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实用文档策划方案内容页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体质管理,根据市、区教委文件有关要求和崇一教育理念,坚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体育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四个尊崇”理念的落实体现,以推进学校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标,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会1-2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确保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组织领导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体育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韵律操和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学生会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开设篮球、足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完善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学生总体近视率按照1%比例逐年下降。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7、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校群、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工作督导

1、严格过程督导。学校将定期对年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抽查(随机访谈学生、家长),督导结果纳入班级(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绩效考核。

2、畅通举报电话。学校对占用体育课或者体育锻炼时间的畅通举报监督电话________。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2

为认真落实教育局“五项管理”要求,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全面推进我校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健康基础。现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实施方案

1、上足上好体育课。小学1—2年级安排每周4课时、3—6年级和初中安排每周3课时。

2、扎实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教育局“五项管理”要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课时集体体育锻炼,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3、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广泛推广、组织好各年级段、各形式大课间活动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师生的体育素养和生活美,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常态化顺利开展。

4、保障学生每节课间出教室做适量运动或放松活动。

5、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6、每年召开一次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运动周活动。

7、开展校园爱国卫生活动。

(1)有卫生制度,包括卫生大扫除制度、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管理制度、除四害工作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

(2)有专职保洁人员。垃圾桶、箱等垃圾容器密闭完好,内外整洁干净,无散落、存留垃圾和污水、垃圾日产日清。

(3)地面平整、硬化、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停乱靠、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无卫生死角。花坛、绿地等,保持整洁美观,无破损,无垃圾、杂物、腐叶和悬挂污物。

(4)室内门窗、墙壁、顶棚、地面及物品无积尘、蜘蛛网,地面无痰迹、纸屑、污物;教室课桌椅、黑板、活动室、阅览室采光照明符合学校卫生学要求;

(5)学校采用水冲式厕所,厕所内外设施齐全完好。厕所卫生做到便器无积粪、污垢,地面无污水、污物等,内外墙壁及厕位门无乱刻、乱贴、乱画,无积尘、蜘蛛网等,有防蝇设施,按标准进行消杀作业,无异味,有密闭的贮粪池。

8、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在学校多地点设置规范、固定的宣传栏。外型美观大方、整洁、玻璃橱窗,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栏目内容。

9、开设健康教育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每两周一课,有符合要求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教学和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学习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设有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习健康教育宣传内容:人体解剖生理卫生、个人生理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环境卫生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心理卫生等。

10、有体质健康工作计划、总结。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措施、有考核、有总结、有评比,各种资料规范、齐全。学校有多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心理咨询室设置有标志,心理咨询工作记录及相关统计数据。

11、做好学生体检工作、一年级新生疫苗接种筛查工作、初一新生肝功抽血化验工作。

12、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学生常见病寄生虫病、沙眼、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龋病与牙周疾病、视力低下防治工作。有防治措施、工作计划、总结。定期对教师进行卫生和环保知识培训。

13、健全相关卫生制度和措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建立学生、职工健康档案。有体检资料,有体检情况综合分析报告。制定有针对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教育和应急措施。

14、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厕所设施。

15、积极开展“创建无吸烟学校”活动。制定有控烟制度和措施、有年度控烟工作计划、总结。有明显的禁烟标志,会议室和办公室严禁吸烟,不放烟具,院内和教室无烟头。有控烟宣传资料。

16、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健全晨午检及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

17、建立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检测机制,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

18、建立并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并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领导小组

睡眠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实施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学校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3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7、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4

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目标

1、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到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0%及以上。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到2023年,学生总体近视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措施

(一)阳光快乐大课间——“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规范十五条》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学校制定“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健康成长”的阳光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制度,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广泛掀起“走出来”“动起来”“赛起来”的热潮。

1、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

10月1日——下年5月1日上午:9:40——10:10

下午:3:05——3:35

5月1日——10月1日上午:9:40——10:10

下午:3:50——4:20

2、快乐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流程

(1)上午:9:40——10:10

六、七、八年级: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4分钟);

第二单元:律动慢跑(时间6分钟);

第三单元:第九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花样跳绳、毽球运动(时间15分钟);

第四单元:手语操《感恩的心》放松,集合,退场(时间5分钟)。

九年级: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4分钟);

第二单元:集体跑步(时间10分钟);

第三单元:1分钟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过杆、掷实心球、俯卧撑、腿部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选择性循环练习(时间12分钟);

第四单元:放松活动,集合,退场(时间4分钟)。

(2)下午:3:05——3:35(3:50——4:20)

第一单元:眼睛保健操(时间5分钟);

第二单元:(时间20分钟);

六、七、八年级:分级部参加体育社团活动。

九年级:身体综合素质练习

1分钟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过杆、掷实心球、俯卧撑、腿部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1000米跑选择性循环练习。

第三单元:放松,集合,退场(时间5分钟)。

3、快乐大课间场地划分

六年级在篮球场自西向东依次1-6班;

七年级在西广场,自东向西依次1-6班;

八年级1、2班南北路南段;3、4班南北路北段;5班西教学楼前广场;6班东教学楼前广场。

九年级田径场。1、2班田径场南区;3、4班田径场中区;5、6班田径场北区。

4、快乐大课间实施措施

(1)活动量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要提前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2)活动要有实效,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活动开展不仅要追求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检测。

(3)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安排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重新安排。

(4)各班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

(5)对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各班要制定出全面的、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好、指导好,以防为主,做到器械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

5、快乐大课间组织与管理

(1)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快乐大课间中去,各任课教师与所教班学生一起活动。班主任落实好自己班的活动器械,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活动有器具;按学校分工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每天值班领导对各班开展的体育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每次活动都有老师带领,确保活动安全。

(2)鼓励班级和学生自制和自备体育器材进行活动。

(3)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

(4)实行学校领导负责制,体育活动由分管校长负责,其他人员全员参与,全力配合。各级部、班主任要根据职责认真组织学生按时活动,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亲身实践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入活动;体育教师负责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负责组织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并协调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活动。

(5)切实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第一。教务处、总务处对器械、场地随时进行跟踪,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终止学生的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学生会纪检部全程监督、检查,记过纳入班级考核。

(二)规范体育课——掌握健身技术技能

1、开足课时。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初中阶段学校每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与健康课。各级部各班要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课程安排,依据学校课程总表开足开全体育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

2、开全内容。体育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有严格的安排,虽然体育教师可以打破编排顺序实施教学,但学年内应该完成所有规定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执行上,不能有删减,有选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必尽的职责和任务。

3、提高体质。体育课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兼顾培养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三方面任务,依据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有计划的分学段提高学生体质。

(三)体育社团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学校每年春季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冬季开展一次田径、跳绳、毽球单项比赛,按时参加办事处、莱芜区、济南市运动会;成立校短跑社团、中长跑社团、跳跃社团、投掷社团、跳绳社团、毽球社团,根据条件适时组建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于每天早晨和下午活动课时集中训练。

(四)“家庭健身作业”——培养居家健身习惯

学校搭建微信群网络教育平台,体育教师担任管理者,将国家体育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育课堂表现、体育课余锻炼指导意见等信息及时上传,提高家长的认识,方便家长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运动锻炼情况,掌握学校体育活动的动态,以及学生体质锻炼的方法等。

学校鼓励学生将跳绳和毽球作为日常健身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每日“居家跳绳(毽球)打卡活动”,日累月累,跳(踢)出特色。认真布置“家庭健身作业”,提出体育活动“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和锻炼目标,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每周末体育教师制定“空课体育”训练计划,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录制视频后转发到微信群,体育教师进行监督、指导。通过“空课体育”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五)绿色出行——养成日常锻炼习惯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健康济南行动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提倡学生、教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步行上下学。通过健步走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走起来、乐起来、强健起来”,带动全体师生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疫情防控和绿色出行相结合,引导大家养成热爱运动、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让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活动筋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进一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

(六)体质健康检测——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学校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和公告制度。体育教师、班主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检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检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2月,上报测试数据。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三、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要求及保障

1、提高认识,增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全校上下要牢固树“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运动对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物质作用以及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精神方面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健身社团、日常锻炼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让学生重视健康生活、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2、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好校内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要上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践行“目标导学——自主合作——精讲点拨——当堂达标”学校智慧课堂理念,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坚决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组织好上、下午大课间30分钟体育锻炼。眼保健操让学生会做、真做,保护视力。积极开发开设体育运动类校本课程,组建足球、篮球、排球、毽球、田径等社团,使学生基于兴趣和热爱广泛参加,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教务处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按时准确上报有关数据。

3、家校联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各级部各班要做好家校交流沟通工作,把学生校外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布置校外体育作业,使健身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班主任要随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4、强化督查评估,促进工作落实。教务处要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体育质量评价办法,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使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规范。德工处要把学生每天两次课间30分钟体育活动纳入班级考评,督促各班认真组织、确保实效。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5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教导处、德育处、体育组年级组长

班主任

二、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教导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7名体育教师工作目标明确,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每个年组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三、强化措施,上好两操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开展及各半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落实和完善阳光体育大课间制度,并有效实施和开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减少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

2、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

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情况,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学校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强占体育课。

3、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做到每年秋季对学生进行检测,规范监测方法,严格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将监测结果在规定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1)课间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由体育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顺利开展。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课间操检查评比,由科任组长打分后公布成绩。强化学生正确认识锻炼身体的含义。

(2)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两个大课间间操余下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把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3)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五小管理”精神等,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二、实施内容及实施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每年一度的体育节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以赛促练,全面组织开展学生体育赛事和活动,做到运动项目设置多样化、运动人群参与全覆盖,从而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拓展社团相结合。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设活动课程、健康课程、社团课程,让学生多项选择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轮滑、滑板课程,三至五年级定期开展篮球、足球联赛,以赛促练。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各类活动课程。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两操制度(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每天中午安排学生40分钟的室外活动。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平台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具体实施遇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学校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23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7、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8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__—20__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确保20__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__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__教体卫艺函〔20__〕__号)精神,__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机构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德育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体育教研组工作目标明确,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每个年组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迎龙中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全体中干、全体班主任、体育教师

二、强化措施

(一)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求,体育课程开课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率、学校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我校七八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九年级4节体育课。严禁出现削减、挤占甚至不开体育课的现象,并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严禁开展“放羊式”体育教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二)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效率

全面落实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学生要走出教室进行适量活动或放松。加强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和联动,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班1节)。进一步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三)提高课堂质量

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进一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等,经常性开展面向人人的比赛活动,做到教学比赛节节有,运动竞赛常常在,周周、月月、季季、年年有比赛,构建层级完备的竞赛及积分体系,鼓励班集体积分及个人积分纳入学生体育课成绩。每名学生每学期参加2次/项以上年级或校级比赛,学校对参加区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获奖学生给予体育加分或校级奖励。以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训练,增强身心素质。

(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我校每年9-11月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报区教委审核合格后及时上报测试数据。建立并完善未达标学生个体发展追踪记录手册及学生个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定期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信息定期反馈到学校,供学校决策服务。迎接区教委12月上旬开展抽查复核工作,对各校测试上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抽查复核,及时分析测试结果,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趋势,加强反馈应用,实施精准干预,建立完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学校每年公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五)完善体质健康评价机制

我校把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重点对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制度、学生近视防控、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日常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对减测、免测学生严格审核,对有疾病学生持区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本人和家长申请,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测试,以实测项目计分。对丧失运动能力,不能参加测试的身体残疾学生,持残疾证,经所在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可以免试。免试学生可参加评优评奖。

(六)落实体质健康管理责任

细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卫生副校长职能职责。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签订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责任书。各校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到20__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到40%以上。

(七)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核管理

杜绝以下五类情况: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及指导学生每天校外体育运动一小时;二是未按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四是未按要求及时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五是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考核中弄虚作假。

(八)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

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体育锻炼在预防肥胖与近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良好局面。学校不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表彰。

(九)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家校共同努力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协调好文化学习、体育锻炼与作息时间的关系,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校要布置锻炼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时长等均适宜的体育家庭作业,并加强指导和沟通。严格落实《__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配齐配强保健教师(校医)等卫生专业人员,加强医务室(保健室)建设,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学校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确保本校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三、保障机制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一)课间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由体育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顺利开展。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课间操检查评比,由科任组长打分后公布成绩。强化学生正确认识锻炼身体的含义。

(二)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辅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把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三)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四、保障措施

根据《__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通知》(__教体卫艺〔20__〕__号)要求,按照体育教师周工作量、体育教学计划课时数和课余体育活动需要,配置体育教师。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聘任晋级、福利待遇、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组织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应当计工作量。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条件建设。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建设按照优质均衡达标。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9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达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以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二、目标:

(一)开展大课间活动和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二)通过每天下午17:00至18:00体育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三)在每天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1-2项运动项目,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通过每天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五)通过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体质健康的工作部署

(一)加强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宣传教育,利用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家长会等方式积极宣传,家校协同联动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和体育教育工作近期和长期规划之中,每学年组织一次体质监测。

(三)学生达标活动的实施与阳关体育活动的进行联系起来,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力度,保证每天学生能进行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

(四)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要健全全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五)按照《课程标椎》开齐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六)搞好七、八年级体育模块教学工作,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七)积极组织体育特长生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种体育竞技比赛,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

四、体质健康活动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二)全员参与原则:学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四)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实际场地,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分组活动的形式。

(五)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五、健全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构(成立__二中体质健康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组员:全体音体美组教师、特聘教师及各班主任。

(二)安全工作

1、活动着装要求: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三)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四)活动时间、内容及程序:

1、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第二节课后30分钟时间9:40—10:10。

2、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和跳绳(长绳、短绳、花样等)、跑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以及各班自创自编的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棋类活动、室内游戏等。

3、活动程序(各项活动均在相应的音乐下进行):

入场(安全演练,5分钟)——组织指定活动(七、八年级跑操,九年级跳绳,8分钟)——队形演变活动(大课间队形转换为广播操队形,3分钟)——广播操(舞动青春)(5分钟)——各班集合整队(经典诵读,4分钟)——退场(5分钟)

4、“阳光锻炼一小时”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17:00至18:00,形式:体育社团活动。

(五)活动组织及分工:

政教处: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教研处:负责对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发。

体育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年级部: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

团委:配合政教处作好评价工作。

班主任:班级活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任课教师:分配到班,协助组织,参与活动。

(六)体质健康管理:

1、每天大课间活动时后班主任、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体育委员做好集合整队。

2、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点名记录一周后上交到政教处。

3、活动中政教处对各班级进行抽查点名。

4、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上报政教处,酌情给予一定处分,每学期中无故缺席达1/3时间的体育考核不合格。

5、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七)活动评价及经费保障:

1、评价:出勤和组织开展情况等纳入班级评比考核项目,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

2、经费保障: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和主动向上级部门争取活动经费用于购置活动器材、开展活动相应的工作经费。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0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__—20__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__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回顾我校开办以来的实践,进一步修订完善,制订出我校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之体质管理的措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认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七、八、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占用体育课,体育老师亦不得把自己的课上成了副课。任何把自己的课上成副课的人,都得接受相应的处分。学校在坚持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的同时,每天坚持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下午校本课程时间针对部分学生开设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同时根据情况开展一定的以跑步为主要方式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每学年举办好秋季田径运动会和春季球类运动会等,同时根据当年运动会与重大节日相遇的时间举办体育艺术节。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机制。倡导家长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不在走路、用餐、卧床时及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七、学校坚持开展班主任全员心理咨询能力培训工作,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来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预防为主、保健身心方面。继续推行无烟校园,禁止学生吸烟饮酒。

八、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学校统一进行全面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九、健全责任机制。学校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十、强化督导检查。学校设立校长信箱和监督举报电话,通过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1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落实省教育厅、体育局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区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时间:

从20__年9月新学年开始,我校实施《标准》,各班学生的实施率应达到95%以上,到20__年9月确保入学新生全面、规范实施,实施率要达到100%。

二、实施要求

(一)《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其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我校的目标为: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及格等级以上,20%的学生达到优秀等级,50%——60%的学生达到良好等级。

(二)《标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毕业时放入学生档案。学校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学生达到良好等级(75分)以上者,才能评为三好学生。

(三)《标准》的测试成绩是体育(与健康)课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应互为确认,做到学校体育教师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促进。

三、实施办法

(一)具体项目

五项——身高体重比数(10分、必测)、肺活量(20分、必测)、初一测400米,初二至初四测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30分)、立定跳远(20分)、双手前抛实心球(20分)。

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应在每学年9——11月中旬的常规体检中或学校统一检测中完成。选测项目各教师应安排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全面练习,每学年的9月上旬教研组将确定当年度的测试项目,各教师在11月中旬前完成测试工作。

(二)实施保障

1、各教师应根据上级部门和学校教导处的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标准》的计划。

2、各教师要安排好测试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

3、学校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检测,同时提供安全、方便的专项设备保管室或专项检测室,做到专人负责,确保检测设备正确、有效使用,规范测试程序,提高测试质量。

4、从20__年9月起,各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全面领会实施《标准》的精神实质,达到“先学习后实践的基本要求。”

(三)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由教务处、总务处、艺体教研组组成的实施《标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做好分工,加强宣传、严格标准,制定方案、全面实施。《标准》工作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各校应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人员的考核范围,并计算其工作量。

(四)有关表、册的使用

1、学校应统一使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按教育部、国家体育局规定的《标准》实施办法进行。

2、学校执行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和《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将相应登记卡及体检表交学生个人保管,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应主动上交登记卡和体检表。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3、做到测试评价与体育(与健康)课形成一体。

(五)成绩评定

每学年在11月中旬前测试、评定一次。所有测试由体育教师负责,9月—11月按教研组规定的本年度项目进行测试,所测项目尽量与体育(与健康)课结合,避免重复计算,各年级可集中测试。成绩评定工作由体育组完成,体育教师依据《评价册》填定《登记卡》,按照《评分表》评定得分和等级(100—90分为优秀,89—75分为良好,74—6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对学年不及格的学生,要统一安排补测及再评工作。学生毕业时按《__省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课程考试实施方案》评定。因评定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进行微机存档、统计、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网络上报工作,形成规范。

(六)统计上报

1、学校在每年12月31日之前,按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的要求将各班本学年每位学生的测试数据及时、完整地上报到淄博市数据库。同时将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

2、各教师要在数据上报前,统计出所带班级的总达标率,于每年1月10日前报送教导处,同时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注重向学生收集意见。

四、验收总结

1、教导处、教研组要不断对学校网络上报工作进行督查,在每年1月上旬对班级本学年度达标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测试数据及时、有效上报淄博市数据库。

2、教导处、教研组要对上报的达标率和验收情况,统计出每学年《标准》的达标率。并依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分期开展总结、表彰活动,以推动《标准》工作扎实、有序、有效的开展。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__—20__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__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素质第一”的思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管理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三、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学校制定《学生体质管理实施方案》,有序开展工作,并将《学生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由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实施第一责任人。我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主要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习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间为9月至十月上旬。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即测试、汇总、上报。时间为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具体区分为:10月份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汇总;11月份全校统计数据,上报区教育局审核;12月份全校统计数据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

第三阶段总结建档。主要是总结工作,做好资料收集和建立档案。

四、实施内容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社团活动课程、体育竞赛、班队联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建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七至九年级每周3课肘,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将校园足球活动纳入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社团课程和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将校园体育普及到每个年级、每一个班,每一名学生,实现了全员参与、全程推进、全面育人的教育梦想。学校开设了足球、篮球、健美操、武术等体育社团,能够保障学生掌握1一2顼运动技能。每年召开学生运动会和体育节,展示学生体育爱好和训练成果,促提高学生体育意识。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我校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及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家长。

五、具体安排

1、上足体育课七、八、九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

2、体质健康测试。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七、八、九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3、由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多项体育项目,包括长跑、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健身操、呼啦圈、球类等等。

4、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六、工作要求

1、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增强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学生提高体质活动。

2、加强对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两操,确保学生每天一小肘的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合理制定学生家庭体育锻炼的计划与内容,做到科学、合理、易操作、安全性强。

6、加强学生运动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竞赛活动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3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20__-20__)》《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__县教育局关印发<__县加强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教发〔20__〕__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体育卫生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从严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成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成员:____

各年级、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强化措施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列入课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减少学生的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课。

2、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程。

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

3、保证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器材设备和场地。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校园运动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器材设备,确保安全科学适用,坚决杜绝一些器材设备被封存备检不使用以及体育设施成人化的现象,力求尽快达标。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4、保证学生体质监测和学生体检。

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将监测结果在规定的时间上报。要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疾病预防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5、保证学生及幼儿近视眼防控措施。

针对目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把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筛测并建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都要经常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每天科学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学生养成科学用眼和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6、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扎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杜绝学生饮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的流行。要积极开展疾病预防、营养常识、卫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7、保证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

继续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每年组织召开运动会等活动。

8、保证学校体育卫生经费投入。

进一步健全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投资计划,保证体育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

四、加强领导

学校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学校和家庭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引导家长为孩子科学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心态,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家不良的读书和写字姿势,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常态机制的形成。

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篇14

为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__〕__号)的相关要求,参照__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健全工作制度,促使我校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参与中小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全街道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二、工作原则

1、以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2、以个性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3、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

2、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3、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学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4、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结合体育课考核与体育活动课开展随时、多次、择优的常态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时上报测试数据。

5、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认真接受区教育局体卫艺科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体育课教学进行巡查和指导。

(二)强化学校卫生工作

1、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及时与区教育局体卫艺科(保健所)要加强与区卫生部门、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为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接受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

2、建立“一生一卡”健康档案。学校要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3、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职责,落实每学期两次近视筛查工作。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4、进一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结合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课率要达到100%。学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促进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研,规范指导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心理咨询热线辅导机制。

(三)认真开展体质健康课题研究

要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内容作为本校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全面掌握学校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改进自身教育行为。

(四)广泛开展体质健康宣传活动

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发现典型,突出重点。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五)接受督导评估

接受区教育局对学生体质管理状况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接受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学校要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