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的感悟作文 篇1
郭奕林
儒家将有德者称为君子,在《论语》中提及107次,在《孟子》、《荀子》中也反复出现。为何“君子”之道这么被儒家所看重所标榜呢?不如以《论语》为出发点,寻找答案。
《论语》中对君子的定义与阐述如按作用对象来划分的话,可分为三类:对己、对人、对家国天下。“对己”便是对君子自身修养德与内蕴做出的要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器”、“君子博学于文”、“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泰而不骄”等,诸如此,皆是对美好高洁情操的标准,都是对自我人格的要求。君子要行如画,止似山,成为一种符号与象征——正确的品格的象征。但同时这个象征并不虚无并非不可求,非镜中月,水中花,而是一种全而细,广而微的明确形象。君子之道的力量,就在于它指出了路,点明了完善自身的方向。有了明晰的目标,便使“完美”更易接近,个人更易得到提升以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而个人得到了发展,人的意义就更为深刻了。于是“亲亲”、“尊尊”有了发端。儒家的“仁爱”有“人之常情”相佑,但所推及的爱的远近取决于个人的修养与节操。儒家“由己推人”的“己”是一切的中心,立人以推仁,树君子得以成大儒。儒家的世界需要君子,这样“仁爱”才能不局限于眼前,才能得到“齐国治国平天下”的仁才。所以为了“仁爱”、为了“小康”、为了“大同”,儒家需要让苍生黎民书生懂得何为君子,君子又如何立身。以此得到更多有德的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对他人更是如此。“君子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前者讲的是君子如何待人,如何爱人,如何待人方正周平,不迁怒不生怨这一类的事,后者则代表了于人交往中得到才智的提升,参悟“仁“的理义的过程。由此可见,儒家提倡君子与人交流应是学习知识,各补短扬长的过程,是学会包容学会尊敬、学会爱的过程。这其中,君子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是以“仁”待人,克制内心的怨恨,推爱到他人身上的蜕变。儒家希望引导人能从亲兄弟到亲友朋,并将此情感倾注在“君子之道”上。应“君子之道”拜托爱人的血缘枷锁,走出门户,才是达到了爱“他人”的境界。从此处起,“人不独亲其亲”才算落到了实处,“仁爱”终于迎来了第一缕落在大地上实质的光。这样,“仁爱”总算是从理论到实践,才有向后发展的可能。
往后,便是对家国天下。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以为国效忠,对天下出力为己任和毕生担当,儒家认为“思不出其位”合乎礼不逾矩的君子可治理好国家。因为君子守礼而知止,有德而不冒进,其身合乎礼,能恢复礼乐之制,使天下重新拥有秩序。但这个理想孔子未能实现,孟子非能实现,荀子未能实现,并未他们不贤不君子,而是因为文不对题、药不对方。不过仅仅几百年后,赢得了战国的法家输了汉家,从此被迫隐退幕后,台前一家独唱的正是儒家。这是为何?因为帝王们现在需要这样的君子辅佑,国家需要这样的秩序。君子们的守礼知止成了帝王的安心丸,所以哪怕儒家不需要,统治者也需要弘扬“君子之道”了。他们要一个安定的天下,而“仁爱”——至少是仁爱的外衣能许诺他们。就这样,儒家在春秋战国之外的时间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的赢家,而“君子之道“一弘扬就是几千年。
儒生们口口相传的“子曰“中,孺子们在竹片上一笔一划刻下的《论语》背后,竖着君子挺拔千年的傲骨——君子之道说到底就是儒家之道,仁爱之道。《论语》中对”君子“的一百零七次呼喊正是对仁爱的呼唤;对君子的追求与赞美,便是对儒家思想的播种。
中华上下,独尊儒术,自汉朝起,每个读书心中都有一个君子,一个孔孟,一个大同天下。于是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死而后己,在所不辞。
我读论语的感悟作文 篇2
王鑫雨
特别喜欢观月,忽圆忽窄,时明时黯。旷朗的明月总是很少,那月边十有八九要围上些云雾,缠绵盈绕,还有月下亮面中被映照出的遗影,像我们被充盈的生活,为人处事,总是掺透些纷杂,不够分明达情,不觉有些烦乱。
当眼前纷扰,不知如何待人处事,直面生活时,起初是母亲给了我答案。她对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曾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多体谅别人,不要任己妄为,不想做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于是,我懵懵懂懂,自以为懂了,在那个月光不是很澈亮的夜晚,即使微弱,我还是觉得有几缕光影倾洒进台窗,零碎照射进来,一点明亮。
后来在更为琐碎复杂的生活中,我终于完整地遇见了它。是《论语》中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免想到,究竟这个"恕"字是有多大魅力,才得以古人戒训而终身行之?在点滴生活中,它给了我答案。
在像有母亲陪伴一样的无数夜晚和月影中,我时常想过,我们处在物质充盈变化的时代,许多处事待人的行为和言行并不合宜,甚至于称得上冷漠。社会洪涛中,人本和爱人精神在加速前进的社会中泯灭,缺少人文关怀。很多人觉得自己受生活很多方面力量的挤压或拉扯。当代人也能轻易感受到那种“谁都在相互逼迫,谁也无法放过谁”的心酸。但世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至于最终也只能呼吁一种无可奈何的善良:“如果我们注定要成为生活的乙方,至少在我们自己当甲方的时候,可以选择对彼此善良一点。”——这更呼吁一种‘恕’的精神。
所谓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每个人都不尽完美,而唯有包容有爱,眼中方能容有世界,而路也不在他人行动中,而在自我修为里。如果人人践行一点“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一点仁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种换位思考的智慧,可以尊重、平等待人,更是处理人际关系、事务的重要原则。为人处事生活中多一点换位思考的“恕”思维,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向心力”,这更是论语的智囊!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论语》就恰好是其中一笔最绚丽的瑰宝。它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我们在生活中思考人与人,心与物、知与行时,几乎没有跳出这些哲思的藩篱。而"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更深植我心,砥砺人格,树我成人。
“恕”的宽容、包纳与仁爱,给我们生活系上了一条联系人、物、事弹力绳,在富余的间隙中游戈并发现人生的诸多意义与美好。
其实我们心中都有一扇开向远方的窗,总有被镶嵌在墙里的明亮,看得见日出、日落、朝来和夕往,看得见迷雾、阴雨、雷电或艳阳。希望我们可以怀揣着仁恕之心,去温暖的拥抱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散落的星点美好。
现在是冬,十二月的寒风凛冽,五点五十分,我在月光下,学校小路上站立许久许久,望着遥远的圆月,雾气散尽一片光影明澈,皎皎如辉。有想到与母亲那个月色朦胧的初始的夜晚,那一句不经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已然融成明荧一剪光亮落在我心上,一片澄亮。
我读论语的感悟作文 篇3
唐佳慧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但若要说其中最闪耀的,闪耀的时间最长的,莫过于儒家;但要说是哪个人物,便莫过于孔子。而将孔夫子送上神坛的,也让他走下神坛,来到人间的,便是《论语》。
《论语》含括的范围之广,小至学习的内容,大到社会的责任,其思想更是融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光照古今,泽被苍生。人们常说,“半部《论语》平天下。”而其中的精髓便是孔老夫子坚持了一辈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被孔子的学生称之为“绝四”。这是儒家最深的内核,也是对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最深启迪。
毋意,意为不臆测,不以主观意识妄断客观现实。这是人们如何探索事物的最基本态度。若是以主观主义的作风探索事物,必然会进入误区,其结果,谬种误传,误人不浅。毛主席曾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批判主观主义的学风,其实不仅是对待革命学习,对于探索事物皆是如此,不主观臆测,才能不“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而此观念,源于遥远的春秋时代,闪烁在孔夫子的思想中。
毋必,意为不独断,不犯绝对主义的错误而辩证地看待事物。我们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夫子善于将事物分为两个部分,找出它们的对立面,从而分析事物。我们常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是孔子将学习一分为二的看待的典例,不同于大部分的人们,孔夫子将思与学分开辩证论证,阐明了思与学对学习的重要性,他所使用的方式一如辩证法的原理,其中的哲思,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与当代哲学交相辉映。
毋固,意为不固执,即不固守而深知变通。这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固执按俗语说便是“钻牛角尖儿”,即是被一个事物所困住,不能自拔。《论语》之中有“大德不逾贤,小得出入可也”一句,大致意为原则必须坚持,其他有所出入也不必固执。众所周知,固执义贬而坚持义褒,两词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所跟的宾语上。为“大德”是坚持,为“小德”则为固执,这便是孔老夫子早已点明的箴言。
毋我,意为不唯我,即不存我见而以事实说话。这是与人沟通的必备良方。孔老夫子被多少人誉为圣人,但他从不自我,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终身践行,将“有教无类”谨记心间。而古今中外,多少人因自我而陷入深渊。无论是西楚霸王终渡不过江;还是赵括纸上谈兵;到拿破仑败于滑铁卢,皆是因为自我而轻敌,看不清状况而自吞恶果。不唯我,看起来容易,却十分难以做到,人们有时常常将自我的观念强加于人。于是孔子的呼声从远方传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需要开阔眼界、宽阔心胸,需要“恕”的“毋我”。这是与当今社会多元包容的特点相吻合的,而这必将使《论语》在新时代更绽光芒。
若“毋意,毋必”多为孔子在道德观上对后人的劝诫,那么“毋固,毋我“为孔子在世界观上对后人的引导。当我们在处理事情时,放下个人见解,辩证地分析,单纯地将事情做好;在与人沟通合作时,不固执己见,对他人的言论胸怀谨慎之心,避免因盲目自我膨胀而否定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境。孔夫子以他自己的“四绝”向我们诠释了我们应如何在社会上自处的问题的最好答案。
噫吁嚱,《论语》者,义广,义深,义过去,义现在,义未来。
我读论语的感悟作文 篇4
毕明磊
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翻开一卷《论语》面窗而坐,窗外晴空明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午的阳光大片的洒在桌上,洒在字里行间。当翻看到这句话时,那大片的阳光便犹如那阵阵金黄的波涛,层层叠叠,将我无边的思绪,涌送到千年之前……
眼前正缓缓浮现一高大的身影,身前正渐渐展开一条崎岖蜿蜒的山路。身的一侧是陡岩峭壁,另一侧便是那泗水在脚下奔流不竭。空气中散发着潮湿的青草芳香,河谷中的湿气包裹着我。太阳很高,光线直射到谷底的泗水中,随波涛汩汩远去。所以即使是在山谷中,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身影停住,仰观俯察,兴起而叹。面对东流滚滚的泗水,我见到了独立于河畔的孔子。他身虽年迈,目光却迥然散发出智慧坚定的光芒。
“就如时间,去而不返。”我低声说道。
“故更应加倍珍惜。”夫子找得一平地缓缓盘腿而坐,他望向谷底的水又道:“日月运行,昼夜始更,是往去的一日复一日;花开木落,四时变迁,是往去的一年又一年;人生而壮,暮而老,便是往去的一代又一代……”
“那人世间,自然界,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像那泗水昼夜不住的流。”我似悟非悟道。
夫子只是笑着颔首,随着河流隆隆的波涛声,那苍劲有力的声音又接着说:“濯足激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逝者可以包含世间万物,但他们虽然表象昼夜消逝,却又有着另一番永恒。我们观察到了逝者不舍昼夜地流去,也同时要看到逝者背后所含的永恒。就如时间,又不仅仅单指时间,其对万事万物都有意义,也包括你自己。”
“我自己?”我稍稍停顿,略有思索。
斜阳残照,二人对坐的身影在崎岖的山路上渐渐拉长,一直延伸到泗水东流的远方。、
“于我的意义,那想必是‘学无厌而求甚解’吧!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故更应珍惜青春,进学不已。万物皆为逝者,然而万物的真理确实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即是永恒,故看问题要看到本质,学求甚解。”
“看来,你已经读到了自己的东西。”夫子欣然,不再说什么。
曲终人不见,河上数峰青。那对坐的河谷在我眼前随夕阳残照渐渐淡去,夫子的身影也在我眼里渐渐模糊。泗水远去,是为逝者,然泗水上青峰叠叠,即为永恒。夫子亦远去,是为逝者,然《论语》留诵百代,是为永恒。
恍惚间,我回到了桌前,望着《论语》中的一文一字,光耀千年,历久弥新。其香韵犹感,跨越千年的哲理影响深远;又如春上新枝,每读一遍都可以读出自己的思考。《论语》中的先人哲思,伴随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终是在不舍昼夜流逝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永恒。
大片的阳光早已不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再看这句话时,又恍然间读出不少新意。语其逝者,其意却永恒。
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合上这卷《论语》面窗而坐。窗外的天空早已渐渐暗淡,而心底却多了一份明朗。
我读论语的感悟作文 篇5
刘昊喆
梦想是什么,是努力时心中不灭的火种,是迷茫时前进路上的灯塔,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么它就失去了心灵的支柱。有梦想的人生注定是丰富多彩的,就像一首歌里唱到“我知道我没有天分,但我有梦的天真。”心怀梦想吧,奔向远方。
关于梦想,我们不难想起《论语》中的“侍坐”篇。孔子作为老师,让弟子们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子路率尔而对,“可使有勇”,冉有则曰:“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只想做一个小相。除了子路,其他两人的回答都是很谦虚的,但他们的抱负,都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孔子问到曾皙时,“鼓瑟希,铿尔。”他放下瑟站起来,答:“我的梦想与其他三人不同,”孔子鼓励他,他才说:“成年男子五六人,未成年的小童六七人,一起在春天时去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在回去的路上,这就是我的梦想。”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他的回答无疑是夫子心中的完美答案,“吾与点也”表达了曾皙的梦想与孔子的梦想不谋而合。在千年前的那个时代,有这样的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就像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说的,使军队有勇气,使人民富足,做司仪官主持礼仪活动。这样的梦想是实在的,而曾皙的梦想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实现,他正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考虑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与快乐,是一种大同社会。那是真正的儒家的理想之境界,是儒家“仁”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他获得了孔子的称赞。他的“暮春图”让我们看到他的梦想是天真的,是可贵的,因为他纯净的心灵不被凡尘所蒙垢。
曾皙注定也是孤独的。虽然大同社会难以实现,有人嘲笑他,不理解他的观点,但他仍然心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梦想。与自己的孤影跳着世上关于梦想的最美的华尔兹。
无独有偶,作家梭罗划船于他的瓦尔登湖上时,他说,充满自信的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梭罗和曾皙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虽然天真,不被世人所理解,难以实现,但是他们没有停止追寻梦想步伐。因为有梦想,他们也成为被历史记住的人。千年后,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不朽的印迹!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中的年轻人。诚然,天赋不同,人力有限,总有事情也许我们永远也做不到。可星星就在那里,大海就在那里,那闪耀的梦想就在那里。我们既然有梦,那为什么不去追呢?著名辩手詹青云在一次总结陈词时说,越年轻我偏要勉强,就算拼尽全力也得不到,那又怎样,我得到了成长,获得了满足,这就够了。“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在成长的路上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奔跑,奋力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