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00字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1

阅读《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有感。

《文字下乡》这一篇章从结构上来看与第一章《乡土本色》截然不同,《乡土本色》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作者的观点,然后从4个分论点逐渐论证,而本篇则是在文末总结归纳得出观点。文章以“文字下乡”作为标题,目的在于引出话题和问题,并且以《乡土本色》中,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这一结论作为支撑本文观点的基础。

文章开篇写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印象看法,是“愚”的,然后由作者提出质疑,“却凭什么呢?”第一段以生活热点为话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其中语言也富有感染力,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几个连续的动词就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初次进城,不懂得避让汽车的乡下人形象,并将那司机的态度和乡下人对城里一位小姐冒充内行的行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乡下人的心地善良,老实淳朴。作者于是提出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

提出问题后,开始分析论述,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于第一章乡土本色来谈的,在乡土社会中仍是熟人里长大的,也就是“面对面的社群”,人们甚至可以不必见面就知道对方是谁;第二个层面指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第三层面论述在乡土社会里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采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而不是文字;第四层又进一步推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最后在文章结尾总结观点。

《再论文字下乡》是对《文字下乡》一文的补充论述,如果《文字下乡》是从空间阻隔的角度论述的话,那么《再论文字下乡》就是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论述,文章第一段提出问题,二到十四段进行论述:学习必须打破个人的今夕之隔,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乡土社会里不需要记忆,也不需要历史,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用不着文字,这些构成了作者的观点。

这两篇文章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乡土社会包括农村,更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乡土社会的延续,提倡文字下乡,必须重点关注文字基础,关注文字下乡对于乡下人来说有无必要,是否真正能够满足乡下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只有乡土社会的基层发生改变,文字下乡才会成为可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2

“经典著作,总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乡土中国》作为一本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版的著作,距今已有七十多年。跨越半个世纪之多的书,仍在现今呈现在我们的必读书单中,一定是有它对于中学生不可泯去的教育意义。读完导读部分,我也对《乡土中国》这本书有了整体的把握。

社会学著作的类别,是在以前的阅读中从未接触到过的,因此,阅读《乡土中国》也是对自己的一项极大挑战。一项觉得对自己很有意义的发现,就是费先生在阐述观点时所运用的逻辑和层次。4个单元,14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独立,实则自成体系。从开篇《乡土本色》统领全书,围绕“中国的基层是乡土社会”,逐层表达自己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见解和看法。有时间和空间,有传统和历史,有现代和世界……不同的纬度,不同的角度,构建出了费先生心中的乡土社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由社会到家族……积累起了乡土社会的理论大厦,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细读精读《乡土中国》的念头。这样分明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在感叹费老师深厚文笔之余,也提醒了自己在以后写作时需要注意的点。

读完费老师的生平简介,不禁惊艳于费老师的成就和荣誉。从出生到离去,费老师在95年间铸就了多少令我震撼的辉煌。但最让我钦佩的还是费老师的一片赤诚之心。面对专制者的残暴,演讲时的费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呼吁和平!”字字句句掷地有声,震撼人心,迸发出的是民族团结和平的力量!不禁让我想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红烛》,我想,费先生的心,是实实在在和红烛一样“红”吧!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费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相信在学习生涯中,能有一位这样的引路人,我会更加目的明确,心有理想地大步前进!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3

白鸟飞过时间的山峦,微风拂过广阔的大地。乡土中国,浸润人生。

乡下人土,有其原因。

作为中国基层,土地是最宝贵的财产。撒种·耕种,农人将生命变成藏在土中的诗意。家乡的土是可视的故乡。2农业无需流通,子女们走出家乡,又定居在新的土地,将整个中国变成生长希望的田野。3村落方便了农业生产,生于斯,长于斯又形成了淳朴·熟悉的社会氛围,有淳朴熟悉又不断成长的社会氛围,无需多言的信任与礼仪,充满智慧的自然环境。

中国乡村,自有其独特氛围。对未知的局促而拘谨,对土地亲人自发的亲切感,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乡情。他们并非无知,他们的智慧埋在土地里。他们并非浅薄,他们的远见藏在土地千亿年的脉搏里。晨听鸡鸣,晚闻犬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的生活,既是人类文明的初始状态,也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最高理想状态。

土生万物,万物生春。书香萦绕,灵感盘旋,雕梁画栋,古风淳朴的书香是一种美;土地湿润,万物蓬勃,莺飞燕舞,野花铺陈的土情美景也是一种美。

乡下人幸福吗?也许并不。他们生来为某些规矩所束缚,从事艰苦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闻惯了乡土中湿润清甜的空气,瞧惯了雄壮有力的日出,便也认不出土地的美。他们不懂深明大义,却天生通晓不可言说的自然理趣。代代相传,亘古不变,他们的生命与永恒同宽,他们的哲学与日月同长。

乡土种的出希望。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诸葛亮躬耕南阳谋划天下。

乡土长的出光明。我们要不忘本来,面对未来,传承土味文化,坚守精神家园。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4

第一次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就被题目深深的吸引,“乡土”二字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翻开这本书,走进费孝通先生眼中的中国乡村,思考他独一无二的理解与观念。

这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村以及乡下人,年代十分久远。在书中的导读里,王连明主编告诉我:“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理解现实中国,思考未来中国。”我发现这句话的中心点怎么也绕不开“中国”二字,于是我就想,难道这本书不只有对乡村生活的解释,也会有费先生在旧中国那危难时刻的家国情怀吗?随着对于导读的细致观看,印证了我这一想法。

王连明主编对于书中的文字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文字深处,隐藏着一双含情的眼,藏着一颗多情的心。”我想这份情感既是对乡土社会的情感,也是对于探究问题本质的渴望,更是对中国的关切。

当然,在导读与语法中,我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写作手法,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一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主旨他是整本书的桥梁。并且在描写人物或事迹的时候,要多寻找不同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同时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是深入社会,反映现实的,需要作者仔细观察,需要作者怀着对中国,对社会的浓厚情感。随着文学素养的被翻开,我知道了,要想将内容理解并做出分析或是真正读懂,不是看三两遍,而是以以往的文学积累对有意义的话写上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反复品味,同时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整本书的框架。

接着我翻开了费老先生的生平简介,先是震撼,再是由衷的钦佩,在那个教育资源贫乏的时代,到处弥漫着硝烟的时代,他一路读到了大学,为了求学奔赴大洋彼岸,可这让我最为敬佩的是,在1938年这个战乱的年代,中国存亡难料的时代,他毅然回国教书育人,他一生的颠沛流离,和他一生的荣誉,谱写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品质。他深入乡村,最终写下了这本乡土中国。

读书不止于读,更要理解情感和主旨,并明白你真正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