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议论文和评语 篇1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试看历史长河,成大事者,没有经历挫折的少矣;昔日高祖,不过一介小吏,却开创了汉的四百年的基业;太史令身受宫刑,但其志不催,一曲无韵离骚,足以让后人叹绝千古;东坡被贬黄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以上皆遭不幸,但哪个不是名垂千古?
古人尚且如此,那我们能差吗?达尔文从小被视为异类,但进化论谁又能推翻?谁又能说差?爱迪生小时候被视为笨蛋,但不也成为了大发明家吗?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理想的沦丧!人生要经历过无数的事,如果为了一件小事的失败而放弃,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介匹夫。还是爱迪生,研制了电灯,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他放弃了吗?如果他放弃了一次,那么电灯可能要晚几百年出现了,那一次失败算什么呢?相反的,只要相信光明永远在我们面前,只要不懈追求,天地也在你脚下。
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轻舟已过万从山的豁达;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潇洒;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凿壁借光的勤奋;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心态;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人不知而不愠的人格!出自 wwW.zuoWEnBA.nEt
超然+气节+豁达+豪迈+勤奋+坚定+心态+人格=一个既成人,又成功的圣人!
评语: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有序。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足见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化底蕴。尾段更是巧用排句,暗含史实,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的议论文和评语 篇2
世界着名球星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马拉多纳确实是谦虚的,他同时也是清醒的,因为他并没有沉醉于他在足球上的成就,而是意识到了他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会成为众多青少年的模仿对象,而且有可能会因为他只读过小学的学历而辍学成为不良少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上的发展。我认为,他的清醒是有道理的:足球是刺激人心的,但整个社会的发展靠的还是科学、文化、知识。
回眸历史,以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为源头的西方工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正在封建社会的汪洋大海中缓缓前进。渐渐地这艘船触礁了,两种文明开始了碰撞……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我们有的不仅是耻辱,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四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如此不堪一击?是知识,是科学技术让两百年的工业文化拥有了对几千年农业文化抨击的力量。
让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的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不如中国发达,很多国人都认为日本元气大伤很难崛起了,可就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间,日本却一跃成为与美国、欧盟平分天下的经济大国!吃了亏的欧美人回过头来看日本的发展史才发现,日本人居然在战争前后蕴藏了大量的科学力量……
同样是知识,当却让日本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
马拉多纳是可爱的,因为他说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知识是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一点。
评语:本篇议论文基调大气磅礴,论证内涵丰富,论据更是纵观世界历史,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的碰撞和大国的崛起经历阐述了知识的重要性。一针见血,视角独到,文采斐然,显示了作者与不拘于年龄的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佳作!
的议论文和评语 篇3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行为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
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
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与懦怯。
评语:议论文贵有超人的见识、绝佳的立意,本文开篇就点出人们纪念屈原对于国家的忠贞,但也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