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

吃出的年味

肖乐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在人们的期盼中,手持灯笼,身穿新衣,隆重的来了,它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将春节的帷幕拉开。

除夕夜格外热闹,室外满街的大红灯笼,琳琅满目的,几串鞭炮在地上炸开,几束烟花射向天空,在刹那间又炸成了一朵朵五彩斑斓的大花;室内各家各户做起年夜饭,团团圆圆,大家都一起吃着饭。这就是--除夕夜。

“吃饭啦!”伯母和妈妈端出了十多盘热气腾腾的菜,芳香四溢的牛肉,鱼肉,鸡肉,鸭肉,青菜,饺子等等,我着急的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鱼肉,谁知这鱼是刚出锅的,我被烫到舌头发麻,伯母说,我这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妈妈则在一旁问:“这么喜欢吃鱼,那你知道过年吃鱼的寓意是什么吗?”“年年有余!”我抢答到“越来越富有!”爸爸也不甘落后,“都打对了!”妈妈夸起我们。

听妈妈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相传在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冬天,山里的动物少了,它便跑到了村子里,见人伤人,贱畜牲畜,只要一到这一天,村子里的人全都进惊恐起来。但后来时间长了,人们都发现了年害怕的三样东西了,一样是鲜红的颜色,比如红色;二要是明亮的火光,无论是大火还是小火,他都害怕;三样是巨大的响声,敲锣打鼓的声音也使他害怕。只要有这三样,年就不敢进村子了。第二天今早村子里的人都聚在一起互相祝贺,后来代代相传,过年这个习俗就慢慢有了,随之,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流传下来了。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都下楼放烟花鞭炮。爸爸拿出一串大红鞭炮,这鞭炮可真像一串大辣椒。他点燃了这串大辣椒,“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赶紧捂起耳朵,生怕那噼里啪啦声钻进我的耳朵。放完鞭炮放烟花,爷爷递给我一个长方形的烟花棒。爸爸帮我把线点燃,一束星光“咻!”的一下直往天空射去,“嘣!”“噼里啪啦!”,烟花爆炸了,随后,一个,两个,三个烟花像长了脚似的直往天空跑,爆炸的每一瞬间,天空好像都因为这一些亮光亮了许多。

除夕,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天里大家都会待在一块,团团圆圆,别说有多热闹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2

家乡的春节

陈芯玲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就拿我的老家莆田来说吧,大年29那天,家里人都开始干活起来了,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都趴在厨房的桌子旁,睁着那大又大又圆的眼睛,嘴边的口水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出了,好像心中在想:什么时候才煮好呢?好想赶紧吃啊……

大人们都在为大年三十那天做准备,我们莆田那里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要先去庙里拜拜。奶奶一手提着装有供品的篮子,一手拿着蜡烛和香,我一看见就让奶奶带我去,奶奶听了就和我的话便一起进了庙里,到了庙里只闻见一种奇特的香味,听不到吵杂声,听到的也只是适合上枪打木鱼的声音,得得得那宁静的声音,心里便有了一种美好的画面,

拜完了佛,接下来准备回家做饺子,在过年中,我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包饺子了。这不,我和奶奶、婶婶还有妈妈已经在桌上开始行动了,我们每个人都分得井井有条,奶奶切条,婶婶把一个个面粉疙瘩按圆,妈妈放馅,至于我们就是包饺子吗?饺子包完后我们便早早睡了。

大年三十终于来了,一大早五点左右就有人开始放鞭炮了,早上我们匆匆忙忙的结束了。中午我们莆田的必须喝一种叫苍粉的面,它是用红薯粉放到水里溶解,之后放进锅里,鱼面容在一起就成了仓粉,吃一口一坨一坨的。哗哗的溪流。到了夜晚,月光洒在每家每户的家里,每个人的小肚子都变成了一个小面锅。桌子上的汤圆豆腐,甜品,烧烤。小零食我们都看在眼里,可都奈何它不来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3

宝鸡的春节

——王彦斐

宝鸡,是我的家乡。这里民风淳朴,有着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大家更注重这个传统佳节。

从腊月开始就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民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早上家家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谷物和豆类熬成的,有些人家还会放进去瓜果蔬菜。喝腊八粥,就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家中灶王爷的生日。外出的人都必须赶回家来,因为灶王爷要清点家中的人数。这天一大早,主妇们就忙着发面、烙饼,为灶王爷准备上路的干粮,到了傍晚灶台上就会供上干粮和焦糖,点上香和蜡烛,送灶王爷上天,主妇们嘴里还念叨着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过了小年,就是人们准备过年时最忙碌的日子了。人们在家中进行大扫除,名曰“扫舍”,还要拆洗衣被、理发洗澡、购置各种年货、贴对联、贴窗花,里外布置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大人们将面团捏成各种造型:老鼠、虎头、黄牛……涂上色素后就放入蒸笼了!孩子趴在旁边,满脸期待地等待着花馍的出炉。除夕之夜,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给压岁钱的来历,可大有说法呢!据说,很久以前有只叫“祟”的怪物,会在除夕夜趁小孩睡着时令他得病,变得痴呆。有一家人就给他的孩子一串铜钱让他玩,不让他睡觉。于是就渐渐演变成了压岁钱。除了发压岁钱,人们还要放烟花,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吃团圆饭,预示家人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大家团团围在一起,看着电视,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到了,新年开始了。大人们带着小孩子走亲访友,互道新年好。这一天,人们不倒垃圾,否则被认为是破财。

初五也称“破五”,要吃饺子,饺子要包成元宝状,寓意聚财,红红火火。

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要吃元宵,看花灯,各地还有社火表演:演员们踩着高跷,扮演成神话中的人物,在锣鼓声中,从街头走到巷尾,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经过的地方人们都必定出门观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最为喜欢。

过元宵节,春节的气氛就渐渐淡了下来,但直到二月二,人们才真正走出春节的氛围。这一天民间要炒豆子,取“金豆开花,玉龙释归”之意。“二月二龙抬头”,人们还要在这天剪发,寓意消除烦恼和忧愁。

春节隆重的来,又悄然地走了。人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又开始了工作和学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4

以桌共团圆,以夜寄相思

张惟福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团圆的饭桌上举杯共饮,同身边的亲人送来祝福;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寂寥的黑夜下洒墨抒怀,向家乡的亲人寄去愁思。他们吐露了多少离别的思念,又留下了多少不朽的诗句,就如“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这句诗,它抒发了多少人大年三十无法言说的思念啊!

红日当头几朵云,如棉花般分散开来,它们好像也怕冷似的,又重新挨在了一起抱成一团了,交错、纵横,融合在了一起后,又组成了新的形状,可过一会儿,又不知为何恋恋不舍地分开了,当我感到阳光的些许温暖时,那冰冷的“呼——呼——”声又将温暖盖过,我看着远方升起的袅袅炊烟,听着那树叶风铃般的“沙沙”声,不禁伸出手,指向那儿:“家!”我心里想揣这一只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一朵大白云和两朵小白云相融在了一起,可真美好呐!我和弟弟如飞驰的骏马般飞奔过去,爷爷正在屋里头看电视,奶奶正在厨房里坐着,爷爷和奶奶见我们来了都喜出望外的,慈祥地笑了起来,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脸上更是显露出了不少沧桑的痕迹。爸爸看着那门框边那陈旧的对联,从车里拿出了一幅新的对联,招呼叔叔过去搬梯子,叔叔跑去搬梯子的同时,妈妈拿来了黏糊糊的米浆,把它们涂在了对联的背后和门框边上,这时叔叔搬来了梯子,爸爸把叔叔搬来的梯子对在墙上,爬上了几阶梯子后,喊我和哥哥来帮忙扶梯子。爬到差不多的位置上后,爸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贴对联,先放平再对齐然后贴上去,接着拍一拍没粘好的地方,最后把对联的四个边给捋一捋固定好,对联就贴成儿了!你不会认为这样做是单纯的为了美观好看吧?怎么可能呢?这是为了辞旧迎新,好在新春的时候能够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呢!

对联贴完了,那天空渐渐地浓了起来,我和弟弟一伙人跑到了后门去玩,哥哥指着前面的一块大木板,会心一笑:“谁最快跨过这个木板到那个小山上面,等一下,大鸭腿就给谁吃!”我识破了哥哥的心思:“那可不行,你比我们高,几下就到了,这样还用比吗?”弟弟却乐呵呵地傻笑着:“好!好!”哥哥得意洋洋地叫道:“不来,就算弃权了,可没有大鸭腿咯!”我心想:“还是参与一下吧,说不定第二名可以有个小一点儿的鸭腿呢!”姐姐站到了一旁:“我就不比了,我来当裁判吧!”比赛开始了,只见哥哥大步流星地跨过了木板,只走了三步就到了,我也紧随其后飞奔了上来,弟弟不甘示弱,等我上来没几秒也跨过了木板,只剩下年纪小的妹妹,这么爬也爬不上来。最后毫无悬念,是哥哥赢了,弟弟很不服气,憋红了脸:“不可能!我还要比一次!”哥哥讽刺道:“跑的慢就慢!别想耍赖啊!”弟弟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嘟起嘴,躲在了一旁。

阳光染红了天空,候鸟在空中成群结队地翱翔着。这时屋子里传来了叔叔的声音:“开饭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往家的方向奔去。屋子里摆好了凳子和大圆桌,碗盏都已预备整齐,饭桌上摆满了秀色可餐的饭菜,那一盘盘的饭菜都冒着热腾腾的气儿,整个屋子里都是饭菜诱人扑鼻的香气。我和弟弟两眼直冒金光,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叫道:“快点去洗手呀!”我和弟弟沉浸在饭菜的香味中无法自拔,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洗好了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坐到了各自的座位上吃起了年夜饭,一只只油爆虾晶莹剔透的,一个个饺子白花花的,形态各异,有的像象耳朵,有的像大蒲扇,有的像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雪山。咬上一口,外面的皮软软糯糯的,里面的肉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那汤汁更是格外的鲜甜。夹起一只油爆虾,放入碗中,那鲜红的虾染红了饺子,用手剥开壳,那爆出来的汁水滴在手上,还有那鲜红的颜色真是令人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你说一句,我接一句,饭桌上时不时就会传来一些笑声其乐融融的。这时爸爸举起酒杯,对着叔叔说:“来,今天我先干了这杯酒,敬你们一杯啊!”说罢,爸爸便畅饮了下去,举起杯子给叔叔看了看,叔叔拉起婶婶一起回敬了爸爸,妈妈见了也举起酒杯喝了下去。这时我凑到了叔叔和爸爸的耳边轻轻地问道:“你们怎么不敬爷爷啊?”爸爸和叔叔听后,赶紧让大家起来敬爷爷奶奶,我们也举起饮料喝了下去,异口同声的祝福道:“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爷爷奶奶乐呵呵的望着我们:“好好好,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哈!要好好学习啊!”

敬完了酒,大家开始吃饭,我和哥哥夹走了两个鸭腿,结果哥哥顺势把鸭腿夹给了弟弟:“来!不要生气了哈!”我也学着样子把鸭腿给了妹妹,弟弟和妹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像两只小老虎似的呆头呆脑的,马上就像两头饿狼似的啃着鸭腿,嘴里时不时念叨着:“真好吃!”不一会儿,他们俩便吃完了,满嘴都是油,大家见后都笑了起来。姐姐赶紧递过去几张纸,让他们擦擦,擦好后,弟弟竟然打起了饱嗝,大家又笑了起来,突然我举起一枚硬币,大喊道:“我吃到硬币了!我吃到硬币了!”顿时,大家笑得更欢了,整个院子都装不下我们的笑声……

饭后,大人们给我们小孩发压岁钱,大家接到红包后都十分高兴,纷纷打开红包看看有多少钱,打开红包一看哥哥第一个举起一沓红钞大喊:“我总共有600元呢!”弟弟也应道:“切!这有什么的我也有600元呢!”我得意扬扬地看着他们:“你们都没我多!我有650元呢!”弟弟十分不服气,撅起嘴看向桌上正聊天的大人们:“不公平!我们总共都是600元,他怎么就有650元呢?”叔叔笑了笑,好似想到了什么:“因为你们都不乖,只有他最听话,所以就多给他50啦!”弟弟带头喊道:“我也很听话!我也很听话!”大家都跟着他喊了起来,“好了好了!”爷爷缓缓地挥了挥手,又看向叔叔,“你就别骗他们了,其实是因为他吃到了硬币饺子!”我心里不禁暗喜:“我的运气真好!”哥哥喊道:“下次我也要吃硬币饺子!”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跟着喊:“我们也要!”奶奶见场面又控制不住了,连忙说:“好好!下回大家都有份!”大家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大家跟奶奶坐到了院子里,奶奶给我们讲起了有关年兽的故事,大家听后仍然意犹未尽,我心中却疑惑:“这么美的烟花,年兽为什么不喜欢呢?”与此同时,我听见了“砰!砰!砰!”的响声,当我抬头之际,霎时,心中的一切疑惑都放了下来,在这如画的夜幕中,闪起了绚丽的烟花。妹妹指着那如一朵朵鲜艳的花朵的烟花激动地一蹦三尺高,仿佛想跳到天上去走近点看看烟花到底长什么样:“是烟花!是烟花!”奶奶摸摸妹妹的头,笑着回答道:“对对!就是那个烟花!”那闪耀的花朵如嫦娥奔月般飞向夜幕中,红的似火,蓝得如天,黄的同金,绿的像碧,粉的若霞。他们在这暗黑的海洋中跳跃绽放,转逝间,又消失殆尽,但却如一颗颗五光十色的珍珠,永远留在我的记忆匣子里,难以磨灭。弟弟不禁感叹:“好美啊!”

走了那么多地方,才发现最美的地方是家乡的方向;看了那么多烟花,才发现最美的“烟花”是亲人的笑容;吃了那么多饺子,才发现最香的“饺子”是大家的团圆。虽然饭桌上那一声又一声的祝福远不及我们对那些远方亲人的思念,但那美好的祝福一定会随着那思念一同去到远方故人的心里,它们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说出来,虽然它们无声无息,但却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5

家乡的端午

邹雨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一端午节。

传说过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唤醒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却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泪罗江,听到这个消息,楚王才醒悟过来,为了纪念屈原,为了不让他的肉体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每年五月初五倒雄黄酒在泪罗江里,丢粽子在泪罗江里,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喝雄黄酒、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前的这些天,许多人家的妇女和孩子早早就成群结队去上山采箬叶,这一般是妇女和孩子的事。箬叶属于竹类,叶子片大,竿细矮小,与其他竹子不同,在我们这儿人们采回来洗干净便要放在外面晾干,一片片叠好,准备包粽子用。还有的人专门采来去菜场卖,扎好一叠叠,不一会儿就卖完了。

端午的前两天,许多人家就开始浸糯米,然后叫上几个要好的小姐妹一起包粽子,今天我帮你包,明天我帮你包。他们一边包一边说笑,“一天采箬叶呀,二天泡糯米,对角包成粽呀,先去敬祖宗……”他们熟练地包好了粽子,各个地区的口味不同,有的地区是甜粽有的地区是咸粽,而我们这儿是肉粽子,10个一串扎好,放锅里蒸熟,大家先尝几个,然后挂起来,留到端午吃。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门上挂艾草,吃粽子敬祖宗,因为装几个粽子,放祖宗牌位上。午饭后,老人们便开始唠唠叨叨的说上陈年往事了,但让人百听不厌。

除了春节,我觉得端午是我过的最快乐的节日了,因为有粽子,有唠唠叨叨说不完的话……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6

欢过端午节

杨腾富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的家乡——将乐。

我们将乐的端午节可有意思了,其中划龙舟可以说是不可错过的好戏了,我到了河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长龙”。在水面上,好像随时都会冲出云霄般,蓄势待发,周围的观众早已跃跃欲试了,他们被太阳公公晒得大汗淋漓,汗水从脸颊上流到下巴,可就算是这样,大家也不失兴致。

忽然,一声悠扬的哨子声响起了,龙舟如同一个出膛子弹般冲了出去,周上的人们使劲地滑着桨,不敢有丝毫松懈,在船头的人敲着鼓,那悠扬鼓声,一直在耳边回荡。龙舟两边溅起的水花如同一条“水龙”跟在龙舟前进。

岸边的人们都在给自己喜爱的队伍加油,当然我也不例外,场上一度浸在加油呐喊中,忽然那哨声再次响起,全场一片寂静,没错,第一名成功产出。舟上的人们站起来,开始欢呼。

观众也随之热闹起来,虽然我喜欢的那个队伍是最后一名,但大家都依然很高兴,因为这个比赛并不是争谁第一水谁第二,而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节日的气氛。

说到划龙舟,大概就想起了端午节的另一种习俗吧——挂艾草

其实挂草并不只有装饰的功能,它还有驱除蚊蝇、消除病毒、驱邪防病、保安康的作用,所以人们才会挂艾草。

端午节里,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有句话叫做∶“没吃过粽子,可以说是没过过端午节。”粽子这种食物。是用粽叶、糯米、红枣做成的。

其一把棕叶做成漏斗状;其二放一点糯米和一个或两个枣;其三把他包紧,用绳子绑紧,最后放入锅中去煮,一个小时后,一个香气扑鼻的粽子就出炉了。把外面的粽叶揭开,看着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闻闻那粽叶与糯米的香气。香气直冲鼻尖,到这,就拿起粽子大口大口的吃,味蕾已经被粽子完全吸去了。“啊!那糯糯的感觉;那甜甜的味道,太美味啦!”

你们感受到我家乡端午节的有趣了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7

聆听,春节的脚步廖婧怡

春节,有人说它是辞旧迎新的一天,有人说它是社会进步的一天,还有人说它是财源广进的象征,但是对我们这群小孩来说,是又长大了的一天;对于在外工作的大人们来说,是又可以团圆的一天!

除夕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你看那红红的对联,早早的就挺直腰杆在门墙上站岗,正是他们,把晦气和不快都拦在了门外,把所有的好运都请进来!你看那红红的年画也紧贴着窗户,展示着它的美妙舞姿,你再看那一个个整齐剪好的大福字,也不甘落后急着爬上门呢!爸爸和哥哥也就如了它的愿,将她倒贴在门上,表示福到了!果然,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再瞧瞧那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身影,可不就是穿了新衣的孩子们吗?火红的棉袄映衬着她们如花般灿烂的笑脸,看来新的一年真的要来临了!

中午简单的午饭后,全家就出去玩了,不知不觉,当红的太阳变成了满天星。你听那“嘭!嘭!嘭!”的声音,随着夜幕的悄悄降临,有人开始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燃放起烟花爆竹了。这家开始,那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向天空,点燃一个个烟花,就像点燃自己的喜悦一样,让它们冲上云霄。

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的抬头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举国同庆!烟花的颜色是美好的,就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向往。一根仙女棒可以燃烧九秒,瞬间释放的180个火焰也代表着许多天真浪漫小朋友们的喜悦,于是,烟花带着他们的喜悦点燃了满天星空。哇,孩子们兴奋地跳着,笑着闹着,地上欢声笑语一片,看来新的一年真的来临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闻,一股诱人的香味偷偷的往你鼻子里钻,吸引你的味蕾,似是预示着年年有鱼的全鱼鲜美,似是期待着年年高升的年糕的浓郁,似是寓意着团团圆糯米团子清香,啊……,数不清的味道一下子就打开了除夕的年夜饭的序幕。

我们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和零食,期待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了。舞龙的锣鼓声,大人们的谈笑生,孩子们的嬉闹声,响成一片。真是一个富有年味的春节,“铛!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来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8

在老家过春节

林紫涵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而隆重的节日,在过春节前的好几天里,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想必大家过年都要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忙着贴。而我呢,做爸爸的小助手。我们先把去年的春联撕下来,我帮爸爸把浆糊涂抹到新对联的背面,爸爸就把对联的上部边沿粘好,然后把对联从上往下轻扫开,这样就贴完了。爸爸告诉我,贴对联是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的习俗,以示辞旧迎新。听了爸爸的话,我不由想起《元日》这首诗,便脱口而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示新年红红火火,财源广进。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给人呈现一派喜庆的景象。

今年除夕夜,我亲自体验了点燃导火索那一刻的快感。起初我是躲在门后,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可以仰头,我只看到亮瞎眼睛的天空。可一出门我的眼睛就被火药味蒙住了,双眼加上寒风刺骨的感觉,就像到了边疆战场上一般。我刚要往回走,就被爸爸叫住:“怎么不敢点吗?”我不服气道:“怎么可能?我一个12岁半女生了,还怕这个。”说完爸爸就搬完了烟花筒。我想:既然都搬来了,不如斗胆放一个吧!

我手里紧紧握住点引线的香,一步一步走到大家跟前,我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的把引线点燃着,导火索冒着火星飞快的向烟花筒烧过去。“哇呀呀,快跑!”吓得连火花都不敢看一眼夜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了门口。

“砰砰砰!”“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彩光,直冲云霄,“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鲜花,光彩夺目。

那“砰砰砰”的声音在耳边永久回荡……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9

宝鸡的春节

——刘凯睿

我的家乡在陕西宝鸡,在那里腊月刚到边,到处都是年的气息,宝鸡的冬天还算比较冷,但有年的气息,那就是番外热闹的了。

按照奶奶的说法,除夕不吃饺子,是要冻掉耳朵的,所以说在腊八那天我就已经开始泡腊八蒜了,当然还是为了吃饺子做准备。在大年30的晚上,我们在晚上的19:30吃完晚饭,然后就买了我们小孩子最爱玩的鞭炮,回到家后便打开电视机看起了春晚。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去拜访了各位长辈和亲戚们,嘿嘿!当然也收了不少的压岁钱。

大年初二便拜访了远房亲戚,密码未放完的炮放完了,街上到处白色的火药和鞭炮的残余垃圾。

大年初五早上,父亲已经早早地开始上班了,但在这之前,已经放完了一挂鞭炮!天气灰蒙蒙的,到处都是雾霾,使人不得不带上了口罩。

正月十五,早上我们吃完了元宵,街上又热闹了起来。晚上我便和妹妹提着灯笼去猜灯谜!

春节,哦!多么美好的节日,他留下了我们太多的美好事物,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当然还有很多。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0

打米粿

董永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首描写传统节日之一――清明,的古诗。让我们向我的家乡探探头,看看我们的习俗吧!

在清明,打米粿是必不可少的。

米粿,也称白粿、糍粑。少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是由糯米经过人们一锤一锤打出来的。它有嚼劲十足的糯米皮。里面包上好吃的馅料,如:笋、豆干、五花肉葱、包菜、芋泥、酸菜等。它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米粿是怎么做的呢?先把大米煮成一桶一桶的米饭。然后将米饭一桶一桶地倒入石臼中,将木锤洗干净,石臼前放好装满水的盆,就可以锤了。

爸爸最先请功,他拿起“千斤”的大锤子,举过头顶,猛然砸下,正好砸中石臼的正中心。在旁边的伯伯也不敢怠慢,在爸爸举起木锤的一瞬间,拿起湿布在锤上擦水。爸爸与伯伯的配合十分融恰。原先较硬的米饭在木锤的打击下,慢慢变得松软了。就像充满空气的气球被扎爆了一样,从饱满变的松软。爸爸与伯伯的速度越来越快。

时间犹如一匹飞马,在我面前飞驰而去,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就这样过去了。爸爸与伯伯“下岗”了,换了两个人。

不一会儿,白粿打好了。接着就要开始包馅儿,女人们负责这些细活儿。一会儿拿着勺子,一会儿把这碗中的馅儿装了一勺儿,一会儿拿着勺子把那碗中的馅儿装了一勺儿。几个人一起包,速度就是快,短短几分钟就包好了。

到中午家家户户都多了两个大碗,一大碗是甜白粿,另一大碗是鲜咸白粿,甜白果粿包的是豆沙馅,鲜咸白粿有笋、五花、豆干与酸菜。它的味道可不亚于粽子与饺子呢!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1

肖子悦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题记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

哒哒哒,什么声音,哒哒哒,又是三声响。走过去一看,一座小舞台上坐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咦?这是要表演什么吗?奶奶说:“这是将乐的风俗-南词。有近百年的历史”听上去应该挺无聊的吧,这不比看大妈跳广场舞还无聊?大奶奶非要留下来听一听。我不知什么时候失了神。爷爷们手上拿的乐器是什么?“这里有二胡、扬琴、琵琶和丝管”奶奶说。“哦哦!原来奶奶不是很笨嘛”我嬉笑着。

来看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奶奶说:“这对我们来说可有意思了嘞。”

音乐声越来越响亮,爷爷们的口中念念有词的讲出了几句方言,声音时而高起来,时而又低沉,还怪有节奏感的。

表演南词的爷爷们,少说也有六七十岁了吧?为什么他们这么老呢?我还在思考问题呢“哒”南词的又一段高潮到了,爷爷们的口中又陆续地讲起了几句方言。台上的爷爷们摆了摆头,台下的观众也跟着一起。

慢慢的,台下的观众入了迷,就好像爷爷对我们做了什么秘术一样,一段高潮惊醒了我们。

表演结束了,一些观众还沉醉在其中无法自拔。看完这次表演后,我感觉我已经爱上了这个风俗。

散场了,我一直回头看,一直依依不舍的。

将乐南词这门艺术已经传承近百年了,可表演的人却越来越少,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就消失了呢?

南瓷这门艺术让我感叹:“潺潺南词溢乡情”!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2

——柳景雯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远留长,在绵延5000年的历史中留下来了许多节日:有细雨纷纷的清明节,有月光皎洁到中秋节……在着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在这天晚上,家家都在忙着祭灶王,天刚一黑,鞭炮就响起来了,人们伴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爷送上天。在前几天大街上就有许许多多卖麦芽糖的,它不仅能提供大家享用,它还得用来粘灶王的嘴。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灶王到了天上就不会向天神报告家中的坏事了。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因为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在吃饺子前,家家户户都会在饺子里放上硬币。谁如果吃到,那他这一年一定会有好运的,吃完饺子紧接着就是看春晚。家家户户都会坐在电视机前端上瓜子,花生和各色的糖果,泡好茶水一起看春晚,小孩子们则是在客厅里嬉笑打闹。

到了元宵节,全家都围在一起吃汤圆。汤圆,汤圆,意思就是团团圆圆。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3

聆听中秋的月光

廖烁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也称仲秋。传说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但仙药却被后羿的妻子吃下,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后来为了纪念善良的嫦娥,将这一天定为中秋。

小时不明白中秋有什么习俗,直至长大,终于在妈妈口中得知。“中秋节啊,当然是要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等啦。”妈妈一字一句耐心的与我讲解,我也越听越对中秋节感兴趣,一直期盼着中秋的到来。

中秋节很快也就到了,吃过晚饭的我,搬着小椅子来阳台与家人们一同吃月饼赏月。我坐在小椅子上,抬头便看见了一轮圆月在夜空中冉冉升起,看着高高升起的月亮,宛如一个圆润亮泽的白宝石在黑夜中站岗,十分美丽,令人无限的遐想。静静地观赏着朗朗的明月,估计想起小时候妈妈常讲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不知月宫的嫦娥会不会正在思恋离他很远的后羿,就仿佛不在身边的亲人此时是不是正在思念家乡,共同望月,共同吃月饼。

“喏,你最爱吃咸蛋黄的月饼。”妈妈的声音让正在沉迷月色之中的我回过神来,接过了妈妈给的月饼。看着那小小的月饼,如此的精致,竟有点不舍得吃了,但是一口咬下去,只觉得软糯可囗,香甜美味,金黄的蛋黄露了出来,是那么可人。

正在与妈妈一同吃月饼的我,突然看见了不远处放了烟花,甚是美丽,再配上这明晃晃的圆月,真是令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了种幸福,美满的感觉。

中秋--最可惜的是家乡的中秋,最美的也是家乡的中秋。虽然有些人在外地无法相聚,但是只要心中挂念,即使相融千里也无事,因为我们看了同一轮明月,共享同拥有那一份团圆的时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4

春节习俗

——张鑫

“离家三里远,别有一乡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今天我就来介绍宝鸡的春节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共二十三天二十三天是的人们在一年365天中最热闹的二十三天许多迎新年贺新年的活动相续举行。

腊月十三是中国的小年。据过大年还有大概一周的时间,腊月十八必须来一次大扫除,把坏事疾病赶出家门,拔除不祥……

大年三十贴春联也叫“对联”当然在北方农村还要贴各种神神(有门神,财神,土地公,灶神和仓神)晚上天一黑就想起了烟花的“轰轰”声五颜六色的。一会儿成了花朵,一会儿又成了星星,一会儿又成了笑脸……大人们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说有笑着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守岁,到了12点就走出院了一点松柏,在冒着白烟的松柏上跳跃,象征着把一切邪瘟凉照赶出,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的决心。

除夕大家都互相拜年,互相祝福,过了除夕就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新气象,大年初一早上祭神祭祖中午我们要走亲访友,相互祝福。初二这天拜会老丈人,初三以后,拜年才正式开始了,一直到年末以后。

正月初六或初八大多数店铺就开张了因为初六里面有六寓意着“六六大顺”初八”的谐音“八”寓意着“发”对着吉祥如意,生意红火,所以才选这两个开张为给店铺淘一个。吉祥如意,鸿福朝天的好彩头。

最后就是第二大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点灯笼,放灯照明,处处张灯结彩,大家都笑着闹着。给元宵节增添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元宵节过完后春节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着开始了,大家又回归了往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