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初中作文初二作文内容页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1

最忆是长白

贾茗珺

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那座名为“不咸”的山脉,即是长白。于是我选择了夏末时分,启程前往那神秘的圣山——长白山。

在长白山下,有一座从画里走出来的美丽县城——长白县。抵达时夜幕已悄然降临。漫天星辰温柔得盖在小城上空。夏末得夜里居然有一丝凛冽的清冷。好在小城的氤氲的灯火温暖了初来乍到旅人的心。一打辛香扑鼻的羊肉串、一碗养眼开胃的延吉冷面,老板朴实憨厚的笑脸是长白独特的风情。

清晨起床,游逛在小城的宽窄街道中。此时才真正一睹了小城的真容。小城在蓝天映照下热闹而有序。小城虽小,却井井有条。房屋错落有致得坐落在山脚下,街角小巷干净整洁。鸭绿江潺潺流过,带着希望与美好奔向远方。

翌日破晓,出发驶向那千年不冻的“魔界”——长白魔界风景区。那时长白山的冬季还未开场,层层叠叠的白桦树在这夏天最后的倚着陡峭的山石,向阳光奋力挺直腰板。于是原本棕灰色的山峦被披上了一层金黄与翠绿相间的格子布。它褪去了夜晚中的神圣威严,变得可爱起来。太阳不知不觉升高了,碧空如洗。云层轻柔的划过山坡,与远处山上的纯净雪峰纠缠变幻,好似神仙下凡。阳光透过云层,瞬时间,整个山峰被镀上了一层金。树木、花草不畏那即将到来的漫长秋冬,抓住夏天的尾巴,尽情舒展。山坡上密实的树木随风舞动,唱着“沙沙沙”的歌谣。漫天遍野的山花迎风招展,为孤傲的长白山带来一丝浪漫与温柔。

人说长白山天池一年只能看到九十天。那我想,此行我一定是受到山神眷顾的。登着一千四百四十二级天梯,在迷雾中,寻迹天池。我成为了那稀有的百分之二十第一次登顶就能看到天池的人之一。抵达山顶时,温度只有四摄氏度。云雾听话得散了开来。尚未冰封的天池美得不像话。在巍峨耸立的群峰间静静得孕育着这一湖圣水。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水面平滑而纯净。无风时湖面像一块蓝色冰玉。风来时吹过湖面,池水微澜,又像一匹上等丝绸。低头凝视湖面,只觉纯净而深不可测。金色的阳光照射在远处的白雪皑皑的山峰上,山坡上静谧的花草使天池化身为神灵的宝座。

当我们顺着天梯一步步回到山脚时,半空中迷雾四起,飘起了小雨。山神似举起了它的护法长矛,阻挡人们近身神灵。刚刚抵达山下的游人带着遗憾打道回府。下雨不观天池是不成文的规定。

带着对天池圣洁、孤傲、古老而又顽强的嗟叹我结束了这次长白之旅。长白山美丽天然的景观没有辜负它名字里的浪漫情怀:“长相守,到白头,就是长白”。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2

最忆是天津

遇言

天津,一座令我着迷的城市。

从火车站走出,便可看见在清晨的微光之下,照耀着的世纪钟。它巍然耸立着,通体金属的材质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钟摆上下,日月辉映;钟盘四周,群星护卫”……

“卖煎饼果子嘞!——”热情的大叔站在小车边吆喝着。对啊,来天津,怎能少了吃煎饼呢?“来一份煎饼。”“好嘞!”满满一口喷香的煎饼,作为充实的一天的开始,浓郁的黄豆香在口中四散开来,仔细品味:其中有薄脆的清脆,有蘸料的香甜,亦有油条的软糯。此等美味,竟真浓缩在了这一套煎饼里。

天津的繁华似乎远超你我想象,万丈高楼平地起,今昔真成了事实。行走在路上,聆听声音,便能得知自己在最热闹的城市里,无论是高楼上播放的广告还是道两旁来去匆匆的人们,都能印证这一点。

天色黯淡,傍晚时分,去听场相声罢。

天津是相声的发源地,在天津不知道诞生了多少位相声大师,前有相声泰斗马三立,今有德云社郭德纲。随便找家相声社,自带茶叶,开水管够,手里再捧一把瓜子,一边磕瓜子,一边听着带方言却毫不陌生的天津相声。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在这时得到了放松,或许明天还要上班,但天津人骨子里的乐观与幽默的性格却让生活慢了下来。或许偶尔在快节奏中停下脚步,乘坐高铁来天津听一场相声,也是不错的选择。

天色渐渐在欢乐与悠闲之中悄悄入眠。走出相声社,眼前是一片曾经的租界,看着道两旁驻扎的满满皆是欧式建筑,对比起来甚是刺眼,同样也让我回想起了那段令人顿感屈辱的历史,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的学生运动遭到军阀武力镇压时,天津立即相应运动,改变了五四运动的局势,那时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的周恩来,创办了著名的觉悟社,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水上公园畔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里记载着,周总理在逝世后,将自己和邓颖超的骨灰的一部分相继挥洒在了天津的海河之中。

夜已深,城未眠。走到海河,两岸彩灯齐明,倒映在河水之中,波光灯影,闪闪烁烁,欣赏着海河的每一幕,都是绝美的图片。

海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波光粼粼,倒映着天津。海河中,流淌着周总理的精神,流淌着周总理对于这片土地,这片家乡的深深乡情。我想,正是周总理对于祖国大地的爱,才得以照耀了整片海河,整片天津吧。

夜晚的海河,让天津流光溢彩,如此美丽,而我仿佛知道它美丽的原因。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3

最忆是成都

王佳钰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题记

面前是十里长街,伸手可拥得万丈灯火;背后是漆黑天涯,决眦也难辨彼时人间。

此情此景,委实难忘,身临一时,惊艳一世。

春熙长路,恢弘夜市,子时已过,却仍亮如白昼。若是钻进面前人群潮涌,仰起脸向上眺望,眼里必定会落入无数星光,光怪陆离,显得整个人都华贵又明亮。毕竟,那绵延几尺的长明之灯,正大大小小系于长街两侧,如林鹿提灯过江海,平白为这一日一度的子时盛会添加了几分热切奔涌的气势来。扭头望,只见身旁店铺排衙,砖墙被绯色的光芒漆成朱红,街角一圈桌牌酒过三巡,一时间呼声冲撞霄汉,抨击着对面炊烟胜雪、灯杆临风,面色如常的商贩推着小车于一旁吆喝着游走,人流各自奔腾,拐弯,或是停步,抬眼见那墨夜似乎被尘世烟火燃出了薄薄一层红,云翳划开,绵长的晚风恰如其分地吻住了一轮吴钩。

他们说,锦官城的晚夜不是夜,我常噙笑不语,心里难免存疑。但如今,亲临这丰盛景况,此话当真所言非虚。

人处在其间,身子是热的,胸膛是烫的。双肩无意间撞到了什么人或是被谁撞到都没有人计较,身旁有勾肩搭背的高挑挺拔的男孩子压低了鸭舌帽唇角含着笑,有齐耳短发的姑娘咬了一口热乎乎暖烘烘的三大炮一脸满足地蹦蹦跳跳,有打工人抱团捧着老酒吃辣吃得脸上飞红一片,微微酒醉间痛痛快快地乜眼冲身后喝了一嗓子:“几哈些——!(快点!)”

他们眉眼都蹭着灯火跌落的光,和白日尚存的疲乏一同混进眸色里,有点无奈又充斥着欢喜。大概等子夜过了,黎明赶来,厚重的云层被漫山遍野的红黄橙泼得耀眼,他们便会离开这份被黑夜罩住的叫人眷恋的被人包裹的热闹,再次回到自己并不安宁的寂寞和颓唐里去。

可是像这样又如何呢,即使生活太苦太沉总有一天他们身子一软再扛不住,即使他们总有一个瞬间会被深冬的玄冰包裹,可一旦他们想起彼时自己吃过的辛辣的四川火锅,想起他们曾经身处其中曾经轻狂曾经沸反盈天,想起他们兴盛却内敛的故里曾用一把最沸腾的炭火噼噼啪啪地燃亮他们的墨夜,也许他们就会觉得,哎,原来只要有家可归,有枝可依,生活也没什么可怕的啊。

默视苍穹,玉衡星转。像这样的一场成都晚夜,鲜活又哄闹,用温暖的喧嚣抚慰着卑微苍生的无限热望,始终红红火火,包罗万象。

彼时,坐在街角一家小酒馆里,身旁搁置着还没拆开的旅行箱,偏头看向那吧台,漂亮的老板娘看见这店里人少了便卸了妆,不加粉饰的脸庞多了一些沟壑,好像她某一部分的生命在须臾间便又苍老了一点儿。

门外的墨色在一点一点地亮起来,墙根处的炭炉远远地燃出一些甜,旁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却青春不再的驻场女歌手,我听见她在低低地唱: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一晚过去,凌晨将至,一字一句,像是一个赌誓,重申着成都城万千凡人死灰复燃的祈愿。

对于锦城众生而言,纵使这世界狼烟烽火,只要能重归故里,尘寰也是安定的。

成都,她不肯用纸醉金迷使黎民暂且忘却苦痛转而投身醉生梦死。在苍茫漫长的死寂的黑夜里,她所做的,就是成为一座永远温暖坚实的城池,用神明般的胸襟给蝼蚁似的乡民以同等同量的庇佑,同根同源的希望,使他们虽然卑微虽然惶恐,却仍然能在黎明到来之前拾掇好自己浑身上下的一切不堪;她给他们时间袒露脆弱,给他们热闹予以勇气,给他们远方用来期待,给他们长明灯火,使他们不至跌落深渊,抑或失其本心。

然后,她安静地守护他们一个个撕裂黑暗,直至所向披靡。

她内敛却深邃,恒久且温柔,为饱经疮痍的疲惫而又孤寂的蓉城儿女,搭建起一只永远可靠永远暖热的窝。

她用人声鼎沸,支撑起自己一腔宽厚沉炽的爱意。

这十二小时的温存,这永驻身后的力量,就这样象征着每个成都人心头一辈子都割舍不去的一座城。

最忆灯火长明,盛于晚夜故里。

这来自故里的热量,冲破墨夜,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4

最忆是黑河

吕语晨

仔细想来,我已经有三年没回过黑河了。

我虽不是生在黑河,却几乎是长在黑河。人人说起这片北国土地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却唯独对黑河的潺潺流水一往情深。

黑河是临着江的。黑龙江如乌龙般盘旋纵横在在辽阔黑土上,遥望对岸便是俄罗斯,这宽阔的、无边无际的江,便是生生将两岸隔绝了。初春冰雪刚融之时,那暴涨的江水携着激流与浪潮,捅破冬的封锁,卷携着块块浮冰肆意冲撞着江岸,气势磅礴;夏季则是变得平静了,滔滔江水唯有在风中起些波澜,在北方夏日柔和的阳光下粼粼,也是独有一分妩媚和动人。

黑河的人,尤其是老一辈,是有赶早市的习惯的,早上6、7点钟江边便热闹起来了。都柿和姑娘果是最多的,早市上几乎每走两步就能看见,都是个个饱满,一看便是早上刚摘的,连梗都来不及去;也有刚从江里捞的鱼,有大的也有小的,小的便煎炸,制成鱼干,大的则直接装进筐子里带来早市,有些机灵的就蹦到过道上,小贩就急忙去捉。因为是集市,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便多得是大爷大妈讨价还价的东北腔调。

扭秧歌和广场舞也是常见的。黑河似乎人人都会扭几下秧歌,唱几句二人转似的,江边的广场上也是全年无休的,总是见到大姐沉醉地扭着。黑河的江边是我见过最具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地方。

若远离了黑河市中心,往山中森林中走,便是另一番景象。如果说黑河冬日白雪皑皑的森林是神秘而充满了自然的野性的,那夏天的森林便是幽静深邃而轻灵的,只因夏日森林中潺潺溪流。这些林中的溪流都是又细又浅的,蜿蜿蜒蜒地流在树木间,总令人觉得马上就该在某处断流,却又就这样贯穿了整片林,那泠泠的流水声便这样在幽幽林中回荡着。在黑河,即使在夏天,森林中依旧是一阵凉爽湿润,便生出朵朵叫不出名字的菌类蘑菇来,各式各样的,虽然经常随长辈进森林捡蘑菇,但我能叫出名字的依旧也只有几种。最常见的是“榛蘑”,是小鸡炖蘑菇常用的,炖后非常入味;还有长在树上的猴头菇和元蘑也很常见,只是元蘑大多生在秋季,夏天一般见不到。

黑河是什么样的?大概是粗犷而豪迈的吧,但凛冽如黑河,亦在我心中藏了个江南水乡。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5

最忆是大理

尹若洲

最不能忘的,是那个花草疯长的大理。

去大理的时候正值春天,我和父母住在一个民宿里,那间十分有特色的房子直到现在仍让我魂牵梦绕。屋子的中间是一个大花园,种满了我叫不上名的花草树木。不知是露水还是雨水,拽着叶尖和花瓣肆意生长,于是树叶被扯得宽大翠绿,花朵被拉得扁平艳丽。大理的树枝繁叶茂,花草也浓烈而鲜艳,整间房子浸润在馥郁的香气中。植物似乎才是这里的主人,光明正大地侧卧在路上,让人无法下脚。民宿里还养了两只猫,一白一黄,白猫性情温和,黄猫却很高傲,总是躲着人类。只有晚上才能看见那两个在花丛中打滚的影子,白天它们和游客一样,要出去玩的。

大理的鲜花饼也很有名,我们买了一些,有玫瑰馅儿的。卖饼的地方充斥着令人沉醉的香味儿,就像是在花园里,花摘了就能做,做了就能吃。可这鲜花饼闻着香,里面的花瓣也好看,吃起来却有些苦涩,难以下咽。但看别人都啃了满嘴的粉红,我摇了摇头,或许扑鼻的花香已经足够了,舌头喜不喜欢这味道是不重要的。大理的花草,点缀着人间的繁华与温情。

最不能忘的,是那个山水涌动的大理。

大理位于洱海平原,苍山却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刚上山时,山上的树木仍然密匝匝的,又走了一会儿,冷气逼开了几种不耐寒的树,工作人员建议我们穿上那里准备的羽绒服,是鲜艳的橙色。我们继续往上走,刚开始的热闹不知不觉消失了,蒸腾的云雾似乎吞没了人们的活力,四周都是白茫茫的,冷风不由分说地灌进裤脚,大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逐渐变得沉默。路旁的树已经不多了,只有松柏横生。苍山这名字起得真好,苍茫而不苍凉。我似乎明白了工作人员为何要提供橙色的羽绒服,那抹明艳是为了在这片肃杀中提醒人们这里还是人间。

“洱海月”也是大理的著名景观,不过我们只是在白天乘车游了一圈。洱海很大,碧波万顷,水流涌动,仿佛真的是一片广阔无际的大海。也有人在洱海边上奔跑,一边锻炼一边欣赏美景,我很佩服他们的毅力,因为我是坚持不下来的。望着洱海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水,像是一块巨大的钻石,仿佛连空气都消失了,天地万物只剩下徐徐奔涌的波涛。大理的山海,萦绕着人世外的超脱与自在。

大理好,念此心欲驰,草木雕春花艳艳,山海入梦雾迷迷,能不忆大理?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6

最忆是武汉

肖乐言

武汉是我母亲的家乡,我很多次随母亲来到这里,每次一下高铁,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氛扑面而来,现在还时常回忆起与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最先回忆起的是这座城的山水建筑。记得我登上黄鹤楼时,虽然还能听到小学生们集体朗诵崔颢的名句,但早已不见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凄婉,鹦鹉洲依然芳草萋萋,汉阳树却早已被林立的摩天大楼遮挡得不见踪影。“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近代工业风的长江大桥,依然像一位敬业的工匠,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龟山与蛇山之间,他的两侧,一座座更加现代的斜拉桥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创新与活力……

占据武昌近半面积的武汉东湖虽不如杭州西湖名声显赫,但幅员之广,格局之宽,却是西湖所不及的。记得我漫步湖边、泛舟水上,步入森林、极目楚天……东湖比天堂的西湖更美,就连朱德元帅都认为“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好几回晴日里,登上磨山,一览水光潋滟、莲叶接天的美景;若干次烟雨时节,泛舟湖中,领略珞珈山色空蒙的意境。

让我难忘的还有武汉的烟火气。走在户部巷小吃街,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小贩吆喝着他们独特的小吃,热干面、烧麦、豆皮、汤包都是我的至爱,但我最贪恋的,还是那面窝,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最让我难忘的是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武昌起义纪念馆广场上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和大门上铁血十八星旗,记载着这座城市敢为天下先的“铁血精神”;武汉人说话高昂的声调和超快的语速,处处彰显着“不服周”的精神。特别是疫情之后,从一张张口罩下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他们刚刚经历的艰难险阻,反倒是乐观豁达的表情更加显现。一方水土一方人,就是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的水土风貌和历史渊源,造就了武汉人特有的气质、情怀和操守。

我爱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我母亲的家乡,更因为它丰富而有温度。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像颗明珠绽放着它那精彩夺目的炫彩,照亮我的心中,让我流连忘返,时常忆起。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7

最忆是芭蕉雨

艾睿格

很庆幸,小时候在四川听过芭蕉雨。现在想来,这样的况味早成了一种奢侈品。

芭蕉、屋檐、炊烟,这是姥姥家的意象。姥姥家门前一直有棵芭蕉树,芭蕉不像香蕉,它结出的蕉又小又涩,是不能食用的,不过自从姥姥住到这里来,就把它伺弄得“亭亭玉立”。下雨了,细雨打在芭蕉叶上,渐趋憔悴的叶片上,不断发出剥剥滂滂、索索淅淅的响声。雨滴顺着芭蕉叶滑落到土壤上,滋润着芭蕉的根。这样的景象,我是再熟悉不过的,雨打芭蕉,是童年的声音。

后来再下雨时,姥姥给我讲到明朝沈周的一篇《听蕉记》,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我恍然大悟,童年时的蕉和雨又赫然成了另一番印象。是啊,蕉和雨互相配合。没有蕉的承接,雨落无声;没有雨的聚集,蕉静立无言。一边是自然相辅相成,一边是人类的精明,我不禁喟叹古人哲思的精妙。

而今,在城市里,这样的情愫却无处寻觅了,我的心头也有些“雨打芭蕉”的低徊。对蕉,对雨,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在发酵,在生长。

何时才能再回去听那芭蕉雨呢?

从小小的窗口望出去,我常常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看到穿梭如织的行人,一切都是匆匆的样子。快节奏的生活淹没了我的童年,冲散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我多么怀念姥姥家的芭蕉雨,又多么希望,在城市的雨夜,也能有一株芭蕉树,滴落霓虹,静静地晕开在城市斑驳的脚印中。可是,假如真的有这样的一株芭蕉,我们真能如古人般静心而听吗?思至此,我又有些惆怅了。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城市的中心耸立了一棵巨大的芭蕉树,当骤雨来临,它的叶片就发出魔法的音符,让时间变慢。站在芭蕉树旁的那一瞬间,仿佛逝去已久的童年回来了,仿佛许久未见的亲人就在身边,仿佛所有压力都消散了。我们总是埋头行走,现在终于可以放慢脚步,静心倾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梦醒了,雨还在,芭蕉却已无处寻觅了……

最忆是什么为题的作文 篇8

最忆是伊斯兰堡

赵可昕

我到过一个地方,那里有着最真诚的祷告,有着梦境一般的美好。

外界给那里贴上了“混乱”的标签,而我却迷恋它的“宁静”。在我住的附近,有几座矮小的山,沿着建在树林中的小路便能到山的脚下。那里人不多,最常见的住户便是猴子。它们给翠绿的山,画上了灵动的点。我最熟悉的是一只有着粉红色屁股的猴子,每当旁边清真寺传出了庄重的祷告声,它便会出来捡其他猴子剩下的食物,出于怜悯,我会把我所有的果子都给它。它坐着一动不动,宁静的看着我,而我坐在草坪上,被厚重的祷告声围绕。

有时,祷告声混杂着生活的气息。伊斯兰堡虽然是首都,但商场、超市很少,人们更多去的露天市场。柴米油盐、首饰地毯都可以在这个地方交易穿着巴袍的人走过,挂满人的小客车驶过。每次去到那里,我都喜欢逛逛那里的手工品店铺。载着货物的大象、奔走的商人、有着寓意的乌尔都语,都是手工人喜爱的图案。我喜欢用手去抚摸每一个纹路,在祷告声和嘈杂的市井声中,每一个图案都活了。首饰摊的老板很喜欢我,常常给我打折,买三个还要送我两个。笑声、闲聊的声音让祷告有了守护的意义,我也爱这生活气息。

伊斯兰堡有着最宏大的费萨尔清真寺,它有洁白的墙壁,四个柱子好似撑起天地。在爸爸去工作时,常常把我送去离费萨尔清真寺不远的托管所。每到午睡前,老师会伴随着传来的祷告声祷告。我听不懂,但还是保持与周围一样的安静。祷告就如骆驼走路一样稳重,像沙滩上的阳光一样安抚心灵,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

伊斯兰堡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会英语,外面的世界也在吸引他们。有一次我去使馆区的俱乐部吃中餐,那里的人们不再穿着传统服装,女人穿上了色彩鲜艳的裙子,男人换上了西装,在觥筹交错中谈论巴基斯坦外的世界,路边走过一群身穿白衣的祷告者,在夕阳的余晖下,在草地上祷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过如此吧。

在我离开伊斯兰堡后,我常常感叹为何这么一片悠久而曾经辉煌的土地,全然被极端组织的冲突闹得遍地狼藉。是“盛极必衰”吗?是那里的人们太朴实吗?这片土地创造了文化的缔造者,也创造了毁灭者。枪支敲响着警钟,我希望祈求和平的祷告可以抚平这片土地的伤痛,信仰的虔诚可以把它恢复成我所怀念的样子。

等冲突结束了,我们都应该再去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