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篇1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展开了汤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以及他与小伙伴们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奇遇。这本书中的故事充满了无限童趣,里面的每个人都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写下了汤姆童年的慢慢成长。

没错!汤姆便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淘气贪玩,但却机智勇敢、纯真善良,面对困难依旧乐观,这些都可以在书中发生的种种趣事看出。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章刷栅栏挣外快,这一章讲述了汤姆被波莉姨妈罚刷屋外的栅栏,可刷栅栏对汤姆来说却是一件极其无聊、烦厌的事情,他脑袋机灵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他将刷栅栏当成了一件好玩的活,这吸引来了许多小伙伴,他们便用自己的好东西去换一次刷栅栏的机会,这样一来,汤姆什么事也不用干了,还换来了许多好玩新奇的东西。这太出乎意料了,我对汤姆的机智惊讶极了,这要是换做是我,绝对想不出这样的方法,只会照办一个一个刷栅栏。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不要气馁,静下心来思考,或许会有许多的解决方法。除了这个,我也同样明白了无论面对任何事情都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将会是愉快、轻松的度过。

直到看完了第二十三章出手相救冤屈人后,我对汤姆又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对他的勇气感到无比佩服,他冒着以后会被印第安人乔报复的危险,站出人群,成为证明波特不是杀人凶手的证人,将印第安人乔的所做所为通通一并上报。那一刻,他或许散发着耀眼的光,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正义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法庭。这个故事则让我明白了正义永不会来迟,无论经历了什么,我们都要坚守正义,不要误入歧途,罪恶永不会被埋没。作文吧 WWW.zuOwEnBa.Net

汤姆就是这样的勇敢、善良,而他的好兄弟哈克也同样如此,哈克从小便无父无母,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外流浪,不过他看起来挺辛运,因为他有个很好的朋友陪他一起玩耍冒险,那便是汤姆,而哈克面对艰难的生活也仍保持乐观,每天就算过的不顺利,他也只要自我感到快乐便足够了。在他身上,我学习到了什么为友谊,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互相包容、尊重和真诚,友谊十分珍贵,当父母不在时,友谊必是自己最大的鼓励、安慰与陪伴,就像汤姆与哈克一样。除此之外,我在哈克淘气顽皮的外表下,也看见了他有一颗勇敢、懂的感恩的心,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自己的恩人寡妇道格拉斯,我也应向他学习,怀有感恩之心,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提供自己的一份帮助。

总之,我在这本书中学习到了许多,这本书虽然只讲述了汤姆和他的伙伴们童年发生的故事,但我想,他们现在一定也都还过着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篇2

有一个叫汤姆的小孩,他和好兄弟哈克亲眼目睹一场杀人案,后又和乔去海岛游玩当“海盗”,回家后为被嫁祸的彼得作证,真凶乔埃当场逃走了。后来去山洞玩耍时,迷路的汤姆和同桌贝琪在洞中困了几天几夜,终于找到出口,逃出来了。而汤姆和哈克再探山洞时,找到一箱金币,发了大财。而整本书引起我深思的地方在于最后一章:哈克被富有的寡妇收养,受不了“所谓体面的生活”逃了出来。所以我就想:自由的贫困生活和被约束的富足生活,哪个更好呢?

有两只狮子,动物园里的狮子羡慕草地上狮子的自由,草原上的狮子羡慕动物园里狮子的安逸,交换过后,草原上的狮子因为空间狭小,生活无趣抑郁致死,而动物园里的狮子到了草原上,找不到食物,饿死了。显然,哈克就是草原上的狮子,从寡妇家里逃出来以后,他破口大骂:“我得穿上那些该死的衣裳,把我憋的气都喘不过来了”“寡妇吃饭摇铃、睡觉摇铃,起床也得摇铃——干什么都死板的要命。”

我认为,哈克很可怜,他不想被人管束,他就是喜欢在木桶里面睡觉,吃偷来的食物,穿破破烂烂的衣裳,干不计后果的事,做一个“浪人”。将哈克关在房间中,丰衣足食,对我们来说,这枯燥无味,舒适安逸的生活无疑是很好的。但对哈克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折磨和煎熬。我们是遵规蹈距地在规则的框架下苟活,而哈克,则是“潇洒走一回”的那种人。一些人为了钱宁可放弃自由,参加“禁闭挑战”,哈克为了过上自由的生活,远离寡妇,宁可将钱全给汤姆,一个子也不剩。哈克的生活在精神层面比我过得好。我就是那一只动物园里的狮子,透过书籍的窗户眼巴巴地望着自由的哈克。

我的身体是自由的,我可以现在就脱了衣服跑出教室,然后随便玩耍,但我的心实际上还是被关在名为规则和舆论的笼中。我做不到哈克一样精神自由,因为我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枷锁”。但哈克没有,他是真正自由的,我也因我有这“枷锁”而开心。如果人只能做自己的话,那就把自己做好。

毕竟哈克和我不一样,我不是哈克,哈克也不是我。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篇3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存在最基本的信任。但同时,我们也要有提防小人之心。

就拿彼得和乔举例子吧:彼得看到医生打乔之后,心里自然而然的兄弟义气从顷刻言语中便能体现出来:“好哇你,居然敢打我兄弟!”彼得把乔是当作亲兄弟一般对待的,而乔是怎样“回报”彼得的呢:如果不是因为乔向镇上的人告发了这件事情,彼得也不会因此而入狱。且入狱期间,只有汤姆和哈克两个人去探望他。

最可笑的是,彼得在监狱里还一直在为乔的所作所为开脱,结合文章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乔杀掉医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报复医生父亲当年的侮辱,但是他既然可以认识到憎恨。为什么体会不到彼得的好呢?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小人。他当强盗挖金银珠宝的时候,没有考虑过那些贫穷人家(哈克)需要这些钱的接济。作者对他的评价是:杀人成性。他觉得彼得作为他的朋友,就活该背这个锅;他觉得医生父亲所犯下的过错,就应该用他儿子的命去偿还;他觉得那些穷人即使饿死,只要自己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反观整本书的两个主角,乔的所作所为不仅卑鄙,而且无耻。汤姆在面对贝琪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报之前那一箭之仇,而是挺身而出爱那一百下鞭子;开门遇见倒地的乔时,汤姆在惊慌逃窜的同时,没有忘记叫上哈克。汤姆无数次挽回同学之间的友谊与性命。再来看哈克,哈克对汤姆是无条件的信任与服从:面对那么大一箱金银珠宝,汤姆叫他放弃逃跑时,他没有一丝犹豫,毫不怀疑这可能是汤姆设的计;前往小岛当海盗时,他心甘情愿的做汤姆的小弟;一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会和汤姆分享。这就是义气,他们两个是互相给予,而不是互相利用与背后勾心斗角胜利的快乐。

汤姆与哈克、乔和彼得最大的区别就是所交的朋友性格都是不同的。汤姆和哈克属于“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乔是嫉恶如仇加嫁祸别人的侥幸心理;彼得则是老实的大好人,从不怀疑自己的兄弟。互相给予与互相利用是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待朋友不仅要真心,还要学会动脑子。善良未必有结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例子:当时想要恢复帝制的袁世凯,虽然有很多狐朋狗友,但等他身亡后,所有人都忙着抢地盘,还有谁顾及曾经与他的交情。但只凭这些人我们不能否定世界上没有因为善良而快乐的人。一般来讲真心都是可以换来回报的;但如果明白自己的朋友恶劣的习性,完全可以“清者自清”远离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谁都懂,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交友,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自己掏心掏肺,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篇4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中,汤姆、乔和哈克,是村里典型的淘气孩子;西德尼和威利·马弗森,是村里所谓的“好”孩子。

威利·马弗森是村里的“模范”儿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被无形的评选为所谓的“模范”儿童。但“模范儿童”的标准是什么?是以什么依据来定的?是所谓大人眼中的“学习好”、“乖巧懂事”就是“模范儿童”了吗?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呢?他们之所以被评为“坏孩子”就是因为他们学习不好,不好好学习,就被冠以“坏孩子”的称号。

人们评选模范儿童,只看到了模范,却忽视了儿童。其实,很多儿童也有他的多面性,他们学会了在别人面前来伪装自己。

汤姆是个淘气的孩子,但是他天真、善良、单纯;哈克虽然有些不好的习惯,但是他的内心仍然还是单纯善良的。西德尼他或许是比较听话学习比较好,但他的内心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孩子”。

“好”孩子经常会享受特权。

一天,表弟放学回来,脸上有一道很明显的划痕而且伤口有些深,表弟说是被一个同学不小心划伤的。表弟是个开朗好说话的人,用表弟的话说:“同学们在一起玩儿,磕磕碰碰是长有的事,不必太在意。”在学校老师只让表弟去医务室擦了点碘酒,也并没有通知表弟家里人,也没告知家里大人回去注意观察下表弟的伤口。

我不经意间想起了表弟在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表弟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每当他不小心触碰到其他同学的时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对错,老师都会第一时间把原因归结到表弟身上,也会给表弟家长打电话。我很心痛他,凭什么老师也会在不分对错的情况下给他贴上“标签”,就因为他调皮好动吗?调皮好动只能代表他的性格,不能代表他的人品,为什么要因为不能安静的坐到教室里写作业就给他冠以“坏孩子”的标签呢?真是可悲!

我讨厌所谓的“好孩子”,也不排斥所谓的“坏孩子”,因为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坏孩子,那些所谓的“好孩子”也并非一定是真正的好孩子。

从小到大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看人家小红、你看人家小明……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要比自己家的孩子好,很少有家长会去发现自己家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我听过一个让我觉得最好笑的笑话。老师问同学们,在你们心中谁最厉害?有人说钢铁侠、有人说超人、有人说解放军……在众多回答中有一个脱颖而出的答案:别人家的孩子。我微微一震,是啊,那些“好”孩子们的“好”被那些大人们在不经意间扩大了,而他们的缺点就像数学中的反比例一样,优点扩的越大,缺点就被缩的越小。甚至有时候被忽略甚至看不到。

记得有一次,弟弟哭着对妈妈说:“为什么你们永远也看不到我身上的优点,永远看到的只是我的缺点,在你们眼里我永远都不如别人,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在别人口中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大人们眼里的好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大人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六年级 篇5

书的名字叫《汤姆·索亚历险记》,但我对汤姆并没有过多的想法或看法,反而是贝琪令我感想颇多,在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贝琪这样的女生很少见。

贝琪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不是男主或某一个人的附属品。书中二人吵架时,贝琪并没有被汤姆几句花言巧语、一个不值钱的门把手就不再生气,相反,她不信汤姆的“感人肺腑之言”,打掉了门把手,自己一个人走了。再后来汤姆做出很没脑子的事情来引起贝琪注意,贝琪睬都不睬就离开了。

我为什么喜欢贝琪?因为她清楚自己的价值,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时刻保持清醒。她不是大多数小说里那种傻白甜,她有自己的小心思,会有意接近弗雷德让汤姆难受,也会故意不告诉汤姆书脏了,让他受罚。我认为这才是正常的,喜欢时在一起,发现他错了后就头也不回的走掉,不内耗,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才是女生该有的样子。数百年来,女性总是被不公平地对待,世人认为女性就该贤惠顾家,要求她们善良、纯真、好控制,但不能傻。古代女人必须裹脚,韩国女性生产指南上写要为丈夫及婆家准备几周的换衣服、吃食,面试时女性不管多优秀仍“比”不过男性,警校录取分数线女性比男性高出几十分……,为了掩盖这些不公平社会上产出了很多“女性福利”,比如女士优先,男性要为女性拉凳子,开车门,可这有什么意义?女性宁愿舍弃这些所谓的福利去换取更实在的公平公正。现在有了很多为女性发声的人,也有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发自内心尊重女性的人,有女生也有男生,这说明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可这些为女性发声的文字、视频也三番两次被限流,被打压,贝琪就是新时代产出的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不被女性条例束缚,活出了真正的自我。书中只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分贝琪的生活,但我相信,她以后也会是自由独立的女性,一个自由独立的人。

我真切地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贝琪,不管她们是说中文,说英文还是其他语种。“贝琪们”会在这个对女性并不公平的世界上认真努力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