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1
惊蛰
吴菲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民谚中也有:“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实际上昆虫听不到雷声,不是被雷声震醒的,气温回暖才是它们醒来的原因,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醒了。
只是常年生活于城市,我在这方面比较迟钝——昆虫并未见得多了多少。城市的喧嚣,掩盖过了万物生长的声音。也曾幻想过这样的春天——想着,轻轻推开小纱窗,鼻尖就可嗅到青草的丰盈;想着,天际的曙光倾泻,神秘地,穿过松间,透过密林;还想着,像古人一样在桃李芳菲间踏歌漫行……然而终究妄想了。
直到那一回,惊蛰前后。
惊蛰前的某天,经过香草河畔,河边的柳树已有了稀疏的绿,这是一件好事,一芽,一片,告诉我,它们已经醒了。只是那片我所钟爱的桃林,起色似乎不怎么好。枝间的颜色虽也有变化,但远远望去,实在算不得好看。桃花如同贪睡的孩子,春风,雨水,都没能将它唤醒。我不禁想:今年的桃花不会开得不好吧?它什么时候才开呢?
又一次,坐着妈妈的电瓶车经过河畔,一瞥。一怔。满树满树的桃花扑簌簌地绽放,桃色夭夭,晕染在城市的一角,或浓或淡,忽明忽暗,似近似远,如长虹之照水,如惊鸿之乍掠。记忆里,仿佛上一秒还是灰扑扑的桃林,眨眼间,就已经灼灼地逼你的眼了。它醒了。原来,所有的植物都有着自己的密旨,信守着自己的承诺,它们商量着,要细细开。桃花也守着自己接到的密旨——惊蛰。
惊蛰分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分别对应的花信风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沾了雨意的桃花,水淋淋地湿。浅浅的粉,从花瓣的最末端,淡淡地往里洇。洇至最深处,便成了无限温柔的一痕红。又或者,是美人颊上的胭脂,酿成了春天里最美的一盅酒,让人沉醉。”原来,桃花开,便是惊蛰到。
走进灼灼的桃花林,桃枝交柯,桃花开在头顶上,遮天蔽日。从花的间隙里望到的天,蓝得恰到好处。四方的桃花,委婉联袂圈出一片小小的天地,尘世里翻滚的凡人,走进这里,都要停下脚步。有人掏出手机拍照,然而许多风光都是拍不出来的,不如,用心去看,用心去记,感受天地的爱宠。
桃花灼灼地闯入,告诉困在城市的人们,惊蛰到了,万物复苏,春天来了。生命此刻又开始撑篙出发,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追日的神话四伏欲出。我们的身体、意志,也当如桃花一般舒展开来,伴着阵阵的惊雷,苏醒。这是生命的力量,是向上的奋斗,是不断的成长。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2
惊蛰
王恺
春雨惊春清谷天,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一声清脆的春雷响起在耳边,唤醒了沉睡中的我,也唤醒了万千沉睡中的生命。他像是春天的使者,提醒着我们春天的来临。万物可以不用再躲避严寒,醒来迎接崭新的一年。
看了看黄历,今年的寒冬走得额外晚些,我也觉得似乎许久未出门了。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我走在沾着朝露的青石路上,天空还是灰蒙蒙的。最后一丝寒气还未完全散去,路上的人极少。或许我应该听母亲的,不要着急脱去冬衣,只得将自己裹得紧些。
路边的草丛中似乎有些东西在孕育。各种小虫子慢慢地从地底爬了出来,小虫咬了一口嫩绿的叶片,一扫冬天的阴霾;一抹绿意重新铺上大地,小草们悄悄地探出了头,也来参加这个生命的盛会;天空中,也会不时出现几只小麻雀,展开自己的翅膀,叽叽喳喳地穿梭在树林间,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生命的精彩之处在这里上演。经过春雨洗礼的空气十分清新,无论是人,还是小动物都肆意地感受着春的新鲜和活力。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地相处,一同感受春天的美好。
突然,一阵浓郁的光芒洒向了整片大地。我抬头望去,片状的阳光突破了层层的禁锢,云层被撕裂开了开来。金色的霞光布满了天边,犹如一条金色的画卷,正向着整个世界铺去。阳光的照耀下,万物便显得更加得明亮。带着朝露的花朵晶莹剔透的,就像一位美丽姑娘,微风中摇曳着身姿。她也十分羞涩,当我不由自主地想要抚一抚她的脸庞,她就会害羞地躲开。
若童话一般,每一步走出都是一幅迷人的画面,映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散。
这就是春天吗?
走在公园的小道中,两侧的树木挡不住阳光,我被阳光拥抱着,脑中不住地胡思乱想。“春天!来喽!”一个欢呼声惊醒了我。一个小孩在前面尽情地奔跑,稚嫩的脸上是对春天来临的欣喜。
惊蛰,谢谢你给我们带来活力与美丽,我们为你陶醉。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年春耕自此开始。
田野里,农忙的人们躬身在田地里劳作,有的在松土、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浇水。虽然很累,但是一想起会得到的丰收,便浑身充满干劲。骄阳西斜,前往春种的人们,收拾起了农具,互相说着农事,渐渐回转。也许,到了夜晚,他们也会在梦中,看到丰收的画面。
惊蛰,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开端,我们为你感到惊喜。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3
惊蛰
於书缘
一声春雷乍响,划破了长夜寂静。沉睡中的它欣欣然张开了眼,用混沌的眼神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它推了推身边的伙伴,试图将仍然处于沉睡中的伙伴们叫醒……
可是它的力量到底是有限的。它就像柏拉图《理想国》中那个先一步在洞穴中挣开桎梏并且拥抱太阳的人。它呐喊,它悲叹,它用尽它的一切力量只为发出最悲切的呼声。可是,它的伙伴们根本不相信它,根本不相信春天已经到来!诚然,它可以选择独善其身,但它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拯救世界的大任,并且不计后果。
是了,它失败了。它的同伴们嘲笑它,讽刺它,挖苦它,没有人相信它,只当它疯了。当它一而再,再而三地触碰到它所谓“同伴们”的蛋糕时,它受到了最严酷的惩罚,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它是谁?它或许是哥白尼,那个因为提出了“日心说”而触碰宗教利益致死的人;它或许是苏格拉底,那个因为坚信真理而与当局统治相悖获罪的人;它或许是谭嗣同,那个为革命义无反顾流血的人……它笑了,因为有无数的人与它的选择一样,因为相信阳光、相信真理而前赴后继。尽管这一次它失败了,但是它坚信只要心中有真理,总有一天它会成功,春天一定会来临!
是了,它终于成功了。当陈独秀放下豪言,十年不谈政治,要办十年杂志,让全国的思想改观时;当周树人看到了底层百姓争相用馒头蘸被处决者的血当作救命良药,他化名鲁迅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当胡适撰写了《文学改良刍议》来推广白话文和白话诗时,它就知道它离成功不远了。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带动了一帮有理想信念、有知识学识的新青年先睁开眼睛,先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继而唤醒了普罗大众,启蒙了广大沉睡中的中华人民的思想。这一次,它赢了!它战胜了顽固的、尘封的思想,让真理招展,让阳光普照大地。它与它们呼朋引伴,欢呼雀跃,一起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语:我,就是风暴!它是孤勇者,正如歌曲《孤勇者》所吟唱的那样:“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我们称颂它的勇敢,我们称颂它的决绝,我们称颂它的义无反顾。或许它也害怕过,彷徨过,但是当命运之轮再次滚过,我想它依然会选择做一个孤勇者,永不后悔。
又是一年惊蛰,又是一声春雷响,今年又是谁会先苏醒过来呢?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4
惊蛰之下
杨晶晶
节气还未至惊蛰。“惊蛰”,多么生动的语言啊!两个字,就是一首灵动的诗,一幅朴雅的画,一篇恬淡的散文,一曲欢欣的歌曲。
惊蛰是节气的眼睛,是整个春季中最明亮的一天,是唤醒草尖、灌木的一声春雷、乡村晨曦中的青石板复苏之吻。
韭菜不过是这众多被“关照”到植物中的一个,作为最普通、最寻常的家常菜。人们观之,无非蹦出鲜美、味浓诸如此类的字样。但是惊蛰前后的韭菜是大不一样的,“天菜初春时节韭菜的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中医讲究“春夏养阳”。而韭菜,是养阳的佳蔬良药,可以祛阴散寒。
外婆总是期盼惊蛰。割韭菜的时日其实并无太大限制,惊蛰当日或后几天,并无太大差别,只不过外婆追求其所谓仪式感,待日历撕至惊蛰,便急急挎上篮
子,推门而出。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二月惊蛰农事起,春雷乍动,空气湿湿的,抬头看,天约莫白了半边,只是不见那半轮朱红。急急行过沟壑和草石,放眼望去,三五排浓绿的韭菜,在轰鸣声中静默着,细听绵绵雨水游于田埂间,浮动星星点点的杂草。太阳仍未升起,只是远远地抛来几缕光,与周遭的灰蒙蒙一道,淡淡地反射出清冷的浅紫色微光,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
外婆操起镰刀,耳边传来菜根清脆的折断声,接着抖落菜根的泥土,仔细观察着今年的韭菜是否依然鲜嫩。我用手在菜叶上轻轻划过,好似很老练地挑出了极个别微微泛黄的韭菜叶。田间静极了,除了镰刀划过菜根折断的清脆。
韭菜拎回家,去掉根部的老黄叶子和杂草,准备一小盆清水,倒入适量的食用碱,再将冲洗完成的韭菜放入加有食用碱的水中浸泡。韭菜静置15分钟左右,捞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的菜叶才出落得更为娇嫩欲滴。
炒韭菜,则需要自家炸的菜籽油实为最佳,大火噼里啪啦,偶尔蹦出几粒火星。灶台上的一大盆韭菜于顷刻之间落入锅中,稍稍拨弄,便可品得韭菜香浓之味。
韭菜是世间普通、朴素之物,仅仅是因为一声雷,便变得如此不同。
我总觉得惊蛰像一个女汉子,春天的脚步,从响彻于风中到颤动在枝头,凭借它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以闪电驱散沉默,用一声尖厉的啸叫穿过天地。
可见,经过时间的沉淀,普通也变得不普通,即使再为朴素,当这种朴素历经时间的沉淀和打磨,便是生命的力量。二十四节气,让我们在懂得自然时间、生命节律之时,寻回千年来我们遗失于风尘中的诗意。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是的,我们曾经如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谓雨水;“四月清和雨乍晴”,是谓立夏。而如今,当春雨淅沥,天朗气清之时,我们是否只得面对日历上重复的符号发呆?我们是否记得祖辈流传的“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歌谣?我们是否会怀念那句“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所描绘的桃花盛开的春天?
二十四节气,四十八个字,引我们至千年来的诗意中去。它留给我们的更多是精神的慰藉,本真的探寻,文化的传承。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场雨水,那声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农民们在劳动中交流、协作,彼此依靠,相互信任,淳朴的人情一字字一行行书写在岁月的簿册上,流淌在田间,荡漾在心头。
木心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现代的人们,已然感知不出节气各异的美丽之处了。在量身打造的温室里,连春夏秋冬都淡化了,更不用说那么细腻的二十四节气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文明的不断扩张,导致二十四节气实用功能的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是它的诗意之美;“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是它的人情之美;“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是它的风俗之美;“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是它的理性之美……
希望惊蛰至时,我可以清晰地听到那一声春雷,毕竟那是人与自然的一场盛大的持续了几千年的美学对话。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5
惊蛰
胡文清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二十四节气里,“惊蛰”总是最具气势的,春雷响,万物长,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量都在一时节凝聚生长。
我感叹于这股“惊蛰”的力量,蛰伏的生灵在雷声刹那间惊醒,便迸发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磅礴力量,再有万丈黑暗也皆随一道雷光,绽放万道光芒。它惊起了万千的春雨洒向大地、惊起了百千的鸟儿高立枝头鸣唱、惊起了无数的夜灯半晚挑起、惊起了数不清的书本彻夜翻躺在桌上。
惊蛰,惊于蛰伏的努力,惊于蛰伏的毅力。到底是怎样的蛰伏,才能酿以惊蛰一起春气动?
这是一种煎熬的蛰伏,动心忍性的蛰伏。何出此言?似乎煎熬往往被误以为是艰难困苦、心急火燎、步履维艰的无奈处境。其实不然,作家米丽宏在文章《煎得痛快,熬得过瘾》里写道:“其实,人生能不能熬出春天,很多时候,不在煎熬本身,而在你怎样去经历和享受煎熬。”人的生命力,就是在这种煎熬的蛰伏中,慢慢发现痴缠其中的魅力,在不断向前探索中,等待春天,蓄势而发。面对无法选择的客观环境,弱者常叹命运不公,强者总能蛰起奋斗。上下求索,前有古人群贤满堂,后有来者熠熠生辉。敬袁老蛰居稻田数十载,日夜奔赴稻田间解民生之苦;敬黄大年教授寝不安席,孤步前行,至诚为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他们都是倾尽所能,蛰伏一生,心有大我的华夏栋梁。
时代更迭,岁岁不同,然而在时序的轮替中,清晰的始终是蛰伏者的步伐。他们高举火把,无声的默默向前探路。
这是一种沉默的蛰伏,厚积薄发的蛰伏。以水作喻,浅水分散,深水才壮阔。何至于此?浅水流于表面,让人一眼捉底。深水暗流涌动,一旦汇聚,便如排山倒海之势翻涌而来。人如流水,躁则浅,静则深。盛世之下,多少人似浅水,一生囚于名利的囹圄中,一有些许成就,便沾沾自喜,自命不凡。正如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所质问的那样:“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反观大智慧者,他们大多能大隐隐于市,蛰伏于自己的一方净土,在沉默中思考省身。他们又宛若蛟龙,藏匿水底,蓄时而起,腾跃九霄。静水深流,圣者默然。沉默蛰守,方能成就非凡。
蛰伏,似乎是用万般不自由,才换来了一鸣惊人的腾飞式自由。然而,正是因为扎根于土的蛰伏,才使人的心性得以磨砺,灵魂得以丰厚。该何处找寻独属于自己的惊蛰?以煎熬渡心,不被孤寂困苦所打击;以沉默律己,不被世俗鲜花所迷惑。正如史铁生所言: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你的夜路!投入它,享受它,玩味它,才能获得了一种极致的满足——一雷震醒万物。
少时听闻,蝉十年蛰伏,只为一个夏日,深感其虫之苦,长大后才明白,它们为之付出了一生。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6
惊蛰
赵悦
你合眼拒绝过的煫火风烟之梦,终会在被雷电反复拷打的春夜里,突破堤岸,漫成碧绿的早湖。
——题记
2008年鸟巢上空的足迹烟花一步步走向第24届冬奥会,春雨惊春清谷天的二十四节气歌被国人藏进现代的仪式感,如烟花般再度点亮北京上空。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中华文化底蕴映照着世界脸庞。在这二十四节气中,我偏爱惊蛰。
我偏爱惊蛰,因惊蛰如一幅浮动的有声画卷。“春雷乍响谓之惊,万物复苏谓之蛰。”你看,墨色的云将天空层层浸染,雾与雨于暮色里交织缠绵。忽闻一声惊雷,震天撼地,响彻四方,平地之下,幼虫拼命摧毁掩盖它的土层发出低嚎,种子挤压泥土发出细碎声响,被缚着的万物如听到指令一般呐喊着冲出桎梏,黑色幕布被强光刺破,伴随阵阵山风从东方渐渐漾起。熹微晨光照耀进那一池微醺的春河,远处堆叠的青山在雾中渐渐露出优美的背脊,千鸟鸣叫着飞入山间,又在风里哑了声。街巷沉睡的树木中间不知何时多了一颗桃树,于微风中轻摇树枝,缱绻着深深浅浅粉红的花盘悠然倚在青叶上,绵软软的馨香杂着泥土情操的清新味道闯入鼻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初绽的美丽,是惊蛰的足迹。
我偏爱惊蛰,更因画卷中的少年。少年们衣衫单薄,骑着单车不知前往何方,头发逆着风往后倒,衣摆飘在身后,笑声铺撒在途径的每一寸青砖,风里卷着清脆的铃声和零星的笑意。回望中华千年岁月,无论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少年奔跑不息的身影。你看,无数少年以傲气抒写文人风骨,粪土当年万户侯;无数少年在大街小巷高喊自由民主,去做那黑暗年代里的敲钟人;现在又有无数少年溺在不断涨潮的题海之中,却起身将浪花激荡。他们怕黑吗?当然怕。他们面临的,是夜里的辗转反侧,是被剥夺的人生选择权,是闭上眼睛,世界幻化成一幅被强行画押的自由书。他们力量微小,发出的亮光如黑夜里的将熄未熄的火光,但他们乃惊蛰画卷中人,昏天黑地的暴雨会有夏天记得,咬牙切齿的煎熬会有影子记得,冗长岁月里的辗转反侧会有风雨记得。即便他们身处绝境,只要他们的心脏还在胸腔猛烈的跳动,他们于绝地中仍会侧耳候惊雷,待春雷一响便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少年们如晨光一缕,将黑暗破散,让青春郁郁生机。他们配得上这世间万物所有的爱与信仰,因为他们年轻的瞳孔与心脏,因为他们青春的躯体和散发韶光的线条,因为他们即便跌倒还要爬起来的决心,因为他们即便被禁锢在牢笼仍向往海浪的勇气,因为即便面对暴雨仍毅然前行的锐气,更因为他们面对肉体的溃烂仍竭力燃烧的灵魂。少年人的热血在时代的背景下如点点微光,微光虽微,却永恒绵长,生生不息。不同的微光在春雷乍响之际聚在一起,伴这苏醒的天地万物一同,亦能爆发出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
惊蛰如画,如人,更如人生。你我皆是赏画人,也是作画人,更是画中人。人生纵然一时拘于山谷沟壑,切忌忘记仰望星光,即便沿路现实的玫瑰凋谢,梦想的山茶仍开。风雨之中,不妨留耳听惊蛰,乍响之后,等月朗风清,等万物苏醒,等卸下一身淋了旧雪的蓑衣,再向上天借一缕飘浮的春色,永远怀着少年般的热忱在碧绿的早湖中把酒言欢,静候天光。
万般晦暗皆有尽头,少年人啊,这阳春三月偶尔来得迟些,但总归不会缺席的。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7
惊蛰
朱其器
冬末春初天气总是相近的,在城市里也不能说看沿河开柳,燕子归巢判断春天是否到来,生在江南,春天来的信号是最先从餐桌上的瓷盘中传达到的。许多我爱得不得了的蔬菜,只有这时候才能吃很短的一阵子。
第一批还带着泥土的小竹笋出现在市场,就仿佛一声惊雷,预告着一大批鲜嫩的限定时蔬即将登上餐桌。竹笋只在春天的三月份有,新长出来不久,都不一定能挖到,才是这样小小的,细细的,嫩得一掐就断。一到四月皮马上就硬了,一点情面都不讲。
小竹笋样子有点像芦笋,但芦笋大多是整个儿绿,炒过就软了;小竹笋是嫩白的颜色,边缘泛着淡青,炒熟了还是脆生生的。
小竹笋可以炒很多东西,我最喜欢的是炒腌白菜。腌白菜要用石头压在卤水里泡很久,乍闻有一点潮湿的怪味,炒一炒才香。腌白菜本身就带着一点辣,很下饭。白嫩嫩的笋,黑黢黢的腌菜,还有一点喜人的淡青色,堆在白米饭上,呼噜呼噜几口就扒完了。
这时的毛豆都不一样。豆米很大,鼓鼓地胀满了豆荚,豆衣丰富。炒时尽可能少放油,就是绿莹莹、水灵灵的。我很爱挑里面微绿的豆衣吃,水分充足。
除了清炒,还有一种很适合春天的吃法。
住在乡下的舅公经常给我们带放干净血的、自家散养喂稻壳干玉米的土鸡。冬天带煲汤的肥肥的老母鸡,春天带新长成的小公鸡。烧熟后盛在锅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鸡的腿、爪以及我不太爱吃的鸡肝、鸡胗,都是小小的。
每年春天,如果不吃一两次毛豆烧小公鸡,这个春天似乎就太过寡淡。这种鸡个头虽小,肚子里油却很多,映着碧绿的毛豆,金黄油亮,馋人的眼睛。肉很紧,很精神。现在每逢寒暑假回家,我妈烧了小公鸡,都要揶揄我几句:“家里的鸡肉好吃吧,你们学校食堂的比不了吧!可惜你春天回不来,吃不到毛豆烧的鸡喽!”
我情有独钟的,还有鱼蒿。长大后读了一点诗词,以为这种从小吃到大的清脆可口的细杆子菜,便是东坡诗里的蒌蒿,美得很!好在查了一点资料,方得知这是一种唇形科香料的茎,蒌蒿则属于菊科。但具体是什么植物,我要对它们负责,暂时还不能确认。
鱼蒿多是炒一点腊肉吃。放家里自制的辣椒酱调味,不是特别辣,咸,调味足矣。青翠的鱼蒿映着鲜红的碎辣椒,其间穿着几片腌至深红的腊肉,清香扑鼻。
我小时候鱼蒿还没有大规模种植的,都是乡间种地人家来卖菜,捎带着在田间地头摘一把。有时候赶不上菜市场的早市,唯有空手而归。
小时候春天常吃的,还有荠菜。荠菜不是买的,是妈妈带着我去挖的。那时家附近的废弃农田里,就常有一片片只长草的地。开春后,一下雨草里就成堆冒荠菜。此时挎一个篮子拿一把小锹,一路走着挖着,不多时就能收获满满一大篮。
几年后荒田陆续被承包了种菜,想吃荠菜只能去超市买,我印象中似乎就不曾再吃过那样鲜嫩的荠菜了。
在外面买到的饺子里,荠菜的作用,主要是解猪肉的腻。喜欢荠菜的人是绝不肯将此视为吃荠菜的。小时候剁猪肉拌饺子馅,是为了中和荠菜的涩。荠菜年纪轻轻已是深绿色,叶子很小,很薄,有淡淡的清香。
荠菜是一种与阳光关系极为密切的植物。挑天晴的时候去挖,挖回来就在阳光暖暖地照进来的厨房里,一点点洗掉根上的泥土,先冲,再漂。阳光照在流动的水和荠菜叶子上,是金色的。
春天最金贵的东西当数香椿芽。只吃头一茬新冒出来的一点点,采摘时又须十分小心,要留一点继续长,不能伤害到香椿树本身。
住在乡下的舅公,他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很大的香椿树。他每年都要来拜访我们几次。带得最多的礼物就是鸡蛋。土鸡蛋和超市里的鸡蛋看似一样,实则差别极大。土鸡蛋炒出来金灿灿的,不需要太多调味就很香。
香椿芽的颜色很深,仔细看,绿里透着红,红又映着绿,美得近乎梦幻。切碎和土鸡蛋同炒,连同那股浓郁得要命的奇香,混在蓬松柔软的蛋饼里,硬硬的,口感妙极了。
江南的春天是一种白瓷盘上充满阳光和水分的有生命的绿色,美丽极了。而这些时令的菜蔬,便是预告春天来临的最好信号了。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8
惊蛰
唐浩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问风、问浪、问星、问鸟、问钟,问所有逃逸的事物,问所有呻吟的生灵,问所有滚动的石头。
踩着碎石入林,触碰摇曳的林叶,所有的声音被大自然的湿度、光、云雾调过音,成了风,星星,鸟,浪,石头。光影从头顶散落,缓慢、轻盈,风里已然裹挟着泥土的温润,星星依然在,只是天光大亮,地上的这些生物便不再寻求星光罢了,林间的叶浪在这个时辰更显地波澜奔涌,碎石从入林第一步便陪伴着,却依然也隐约觉得有什么在发生着改变,究竟,是什么呢?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还需要什么答案呢?在深山中是问不出什么时间的。
那么,便下山吧。
其实,踏上山下的土地的那一刻,对于春夏秋冬的单选便会有了答案。
即将,处处是春。
桃始华,水乡平原一片粉红,桃花的诗情画意,像一个深情的手,抚摸着山谷,山谷鸟声清脆。抚过田园,蝴蝶蹁跹,抚过少女的心间,悸动的心弦弹奏一曲不再遥远的等待。
你方罢场我登场,杏树也不甘示弱,漫山遍野,都是杏树竞相绽放,摇旗呐喊,春天的景象更加的热闹,蜜蜂嘤嘤,采花酿蜜,将匆忙的付出,酿成生活的甜蜜。
而“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土坡上小草最美的写照,时有时无,隐隐约约,就好似一群淘气的小鬼,生怕见人。
明媚的春景伊始在南方,我的南方,野花遍地,朵朵小花点缀在田野小村,如小家碧玉,美丽而不失灵秀,而农户门前的蔷薇花,富贵华丽,雍容葳蕤,如大家闺秀,华丽而不妖艳,雍容而不显娇气。
当然百鸟齐鸣也不只存在于文字,当我待在家乡便会听闻,好不热闹,如果几只黄鹂,深鸣翠柳之间,是江南美景更有灵动,似点睛之笔,便让一篇文章有了灵魂。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彩缤纷的纸鸢。在天空飞翔,忽高忽低,时急时缓,将孩子们春天的记忆描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为你,千千万万遍。”
后来的后来,我读到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段天气转暖,渐有春雷的时间名叫“惊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我是这样理解。
惊蛰了,惊蛰是气势磅礴的,说是会伴随着雷声响动,彻底撕开了春天的面纱。在经历了寒霜的考验与磨砺之后,生命从一片苍茫萧瑟中透发出勃勃生机,那是一种深沉激越的美丽。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也预示着春耕的开始。随着布谷鸟”嘀咕嘀咕”的叫声,农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播种,正所谓“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
其实说起春雷,还真的很少听见。今日的古城又是一片艳阳天,万里无云,阳光在我写下这些字句的时候,洒满了大地。我转身查了节气,今日已是雨水过后的两天了呢。快要到惊蛰了。都说“春雨贵如油”,多想能在惊蛰时,听一声春雷响起,然后有雨落下的声音。白天还是夜晚,都行。我还从未见证过如此确切的春日降临。
小时候害怕打雷,尤其是漆黑的夜晚,雷声一响,就抓紧被子,窝着不动。好像小时候春天的雷声多一些,现如今感觉听雷声的次数少了许多。当雷声响起,再来几处闪电,天就像炸开一个窟窿,哗哗地哭着,春雨就来了。至于这雷雨是否就是惊蛰那天,倒也没有注意过,大概就前后几天吧。
又说我国古人划分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其中一候所对应的花信为桃花,二候为杏花,三候为蔷薇。所以原来所谓的桃始华,就是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中国人,总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古人习惯了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寻常的趣与美。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还留下许多唯美诗句。词人欧阳修就留下了:“聚散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当桃花灼灼,棣棠娆娆,蔷薇蔓蔓,我们也会择人同往。三五知己,在桃花树下,放肆欢闹一场。五六友人,在棣棠的妖娆中,说着情怀,亦是一段佳年华。熟悉的,陌生的,都在一架蔷薇前,细嗅花香。日月便是在花中了。
我想,我已经站在春天里了。
在惊蛰,花开满目。只恨不能把春长留,所能够做的也只是珍惜眼前景,珍惜眼前人。在万物都灵动的时分,抓紧时间,春耕,赏花,听鸟鸣,用心学习,用力生长,然后和世界谈情说爱、温暖相拥。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了。”(公众号:语文思与诗)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9
惊蛰
王秀文
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
“早点休息吧。”母亲不知何时推开卧室的门,轻轻对我说。我应允着闭上双眼。
“啪嗒”一声,母亲关了灯,带上了门。
有些许微弱的灯光透过窗帘照进房间,外面微风吹着,窗户偶尔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我睁开双眼,望着天花板发呆。我深夜无眠,是因为我白天已经睡了太久。事实上,我无所谓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双腿截瘫只能躺在床上的人。
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同学聚会结束后,我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场重大车祸。一辆卡车横冲直撞,夺走了我健全的身体和活下去的信心,我的健全人生停在了21岁。医生们竭尽全力,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却看着瘫痪的双腿,心如死灰。我是那样一个爱跑爱跳,喜欢旅行的女孩,为什么上天偏偏夺去我的双腿,把我这一辈子都困在轮椅上。两年来,我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要活下来呢。倒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少去了这些痛苦。
如果我生下来便瘫痪,或许没有现在这么痛苦。以前我是那样自由的女孩,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我从高空推落到了无底的深渊。我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每天玩手机打发时间,或是只是望着窗外发呆,从日出到日落。
窗外的几声雷鸣,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是春雷啊,现在已经到了惊蛰天了吗。听着屋外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声,一股忧愁和心酸涌上心头。
惊蛰,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春雷乍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熬过了冬天,一切事物迎来春天。我却依然心如枯木,看不见未来的路。
不知何时睡了过去,醒来天已经亮了。母亲已做好了早饭,送到我的床前。
“妈妈,帮我把轮椅推来,带我去楼下转转吧。”我望着母亲准备离开的背影说。
母亲先是一愣,大概好奇已经一年多没出门的女儿,怎么愿意让她推出去转一转呢?但母亲也没多问什么,只是转过身微笑着我点点头。
屋外依旧小雨淅淅。我努力靠着自己的双手控制轮椅,母亲站在我的身后举着伞。我们走在小区的小花园里,在春雨的笼罩下仿佛与世隔绝。一眼望去,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草地郁郁葱葱,树木枝叶交错,叶子在雨水的浸润下青翠欲滴,远处的竹架上开满了木香花。细雨霏霏,空气中弥漫着木香花的香气,夹杂着泥土的潮湿味。我停下轮椅,闭上双眼,深深地呼吸着,感受这一片春的气息。好久没有呼吸到这样新鲜的空气了,出车祸后我除了失去了双腿,还是失去了什么呢?我紧闭双眼,脑海里不断思考着。
忽然之间,我的脑海清醒了。就这样默默地想明白了一些事。惊蛰的几声雷动,唤醒了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也唤醒了浑浑噩噩、自暴自弃的我。出事后,一直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我,是不是应该振作起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破土重生呢。面对生活的重击,我不应该继续消沉下去了。
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眶,终于这一次我没有在哀怨。我在庆幸,好在没有错过这个惊蛰天,没有错过这场雨。
回去的路上,我终于敞开心扉和母亲说起了话。
我想告诉他们,女儿曾经被灾难打倒,但是她现在愿意重新站起来……
就从这个万物复苏的惊蛰天吧,我会一点一点站起来,好好生活,重新来过。
关于惊蛰的作文 篇10
惊蛰
万雨林
黄色的校车平稳地行使在乡间的小路上,掠过田野上一个个扛着锄头、铁锨忙碌的人们,载着一车的欢声笑语。小林告别了朋友,从车上下来。
他愉快地奔跑着,今天受了老师的表扬,迫不及待地要告诉奶奶。老太太正在园子里捡拾着害草。差点被小林扑到。
“奶奶,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老师夸我聪明!”、
“我们家小林真棒。”
“奶奶,我和你一起拾。”
“把这样白色的捡出来就行,要认真啊,这种草只要有一段没捡出来,就会生出更多。”
“知道啦!”
小林还是小孩子,弯腰捡了一会,就累的不行了,干脆蹲了下来,一步一挪动地捡着。
“奶奶,地里有蜘蛛!”
“地里本来就有啊。”
“奶奶,这个蚯蚓都断了,怎么还在动?”
“这个一贯就这样。”
“奶奶,这个是什么虫子?它有好多脚!”
“这个我也不知道。”
园子不大,刚将草拾完,细密的雨丝就开始随处飘扬。老太太脱了雨靴,进了锅门,开始准备晚饭。小林搬了板凳坐在墙边上,有房顶的遮掩雨丝不至于飘落在他身上。烟囱上方,一丛丛的烟雾逐渐升起,逐渐消散在蒙蒙的雨中。小林今天得了老师的奖励,没有作业,可以多玩一会了,但此刻却又不知干什么,百无聊赖地看着天空中无限变换烟雾。
雨丝更密了,天色渐晚。在田里忙碌了一天的人也纷纷带着农具归家了。老太太的三儿子,也是小林的三爷正开着拖拉机,轰隆隆地往家赶,在路上留下了一地了泥。他的媳妇,小林唤作三妈的,在肩头扛了铁锨,手里拎着水桶,走在轰隆隆的声音中和布满泥蛋子的路上。他们今年刚承包了近20亩的地,忙地很。刨地、撒肥、播种都只要他们两人。
“三爷!三妈!”小林勾着头,朝路上喊去。
老太太闻声也出来喊道:“小三,今晚就在这边吃,饭好了!回去也还要做!”
于是冒着烟气的,隆隆的拖拉机开到了小林家的院子里。还没等停好,小林就凑到了边上。等三爷以下来,他就爬了上去,学着三爷的样子四处摸摸踩踩。老太太为了儿子和儿媳在大锅旁忙着,又炒了一个白菜豆腐和一盘花生。平时老太太和小林祖孙俩吃饭时是只有去年晒的萝卜干的。
不多时,饭菜就做好了。三爷和三妈在谈论着哪家的肥料质量最好,最便宜。老太太只说,不用太着急,慢慢来,也能忙完。
“三爷,我今天在地里看见了好多虫子,我问了奶奶,奶奶也不认识。”小林见缝插针地说。
“虫子多呐!你要是再不认识就上学的时候问老师。”
“三爷,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老师让我们背节气歌,我背的最好!”
“那你说说现在是什么节气?”
“今天老师说了,是惊蛰!而且今天还下雨了,地里还有好多虫子!”
“哎呦,这么厉害!不过也不能骄傲,世上比你厉害的人多呢。”三爷这样教育小林。
“我知道!”
四边黑色的帷幕渐渐降下,雨丝中月色朦胧不清。三爷和三妈回去了。路上两个人还在商量着地里的事。小林在帮着奶奶洗碗、擦桌子。
“奶奶,三妈他们好忙啊,每天起那么早。”
“这忙也是为他们自己忙的,越忙越好。”
不多时,三爷和三妈到家了,隔着马路,小林看到了三爷院子里的灯光。忽地,算好了时间似的,一声惊雷响彻空中。雨势渐大。夜色更深了。小林无心关心地里虫子的类别,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雷声虽大且多,但他睡得安稳。老太太则掂量掂量了怀里的小林,琢磨着最近个子长了不少。而这些虫子小小的,悉悉索索的,也在春雨中、在惊雷中露出头来,也绽放了他们的生机。
这春雷不曾惊扰万物,却给世间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