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话题作文内容页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演讲稿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演讲稿 篇1

善良之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善良之美”。《巴黎圣母院》中说“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人性之美从来都不只是从外表评判的。

《巴黎圣母院》的主角卡西莫多是美与丑的存在。他外表丑陋,遭社会的抛弃,人们的歧视,就是这样一个丑陋、自卑的人,却能执着地追求美,坚守善。他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付出很多。他在她屡次被迫害时,处处帮助她,为她考虑。在认清养父的丑陋与恶毒后,他为了爱勇于抗争,最后选择了殉情。而相反神父克洛德外表完美,可是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他没有抵抗得住内心的邪念,他的嫉妒使他所爱之人一步步走向深渊。

为什么卡西莫多能得到人们的惋惜而留给克洛德的却是嘲讽与厌恶呢?

上天虽然赋予卡西莫多不美好的外表,可留给他一个美好的心灵。他的友善,勇敢,坚毅正是人性最美好的样子。并且他能在黑暗面前坚定自己的内心,不逃避,追求美好。这些精神是当今这个快节奏时代所要追求、所推崇的。相反克洛德的外表令人羡慕,可他的内心丑陋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这是人性的扭曲。他在外表上是美的“巨人”,而实际在人性上却是真善美的“矮人”,是丑陋的真身。来自作文吧 zUOwENbA.net

所以说美与丑的评判往往要牵扯到人性。积极,善良的美,即使外表不够突出,但也能成为思想更高层面的“巨人”。而如果一个人只光有美丽,却是心胸狭隘,阴险狡诈。这种人绝不会得到社会的推崇与赞颂,最终也只能成为思想行为上丑陋的人。

朋友们,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更应该学习像卡西莫多这样无论何时都能坚守内心,对人对事都心存友善,不会因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任由内心邪念作祟的美好品质。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性的弱点就是习惯用别人的痛苦来寻欢作乐,或是以一个所谓“强者”的角度来嘲讽“弱者”,又或是在清醒中自甘堕落。这些都令人可悲。每个人活在世间,能力、外表等天生不一,但各有各的美丽。因此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当他人身处黑暗时,给予他们一盏灯,给予他们温暖。在与自己的“交流”中,同样在身处黑暗时,能够做到及时地洗涤沾污的心灵,不自怨自艾,勇于追求美好。

心怀善良,真诚待人,追求真正的真善美,或许这就是《巴黎圣母院》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谢谢大家!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演讲稿 篇2

学会寻觅爱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泰戈尔曾经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的确,生活中的种种矛盾,总是因为单向或双向的爱而化解。举个简单的例子,青春期的你情绪不稳定,当同父母有分歧时便会说出一些难以入耳的话语。争吵结束后,你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把孤独和失措留给了门外的父母。但每每到了饭点,你肚子咕咕叫时,门缝下总能飘进来丝丝香气,并且传进父母的劝导。实际上,那一碗为你准备的热饭,以及桌上飘香的菜肴,就是父母的谅解和爱。《爱的教育》中,也有类似的片段:克莱蒂展开双臂、露出微笑迎接“我”高高举起的戒尺。

这是理解的爱,而我们,又是否察觉呢?

再说说,让我们每个人都铭刻于心的新冠疫情。你一定记得,医护人员摘下面罩后脸上触目惊心的条条勒痕;你一定记得,志愿者不舍昼夜地搬运物资,即使大雨瓢泼、燥热难耐;你还会记得,每天定时跑下楼去做核酸的日子……你一定觉得那时的点点滴滴十分难忘。在这“众志成城”的背后,蕴藏的是每个人团结坚毅的爱。你难忘的,也正是这份足以撼动人心的爱和一个个丰沛的灵魂。

“爱就是充实的生命,如同盛满了酒的酒杯。”那样艰难的日子,是人们用酒般热烈的爱顶着凛冽前行。而我们,是否又明白了“众志成城”那种令人热泪盈眶的爱呢?

爱是伟大的,却也是朴素的。

生活中的许多个瞬间,你是否有过突然被爱打动的时刻?我认为我们是需要去寻找爱的,并且给予对方双向的爱。最简单的,帮妈妈分担家务、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必说是庸俗或平凡,爱不需要多么震撼,它藏于点滴之间最能打动人。在反馈的过程中,就是对爱的体会和寻找。

热爱、关爱、怜爱、喜爱……如此多种充沛的爱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回头看时,“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我们回首望去,这些点滴的爱组成了你缤纷美好的记忆,帮助你跨过一道道鸿沟。有的看似微不足道,却让你铭刻于心。正是有了这些真真切切而又平凡的爱,劳碌的生活才闪耀出点点光彩。

就用我们的眼睛,去寻找藏匿在生活角落的爱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演讲稿 篇3

《呼兰河传》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东北女作家萧红写的。

萧红,原名张乃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一次次进行着与命运的搏击。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读罢全书,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

呼兰河在北方的大地上,蜿蜒流长,沿城而过。萧红正是在这河水边的土地上生长,在这块质朴淳厚而同时又充满苦难的黑土地上。这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她倾心眷恋,城与人都与她血肉相连。

对于呼兰城,她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诉说不尽的复杂情愫。在这里,她感受到了爱,也饱尝了冷漠。在渐行渐远的流年里,呼兰城之于萧红都有着欲说还休的感情。

有时我想,东北那一方雄性色彩浓郁的白水黑山,就是萧红力量和灵感的源泉。同时也是她悲剧的渊薮。她笔下的故乡,她笔下的世界,在她心里是那样自由。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读她的小说,仿佛在聆听着一曲一曲凄婉动人的歌谣。

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又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忧无虑。同时,也为自己即将逝去的童年感到惋惜。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最后,真心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这本《呼兰河传》!

谢谢大家!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演讲稿 篇4

命运,与自己共度——《我与地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命运,与自己共度》。

孤城绝域里藏着一个无坚不摧的生命,没有任何忧愁,仅存那足以覆盖沙漠的不屈不挠。在这样一个日升月落的氤氲着残阳气息的荒老地坛,他何曾不是像他那双抱残的腿一样,自岿然不动,度过十五年跌宕起伏的光景。

他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便是他的著作。他曾在书中写道: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觉得他与地坛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他感觉地坛等了四百多年,就为了遇见他。史铁生在花样年华时却突然地残废了双腿,他最绝望时,无意之间来到了人际罕见的地坛,他在地坛里想了好长时间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生命的诞生,他自己是不能够决定的,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而关于死的问题,这是必然的结果,我们不用太过于害怕或者是着急死亡,因为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凄凉和沧桑感。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史铁生身处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生存的过程中,每个人境遇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但在史铁生的答案面前,世界显示了它的平等的一面。这将促使人类不再滥用或者尽可能少地滥用自己那个“狂妄的年龄”;这个答案虽然并不必然保证世界上不再有“失魂落魄的人”,但在史铁生以自己漫长的煎熬而获得的领悟那里,这些“失魂落魄的人”将得到宁静和终生的抚慰。

所以一个人的命运自出生以来无人能测,苦与难,忧与患,唯有与自己的命运共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