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吧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方言作文500字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1

“喂!中午去打球不?”

“中呀!马上来,马上来。”

这是我在河南时,与朋友打电话最常说的一句话。在河南焦作长大的我,与朋友交流很少说普通话,只有在与父母或是老师交流时才会来上几句。

小时,妈妈教我学讲普通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家里的所有人都在讲普通话,让我认为全世界都是说普通话的。直到我上小学时,才知道什么叫河南话。

一二年级时倒还好,年幼的我们都不会说河南活。可能因为他们的亲戚很多是河南人,所以从三年级开始,我的同学们就纷纷开始说起河南话。有一次课间,朋友们让我去踢足球:“带上恁内个球,俺们下楼踢球去!”“什么?”我疑惑地问道。”哎呀,赶紧带上你的足球,咱下楼踢球去!”“哦!好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河南话。

方言这个东西就是这么神奇,身处有方言的环境中,不用刻意学,就能讲出方言来。我也是如此,在与我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渐渐地学会了一些河南话。我慢慢知道了,“一”可以读第一声,也可以读第二声,“二”不仅可以读“er”,还能读“le”。经过多年河南话的浸润,我的河南话终于有所小成,可是此时的我还不知道这项技能用不了多久了。

五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们一家人决定搬往南京,开启新的生活。可我并不愿意,因为这就意味着要和相处了十余年的伙伴分别,而此次一别,就不知何时再见了。还好,这一天来得并不晚。

一年后,我重返校园。本来以为我早已忘记了这门语言,可一来到这片土地上,脑中掌管河南话的部分似乎又被激活了。

“走,中午打球去!”

“中啊!走!”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2

方言,是每个地域特有的语言,是当地的文化瑰宝,是家乡的代表,是家乡人们沟通的方式。我的家乡在南京,这里的方言美其名曰:“南京话”。

小时候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方言,也不知道自己所说的就是所谓的方言,只是认为这就是我应该说的话,并没有太在意。再大一些,虽然依旧讲南京话,但是并不常用了。在家里和父母讲话都用了普通话,在学校里也讲普通话,不讲方言。现在在听小时候留下来的说南京话的视频,不禁觉得当年的自己十分搞笑。

据我所知,南京话也有许多种,比如“龙潭话”,“六合话”之类的,但是这两种话听起来怪怪的,并没有南京话的那么通俗易懂,无论是外地来的,还是当地人,基本都能听懂南京人说的南京话。我认为南京话是除普通话外最易懂的一种方言,仅仅是改变了发音和说话的口气,让人听起来十分的幽默诙谐,大气。当然,还有一些例外,比如,“莱斯”之类的自创的词语。

现在,我们小区的人全说南京话,所以我们小区里的人都能互相聊得来,所以说方言,也可以令一方人民团结起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人从小到大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的方言,离乡在外,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似乎也多了一些家乡的温暖。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语言也是丰富多样的。据统计,中国的方言竟有129种,虽然说的都是汉语,却因地区和生理的不同,创造出了129种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语言。虽然别处的人很难听懂,但总有那么一两种是你最熟悉的,让人被语句中浓浓的情感包裹住。

第一次接触正式的方言是在很小的时候,爸爸放了一首粤语歌,我立刻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歌曲中的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仿佛不同于任何一种语言,有一种不一样的成熟和丰富饱满的音节,这让我到现在对粤语情有独钟。

长大一点去上海旅行,我忽然发现连接我和上海语言的点就藏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很健谈,他先是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上海话,发现我和爸妈都听不明白时,便加入了一些普通话。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就像是一块半熟的牛排,居然并不能完全吃透理解,但也能大概了解发音和大意。

后来小升初的假期,我又去了北京,用了同样的方法,坐在出租车上,听着司机的北京话,话语中别有一番风味,带着浓浓的韵味,让人听得特别舒服,字里行间都透出不凡的与众不同的气息。去过不少地方呢,也接触了不少方言,话语中彰显的是一个地区人民的气质与文化。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4

所谓方言,就是指某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方语言,是当地的特色。那么,它的存在值不值?人们对它的观点各不相同。

说它值吧,它是当地独有的,并且从方言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人的性格,最关键的一点是它(们)很动听。本地人听了会产生格外的亲切感;说它不值吧,现在人们交往大多都用普通话,学生们也都学习普通话,方言已怎么被人使用了。多么好的辩论题啊!

不过,我个人认为方言的存在还是挺值的。方言能带给我们快乐。像一位脱口秀演员将方言穿插在稿子中,上台表演时逗得人们哈哈大笑;方言也能给我们增添阅读的兴趣,像《俗世奇人》里,作者加入了许多天津方言,更加贴近读者,使读者很快地融入其中;方言有时还能“治愈”我们的心情,像香港的一位著名歌手“铁肺”,没有粤语(广东方言),怎能为我们带来如此多动听、优雅的歌曲,使人们感到放松呢?所以说,别看方言在生活中不怎么使用,但真正用到它(们)时,会让人感觉到格外的亲切。

方言曾说:“我很少出现,但不代表我已不在,不代表我的存在不值?”是啊,方言,你的存在值了,真的太值了!方言,你真的很莱斯!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5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最常见的是普通话,还有的方言如四川话、安徽话、阜阳话。今天我就简要地给大家讲一下我的老家阜阳的方言。

在阜阳,饺子被称为扁食,刚开始回老家时,在我记忆中,姥姥对我说:“吃扁食了。”我听后十分奇怪,就想什么是扁食,会不会十分难吃,于是我就躲了起来。可是妈妈一会儿就找到我了,强行带我来到餐桌前。“扁食是什么呀?”这是妈妈端给我的一碗饺子,”给,吃吧这就是扁食。”我心中十分疑惑,于是问道:“这不就是饺子吗,哪里是扁食啊?扁食不应该是扁扁了的吗?我还想着十分难吃呢。”妈妈说:“扁食其实就是饺子,只不过在阜阳的方言里,饺子被称为扁食,像这样的还有很多,普通话是喊妈妈,而在阜阳话里是阿妈。”

像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像天快黑的时候,姥姥用方言喊我:“天黑(xiē)了,回来吃饭了。”“天蝎,天蝎不应该是一个星座吗,怎么还天蝎了?”我在心中自问。但我还是跟姥姥乖乖回家了。回到家,我立刻就把这个问题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我,这依然是阜阳话和普通话的区别,天黑xiē)了就是普通话里的天黑了。

原来阜阳的方言也是一个大学问,当然了每个地方都有属于每个地方的方言,想要听懂每个地方的人说的话,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你要学会每个地方的方言哟。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6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独特的方言,这是故乡留给我们的印迹。方言是故乡的身份证,一开口就表明了你的出生地。今天下午的语文课,完老师围绕方言这一话题,给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

班会课一开始,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视频,视频里一位老爷爷用自己家乡的方言,给自己的孙子报听写,中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误解,引得我们哄堂大笑。虽然是线上教学,但是当视频结束之后,我们却依然像往常一样议论纷纷。

随后,老师和同学们各自分享起自己家乡的方言。整个课堂炸开了锅,大家用自己“蹩脚”的方言互相交流,互相说笑,场面十分热闹。其中分享最多的,那肯定是南京本地方言——南京话了,因为俊哥自己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啊!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南京话是:南京人通常说“我的鞋子去哪了?”会说成“我的孩子去哪了?”还有就是课上视频中老爷爷把“黑板”说成了“喝板”,把“麻雀”说成了“马雀儿”。那爷爷给孙子解释了很久才说明白,这真是一场听写风波呀!不仅如此,我还知道了许多地方的方言,如:苏州人通常说话会非常亲切、温柔;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化音,“来玩儿呀”、“去那儿”、“到天边儿”、“颐和园儿”……北方人说话有点生硬,直白,我想到爸爸的老家就在河北,每次和奶奶打电话她也总是用河北曲阳话和我交流,“你吃老饭里办?”“今嘛去哪咧玩来着?”每次也是似懂非懂的。同学们沉醉于各种方言的气氛中,一直聊了很久才结束。

时间过得真快,临近下课,完老师总结了这节课:每个地方的方言虽然各不相同,有的十分幽默、特殊。但这些方言代表了一座城,一个地区,没有了方言,就失去了当地的特色与风俗。所以,我们在提倡普通话的同时也要理解方言的重要性。上完这节方言课,我获得了很多乐趣,收获满满!

晚上和爸爸交流了方言,爸爸说方言是故乡印迹,每当听到有人用自己的方言说话,就会倍感亲切!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7

我的老家是连云港,那儿的人都说当地的方言。我每次过年一回去,普通话马上变成连云港话,好在我会说也会听,不然每次去亲戚家拜年人家都听不懂我说的话。

虽说这方言让我在一些事上有了保障,但有一些也是躲不过的。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回了老家。按之前的时候,我都是讲方言的。这次也一样。那里当时允许放烟花。我的堂弟也一起回老家了,我爸买了一大箱烟花给我们玩。

我拿了一根叫“雷神”的烟花。是一根又长又瘦的圆柱体,我给堂弟也拿了一根。点上了火,按说明上把烟花对准斜上方,并且稳住,直到放完。而堂弟此时却是正对着前方的。而前面又是一辆收割机。我对他大喊:“bai把tai它ta抬qi起la来!”他没听懂,我没想到,他竟然听不懂连云港方言,来不及了,我和他手中的“雷神”已经吐出了火花,一束光闪过,我的烟花成功飞上了天并且爆开。而堂弟那束跟颗炮弹似的飞了出去,火花在空中肆意乱飞,那烟花直接在收割机上炸了,收割机幸亏是钢做的,不然不得直接炸了啊!

还有一次,我在老家做寒假作业,我当时又立刻转回了普通话。爷爷在给我报听力默写。“麻qiu(雀)ji(滞)ben(笨)……”到最后,我一个都没默出来。

方言是我们中国每个地区的一个特色,如果失去了方言,我们真的还愿意回老家吗?

家乡的方言作文 篇8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时代”地道南京人,自己家乡的独特方言那是不得不知道的,虽然熟悉,但也不常说,说起来也没有那种朗朗上口的感觉。

南京话,顾名思义就是南京的官方语言,主要使用地区分布在主城区建邺、雨花、鼓楼、秦淮、玄武,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一直到句容区至马鞍山市,使用人数达1600万人。作为原来中国的官方语言和普通话的“鼻祖”,历史悠久,从三国时期吴国到明朝,从明朝到中华民国至今,南京话都是很有名的。

南京话说起来幽默,很多词语都有着自己的魅力,而更多与普通话很接近,就是音调会小有改变。

遇到喜欢说话的人,会说:“你个韶老太。”遇见个爱唠嗑的人,会说:“你个十达子十里八达。”前两者的意思就是你这个人太烦了!若要是遇见了个恶心的脏东西,会说:“哎呦,异怪死了!”。若碰见个斤斤计较的人,会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夹生到怪的呢?”。南京人爱吃馄饨,店老板会问:“阿要辣油啊!”。你的朋友得奖了,你会高兴地说:“来斯!”你若看到个讨厌的人,会说:“这个人好犯闲。”刚运动完,父母会叫:“把你指抹头好好洗洗哦!”

另外,奇特的是南京话的调调:春节不提倡放爆竹zhú,南京人说放爆竹zú。怪不得人家朱自清在文章里写扬州人说南京人是大舌头,音调奇怪。其实,南京话在慢慢听后,还是有一种音韵美的。

总而言之,我爱南京,也爱它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