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初中作文中考作文内容页

食趣作文800字描写一个食物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1

世上趣味繁多,大多源于生活中平凡的事:衣、食、住、行。其中,最让人迷恋不已和津津乐道的,也只有食趣莫属了。

“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每一代的延续和创新下形成了多方菜系,在这种传承中,被发扬传承;南方的馄饨、小笼包、过桥米线;北方的烤鸭、火锅鸡、韭菜盒子等。作为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北方人,既忘不了北方食物的浓香,也忘不掉南方清淡的口感。而深受南北方人喜爱,将南北方口味合二为一的,大概也只有红烧肉吧。

红烧肉,顾名思义便知其做法,不像水饺、过桥米线那样含蓄,颇有一番北方人的豪迈,也带有南方人的细腻。红烧肉必须用五花肉来制作,三层肥两层瘦的五花肉,非五花肉不可。对食材的控制就像上海因疫情封楼那般严格。此外,红烧肉的酱料就更讲究了:要上好的葱姜、冰糖、八角、花椒、生抽、耗油辅之入味。

往往越是高端的食材越是用最朴实的做法,红烧肉也不例外。做红烧肉要先把锅烧热,锅里加少许油,接着加入冰糖用小火慢炒,人称“炒糖色”,也正因为有了冰糖的“援助”,才能使红烧肉看起来如此诱人。言归正传,把冰糖炒成冒小泡的焦糖色以后,这时要赶紧放入切成小方块的五花肉不停地翻炒,直到所有的肉都裹上一层“红装”,接下来往锅里加入热水没过红烧肉,下一步再加入上述酱料,然后盖上锅盖等待着美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掀开锅一看,汤汁已经快没了,锅里一块块香气扑鼻、油光可鉴的红烧肉正“严阵以待”地等待着我们享用。

盛到盘子里后,夹起一块红润诱人的红烧肉放入口中,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甜而不齁、咸淡相宜的红烧肉在触碰到舌尖的一瞬间,甜与咸的碰撞就如同宇宙与太阳、星辰与明月、牛郎与织女、伯牙与子期一般,相互吸引、相互映衬、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昔有愚小儿,垂死思肉汁”,红烧肉也称东坡肉,不仅仅让古代的苏东坡奉为至宝,也让现代的毛泽东情有独钟,还让南北的食客推崇之至。由此可见红烧肉的魅力如此之大。

美食不仅让人唇齿生香,而且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炊烟是中国独有的浪漫,我们沉浸在每一道菜里,品食趣,品几千年留下来的老文化。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2

小时候,在我们家最受欢迎的可就要数外婆“享誉圣名”的炸薯条了。每当外婆起锅的时候,连厨房中油烟机都在氤氲的阵阵香气中不住地嗡鸣,像是妄自惦念着锅里的炸薯条似的。而这飘香四溢的炸薯条也着实令我忍俊不禁。是啊,连口味刁钻的老妈都对外婆的炸薯条“情有独钟”,又有谁能拒绝它的诱惑呢?

素来,我都十分“青睐”外婆厨下的各色美食,譬如,水煮鱼、羊肉串、鸡蛋糕,然而,在童年的回忆中,唯独那次外婆的炸薯条令我铭刻至今,令我难以忘怀。那是五、六年前的一个的儿童节的傍晚。

那是五、六年前的一个儿童节的傍晚。我独坐在书桌前,画了一会儿画,肚子就咕咕叫了,于是便只得去嚷求外婆做晚饭。但却得悉,外婆竟要做油炸薯条!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着实把我砸的不清。外婆要我先回屋,一会儿再去叫我。这个消息霎时在一家人之间炸开了,出门散步的老妈闻听也立时往家赶。一开始我还镇静地坐在小屋里“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不一会儿,缕缕馨香从厨房里溢出,弥漫于整个房间。我再也耐不住那淡淡香气诱惑,钻进厨房,氤氲的油香里,纤细的土豆条,像一条条金蛇,在金黄色的浪涛中伴着竹筷上下翻飞、追逐嬉戏。等它们玩累了,外婆便用漏勺捉起来放在碗里。恰逢此时,老妈推门而入,顾不得许多,拾起一根薯条,忙不迭的往嘴里送,伴随着的还有妈妈对外婆厨艺的赞不绝口。此时,我也按捺不住地抓起一根就吃,可舌尖传来的不是酥脆的甜香,而是辛辣和苦涩,竟是碰到了一个糊薯条。外婆见状,又拿起一根焦嫩的薯条递给我。一口咬开薯条金黄的外衣,温热的土豆面赫然而出,爆发出浓浓的油香,冲淡了一瞬间的苦涩。我一气吃尽了一整碗薯条,瞬时间,我为外婆炸薯条的艺术深深吸引,不仅是味觉上的艺术,更是心灵上的艺术,让人内心不自觉地抛掉苦涩,漾起甜蜜。

之后的几年里,也曾请求外婆教会我油炸薯条,可不是太生硬就是太糊,始终未能做出曾经的味道。再后来,那味道,也就融进了我的童年里。

所谓真金,有光彩,有璀璨,但转念一想,又何尝不是熊熊烈火中不打眼的石胚呢?

真实的人生,亦有辛酸,有苦涩,但转念一想,又何尝不是岁月履历上最耀眼的回忆呢?

外婆的炸薯条和炸薯条的外婆共同陪我走过了旖旎的童年。食趣,也就是那飘香四溢的炸薯条。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3

人世间,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题记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古有苏轼的“时绕麦田求野荠”、“正是河豚欲上时”,陆游的“新津韭黄天下无”、“鲈肥菰脆调羹美”,可见人们对食之“爱”。而食物是有感情的,品尝每道注入感情的菜,便是品菜中之意,食中之趣。

美食之趣,在中国可谓是跨九州,揽四海。无限包容,又各有风味。远在哈尔滨,就对海南四大名菜有所耳闻,提到其中的文昌鸡,更是令我垂涎欲滴。最近的三亚一行,怎能不品味一下“海南四大名菜”的滋味呢。吃过加积鸭,品完东山羊,尝了和乐蟹,却都不及文昌鸡的香嫩爽滑。

文昌鸡经常被做成盐焗鸡,加积鸭和海鸭、白鸭都是炖着吃。刚下嘴咬下去,就把肉汁与带着姜味的油榨了出来,嘴角不经意间泄露出品尝到美食的慢慢幸福感,几次咀嚼后,爽滑的薄皮勾连着几绺鸡丝在味蕾上绽放出文昌鸡的独特味道。一句话的功夫,鸡肉就似在口中融掉一般,肉质香而不厌,鲜而不腥,嫩而不生,清而不淡,真是让我百吃不厌。不过十几分钟的功夫,一整只鸡便入了我和父母三人的肚子。可是海南人不光只吃这些东西,他们爱吃他们引以为傲的杂交水稻做成的米粉,被称作海南粉,加入油和醋,根据各地的口味做成不同的粉,又加入各种各样的菜做辅料,红绿紫星星点点,随着丝滑的酱油色,一起溜入碗中。味道跟螺蛳粉差不多,粘滑,还有酸口。母亲认为不卫生,吃不惯,我却觉得风味十足。

海南最有名的饮品非清补凉莫属。把带着一点冰沙的椰子汁与炼乳混合,再放入西瓜、芋圆、芒果和各种豆米,外表平湖秋月中带着奶气,把勺子深入椰汁中让你收获满满,入口后沁凉心脾;清淡又香甜,凉爽又去火,这可能是“清补凉”的由来。

海南的杨枝甘露是插入吸管喝的,每一口都果肉饱满,香气十足。还有一种饮料叫做鸭屎香,其实是把柠檬暴打得十分烂。海南也有喝果茶的习惯,他们还学习了东南亚的老盐柠檬水,不再是甜口,喝完也不会有饱腹感,反而用盐将柠檬中的精粹激发出来,让每一粒果肉分子绽放,这味道,已经不能用“过瘾”或“触动人的味蕾”来形容了,而是不觉间四溢的“趣”。

南北的差异,食物的跨越,在山海间,给美食以地域性的沉淀,海南一行,清凉一夏,那些快乐而美好的记忆犹在,食与趣本为一体,即是流淌着的浓厚烟火气息,也正是食趣重在趣,趣却在食外。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4

中国,一直以悠久的历史文明于世界,而在这数千年历史中,随着文化共同发展的,还有中华的美食。对于吃,中国人从来不妥协,甚至颇有研究,不同于欧洲国家讲究菜品与菜品之间的搭配,中国更倾向于把每一道做精做好,一桌子菜都要给食客带来不同的惊艳感受。

美食在千年的历史演变当中,在烹饪者的手中不断的创新,传承与分化,最终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形成数种菜系。美食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果腹的东西,而是成了一种文化。有许多古籍流传,就如南北朝时期的《食珍露》,清代的《调鼎集》等,都是对于这种文化的总结与体型。

无论是京剧戏曲,还是评书相声,都常有提到食物的片段。就如传统相声《报菜名》中,便有一大段贯口描写了由“四干四鲜四蜜饯四冷荤三个甜碗四点心,再加上108到主菜所组成的满汉全席”虽说现实中是否真有这种吃法不得而知,也许只是一种段子。但其中的每样菜名却都真实存在,更加体现了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虽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和,许多传承自古代的菜谱早便失传,但所留下来的,仍然值得后人研究与创新。

中华美食有颇多神奇之处,食材的选用便是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因为地域,习惯不同,所吃的食物也完全不同。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对于中国美食来说,几乎就少有不能入口的东西,无论是鱼肉虾蟹还是蔬果蘑菇,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哪怕像虫子这种毫无食欲的东西,都有食用的方法。

不过,与国人的口味相较来说,食材的选用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中国美食在公认的“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之外还有所谓的“臭”这种奇妙口味,像是老北京人常喝的“豆汁”,云贵地区的“折耳根”,广西的“螺狮粉”,绍兴的“臭豆腐”这些常人看来臭不可闻,难以下咽的的食物,对于爱吃的人来说却是一绝。也正是因为这些口味不同的人的不断研究,才有了如今中华美食文化的成就。

中国饮食,揽九州,拥四海,包罗万物中,有着一份容纳和惬意的享受。天下的饕客把吃当做一种趣味还算是一门功课皆可,至少我们不应该轻易妥协,更不能忘记给生活加一些色彩,把每道菜中的情调和韵味都细细揣摩,体会不同的发现带来的喜悦,也更是我们应该运用在生活中的一种心态。

美食,所入口不仅只是食的本身味道,而是一代代匠人的不断研究与创新,看似普通的食物背后所包含的心血,才是食物真正的趣。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5

记忆中,奶奶的家有蓝色的铁棚,是砖瓦房,那时候还在住大炕,几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里。

那段时间是最无忧无虑的,大院里另一户人家,房前有一片小菜园,真的很小,只有一平方米那么大,夏天的时候,小菜园会结一种水果,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水果,全身黑漆漆的,一嘟噜一嘟噜挂在细细的茎上,那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酸酸甜甜,沙沙的口感,不过那东西如果捏破了,会在手上留下洗不掉的紫印,因为小菜园真的很小,东西结的也很少,所以我们几个孩子都是努力的在找,抢着吃。

爷爷有一段时间总是推车出去烤土豆,就是年纪大了,打发时间的东西,我和小伙伴们吃完黑猩猩(上文提到的水果)爷爷他就回来了,如果剩下了几个土豆,那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了,我总是蹲在爷爷的炉子旁边,那炉子上面全是铁生的锈,他带着一副白手套,抓起两个土豆塞到炉子里,等土豆烤的金黄,外酥里嫩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涂上爷爷秘制的酱料,十里都飘香,把土豆掰开,还冒着热气,爷爷的土豆都是精挑细选的,每一个都很面,我总是忍不住快速的咬一口,烫到之后也不吐出来,在嘴里呼着气。哪怕现在吃不到了,还是会怀念那个味道。

那时候太姥姥还没有去世,她身体很硬朗,有时候给我好吃的,她看我吃土豆的小馋猫样,总是笑得很开心,然后从她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袋子里拿出两块小糕点递给我,小糕点四四方方,甜腻腻的,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甜了,所以总向太姥姥讨着要。太姥姥去世后再吃那个糕点也没觉得多好吃,没有多甜了。

晚上的时候总会有卖大碴粥的人经过我们院子,那人很了解我,知道我喜欢喝这个,如果我不在奶奶家,他还会问那小姑娘今天不喝大碴粥了?那时候的粥是用袋子装的,装到塑料袋里,回家再套到碗里喝,粗粮很有嚼劲,在嘴里很有存在感,虽然没有什么味道,口感却是极好的,可能是小时候粥喝多了吧?现在再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记忆中奶奶的家,已经拆迁了,从平房变成了高楼,虽然黑猩猩吃不到了,但是奶奶买的葡萄一样好吃。虽然炉子烤的土豆吃不到了,但是爷爷用烤箱烤的土豆一样好吃。虽然平房的乐趣没有了,但是高楼的温馨依旧。

那些食趣,填满了我整个儿童时光,虽然多姿多彩的童年离我远去,但是现在的食趣依旧在。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6

我常常流连于那一碗石锅拌饭的香。

儿时记忆中,总有石锅拌饭在眼前滋滋叫嚷,锅中斑斓的色彩搭配了黑黢黢的石锅,增添了别样的趣味,是童年时最亮眼的存在。扑鼻的香味萦绕,饭香在唇齿间留存。我以为,只有繁琐的工序才能做出这样的美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石锅拌饭的发明初衷,不过是打扫剩饭而已。将冰箱里吃不完的菠菜、蘑菇、豆芽等蔬菜一股脑拿出来,再把菠菜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把蘑菇根剪去,也整齐地排列着。放水,洗净。清凉的水滴在指尖流淌,水珠徘徊于蔬菜之间,洗涤着它们路上沾的土壤泥沙,灰尘随着水流消失,融进了水里。这时候,便可以捞出干净的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碎,再放入锅中焯水。水里的菜慢慢缩小,被洇湿的部分从淡绿逐渐变为浓烈的墨绿。加入少许盐,锅中的菜便在黑色衬底下,愈发鲜活、明亮。当水沸腾起来,咕噜咕噜地冒泡时,就可以控干水分,用手挤成一个个小球,放一旁备用。石锅用陶制成,浓厚的黑色石锅可以直接拿到炉具上蒸煮。在锅底涂一层香油,再把米饭和菜肴依次放入锅里,在中间打一个鸡蛋,就可以上桌。

秘制的酱料和上雪碧淋在饭上,石锅在滋滋作响。一口下去,甜辣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刺激着味蕾,想来,也是好久没吃了。

童年里,只要偷了一时闲,就会去那家店吃石锅拌饭。饭上桌了,我满心满眼都是硕大的石锅,那诱人的色泽和浓郁的香味瞬间抓住了小朋友的心,分得盛出来的一碗后,便大快朵颐起来。一时心急,只想再吃一碗的我,当然顾不上接踵而至的嗝,身体一颤一颤地把碗伸过去,模糊地说:“再帮我盛一碗。”两碗饭下肚后,已撑得吃不下任何东西了,虽然还没过够瘾,但也只好悻悻地盯着一桌空碗,吧唧着嘴回味这永远回味不尽的味道。

如今,时过境迁,那家店早已不复存在,可制作过程却被我“偷师学艺”过来,回忆着曾经的美味,也是一种食趣。

品得食物之趣味,拾得人间一大美好,这样的生活,足以。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7

食物是每个人逃不过的一种依托,他总是在孩童时期带来校门口的欢乐,似乎,每个人小时候的校门口总会有好几个中年模样的人,穿着军大衣,推着小推车买些小吃,还不停地用大嗓门吆喝着,这一招总是很灵验的,便寻着声音找过去,那便是犄角之年对放学的盼望吧。

有雪的冬天,绒絮一般落下,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那雪下的越发大了,朦胧到已经看不清远处的操场,眼前只剩一片白茫茫。晚自习时,我左顾右盼,写一会作业便抬起头再望一望远处是否有他的身影,终于那个身影出现了,她推着那个不大的小推车,蹒跚的迈着步子,穿着墨绿色的棉袄,把一串一串的美好和甜蜜小心的插在她的小推车上,手也冻僵了,有些不灵便。看到她,我的心变沉下来三分。

终于,漫长而无聊的的晚自习,迅速地收拾好书包,第一个冲出外面站队,还时不时的往教室里面看,焦急的望着手表,铃响的那一刻冲出教学楼,奔向那个小推车,“阿姨,一串葡萄味的冰糖葫芦。”“好,哎你们今天放学挺早的啊。”我习惯了她时长和我唠着家常的自然,也愿意应和着她。我手里握着刚买的冰糖葫芦迟迟不愿离去。边看着她在做着一串又一串冰糖葫芦,把一个一个圆滚滚的山楂穿在一根削剪过的竹签上,一旁融化好的黄黄的糖浆被一个小锅乘着,咕咕的冒着沸腾欢快的泡泡,穿的满满的冰糖葫芦被一个钢板模样的东西压成饼饼,再剔除里面的饺子状的籽,再放在锅上用一个大铁勺淋在上面,再转一圈,把糖尾巴卷在红红的冰糖葫芦上。然后插在小车上,凉爽的风渐渐地把糖皮吹硬了。夜晚的风吹拂着串串甜蜜,也温柔着我的心。

我才想起手中的的冰糖葫芦,张嘴咬了半个硬币大的白葡萄,糖衣被我牙齿咬裂了,甜甜的糖碎片散落在口腔里,葡萄已经变成了冰沙果肉,冰冰的葡萄和糖融在一起,被我嚼碎咽下肚子。和同学拿着小臂长的冰糖葫芦一起回家,这终甜是小学时的味道,是那样的甜。它象征的是小学时的快乐与悲伤,寓意着的是小学时的是友谊,和纯洁的我们。

曾经路过那个摊子,却换了一个摊主是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也有许多孩子闹着父母给他们买一个,也有好几个孩子握着五元钱去买,我望着他们,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富有童真,可是虽然还是那个摊子,一样的冰糖葫芦可买的人却不是我们,和那些同学寒暄的也不是那个穿着墨绿色棉袄的阿姨。

食趣里,是纯真的童趣和那些曾经陪伴过我童年的人。

食趣作文描写一个食物 篇8

东北美食数不胜数,小吃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我最钟情的便是烤冷面了。

寒假的一天,因为楼下学校放假,商铺关门闭户。而我又想起许久没吃的烤冷面,便要求妈妈买了食材,决定亲自动手做烤冷面。

上网查找教程后,我便开始这段烤冷面制作之旅。首先,我准备了冷面、火腿肠、酱、鸡蛋、醋、油、白糖、香菜和葱花。把电烤盘搬到桌上后,将锅中放入油,等待油熟了,我便把冷面覆了上去。等待冷面快熟之时,我将打好的鸡蛋液浇了上去。蛋液就像一个不老实的小孩子,在冷面上晃来晃去。每当蛋液快滑下冷面时,我用铲子一挡,蛋液又听话地回到了冷面上。没过多久,鸡蛋煎熟了。而此时,我发现烤冷面因为油放太多,变成了“炸冷面”。没办法,我只好放弃第一个,把这个半成品吃掉,接着再烤第二个。

第二次,我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前面的工序我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我的注意力渐渐放松下来。我抬起胳膊,用筷子夹住冷面,在小铲的配合下,猛地把冷面翻了过来。可是粘在锅上的鸡蛋并未脱离,又因为翻转的过快,一刹那,冷面被撕成两半。我未放弃,继续制作烤冷面。马上来到最后一步了,我的心再一次舒缓下来。我端起水壶,往烤的有点干的冷面里加水。不料,一个不注意,水壶里的水倾泻而下,最终,变成了“煮冷面”。

为了能吃到美味的烤冷面,我并不气馁,开启第三次尝试。这次,我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倒醋,撒糖,挤酱,点水。又把火腿肠切成条,摆到冷面正中央。最终,我抓起一把香菜和圆葱末,撒了上去。我第一次成功地做出了烤冷面。

把烤冷面盛到碗里,凑到碗边嗅一下,陈醋的酸香,香菜的清香,酱料的甜香,火腿肠的咸香一股脑涌进我的鼻腔,瞬间香气四溢,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夹起来,咬上一口,鸡蛋的软、嫩、香,烤冷面的筋道,在我的口中绽放。

这次成功的烤冷面虽然制作过程艰辛,但是成功后的喜悦和品尝时的满足是前所未有的。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能够闲下来做一顿简简单单的烤冷面的时间不是那么多了。但我相信,只要能合理利用时间,还会有很多机会尝试制作各种美食。

我希望在尝试制作各种美食中体验有关食的乐趣,体验生活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