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1
祖国用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滋润着我们,用华夏文明哺育着我们,从前那个落魄的中华民族已经不存在了,被外国人侵略的中国已不复存在了,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我自豪,我是中国人!祖国这一路走来是多么坎坷,正是有了那么多英雄的付出,才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深深地记得在林县就有一个这样的英雄群体,他们承担了异常艰险的修渠任务,他们更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从1959年的夏天在巍巍太行山下,30万林州人民仅靠一锤一铲一炮和两只手苦干10个春秋,他们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抛出的太行山石,足以修一道连接祖国南北的“长城”,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新中国的奇迹,滋润了林州的千家万户,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酷暑寒冬,也要翻山越岭,肩挑手扛,他们为何如此坚持不懈?因为这是改变命运的倔强。
____曾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州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我们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是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勇于担当,无所畏惧,用奋斗来创造幸福。
红旗渠的精神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林州人民并没有被许许多多的困难吓倒,而是更加激发了团结一致,用智慧和双手搭建起了水利网,创造出了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培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建成,凝聚了几代人的热血,凝聚了几代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无数人的力量和团结一心才是无限的。
面对这样的壮丽的山河,我不禁想到我们能够生活在这样和平幸福的年代,这是多少革命烈士,用多么大公无私的精神才换来的呀!< zuowEnBa.NeT >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物质生活改善了,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做起,树立远大的志向,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将来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2
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南端,因气候及地质原因,形成“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局面,缺水给林县人民带来了最疼的记忆。
林县的父老乡亲下决心,一定要将水引到林县,彻底改变林县千百年来的缺水状况。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怀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雄心壮志,奔赴太行山深处。他们住山崖、宿石缝,几块篷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指挥部,三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就是大伙房。条件虽极其艰苦,但大家心中却怀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大渠不成不还乡”的豪迈之情。红旗渠修建在猴子不敢攀,飞鸟不敢站的悬崖峭壁上。修渠的队员们腰系大绳,像打秋千一样在悬崖间荡来荡去,他们头上是不断落下的碎石,脚下则是万丈深渊。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吊车和叉车,搬运巨石只能靠力气和汗水,两人抬不动就四人抬,四人抬不动就八人抬。就这样大家一锤一钎的开凿,一砖一石的砌筑,顶着酷暑冒着严寒,再宽的堑,再深的沟,也没能阻止修渠人前行的脚步。“水来了!”林县人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太行山岩壁历经风雨,而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我认为红旗渠精神不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经成为一个地标,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斗,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更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创造奇迹,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3
“年轻一代,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在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前的这番铿锵的话语,指引着广大青年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崇山峻岭中创造奇迹,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被称为红旗渠咽喉的青年洞,由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年5个月的奋战,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将红旗渠线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
人间奇迹的红旗渠,至今还流传着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们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动人故事。
“如果修渠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26岁就担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建议引漳入林,面对质疑和反对声,他许下誓言,最终带领当地人民修成了这条“幸福渠”。
27岁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一心在建设工地上,与妻子办完婚礼仅4天,就返回工地,在勘察隧洞时不幸牺牲。
他,继承修渠牺牲的父亲遗志,是红旗渠工地年纪最小的民工,一次荆棘刺穿右脚心,无法取出,直到5年后才有机会拔掉,他就是13岁的张买江。
30岁出头的排险队队长任羊成,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上悬崖排险,腰间勒出的血痕久而久之磨成老茧,就像一条缠在腰间的“带子”。
正是林县人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做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4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看着这个被国际友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我们浮想联翩,感慨万分。你可知道上世纪60年代,30万林州人民为了有水喝,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苦战十个春秋,靠着一锤一铲和一双手,在悬崖峭壁上修成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
以前的林州人生活环境是多么的艰苦恶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修渠的活动,这不禁让我想起“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愚公移山”里,天帝派了两个神仙帮助了愚公,但修建红旗渠靠的是我们的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地辛苦工作,把林州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日绿水青山的新林州。
我在心里问自己,难道他们都不怕死吗?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这么义无反顾地坚持在悬崖峭壁?是听党的召唤,是跟着党走的信仰,是在为千千万万子孙后代做好事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我渐渐明白,正是林州人民不屈不挠的性情,中华民族不折不弯的脊梁,才创造出了红旗渠,创造了一座刻在太行山上的历史丰碑。这一切,生于和平环境,长于幸福时代的我们怎能忘记?红旗渠里流淌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血液,也要我们流淌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是承载民族希望的新一代,更应该懂得感恩,更应该懂得珍惜。
我们这一代,处在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时期,吃不愁,穿不愁,幸福满满地!但还有很多人处在福中不知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收到一丁点压力,就畏缩不前!着难道是我们零零后一代人的特质吗?不!我们要大声喊出来:“我们决不!”我们要自信!我们要自立!我们要自强!自信就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决不退缩!自立就是树立独立意识,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强就是不安于现状,奋发图强,学好本领!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5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短短十六个字,便包含了红旗渠精神的所有内涵。作为新时代的__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应该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我曾经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在我迷茫无措时,是红旗渠精神鼓励着我,带我走出低谷,重新回归自我。
在三升四的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很忙,无暇顾及我的生活和学习。于是我就开始放任自由起来,晚睡晚起,还迷上了刷视频和小游戏。开学后依然如此,在四年级的第一次测试后,面对直线下降的成绩,我才追悔莫及,但是我和别的同学已经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还能赶上去吗?就在我踌躇不前时,我的畏难情绪被老师的故事化解了。老师在自习课上给我们讲述了林县人民当初修建红旗渠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资金短缺,粮食不足,水源太远,没有技术人员……可林县人民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用血汗在悬崖峭壁上修建出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
面对林县人民的事迹,我不由得脸红了。比起他们修建红旗渠时所遇到的问题,这点小困难算得了什么?于是我把平板锁到抽屉里,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不但自己的成绩突飞猛进,还帮助其他同学克服困难,共同进步。每天回到家,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陪爷爷说说话……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要牢记____的话,把红旗渠精神融入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6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林县人,更是一名老党员。很小的时候,就总听爷爷讲红旗渠的故事,但总是听得我一片模糊。随着时间的流逝,九岁那年我第一次看到了红旗渠。她,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她,壁立千仞,高耸险峻。我被她的美所折服!
站在山顶,爷爷的眼睛湿润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1959年,林县这片大地再也忍受不了高温的侵袭,面对前所未有的干旱,林县人民扛起凿子和锤子,高举着红旗前进,红旗渠的时代即将到来。
那年爷爷7岁,姑奶奶14岁。
姑奶奶冯明翠是林县人民大学幼师班的一名学生,她和全县200名学生一起参加了红旗渠总干渠的修建战役。当时她是号称“小老虎班”的精英与中坚力量,是啦啦队的广播员。“抬石头啊要小心,不要让石头砸到人”“李改云班干劲儿大,我们都要学习她”……那脆亮的童声像百灵鸟一样,不知鼓舞了多少修渠斗士浴血奋战在太行山上。
姑奶奶不仅是广播员,还上工地搬石头、抬土。她们把核桃树,梿子树的树根拔起来编成筐,用来抬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抬起的来呀,嗨嗨的嗨呀”,为了把地基砸实,夯不知道打了多少次,她们不知流了多少血,手上磨了多少茧子……共产党员们和群众民工们团结一心,他们扛工具,挖山头,饿了就扒树叶充饥,捞河草填肚子;石灰没有了就自己烧;水泥没有了就自己制;炸药没有了就自己造;技术不会,就干中学……
奋战将近一年,完工回家时,姑奶奶仅有的一双布鞋已磨完了。没办法,只好光着脚步行一百多里石子路回家。到家时双脚因血泡遍布已成了血脚。年幼的爷爷看到后,抱着姐姐嚎啕大哭,心疼不已。姑奶奶却说:“修好了红旗渠,咱林县就旱涝保丰收了!”
“爷爷,爷爷……”
爷爷从回忆中晃过神来,轻轻拂拭了一下脸颊。我知道,爷爷又想家了。
那些年干的活有多苦,上的山有多险,我们可想而知,而当时壮烈又英勇的场面,也绝非几行文字能够表现。老祖辈们在巍巍太行悬崖绝壁上苦战10年,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凿出1500公里的“生命之河”红旗渠。十年的功力与汗水,十年的艰辛与智慧,十年的心血与砥砺,十年的追梦与收获,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不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一个地标。不仅是我们林州的、河南的,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她的精神,永不过时!
从小,爷爷就教育我:“咱们林县人从小就要学会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老祖宗的精神啥时候都不能丢!”蹒跚学步时,我摔倒了。爷爷说:“你是林县人,哪里摔倒哪里站起来!”我哇哇大哭,可手却撑着地站了起来;戴上红领巾时,我把书包扔给爷爷。爷爷说:“你是林县人,自己的书包自己背。”我噘着嘴,接过了爷爷手中的书包;夜深人静时,我饿了。爷爷说:“你是林县人,自己开火做饭去。”我哼的一声甩门出去,来都厨房……长大后,我才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自力更生,不正是我们所缺失的东西吗?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少年,去发扬、去传承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代好少年,我要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敢于担当、学以致用,让红旗渠精神时刻支撑、指导、指引着我,让自己更加积极努力,拼搏向上。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7
“红旗渠是中华民族不可抹灭的历史记录,永远震撼人心……”这是____2022年10月28日到访我们安阳红旗渠提出的铿锵话语,激励着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克服万难,砥砺前行。
在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解决吃水难问题,苦干十年,靠着一锤一锹,两只手,开始了引漳入林大会战,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才建成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时,不仅没有先进的技术,连简单的工具、水泥、炸药都很缺乏,粮食不够吃,没有地方睡觉,甚至还要面临着落石和塌方的危险。但林县人民没有退缩,他们苦干实干,拼命硬干。工具炸药自己造、施工技术自己创、粮食不够吃就吃野菜,累了就在开凿的峭壁边露宿。
13岁的张买江继承修渠牺牲的父亲遗志,是红旗渠工地上年纪最小的民工,有一次荆棘刺穿右脚脚心无法取出,直到五年后才有机会拔掉;阎王殿里“报名”的任羊成,除险时碎石头从上空掉下来,把他的门牙砸倒,舌头砸伤,情急之下,任羊成用手钳将门牙拔掉,鲜血直流……;不仅仅是他们,还有许多修渠英雄。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正是有千千万万不怕牺牲的林县人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建成了光荣的红旗渠。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要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红旗渠传承人。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8
一座不朽丰碑,一个人间奇迹。这是“人工天河”红旗渠。一锤一钎一双手。
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10万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个渡槽,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物质匮乏怎么办?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铲。万仞壁立又如何?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仅用一年5个月就将600多米的石洞凿通。石头再硬,硬不过团结的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当时才26岁就担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面对修渠的质疑声和反对声,许下了铮铮誓言:“如果修渠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27岁的工程技术骨干吴祖太,一心扑在建设工地上,与妻子办完婚礼仅4天就返回工地,在勘察隧洞时不幸牺牲。30岁出头的排险队队长任羊成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上悬崖排险,腰间勒出的血痕久而久之磨成厚厚的老茧,就像一条缠在腰间的“带子”。13岁的张买江继承修渠牺牲的父亲遗志,是红旗渠工地年纪最小的民工,一次荆棘刺穿右脚脚心无法取出,直到5年后才有机会拔掉。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年仅17岁。他们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义的壮歌。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肩负着兴业强国的责任,我们要弘扬红旗渠精神,自强不息,坚定信念,紧密团结,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9
13岁的年纪,我应该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看着投影仪学习知识。但是张买江,在13岁的年纪已经接过父亲张运仁的锤头,成为红旗渠工地上年龄最小的建设者。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为结束十年九旱的历史,10万英雄儿女,历时10年,在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后,建成全长1500公里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代代相传。
张买江作为红旗渠建设的参加者,在工地上,他专拣重活干,从背钻到撵钻、放炮……一刻也不放松;同时,他还善于学习技术、创新工具,被称为工地“小老虎”。红旗渠建成后,张买江完成深造,到安阳成为一名教师,向学生讲解红旗渠故事,传播红旗渠精神;退休后更是担任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特聘讲师,走遍大半个中国讲述红旗渠故事,宣传红旗渠精神。张买江不仅践行着红旗渠精神,更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传播着红旗渠精神。
流动的是渠水,不变的是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丰碑,像张买江一样的英雄前辈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这是____在红旗渠青年洞前的话语,指引着我们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增强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征文 篇10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叫林县的地方,那里十年九旱,滴水贵如油,吃水都要跑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挑,在那里水比生命还要值钱,那种类似新媳妇因为打翻一桶水而羞愧自尽的悲剧屡见不鲜,缺水似乎成了人们的一种宿命。
1953年,杨贵到林县协助抗旱救灾,在水利专家的指导下,最终杨贵决定“引漳入林”,为林县人民彻底解决缺水问题,林县人民对此工程报以相当大的热情,所有的公社大队都动了起来,并正式改名为“红旗渠工程”。1960年,我们党带领30万林县人民,凭着两只手,一只镐、一根绳索、一根钢钎,困了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饿了挖野菜啃干粮,终日挖山不止,用十年的时间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双手刨出的山石可以修一条高3米宽2米的“长城”,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人工天河。
1969年,红旗渠终于圆满竣工了,渠蜿蜒路蜿蜒,山水相连,碧波映蓝天,远远望去,真的像一条大河天上来换了人间。这里的每一步都印刻着动人的故事,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着当年千军万马战太行的热血与汗水。如今蜿蜒的旅游公路如一条长龙,与远山间缓缓流淌的红旗渠遥相呼应,这是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感应,是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所在。
____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握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和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我们要扛起精神之旗,做好新时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