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1

朱庭均

这周我读了《小学生萧红读本》,萧红用她那独特的语言刻画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一段段美妙自由的童年时光。以前,我一直以为她应该是个文静稳重的作家,没想到她小时候也有一段这么淘气顽皮又幸福的时光。

在她的笔下,祖父园子里的一切那么自由,无拘无束,把玫瑰花插在祖父草帽上,跟祖父学诗,学祖父干农活,一个个有趣的场景组成一幅美丽多彩画,构成了她五彩的童年。

萧红的语言就像有着神奇的魔力,读着读着,我发现眼前就会出现一扇通往书中世界的大门,走进去,她的童年生活琐事就和电影一样播放出来,捉蜻蜓的欢乐,学诗的调皮……一个自由自在的“小跟屁虫”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于我的眼前,读着读着,祖孙俩形影不离,互相依恋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

她富有诗意和想象的语言,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脑海,比如“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叫一叫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她是用眼睛去看世界,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所以才写下这么多动人的文章。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2

徐畅

读了《小学生萧红读本》,我羡慕萧红快乐的童年,也为她那颠沛流离的如同一颗转瞬即逝彗星一般的生命叹息。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给了后人珍贵的文学宝藏。作文 WwW.ZuOwENbA.NeT

令我惊奇的是,第一次读到萧红的文章――《火烧云》时,我就感叹她竟能写出如此之多的颜色。那时我觉得,萧红的脑中一定有一个调色盘,能调出最美的色彩。

这次读《小学生萧红读本》,我又对萧红多了一些认识。觉得她在这样的苦难中仍能写作让我很敬佩。萧红的文字是很不一般的,在《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中,那些文字很有节奏感。读萧红的文字,就像一束阳光照进心底,带来一片温暖。这些文字是富有色彩、感情的,同时又很口语化,读着让人觉得很亲切。在描写人物时,比如在写“我”在园子中玩耍时,通过“我”的任性、顽皮,表现出了外祖父对“我”的疼爱,写出了外祖父的慈祥、和蔼。

在刻画鲁迅这个人物时,我可以感到萧红对鲁迅浓厚的情谊,把鲁迅的生活小事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生活中的鲁迅。如果不是很留心鲁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萧红甚至连鲁迅家中的花瓶、家具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萧红捕捉的这些片段是鲁迅生活中真实的写照,可见鲁迅之余萧红真如编者所说的,就是她的启明星。

合上书,我发现,自己的童年不正是萧红童年的翻版吗?也是如此快活、自由!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3

严畅想

萧红的语言是充满活力的,自由自在的,就像阴冷房间角落的那缕明媚的阳光,它的到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屋子又充满了生机。

萧红的文字还极有节奏感,如“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很有诗意,朗朗上口。

萧红还特别会写人。她写人,只举几个例子,并不描写人的外貌,却我们看到了她笔下一个个不幸的人物。她写的文章,让你读完后留下深深的思考。她笔下的人物都是呼兰河的普通人,一行行文字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惨死在血泊中的王阿嫂,被不停地推下海,受到一次次打击的小六;言行举止奇怪的有二伯……一个个悲惨的人物,都被萧红刻画得如此生动。在一个个故事当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小团圆媳妇的死》中有二伯的那句话“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如此沉重的一句话,从有二伯口中说出是竟是那么自然。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对一个生命的消失,显得如此冷漠?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4

王亦林

1911年6月1日,一位女作家,诞生在中国东北的呼兰河。

1942年1月22日,她永远地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作品。

近期,我们在唐老师的组织下,共读了《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完后,我产生了很多想法及感触。

首先,当我们说起萧红,一定会想起课文中那活泼、自由的文字。读了第三编以后,我更向往,也更羡慕萧红的童年了,这么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是我们这代人体会不到的啊!《成群结队爬满墙》和《热热闹闹的后花园》是她描写祖父的园子里让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把植物当成人,写得彻头彻尾。所以我在读的时候,就感觉像在读一篇描写小孩子淘气玩耍的文章。在萧红的眼里,这些植物、瓜果都活了,就是她的朋友、她的伙伴,她们是无拘无束,“顽皮”“可爱”的,它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有充分的自由,把花园当成自己的天地,就这样,萧红在祖父和园子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无比快乐的童年。

但是长大后的萧红,可就没这么幸福了,祖父死了,她一次次搬家,一次次落泪,辗转各地,经历种种苦难,可以说萧红没有在十九岁以后体会到一丁点的幸福,长大后的她,整天怀着忧伤的心情度过艰难的每一天,每次当我读到第六组的时候,总会为萧红所处的境况而同情她。在第六组里,她用忧伤的语调,把自己的痛苦、悲伤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读了就想落泪。很难想象她能在这种情况下,竞可以把童年这么自由、活泼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啊,也许这些童年的快乐回忆能让她忘记眼前的痛苦吧。

再来说说萧红的文字,萧红的文字,带着自由、活泼、幽默的语调,描绘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快乐,她的字词、文章,犹如在茫茫蓝海中的一片赫然不同的绿色,她擅长使用平淡的文字,却又不是庸俗的,里面带点深刻的含义。萧红的文字,有写呼兰河的生活,有写长大后的颠沛流离,有写童年时的幸福,在这些文章里,她那平淡无奇的文字,像一把魔钥匙在最后,才让我们懂得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文章本身的精华。

童年的萧红是快乐的,长大的萧红是痛苦的、心怀忧伤的。可是长大的萧红,却能把这两种心情都表现在自己的文章里。萧红的作品,才真正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5

杨瑾亮

“萧红周”结束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组文章,其中一篇写到祖母骂祖父,她就把祖父拉进“另一个世界”——祖父的园子,萧红似乎把园子当成了了一个庇护所,把它当成一个能驱逐阴影,带来光明的地方。萧红的充满回忆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可以说是这个园子是萧红童年的乐园,萧红在这个充满祖父对她的爱的园子中快乐地成长起来。

在《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我也看到了祖父充满了对萧红的爱,从井里捞出来的小猪,小鸭,祖父烤熟了,先让“我”吃,吃多了怕“我”反胃,还担心地撒了把盐,继续让“我”整个吃完了,没有给他剩下,也没有半句怨言,依旧笑咪咪地盯着我,不动声色。祖父对萧红的爱不仅是一个大园子,也不仅是“从井里捞来的美食”,在和祖父学诗中,祖父耐心地一字一句地把我教会,即使乱说,也从不责骂“我”,祖父待她是那样慈祥,那样耐心。所以说萧红是在祖父的园子里长大的,她更是在祖父的关怀下长大的。

那时候我觉得萧红的童年是幸福的,美满的,但读完第六编,我了解到萧红的一生远远不止于苦难,父母早亡,祖父也永远地离她而去,她颠沛流离,从呼兰河到青岛,武汉,东京,重庆,最后长眠在香港,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但我觉得用鲁迅的话说: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我觉得萧红就是这样。萧红的生命只有短短三十几年,但是她的生命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在她的笔下,那个时代阴暗的呼兰河赋有了生机和光明。

萧红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萧红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在呼兰河的人、事、景、物,他们的形象由萧红的文字表达,似乎就浮现在了眼前,让人情不自禁地小声朗读起来。“美是哪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萧红那个年代,是中国最迂腐的时候,在那样的境遇中,她依然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呼兰河,她对养育过她的那块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萧红笔下的故乡呼兰河,有着美丽的景致,虽有些单调而刻板,但却是她热爱的家乡。

我还发现萧红写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她写的文章中会出现很多个“了”,但并不觉得啰嗦,反倒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在《祖父,园子和我》当中萧红的“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这段话用了好几个排比,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我想这也是她的作品为什么会一直流传下来的原因吧。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6

钱贝尔

萧红的童年,是在一个阳光特别大的,样样都有的园子里度过的。

那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里是萧红游戏的天堂,温暖的乐园。在那里,萧红在祖父的爱的呵护中成长。

我们都羡慕萧红,羡慕她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园子,更羡慕她有一个这么爱她的祖父。

可是我们都错了。我们也许以为,萧红的一生都是这么快乐、自由而顺利的,其实恰好相反,萧红从小就缺少来自父母的爱,只有祖父一如既往的宠她,爱她,关怀呵护着她,给她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可是她只有19岁的时候,她的祖父去世了。她失去了她在家中唯一一个依靠的肩膀,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漂泊,从这里漂到那里,没有间歇,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她竟能有如此乐观的文字流出笔尖,实在让我惊讶而敬佩。

萧红去世时年仅31岁,她却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永远,永远活在了世人们的心里。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7

张艺潇

最近我们班同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萧红周”阅读活动,我们共读了《小学生萧红读本》这本书。这本书分为六组。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组。这组写了萧红童年时代和祖父在园子里快乐的生活。萧红笔下的自己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小女孩,因此,她的文章可能让很多人以为她的一生一帆风顺,无拘无束。可事实却正好相反,萧红的人生道路非常崎岖,布满荆棘。因为战争竟辗转了十多个地方,又因为贫穷把生命中唯一的孩子拱手相让,因为逃婚被无情的扫地出门。在如此悲惨的人生道路中,萧红咬牙坚持走过,我想换成我们,谁能有萧红那样面对坎坷命运的勇气呢?萧红身上有那么多伤痛:生下她的妈妈死了,那个给了她一个美好童年,给她烧鸭子、烧小猪的祖父死了,她文学上的精神导师鲁迅也病逝了。眼看着亲人们一个个离她而去,面对着坎坷的命运,萧红却在无比悲痛中写出了:“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快乐的文章,为世间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作。

萧红用朴素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风、云、雷、电,人、事、景、物,这所有的背后,是一个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萧红对童年,对故乡无比怀恋的滚烫的心。

小学生萧红读本读后感 篇8

唐秋实

萧红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她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但你又找不出极其口语化的地方。她的文字易懂,但又不失格调。她的小说似乎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主人公和一个主要情节,许多小说都像一本小散文集。它们像《儒林外史》一样,作者的眼光到哪儿,书里的文字也到了哪儿。

整本书的前半部分描写的几乎全是开心、快乐的片段、事情,让人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妙趣横生,自由惬意,尤其是第三组《祖父、园子、我》里的描写。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的。园子里的人是自由的;园子里的动物是自由的;连园子里的小花小草亦是自由的。

作者孩提时代的快乐不仅来自物还来自人。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是祖父阻拦“我”把鸭子赶到井里。祖父是完完全全有能力制止小萧红的,但他没有。他拦萧红是为了保护萧红,担心她掉到井里。当他知道小萧红一定要井里的鸭子,不忍让小萧红难过,就没有再拦“我”了。虽然祖父没有制止“我”,但还是关注我的不然祖父怎么会“几乎抱不住我了”呢?作者还是理解祖父的,并在这一段不动声色的流露出来,“给我擦汗”和“抱”就是最好的表达。若作者不理解祖父,又怎么会注意的这两个细节呢?祖父给作者的关怀,令她不管在什么时候想起祖父,嘴角总会漾起一丝微笑。

在这组文章里,作者向读者们展示的是一个生意盎然的呼兰河,一个宛若仙境的呼兰河。但是真正的呼兰河生活是单调枯燥乏味的。而且当时中国外有侵略,内有战乱,呼兰河地处东北,是当时日本、苏联极力争夺的地方。作者要是写一写自己的悲惨身世,比回忆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快乐更容易,也更简单。但是,作者不允许自己用凄厉的哭嚎,博取他人同情。决不允许刻意地叙述自己的经历,引起他人关注。反而通过回忆自己的快乐童年给他人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给读者一个亮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