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观后感内容页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1

赵安南

冲出地球,飞向太空,一直都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正如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一开始小心翼翼的穿过大气层,然后后边开始征服整个太阳系。”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渴望可谓是越来越强烈,无论小孩大人,似乎都对这个充满奥秘的宇宙十分好奇。

今天是2023年3月23日,今天下午15:40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这节课还是由原来的三位老师来给大家讲解,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但内容却比上一次更加有趣。“天宫课堂”第二课涉及到的项目有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还有天地互动环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天与地方互动”这一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叶老师、王老师、翟老师站成一排细心地为同学们解答他们的疑问。其中一个问题吸引了我的兴趣,“眼泪在太空中是怎样的是?”是像一个小球样蹦出来还是像什么呢?王亚平老师回答道:“在失重的环境下,眼泪是无法正常流下来的,它只是在眼眶内来回打转,或者是凝在眼角。”要一个在地面上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太空中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其次就是太空抛物实验中的顶流-冰墩墩吸引了我,。在我们的认知里,一个物体在空中都是垂直掉落的,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了新的认知。王亚平老师拿出我们的顶流-冰墩墩轻轻地抛了出去,冰墩墩并没有直接像在陆地上一样掉落在地上,而是缓慢地向外飘去,直到翟老师接住冰墩墩。我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简直是太神奇了!”在同学的疑问与老师的讲解中,这节课慢慢进入了尾声,最后结束了这一节有趣而短暂的第二课。

我相信,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人出现在太空,毕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2

王悠然

2、3。23日下午,我们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首先,我在看完视频后就想说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干什么都不容易,这句话正好对应在外太空的宇航员们身上,想一想,上厕所,吃饭,各种活动都很费劲。就连走路都是个问题,看到太空舱有很多把手,我想是便于他们活动吧。

看完航天员老师们做的实验,也不得不目瞪口呆,比如说今天老师们第一个做的冰球实验,虽然外观长得像是一个冰球,但事实上并不是冰凉的,而是热的,需要醋酸钠溶液,平日我们可以配比,他们实验时,还有备份液体,挤出形成液体球,触碰一下,它的溶解度,低,很容易结晶,太空中悬空。

第二个实验是“液桥演示实验”:地面重力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只有几毫米,很难做出液桥。那么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多强?很容易形成液桥。

第三个实验:地面上,水和油混合后自然分层,油在上,水在下。那么在空间站里,水和油会自然分层吗?答案是不会。宇航员老师,通过离心力的方式,分离了油和水。

在外太空,我觉得老师们做的每一个实验都令人惊讶和赞叹。而这些知识的原理,被广泛运用到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本课堂的前半部分说了我国太空实验1992年才启动,是比较晚的,列了三步走,我们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了,若干年前,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这是人类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他自己觉得是迈出的是一小步,然而在人类的里程上,这并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

《天宫课堂》这一节课,不单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还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航天科技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中国航天员在遥远的太空传递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

天堂的观后感,你觉不觉得太空中的实验很有趣呢?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3

徐子杰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中国作为一一个大国,正——步-步的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但,航天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太空授课,就是要让孩子热爱航天,首先要让他们走近航天、了解航天。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通过天地对话这种授课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渐渗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让民众对航天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航天事业。

我还了解到航天员的优良精神。航天员作为科普教师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拉近了代表我国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与公众的距离,增进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情怀的传递。航天员们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和精准的实验演示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过,人的智慧,出众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体素质,当然从中也能反映出他们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的表现为我们教师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在《天宫课堂》里,我们和亚平老师、光富老师一起学习了许多和太空相关的知识。王亚平老师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她不仅长得漂亮,知识丰富,而且讲课生动有趣,是中国女性中第一个太空漫步的人,实在是令人敬佩!从亚平老师身上,我体会到我很幸福,生在——个强大富有的祖国,能独立研究出太空技术,让火箭飞上太空,成立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这些高科技真是厉害极了!

当我看完《天宫课堂》后,我才了解到祖国的强大,我为有这么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4

刘欣悦

天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3年3月23日,这是一个令许多热爱科学、向往太空的人们激动的时刻,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为大家进行授课。

太空授课,说明我国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和逐渐昌盛的国运。我看到,中国这个巨人又站起来了!

“太空授课”之水膜和水球及泡腾片实验,一个水滴在太空会变成圆圆小水球,并不会落到地面上。王亚平老师将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钢丝圆环上形成了比较结实的水膜,往水膜里不断加水,会形成一个大的水球;将水球里注入了一个大气泡,往气泡里看,呈现的是正反两像;接着将水球里的气泡抽走,注入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就变成了非常漂亮的“蓝球”王亚平老师往水球里加入了泡腾片,这时水球里瞬间膨胀起来,十分美丽。

此次太空授课,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未曾触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更让我给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印象十分深刻。同时太空授课的益处也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课堂,它更能激发我们对太空的向往以及兴趣,使我们从小便有所积累,为将来,为了祖国的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无疑是会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另一方面太空授课也向世界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性,对国家在国际的影响及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太空科技,奥秘无穷,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我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我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中国梦,太空梦,我们的梦。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我不但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人类探索发现的乐趣,感受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魅力,更进一步培养了我的爱国之心,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相信未来在知识的不断“浇灌”下,科学的种子定会慢慢发芽,茁壮成长,成就一个又一个航天梦!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5

张哲铭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熟练的运用在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km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才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样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背会将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到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获志刚王亚平等人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在那里我看见了神舟一号返回仓,他是一件珍贵的航天展品,也是我们中国科技馆的镇馆之宝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已适应失重感像一条鱼儿一样四处游走吃的饭菜也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飞行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看到了齐奥尔科夫斯基说所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一开始小心翼翼的穿过大气层然后便开始征服整个太阳系”

紧接着看见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上的来第二回的去。

在空间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有一个睡袋就可以睡在一般要求固定在仓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空间站也有许多休闲活动可以跟家人打视频电话可以从窗边欣赏日落时美丽的地球还可以进行晨练晨练的项目是中国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

他们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油水分离,实验快速旋转小瓶水游在离心作用下实现分层。

在仓内还有一个太空离心机,王亚平说平时用离心机来测试血液和尿液样本的分离和制备工作。

太空本身已经非常迷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现带有五星红旗的一切都愈发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倍感亲切与自豪。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6

胡钦瑞

航天是我国一个重要领域,它对探索未知世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今这个社会上制空权已经变得非常普及了,所以为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太空,今天下午我们收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这节课的太空站“老师”可不一般,是神州十三的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他们变身“太空教师”,为我们讲解太空知识。

开场是由两位老师为我们讲解十几年来,我们在太空领域取得多大成果。2003年,神州五号发射成功;2005,年神州六号发射成功;2008年,神州七号发射成功;2023年,神州八号发射成功……。祖国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祖国似巨人一般,一步一步地前进着。阿姆斯特朗说过:“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宇航员不畏艰辛,只为帮祖国赢得荣耀,取得光辉。我国虽然是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但也丝毫不逊色。接着又讲接下来祖、国该如何实行航天计划。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想上太空了!

后面主持人在北京与太空站的宇航员们连线。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在太空做有趣的实验。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冰雪”实验,只见水从袋子里涌出来,竟没有流动,而是在空中变成水球,再看看翟老师,他拿出来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点一下水球,水球便一下子变成冰球,我吃惊了!但这不是它的庐山真面目,这其实是热球,这可把我骗着了!它的实验材料有乙酸钠溶液和饮用水。原理是乙酸钠溶液遇水时会形成过饱和溶液,里面会放射出结晶,从而变冰球,但冰球其实是热球。这也让我长了见识。

上完课后,我从中吸取了许多知识,也对天文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祖国在航天领域一定会取得重大成果!作为学生的我,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做祖国的栋梁之才,为这个美丽又强大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7

方若琪

宇宙航行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当中华大地上的先人们仰望星空,畅想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故事的时候,他们何曾想到如今的炎黄子孙,用顽强的毅力,勇敢的步伐走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神舟13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6日零时23分发射,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送上了浩瀚的太空,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航天之旅。天宫课堂第二课上,三位航天员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还和同学们进行了天地间的互动。

最令我震撼的就是空间站里的科学设施了,在核心舱的前段,是一个科学实验区,为了能在太空中开展科学实验,航天技术的专家和科学家,一起把实验室搬到了太空。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可支持开展更高微重力水平的实验,对相对论等效原理进行高精度检验。还有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在盖板里面有一个实验的腔体,在腔体里实验样品可以实现稳定的悬浮控制,避免实验腔体内表面的接触,可以更精确的测量实验物品的物理性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科学设施。

天宫中,处处彰显着中国先进的科技:成熟的废水再生系统,稳定的视频通话,全面的科学实验设施……科技的力量以雷霆之势飞速推动了国家的发展。现在中国能给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测量高度;能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能去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能自主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个个惊天成就无不展现了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九洋捉鳖”的强大实力。

互联网以触及到千家万户,动动手指,便无处不达……你可以从中得知“嫦娥”问月、“北斗”指路、“天问”探火的故事。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有了飞天的想法,好奇心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宇宙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未来无限可能,只要坚持,梦想终究会实现。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8

吕惟正

疫情虽苦,但乐观的人们总能苦中作乐,在痛苦中寻得一丝慰藉。而在今天下午播出的《天宫课堂》,就仿佛一股暖流,让我的心温暖如春。

“天宫课堂”是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以宇宙为主题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将宇宙中各种奇妙的现象为课程教授于青少年的有趣课程,在幽默的前提下,让每位青少年都爱上宇宙。

在进入央视一频道后,我一下子就被丰富有趣的实验节目单所吸引。水油分离、液桥实验、天地互动……多彩的节目瞬间就将我的心紧紧地勾住了。不过,在所有节目中,最令我期待的,便是太空“冰雪实验”了。

冰雪实验终于开始了。只见王亚平阿姨一边营造出魔幻的气氛,一边拿出了一个插着吸管的袋子。只见她屏息凝视,缓缓用力,一个巴掌大的“小水球”漂浮在了空中。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只见王亚平阿姨拿出了一根细细长长的小棍点在了“小水球”上。刹那间,以小棍接触的点为圆心,整个小球开始结晶。仅仅用了几秒钟,透明的小球,瞬间就变得通体雪白晶莹剔透。这一幕神奇的操作仿佛只有童话世界才存在。坐在电视前的我瞬间就被这华丽而浪漫的景象所吸引,大感震惊且疑惑。

后来,我查询了资料,这才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太空冰雪实验其实就是在失重环境里做无水醋酸钠实验。但是因为失重,所以它的结晶程度和浓度更高,愈发像冰雪。

看完实验后,我不禁联想到了伟大的科学家们。虽然这次的实验是微不足道的,可世界上那些伟大的发明不就是积小成多,慢慢研发出来的吗?只有从小事做起,才有可能铸造大的奇迹。就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他若没有一点一滴对稻谷深入了解,又怎能做出那些伟大的实验呢!

在看了这次的《天宫课堂》后,我深深的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给人类带来的无限拓展空间。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将来成为袁隆平爷爷、王亚平阿姨那样伟大的人,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9

单译

是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在2023年3月20日下午三时四十分正式开课。

根据上一次天宫课堂的内容,这一次比上一次的科目要多,上一次叶老师表现在空中“转身”如今我记忆犹新,同样的王亚平老师利用凹凸镜的原理向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做到的水中凹镜,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液体表面张力和人体运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依据。在60分钟里,我们的宇航员们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太空中的趣味生活,宇航员们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向陆地上的学生们回答问题,实行了师生间的实时交流互动。

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也对天宫课堂第二课高度重视,期盼着第二课的到来,终于在我们日思夜想中,天宫课堂到来了。

首先,迎来的就是六个项目:1,太空冰雪实验。2,液桥演示实验。3,水油分离实验。4,太空抛物实验。5,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6,天动互动顾名思义,既然有“冰雪”二字,那么就和冰雪离不开关系,果然,只见王老师拿出一袋冰向外挤压,可惜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失败了,液体未被全部挤出就已经结冰了,还好第三次终于挤出一个水盈盈、亮晶晶的冰球,不一会,那个冰球竟然神奇的结冰了,多么神奇啊!这是高科技的结晶,虽然我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物理知识,但是这个实验让我对物理有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液桥演示实验,王老师在每个板上滴了个大大的水滴,之后将水滴融合在一起,这样液桥就打好了。这个实验只能在没有重力地方进行,如果在有引力的地方进行,难度很大。

天空授课仍然采用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宇航员在太空进行讲解并普及大量的知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无数年轻少年追寻航天梦的热情。

通过这堂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太空的神秘,我期盼我们的教育能有更多这样的太空授课,探索更多太空奥秘。中国航天事业在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这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也是千千万万人的梦想。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10

关太宇

从万户飞天到加加林进入太空;从阿姆斯特朗登月到神舟五号发射,从嫦娥探月到天和核心舱。人类在不断探索着未知的宇宙,探索太空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梦想,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我们实现了探索太空的梦想,我们成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飞入太空的国家,我们做到了!

今天,我收看了“天宫课堂”的第二节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成为“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一课。这次的课程内容是:“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等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太空“冰雪”实验和液桥演示实验。王亚平老师拿出了醋酸钠溶液将它挤出来,等它形成一个水球的时候,用一个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它,就会发现液体球迅速结晶,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冰球的球。原来是醋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溶解度十分大,容易形成过饱的溶液,在这个溶液里哪怕只有一丁点的结晶颗粒,就能迅速打破他的稳定状态,吸出大量的晶体,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这个像冰球的球当时还是热的。如果在地球做这个实验的话,需要容器不然这个物体就会变形。

看完了太空“冰雪”实验,我们还看了液桥演示实验。王老师取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板子1,叶老师取出了一袋水,他们把水滴在了两块板子上。王老师把两块板子慢慢的靠拢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两个水球还没有相融,过了两秒,两个水球竟然融在了一起。分开一点时,两个水球相连着外形酷似一座桥。因为外太空重力与地球不同,所以张力也不同,在地球上它们不能远距离的相连,而在太空上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如今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建立了,飞天梦实现了,靠的这些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