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1000字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 篇1

孟洁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我们看见远方山海偕行,风雨无恙。时代中的少年于时代中成长,当“净·静”校园活动在学校开展,形成了一股文明向上的风尚,我们应该如何在“净·静”校园中成长,何为“净·静”校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华文化有着其特殊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净”“静”二字高度概括了我们进行这一活动的内涵。正如疫情期间建立的“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呈现出一幅“诸峰林立,众山崛起,雷火行正”的景象,温暖而坚毅。而“净”意味着干净、不杂乱,“静”意味着安静、不喧哗,这两个音律相同的字便构成了我们当下的“净·静”校园活动,旨在构建干净、安静、文明的校园,引领全体同学养成“净口、静心、守纪、文明”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校园必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校园,更是新时代下众生向往之校园。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我们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提高与价值观的养成,将其培育成为校园中热爱学习的文明标兵、守纪标兵,社会中的有用之才。

人生之路遥远而漫长,我们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在挫折中前进,也在磨难中成长。我们走进了自己人生的校园,明确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盲目也不迷茫。愿当代之青年成长与当代之校园。我们处在最好的年纪,风华正茂,年少轻狂。我们是时代之下的少年,我们的思维活跃而跳动,我们的想法自由而开放,发散的思维固然有利于我们的创新和发展,激发我们无限的遐想。但倘若我们没有良好习惯的约束,没有文明素养的引领,我们的思维将失去正确的航向,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我们必然无法成为知礼懂礼、讲文明守纪律的优秀学生,也必然无法成为将来社会中的好青年。所以我们不能否认校园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创建“净·静”校园的举措,这一举措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创建“净·静”校园是我们学校当下的任务。当我们提出了这个构想,我们就不能让其只停留在纸面上,抑或是拘泥于形式中,而应将其付诸以行动。我们需要建设“净·静”校园,但并不意味着僵化守旧;我们需要建设“净·静”校园,但并不代表着严苛无情。“净”“静”应该是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意识,更是“入班即静,入座即定”的一种行动。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则,让全体师生共同遵守,使校园之中尽是书声,校园之中所见皆文明。朝晖夕霞,书声琅琅,文明有礼,一同向上,这样的“净·静”校园由我们共建。

心中听潮有浪,干净的校园有风尚;安静的校园存梦想;文明的校园促担当。处于这样的“净·静”校园之中,我们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更好地在时代的潮流中把稳航舵,乘风破浪。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 篇2

康梦凡

进入高中的一个月后,我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静坐在课桌前,开始细细阅读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

在读它之前,我也曾想过中学生应当有怎样的礼仪规范,但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多的规范。“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但在阅读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之前,“文明礼仪”不过是一个停留在我脑海中的一个抽象名词。终于,在这个温暖的午后,文明礼仪规范带着它的解释和要求向我走来,与我分享它的内在。

在校内的日常礼仪规范中,有课堂礼仪,同学礼仪,卫生礼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遵守。作为一名中学生,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是我们的本分。我们在遵守礼仪规范的过程中,时而庆幸,养成了文明有礼的好习惯;时而烦躁,改变了自己长期不能改变的陋习。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学生,但却在艰难中改变了自己的陋习。因为,这是自己内心与文明礼仪规范的碰撞。

我曾经认为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总是以仪容,仪表,仪态等为重点,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规范,既表面却又现实。如今读到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终于感受到冷漠包裹下的学校的温暖,严禁遵纪学校制度背后的谆谆告诫。如课堂礼仪,其中的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基本的礼貌行为,包括上课时,要保持安静,静侯老师的到来;老师进来时要问好,如因特殊原因迟到,应先呼报告,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听课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下课时,若老师未宣布下课,学生仍必须安心听讲。

尊师礼仪,是学生在校园内向老师问好,出入办公室时应先敲门或打报告,不乱翻动老师物品,不对老师的相貌及衣着指指点点,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诸如这种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我希望全体同学,都能够自觉养成文明有礼好习惯,都能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学生。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是学校对我们自身行为的体现,对我们未来能够文明有礼的对待每一个人的关心。

回想高中已经度过的一个月,已经有多少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不良习惯,或上课说话,打扰老师上课;或下课嬉戏打闹,不懂得自主学习;或不尊重老师,甚至侮辱老师等行为,但这些行为都不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行为。今天,我们在学校学习时,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一个中学生正确的礼仪行为规范,是否不负学校期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学生。

我读完《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心中思绪万千,向窗外看,正值窗外阳光正好,秋意正浓。文明礼仪伴我前行,面对学生应该有的众多文明礼仪规范最终化为四个字——自觉遵守。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 篇3

成诺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青涩懵懂的年少时光,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既感佩作者的文采,又羡慕优美的剑桥校园。其实。每个校园都有其独特之美,但美的持久,美的彻底,美的有意蕴,则赖于保持,有赖于规矩。因此,我认为是“规则成就美”。

校园之美,美在“外貌”。如果校园鲜花吐艳,松竹竞翠,芳草萋萋,杨柳依依,那么就会令人乐而忘忧、学而不累。优美的环境自然而然会陶冶学生的情操,浸润学子的心灵,潜移默化地调改变顽劣的心性。孔子说:“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然而,如果不爱惜花草树木,随意摘花踩草,无论多美的事物,也会残缺不全。因此,要维护好优美的校园环境。而维护校园优美的环境,有时候仅仅依靠自觉性,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依靠宣传,依靠制度,依靠规则。

校园之美,美在“礼仪”。文明礼仪是一朵永久芳香的花,什么时间拥有,就什么时间芳香四溢。文明礼仪是一泓清泉,什么时间啜饮,什么时间浸润心田。文明礼仪是一抹阳光,什么时间拥抱,什么时间明媚阳光。文明礼仪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是城市的素养、更是国家的脸面。学生更应该学习文明礼仪,并且让文明礼仪内塑心、外塑型,举手投之间彰显出文明的基因,绅士的风度,君子的风范。

校园之美,美在“心灵”。对于学生来说,仪表是关键,但美好的心灵基础。梁启超说:“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即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而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可见,精神对塑造我们的人格美何其重要。面带微笑,积极面对生活,时刻迎接挑战、突破自我,是心灵美的前提。互尊互敬,团结友爱,以诚待人,是心灵美的重要内涵。有求于同学时要有礼貌,遇到有困难的同学,要热心帮助;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心灵美是一切美的基础。无论多少漂亮的躯壳,都顶不上一个心灵美的灵魂。

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后起之秀责无旁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建设文明校园,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我们全体师生的实际行动,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校园成为文明之花遍开个花园,成为环境优雅的学习乐土。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 篇4

石晓宇

文明校园创建中,净静礼貌少不得!——题记

学是桌上一支笔,诚是窗前一束花,勤是手上一把茧,志是胸中一幅画,净是园中一抹亮,静是品中一种良。本月我校“净。静”校园活动全面开启,本次活动旨在引领全体同学养成净口、静心、守纪、文明的良好习惯,要创建干净校园、安静校园、文明校园。我们应争做文明标兵,守纪标兵,争做文明校园创造者。

“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苏轼的《题王维画》中便是本次活动的第一个“净”为干净、洁净。作为中学生,首先应衣着干净得体。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整洁大方,不浓妆艳抹,不花枝招展,穿戴应符合学生身份。其次应行走“干净”,行步稳健,不左摇右晃,不勾肩搭背,应步幅适中,稳健有力。再者,我们应该谈吐“干净”,谈吐文明,举止大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他的谈吐举止。所以,当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应做到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应表情自然,动作大方。为了成为文明校园创造者,我们应做到仪容净、谈吐净、行走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这便是本次活动的第二个“静”,为宁静、安静。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课上静和课下静。上课铃一响,应端正做好,迎接老师;课堂上还应做到听课静,课上认真思考,做好笔记,回答问题大大方方;还应做到下课静,课下在教室内不大声喧哗,做到入室即静,入座即定。其次,我们要做到集合静,在集合过程中遵守秩序,不高声喧哗,做一个“静”的传播者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做到《国语·晋语》中“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所说的尊师重道。在校园内进出,与老师相遇后,应主动行礼问好;进入老师办公室,应先敲门呼报告,得到允许后进入。尊师礼仪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建成文明校园所必需的。想要成为文明校园的创造者,同学之间的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北史·汪昕传》中所说,“性敦笃,以友悌知名”。同学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彼此招呼,可呼其名,不可乱叫绰号,要热情好助,对遭遇不幸或偶尔失败的同学要热情帮助,不可漠然视之。

“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礼之仪是文明者的标志,只有全员守文明,弘美德,才能更好地创建文明校园,才能更快建成“净·静”校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校园生活充满愉快温馨,而这正需要我们一同努力,共同去营造一个心情舒畅、温暖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在“净·静”校园之中,凝神静气,沉潜蓄力,去拼博一个无悔的未来!

文明是一个人显著的标志,文明是校园中创造的美德。“净。静”校园创建成,每人争做文明兵,文明礼仪心中记,校园创建靠大家。

《中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荐读》读后感 篇5

尤雯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身为一名学子,我们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假如你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下生活时;假如你在一个姹紫嫣红,四季如春的氛围里学习时;假如你在一个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校园中成才时;你们该有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携手美化我们的校园,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洁净陶冶情操

当我们在芳草遍地,充满花香的校园中漫步时,你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时,允吸着新鲜空气写字时,你一定会专心致志;当我们坐在整洁优雅,一尘不染的花坛边读书时,你一定会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我们的心情,开阔我们的视野;优美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畅想着未来。

校园是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他像我们的家,对校园的一草一木,我们都有责任爱护它。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同时,校园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可是,在我们的校园中却有少数同学不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你们看,门牌被破坏;花草被践踏,还有那各种零食包装袋,塑料瓶,教师地面上的话梅核,瓜子壳……这些都是。少数同学“赐予”的“点缀”,每当风一吹这些“点缀”就会在校园里张牙舞爪,为所欲为。所有这些,都是跟我们洁净的校园是极不相称的。我坚信,没有哪一个同学希望在一个垃圾遍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宁静才能致远

“静以修身”“宁静致远”这是我国自古名言,“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最高境界,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也许因为现代生活太喧嚣,奔波在汽笛淹没之中,心中少了几分宁静;也许因为现代文明的物欲追求太浓厚,心中少了一份理智。

“静”远离年轻人的一份渴求,“静”当今校园里的一份诉求。

我们不仅需要安静的环境——无喧闹,还期盼内心的宁静——不躁动。生活中,循理守常,步履匆匆不杂乱;学习上,攻坚克难,条理清晰不盲目。

“静”是集体号令下的整齐划一;“静”是人与人之间心灵默契下的和谐安详。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为名利所牵累的恬淡,是谓静。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为坎坷所击倒的豁达,是谓静。

心无旁骛、干练果决的理智成熟,是谓静。

细语柔言、谦谦有礼的秀慧娴淑,是谓静。

“静”是一种人生品德,是吾日三省吾身后的一种人生觉悟。

“静”是一种修为,是潮起潮落后的一种生活本真,人生目标明确,才能静才不会被世俗所惑。人生追求专注,才能静,才不会因干扰分心。

清晨,朝阳初上,手揽一卷书,校园书声朗朗,像一首抒情诗,与青春活力水乳交融;

夜晚,月华朗照,摊开一方纸,攀书山游学海,像一首小夜曲,与理想追求和谐统一。

静心静悟,智慧在静中孕育;

静心静悟,思想在静中放飞;

静心静悟,生命在静中升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治学修身者的最高境界。

希望大家讲文明,懂礼仪,争做文明标兵,守纪标兵,从而共同创建环境优美,朴素优雅的美丽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