为xx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的蔡xx,第一时间参与了公司成立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预防工作方案》,从应急抗疫物资储备、人员防控、作业场所消毒等一一进行布置。

疫情当前,有一种奉献叫坚守,有一种行动叫忠诚。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级,抗疫物资市场紧缺,为更好保护员工,公司决定将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分配给员工,当时正值放假期间,受到严格的疫情管控政策限制,完成任务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蔡xx与小组人员主动承担起抗疫物资的运送工作,亲自带头穿越在大街小巷,不顾自身安全,将物资送至每个员工居住地,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们的安全。

蔡xx作为科创人员的年轻代表,为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新冠,做好防范、减少风险,利用好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第一时间建立起微信、钉钉联系群,将疫情的情况、新冠知识科普、预防应对措施等相关材料进行分享学习。不仅如此,为了解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健康动态,他要求每天员工在微信与钉钉群报告出行情况、人员及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对当时没汇报的员工一一进行电话联系确认,统计汇总完成后上报公司领导小组,以达成疫情防控形势下对员工最好的保护。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为支持疫情抗战胜利,新农股份继2月6日向湖北省慈善总会首期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定向用于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决定再向社会捐赠消毒物资。为保障消毒物资顺利交到疫区,蔡xx在公司专门成立的工作小组中担任技术组组长,主动负责生产技术方案、使用说明书编制、包装瓶相容性选择,以微薄之力援助疫区,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心系疫区同胞。

在公司获得政府复工申请同意后,组织相关部门对采购到的消毒物资原料按照技术小组制定的加工配比与流程进行加工,加工过程全程进行跟踪,确保产品质量。由于消毒物资不属于公司常规产品,没有自动灌装机,分装全靠人工一瓶瓶灌装,员工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克服种种困难,利用1个星期加工分装了20吨消毒物资(75%酒精5吨、次氯酸钠消毒液15吨),在2月12日开始向疫区捐赠,助力“防疫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4

人物介绍

叶xx,xx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获得xx市138第一层次人才、2017年xx市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xx市第二届绿谷特级名医称号等荣誉。

“我原来肠胃不太好,听说做胃肠镜检查特别痛苦,一直不敢来做检查,没想到你给我做的胃肠镜检查,居然没有一点疼痛,下次我还要带家人过来找叶医生做检查!”这是1月24日发生在xx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内镜检查室门口的一幕,刚刚做完肠镜检查的张先生高兴地对叶xx说。

因为叶xx精湛的医术,很多人都排着队等他做胃肠镜检查。叶xx说,约他做胃肠镜的人实在太多了,正常预约往往需要4-5个月以上。

叶xx是xx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也是xx市138第一层次人才、2017年xx市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获xx市第二届绿谷特级名医称号。

2005年,叶xx读完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后回到家乡的xx市中心医院工作。因为当时消化内科不是特别热门,他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在浙江大学攻读消化内科硕士研究生,让叶xx跨入了消化科的门槛,也让他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0年,xx市中心医院鼓励年轻医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叶xx又去攻读了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兆申院士和邹多武教授。他在专业领域内接触到了国内最先进的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技术,并且学习了当时非常前沿的内镜技术,比如ERCP、EUS等。

因为专业水平特别突出,医院领导提拔他做了消化内科的主任,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更能施展专业技术的平台。叶xx迅速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消化科主任。

胃癌、肠癌是严重威胁百姓健康的疾病,尤其是结直肠癌,近年来死亡率上升到所有肿瘤病的第二位。但是,不管是胃癌、结直肠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变得非常重要。胃肠镜检查就是最好的方法,直观、有效,而且相对价格便宜。但是由于很多人觉得胃肠镜检查难受、痛苦,限制了胃肠镜检查的普通开展。叶xx就特别加强自己和团队在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提升。

叶xx大力推行胃癌早期发现的各种技术,树立在繁忙的内镜检查中,以发现早期胃癌作为胃镜检查的终极目标,使xx市中心医院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提高到50%左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治方面:通过在内镜中心推广单人肠镜技术,树立以能否减少患者痛苦作为评价肠镜检查优劣的标准,极大提高了单人肠镜检查的水平,使大部分的肠镜检查在很小的痛苦或几乎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完成。近年来,结肠镜检查数量和结肠镜下治疗数量翻了一番。

在日常问诊的同时,叶xx还特别重视科研教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圆满完成本科生的教学任务,重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利用自身较好的英语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留学生的教学,使用英语查房,为留学生的带教工作作出了贡献。在科研上,他已完成了2项省部级课题和多项厅级课题,主持在研课题4项,参与了2011临床消化进展和消化超声内镜学等学术著作的编写,分别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

“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患者,尤其是危重疑难患者时,往往一个决策就能改变患者的命运,所以医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叶xx深感医生的使命所在。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迅速转危为安时,当患者反复就诊做了不少检查、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都解决不了问题,却在自己手上用几十块的药就解决问题时,他就感到无比的喜悦,也更让他体会到作为医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叶xx说,接下来他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内镜人才,缩短胃肠镜检查预约的时间,提高检查质量,让xx老百姓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胃肠镜检查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优质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医生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交流进步,更好地服务百姓,也希望全社会形成更好的尊医重教的氛围,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医学专业,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5

人物介绍

钱xx中共党员教授

1975年9月出生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2020年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个人。

业绩贡献

2019年11月,浙江工业大学与越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钱xx担任执行院长。为助推绍兴市环保产业发展,钱xx提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环保产业人才创新服务体系、高校成果产业化体系这“三大体系”作为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的主要模式。在这个模式的指引下,研究院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引进15个产业化项目团队(其中5项绍兴市“海内外英才计划”项目)、12位高层次人才(其中2名院士);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7项重点人才计划项目;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5个人才平台;与70多家环保企业开展技术对接,签订科技合同额7683万元,到款3278万元;完成大楼装修布置、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采购,环境检测平台通过CMA认证;牵头成功申报浙江省绍兴越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研发中心);举办7场大型会议,教育培训1000余人;获主管部门年度考核优秀。钱xx创新的发展模式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高校研究院与当地产业对接发展的优秀模板。2020年,研究院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集体,钱xx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个人。

典型案例

绍兴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纺织业,目前又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在绍兴经济腾飞的同时,对环保的需求很大,为绍兴的经济发展守住“绿色后方”,正是契合了研究院设立的初心。但是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创新内在需求不足、校企互不信任、技术需求和供给信息不对称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钱xx带领教师长期走访绍兴本地企业、开展环保专题对接,与企业家拉家常,以趋势启发、以案例吸引、以实在技术试探、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政策激励,来逐步促进企业对自身环保需求的认识,推动研究院与企业的合作。除此之外,在钱xx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研发中心)揭牌成立,并落户浙工大绍兴研究院,该中心是在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的指导下,整合长三角区域内气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高校、企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发挥特色,聚焦碳中和领域内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开发、监测体系研究、源汇清查及评估,推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示范,为区域碳中和实施成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碳中和国家战略。

在钱xx院长的带领下,研究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秉持以人才技术助推绍兴环保产业发展,以环保科技服务绍兴产业绿色发展的理念,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绍兴市环保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6

人物介绍

齐xx,男,汉族,198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硕士学位,电子信息技术高级工程师,现任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xx政协委员、xx省工商联执委、xx欧美同学会会长、xx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先后入选中组部“特聘专家”、xx省“151人才”工程、xx省“科学技术人才”,被聘为xx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荣获xx省青年创业项目金奖、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黑马大赛第二季亚军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业奖项、xx青年创业奖。

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里,有一种星辰,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祖国。而他,是众多星辰中,一颗落根于南太湖科技创业的明星:躬身用触控科技实现梦想的优秀实践者。当他有了坚定目标,困难面前,不言放弃,崎岖路上,勇于攀登。勤勉如他,坚毅如他,奉献如他。他,就是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齐xx。

自2010年创业至今,齐xx逐渐锻炼成长为一名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家,他始终抱着爱岗敬业、躬身科技、创新管理、积极奉献的信念,为xx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勇往直前

齐xx出生在吉林长春,2006年7月毕业于xx大学。大学期间,别人忙着考研出国,齐xx无心插柳,编写了《托福全解》,初显成就感。浙大求是园里多次创业之实践,使他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广州宝洁公司。在宝洁工作期间,齐xx依旧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并对产品提出革命性建议,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包装技术,被宝洁沿用至今。

在宝洁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逐渐发现大公司之乏味。不想被规章制度过多限制的他,选择了出国深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硕士学业,并额外修了数门商科课程。读完硕士后,他凭借着优秀的履历和流利的英语,进入了大型半导体公司赛普拉斯工作。不久,他又担任了美国PQLabs公司营销副总裁。在此期间,齐xx开始了解到触控技术,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发现,当时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手机、平板电脑等小规格的触摸屏,但电视、POS机等中大尺寸的触摸屏幕领域几乎无人涉足。“触控行业在国外尚属起步阶段,国内更是空白,我想要弥补这个空白。”为了实现自己梦想,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他放弃海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发展。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2010年,求贤若渴的xx开发区向齐xx抛出了橄榄枝。xx人的真诚和热忱,让齐xx做出了在这里创业的决定。他曾说,xx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不仅适合创业,而且适合居住,父母和家人都随着他从东北来xx定居,他常常为自己这个正确选择而庆幸。言谈中,一种新xx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谈及创业历程,一段段过往岁月历历在目。300万元启动资金,前9个月就花掉了140万元,但是业务开展却很困难,只接到了第一笔生意。业务慢慢开展起来了,齐xx利用自己在美国时的人脉,产品逐渐进入了欧美市场。2011年和2012年,公司业务开始飞涨。正当齐xx准备放手大干的时候,两件事情先后给他以沉重打击。一个是2013年公司业务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另一个是当初一起创建公司的伙伴离开。

齐xx坦言,好在妻子的支持,公司员工的理解,自己心理及时得以调整,公司吸取教训,调整战线,拿出更加过硬的产品,再次冲击市场。2014年销售1600万元,业务开始回升,2015年达到2100万元,2016年达到4500万元,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状态。

“遇到困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去审视自己哪里做错,这样效果会更好。每每遇到困难,我总是对自己说,要笑着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挫折。”齐xx带着他特有的笑容和热情如是说。

触摸世界

创建公司后,齐xx全身心投身触控行业技术的研发升级,公司的触控技术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并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头。

技术改进,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在公司创立之初,齐xx就把xx电子定位为初创型研发企业,这样的企业,技术就是灵魂,只有拥有领先的技术,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

齐xx始终牢记,领先的技术是企业的灵魂。公司创办伊始,他就决定自主研发技术、自己培养人才。“现在我们公司拥有一支100多人的研发生产团队,核心团队成员来自美国硅谷和哈佛商学院MBA。”齐xx说。

公司团队专注研发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触摸屏技术,核心技术是红外多点触摸设备技术。在一般触屏只有一个触点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做到一个触屏有10个触点,也就是说可以支持10个手指在屏幕上同时操作。比如新开发的防水系列产品,目前产品已通过国际IP65认证,并在一些高档的娱乐场所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突破了点数的限制,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大尺寸多点触摸的要求,从而极大改进了展览会多人互动模式。“敢为人先、用心用脑”,从美国硅谷的销售人员,到成为全球多点触摸屏第三大供应商,齐xx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xx电子,这家起步于南太湖的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触控领域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

怀揣梦想

在不断创业创新的同时,齐xx也不忘发挥自身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

2015年9月,齐xx加入九三学社。他说,九三学社是中共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希望通过九三学社来实现自身价值、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2016年11月,xx市留学归国人员联合会成立,齐xx高票当选会长。在表态发言中,他表示要加强同留学人员的联系,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方面的作用,为留学人员到xx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xx市政协委员,他经常结合自身经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xx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对于未来,齐xx说,希望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些事情。一个是在加强xx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交流联谊方面,作为市留联会会长、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市计算机学会理事,他将和其他热心者一道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论坛,届时邀请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推动他们和xx的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促进xx高层次人才联谊有平台、交流有渠道。另一个是希望自己的公司更加“精致”,做一个小而美的高科技公司,希望自己和团队通过技术改进,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把整个行业的成本降低。只有成本降下来了,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触控这种先进产品,也能让更多的xx市民享受到这一高科技的服务。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于齐xx,他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不做过客、不当看客,让创新成为了青春远航的动力。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自主创新精神,也看到留学归国人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汇聚的磅礴力量。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7

人物介绍

李xx,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研究所所长、院科技领军人才,竹笋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xx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以竹为友为伴

心系竹农竹企

李xx出生于xx省杭州市,1985年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入职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这首诗吟咏坚韧高洁的竹子,也让她从小就对竹子情有独钟,工作后毅然选择了竹类研究方向,投身于竹产业发展中。

作为竹类研究专家,李xx对竹子的优点作了概括介绍。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竹子年年砍年年长,竹笋年年挖年年有,不砍不挖,竹林就衰败了。竹子全身都是宝。竹材具有强度大、韧性好、纤维含量高等优点,在建筑材、家具材、竹浆造纸、竹质纤维纺织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竹笋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竹叶黄酮等有效成分可以合成药品和保健品。竹子同时还在竹工艺品、竹文化、竹林碳汇、竹林康养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竹产业是xx省的特色优势产业,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竹材价格的下降,竹林抛荒增多、笋竹效益下降、企业倒闭外迁、产品出口受阻等现象日趋严重,竹业总产值增长乏力。为了突破竹产业生存困境,李xx带领竹类研究创新团队围绕笋竹加工和竹林培育方向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积极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等手段,加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进程。近年来,十多项技术成果在xx、四川、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为林企和林农新增产值5亿多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带动竹区经济发展、促进竹农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瞄准生态高效

助力竹农致富

在竹林培育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高竹林综合效益、助推竹农致富为己任,围绕毛竹林高效培育及规模经营、雷竹笋用林安全高效培育、笋用林减肥增效培育、毛竹林高效复合经营、毛竹林珍贵树种促进更新、覆盖雷竹林退化恢复与持续经营、弃管毛竹林生态控制、毛竹笋用林机械化经营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将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大幅提升竹笋产量和品质,提升竹林生态功能,助推竹业增效、竹农致富,是我们每个竹类研究人员肩负的责任。”李xx说道。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竹林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每年达近百次,累计培训林技人员和竹农2000余人次,并编写技术手册,切实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的竹林经营水平,促进竹产业发展。

李xx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竹产区示范户和合作社,了解到由于毛竹出笋期集中和笋期短,各地都存在鲜笋销售困难、笋价低、严重影响毛竹林经营效益和竹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的问题,大量竹林抛荒,进而影响到竹林的生态效益。

为了帮助农户提升竹林经营效益,李xx带领创新团队通过对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调控及复壮技术、立竹结构调控技术、覆盖增温可持续技术、土壤环境管理技术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了毛竹林春笋早出精准管理技术和毛竹林冬笋丰产精准管理技术,将毛竹笋用林春笋、冬笋的始笋期提前,延长竹笋出笋期,大幅提高了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春笋早出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22102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334%;冬笋高产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5415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183%。“毛竹笋用林经营模式创新”成果于2021年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国冬季覆盖毛笋品牌,李xx依托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在xx省嵊州市先后组织举办了三届全国“冬季毛笋王”擂台赛,并邀请中央电视台7台《绿色时空》栏目、xx电视台《江南好味道》栏目、xx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网、新浪、腾讯、xx在线、xx之声、绍兴日报、嵊州电视台、今日嵊州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极大提高了嵊州冬季毛笋的知名度,进而大幅提升了销售价格,春节前嵊州毛笋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普遍达到100元/斤,如今“笋中贵族嵊名远扬”已成为嵊州市的一张金名片。

聚焦高值环保

促进提质增效

在笋竹加工利用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和环保性、助推竹企转型升级为己任,围绕重组竹材制备新技术、竹重组材单元材料初加工连续化加工、基于PHBV/PLA的可降解竹基复合材料、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建筑用竹质结构材、竹笋加工剩余物增值、竹笋活体绿色保鲜、基于水性环保漆的竹木制品生产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竹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逐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针对竹材加工业普遍存在的板材以石油基三醛胶为胶粘剂导致甲醛释放量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植物胶粘剂耐水性和防霉性差、胶合强度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等技术瓶颈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历时十一年,创制出具有易施胶、热压温度低、储存期长、防霉性能好等特性的单组份豆粕胶粘剂,构建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制备技术体系,首次开发出基于单组份豆粕胶粘剂的竹地板、竹家具板和展平竹砧板等三个系列高效增值产品,提升了竹质板材科技含量和环保性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于2020年荣获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针对传统的竹材截断、剖竹等初加工工序都是各自独立进行机械化作业,工序间还要进行人工运输,壁厚和径级分选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识别,存在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创制出集竹材自动定长截断、自动上料、径级分选、自动换刀、剖竹开条、厚度分选等多道工序为一体的竹条加工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减少人工60%,提高生产效率97%,提升了竹材初加工阶段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促进了竹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目前已在xx、福建、湖南、四川、江西和安徽等产竹大省广泛应用,推进了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经专家组评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竹材壁厚和外径多尺度同纬度自动测量分选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十多年来,李xx勤奋努力、治学严谨,她的付出得到了同行专家、单位领导同事、基层林技人员以及竹农竹企的认可和赞赏。2021年,因科技业绩突出,李xx又一次获得xx省委、省政府授予的“xx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4年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事迹 篇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排醒目的红色标语矗立在xx一中创新教育实验中心门口。透过玻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师与学生围在新奇的作品前探讨,那个老师就是黄xx。

黄xx在xx一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不仅是青年教师的偶像,更是学生追梦路上的摆渡人。

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值得保护

2002年,黄xx出任校教科处副主任,分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面对全校乃至全市都没普及开展的创新教育,他经常思索:创新是什么,来自哪里,该如何做?

通过调研,他发现xx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从传统五金到现代五金再到科技五金,这就是创新。“xx学生从骨子里就有较多的创新基因,发现、培养、保护好他们的这些基因,很重要。”

曾经有个学生的创新发明让黄xx印象深刻。“当时这位同学家住铁路边上,经常被列车吵得睡不好觉。后来她就去观察列车运行,发现噪音的产生与铁轨联接方式有关。她就联想到数学共平面原理,想改变铁轨联接方式减少噪音。”

后来,在黄xx指导下,这名学生设计出了新型铁轨并参加了xx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大赛评委专家说:“传统铁轨运行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铁路专家一直在研究,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你一个小女孩能解决铁轨问题?不可能。”

看着学生沮丧的表情,黄xx不忍好发明被打入冷宫,更不愿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此被打击。于是,他联系了上海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并亲自带上作品请专家鉴定。

经过分析、实验、论证,专家给出的结论是:此新型铁轨与现有铁轨在安全性能上无差异,但能减少列车运行的阻力,减少钢轮对铁轨的碰撞造成损耗,延长钢轮及铁轨的使用寿命,减少钢轮对铁轨撞击时造成的噪音。

看到自己的发明被肯定,学生高兴极了,黄xx也欣慰地笑了。他说,自己保住的不是一项发明,而是学生创新的种子。

创新教育实验中心,无中生有

xx一中创新教育实验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所学校师生来观摩。这里从无到有,是黄xx对创新事业坚守的结晶。

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实验中心?黄xx并非心血来潮,为了建这个中心,他走市场、访厂家、看产品,踏遍五金城500多家店面,打了1000余个电话,撰写了500余页工作笔记。

最终,由历届校友生产的上万种五金创新产品,都在这个实验中心展出。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xx一中创新教育基地、浙江大学xx一中信息竞赛训练基地、“五金文化研究与创新实验室”等也纷纷落户于此。

黄xx常对学生说:“创新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高二女生陈蕾羽每年暑假都会外出旅行,她发现宾馆里大都没有晾衣服的地方,于是她对旅行箱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有晾衣、吹风、滑板等功能的旅行箱。黄xx看了她的作品后,指出晾衣杆部分可设计为伸缩折叠,这样更实用。俩人对这个创新设计进行反复改进,最终在今年的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荣誉背后,是一名老师坚守的初心

近四年,黄xx获得了不少荣誉。比如他指导学生的创新作品获金华市一等奖20项,获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8项,省三等奖6项。他个人也已8次被评为金华市优秀科技教师、金华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因创新教育成效显著,2017年,xx一中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面对诸多荣誉,黄xx说:“得到肯定我很开心,但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和热情,去探索自然科学、去努力获取知识,这是我最想看到的。”

在黄xx看来,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青少年就是国家的未来。他的初心一直不改,那就是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这个过程中,他很高兴能做学生追梦路上的摆渡人,让这些祖国之花绽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