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五小管理”精神等,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二、实施内容及实施要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每年一度的体育节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以赛促练,全面组织开展学生体育赛事和活动,做到运动项目设置多样化、运动人群参与全覆盖,从而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
(二)开齐开足体育课拓展社团相结合。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设活动课程、健康课程、社团课程,让学生多项选择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轮滑、滑板课程,三至五年级定期开展篮球、足球联赛,以赛促练。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各类活动课程。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两操制度(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每天中午安排学生40分钟的室外活动。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钉钉平台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每学期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学校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2
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精神,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具体要求如下: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
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体育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二、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推动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经常深入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每年一次体育运动会的举行、体育类社团的活动安排、月月体育竞赛的活动方案、冰雪体育特色的发展、每学期体育工作的思路等,按照召开专门的会议共同商量后决定。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与研究并重。保证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将体育运动时间通过“每日打卡”等活动延伸至家庭。将武术操、健美操、国标操、跑操、特色游戏有机结合。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学校现专任体育教师3名,兼职体育教师2名,全部为体育专业突出人才,结构合理,其中一名教师为我学区长学校下派交流教师。体育教师要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并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抓好轮滑、滑雪、长跑等队伍的竞训工作,每天晨训,每周三、周四开展社团活动。来源 wwW.ZUowEnbA.nET
五、积极发展冰雪体育特色
1、学校积极开展冰上课程
2021年度船营区政府统一购买服务,二年级学生享受32节专业教练、专业滑冰馆的冰上体育课程,每周五上课,全员参加。冬季,铺设冰场,四、五、六年级进行冰上课程学习。上冰前由陆地的模仿动作到身体素质练习,上冰后,规范学生的速滑动作练习,着重培养了学生在冰上运动的兴趣及运动技能。
2、学校速滑训练和比赛
在三至六年级成立速滑队,训练时间为每周三、周四下午的15:00——17:00,教练员为我校的两位体育教师担任,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学校速滑队员进行训练。
3、滑雪课程
与吉林市体育局合作,选拔我校有滑雪兴趣的学生16名,于每天放学后送至北山雪洞,由吉林市体育局选派教练进行培训。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状,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从严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现有学生1484人,准备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学生普遍超过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增强。
二、强化措施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列入课表形成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减少学生的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课。
2、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程及足球课。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四五六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课,足球班确保每天不少于一节足球课。
3、落实学校足球校本课程。
积极开展校本课程进课堂,将学校“真实足球”校本课程落实到每周体育课中,通过足球课、足球大课间、足球联赛、足球社团等一系列活动,做好校园足球普及和提高,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保证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器材设备和场地。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校园运动设施建设,添置必要的器材设备,确保安全科学适用,坚决杜绝一些器材设备被封存备检不使用以及体育设施成人化的现象,力求尽快达标。加强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4、保证学生体质监测和学生体检。
配齐监测器材,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要求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做到一年两次检测。规范监测方法,公示监测结果,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并将监测结果在规定的时间上报。
要加强对学生的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疾病预防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5、保证学生近视眼防控措施。
针对目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把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筛测并建档。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都要经常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每天科学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学生养成科学用眼和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6、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扎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杜绝学生饮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的流行。要积极开展疾病预防、营养常识、卫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7、保证学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
继续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好大课间活动,每年组织召开运动会、足球联赛等活动。
8、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进一步健全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投资计划,保证体育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
三、加强领导
学校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学校和家庭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此外,要引导家长为孩子科学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心态,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家不良的读书和写字姿势,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常态机制的形成。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4
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目标
1、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0%及以上。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到2022年,学生总体近视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措施
(一)阳光快乐大课间——“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规范十五条》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学校制定“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健康成长”的阳光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制度,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学生课间十分钟走出教室到室外伸展活动,广泛掀起“走出来”“动起来”“赛起来”的热潮。
1、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
10月1日——下年5月1日
上午:9:40——10:10
下午:3:05——3:35
5月1日——10月1日
上午:9:40——10:10
下午:3:50——4:20
2、快乐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流程
(1)快乐大课间
上午:9:40——10:10
第一板块:集合整队(时间4分钟);
第二板块:大甩臂踏步走(时间8分钟);
第三板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10分钟)
第四单元:集合,大甩臂踏步走退场(时间8分钟)。
(2)眼保健操
上午:10:50——10:55
下午:2:30——2:35
(二)规范体育课——掌握健身技术技能
1、开足课时。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初中阶段学校每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与健康课。各级部各班要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课程安排,依据学校课程总表开足开全体育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
2、开全内容。体育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有严格的安排,虽然体育教师可以打破编排顺序实施教学,但学年内应该完成所有规定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执行上,不能有删减,有选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必尽的职责和任务。
3、提高体质。体育课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兼顾培养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三方面任务,依据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有计划的分学段提高学生体质。
(三)体育社团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学校每年春季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冬季开展一次田径、跳绳、毽球单项比赛,按时参加西海岸新区、青岛市运动会;根据条件组建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社团,于每天早晨和下午托管活动课时集中训练。
(四)“家庭健身作业”学校鼓励学生将跳绳和毽球作为日常健身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每日“居家跳绳(毽球)打卡活动”,日累月累,跳(踢)出特色。认真布置“家庭健身作业”,提出体育活动“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和锻炼目标,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每周末鼓励学生通过“运动视频”班级群内打卡,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五)绿色出行——养成日常锻炼习惯
提倡学生、教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步行上下学。通过健步走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走起来、乐起来、强健起来”,带动全体师生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疫情防控和绿色出行相结合,引导大家养成热爱运动、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让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活动筋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进一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
(六)体质健康检测——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学校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和公告制度。体育教师、班主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检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检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2月,上报测试数据。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三、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要求及保障
1、提高认识,增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全校上下要牢固树“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运动对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物质作用以及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精神方面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健身社团、日常锻炼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让学生重视健康生活、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2、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好校内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要上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践行“目标导学——自主合作——精讲点拨——当堂达标”学校智慧课堂理念,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坚决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组织好上午大课间30分钟体育锻炼,班级阳光体育课活动。眼保健操让学生会做、真做,保护视力。积极开发开设体育运动类校本课程,组建足球、篮球、排球、毽球、田径等社团,使学生基于兴趣和热爱广泛参加,培养学生运动技能。
3、家校联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各级部各班要做好家校交流沟通工作,把学生校外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布置校外体育作业,使健身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班主任要随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4、强化督查评估,促进工作落实。教务处要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体育质量评价办法,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使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规范。德育处要把学生大课间30分钟体育活动纳入班级考评,督促各班认真组织、确保实效。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5
一、组织与管理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由学校统一安排,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教务处负责安排落实体育教育的相关工作、配合组织测试工作和体育教师的调配使用以及设备日常管理和操作培训工作;体育组负责测试的组织和成绩记录、等级评定工作,负责成绩的网上录入、上报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组织工作;医务室负责资料的存档工作。
2、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年级副主任、班主任
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在10月中旬开展,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具体测试数据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1000米男800米女、排球、立定跳远或坐位体前屈。
三、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本次分年级进行采样测试、录入。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录入要准确无误。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百分制记分,每个测试项目得分之和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分一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来评定。
4、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5、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6、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医院证明、班主任核实、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7、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体育组汇总,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并负责记录在《标准》登记卡上,在毕业时放入学生档案。
8、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医务室专人保存,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9、学生测试项目的测试值记录、得分、评定等级有误需修改时,要完善手续。测试值修改由测试组总负责人核实签字;得分、评定等级修改由学生或体育组向教务处说明原因、核实无误后,教务处负责签字。
四、具体要求与措施
1、相关部门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2、体育组负责对学生进行采样测试;对采样学生成绩的录入,并上传数据。
3、在测试中要作好安全防范工作,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奖励与处罚
1、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标准以上者方可参加有关评优评先。
2、学生奖励与降低分数的办法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奖励5分,不同项可累计加分。
a、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出勤率达98%以上,并认真锻炼;
b、获等级运动员称号者;
c、参加校运会及以上比赛,获名次者;
d、各班体育干部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中工作认真负责者。
2属下列情况之一者,该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最高记分为59分,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a、对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无故缺勤,一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数1/10者;
b、因病、事假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1/3者不包括免予执行《标准》者。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6
学校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目标
1、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0%及以上。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到2022年,学生总体近视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二、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措施
(一)阳光快乐大课间——“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规范十五条》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学校制定“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健康成长”的阳光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制度,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广泛掀起“走出来”“动起来”“赛起来”的热潮。
1、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
10月1日——下年5月1日上午:9:40——10:10
下午:3:05——3:35
5月1日——10月1日上午:9:40——10:10
下午:3:50——4:20
2、快乐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流程
(1)上午:9:40——10:10
六、七、八年级: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4分钟);
第二单元:律动慢跑(时间6分钟);
第三单元:第九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花样跳绳、毽球运动(时间15分钟);
第四单元:手语操《感恩的心》放松,集合,退场(时间5分钟)。
九年级:
第一单元:集合整队(时间4分钟);
第二单元:集体跑步(时间10分钟);
第三单元:1分钟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过杆、掷实心球、俯卧撑、腿部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选择性循环练习(时间12分钟);
第四单元:放松活动,集合,退场(时间4分钟)。
(2)下午:3:05——3:35(3:50——4:20)
第一单元:眼睛保健操(时间5分钟);
第二单元:(时间20分钟);
六、七、八年级:分级部参加体育社团活动。
九年级:身体综合素质练习
1分钟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过杆、掷实心球、俯卧撑、腿部力量练习、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1000米跑选择性循环练习。
第三单元:放松,集合,退场(时间5分钟)。
3、快乐大课间场地划分
六年级在篮球场自西向东依次1-6班;
七年级在西广场,自东向西依次1-6班;
八年级1、2班南北路南段;3、4班南北路北段;5班西教学楼前广场;6班东教学楼前广场。
九年级田径场。1、2班田径场南区;3、4班田径场中区;5、6班田径场北区。
4、快乐大课间实施措施
(1)活动量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要提前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2)活动要有实效,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活动开展不仅要追求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检测。
(3)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安排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重新安排。
(4)各班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
(5)对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各班要制定出全面的、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好、指导好,以防为主,做到器械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
5、快乐大课间组织与管理
(1)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快乐大课间中去,各任课教师与所教班学生一起活动。班主任落实好自己班的活动器械,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活动有器具;按学校分工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每天值班领导对各班开展的体育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每次活动都有老师带领,确保活动安全。
(2)鼓励班级和学生自制和自备体育器材进行活动。
(3)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
(4)实行学校领导负责制,体育活动由分管校长负责,其他人员全员参与,全力配合。各级部、班主任要根据职责认真组织学生按时活动,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亲身实践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入活动;体育教师负责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负责组织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并协调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活动。
(5)切实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第一。教务处、总务处对器械、场地随时进行跟踪,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终止学生的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学生会纪检部全程监督、检查,记过纳入班级考核。
(二)规范体育课——掌握健身技术技能
1、开足课时。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初中阶段学校每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与健康课。各级部各班要严格执行教务处的课程安排,依据学校课程总表开足开全体育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体育课时。
2、开全内容。体育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有严格的安排,虽然体育教师可以打破编排顺序实施教学,但学年内应该完成所有规定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执行上,不能有删减,有选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必尽的职责和任务。
3、提高体质。体育课要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兼顾培养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三方面任务,依据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安排适当的运动负荷,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有计划的分学段提高学生体质。
(三)体育社团活动——聚焦“教会、勤练、常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学校每年春季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冬季开展一次田径、跳绳、毽球单项比赛,按时参加办事处、莱芜区、济南市运动会;成立校短跑社团、中长跑社团、跳跃社团、投掷社团、跳绳社团、毽球社团,根据条件适时组建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社团,于每天早晨和下午活动课时集中训练。
(四)“家庭健身作业”——培养居家健身习惯
学校搭建微信群网络教育平台,体育教师担任管理者,将国家体育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育课堂表现、体育课余锻炼指导意见等信息及时上传,提高家长的认识,方便家长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运动锻炼情况,掌握学校体育活动的动态,以及学生体质锻炼的方法等。
学校鼓励学生将跳绳和毽球作为日常健身项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每日“居家跳绳(毽球)打卡活动”,日累月累,跳(踢)出特色。认真布置“家庭健身作业”,提出体育活动“作业”内容、具体要求和锻炼目标,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每周末体育教师制定“空课体育”训练计划,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录制视频后转发到微信群,体育教师进行监督、指导。通过“空课体育”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五)绿色出行——养成日常锻炼习惯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健康济南行动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提倡学生、教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步行上下学。通过健步走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走起来、乐起来、强健起来”,带动全体师生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疫情防控和绿色出行相结合,引导大家养成热爱运动、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让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活动筋骨、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进一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
(六)体质健康检测——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学校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和公告制度。体育教师、班主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检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检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2月,上报测试数据。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三、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要求及保障
1、提高认识,增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全校上下要牢固树“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认识到运动对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物质作用以及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精神方面的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及家长对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健身社团、日常锻炼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让学生重视健康生活、积极锻炼、强身健体。
2、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好校内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要上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践行“目标导学——自主合作——精讲点拨——当堂达标”学校智慧课堂理念,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坚决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组织好上、下午大课间30分钟体育锻炼。眼保健操让学生会做、真做,保护视力。积极开发开设体育运动类校本课程,组建足球、篮球、排球、毽球、田径等社团,使学生基于兴趣和热爱广泛参加,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教务处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按时准确上报有关数据。
3、家校联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各级部各班要做好家校交流沟通工作,把学生校外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布置校外体育作业,使健身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班主任要随时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电子产品的使用等,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4、强化督查评估,促进工作落实。教务处要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体育质量评价办法,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使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不断规范。德工处要把学生每天两次课间30分钟体育活动纳入班级考评,督促各班认真组织、确保实效。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函〔2021〕31号)精神,南岸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机构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德育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体育教研组工作目标明确,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每个年组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迎龙中学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中干李泽菊全体班主任体育教师
二、强化措施
(一)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求,体育课程开课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率、学校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我校七八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九年级4节体育课。严禁出现削减、挤占甚至不开体育课的现象,并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严禁开展“放羊式”体育教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二)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效率
全面落实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学生要走出教室进行适量活动或放松。加强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和联动,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班1节)。进一步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三)提高课堂质量
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进一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等,经常性开展面向人人的比赛活动,做到教学比赛节节有,运动竞赛常常在,周周、月月、季季、年年有比赛,构建层级完备的竞赛及积分体系,鼓励班集体积分及个人积分纳入学生体育课成绩。每名学生每学期参加2次/项以上年级或校级比赛,学校对参加区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获奖学生给予体育加分或校级奖励。以竞赛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训练,增强身心素质。
(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我校每年9-11月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报区教委审核合格后及时上报测试数据。建立并完善未达标学生个体发展追踪记录手册及学生个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逐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信息平台,定期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信息定期反馈到学校,供学校决策服务。迎接区教委12月上旬开展抽查复核工作,对各校测试上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抽查复核,及时分析测试结果,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趋势,加强反馈应用,实施精准干预,建立完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学校每年公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五)完善体质健康评价机制
我校把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重点对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制度、学生近视防控、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日常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对减测、免测学生严格审核,对有疾病学生持区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本人和家长申请,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测试,以实测项目计分。对丧失运动能力,不能参加测试的身体残疾学生,持残疾证,经所在学校同意、公示后,报区教委审核批准,可以免试。免试学生可参加评优评奖。
(六)落实体质健康管理责任
细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卫生副校长职能职责。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签订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责任书。各校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到40%以上。
(七)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核管理
杜绝以下五类情况: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及指导学生每天校外体育运动一小时;二是未按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四是未按要求及时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五是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考核中弄虚作假。
(八)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引导
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体育锻炼在预防肥胖与近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人人参与、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良好局面。学校不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表彰。
(九)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家校共同努力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协调好文化学习、体育锻炼与作息时间的关系,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校要布置锻炼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时长等均适宜的体育家庭作业,并加强指导和沟通。严格落实《南岸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配齐配强保健教师(校医)等卫生专业人员,加强医务室(保健室)建设,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间,学校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确保本校中小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三、保障机制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一)课间操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由体育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顺利开展。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课间操检查评比,由科任组长打分后公布成绩。强化学生正确认识锻炼身体的含义。
(二)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辅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把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三)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四、保障措施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渝教体卫艺〔2012〕13号)要求,按照体育教师周工作量、体育教学计划课时数和课余体育活动需要,配置体育教师。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聘任晋级、福利待遇、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组织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应当计工作量。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等条件建设。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建设按照优质均衡达标。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8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大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从严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水平。准备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增强。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教务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17名体育教师工作目标明确,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强化措施,体制保障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我校施行上、下午两次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上午25分钟为科学园小学第一套室内广播操,分为手指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三个部分组成。下午35分钟为室外体育活动,分为绳操、跳绳、身体素质训练与游戏三个部分组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热情,保证了学生每天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的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工作,做到每年秋季对学生进行检测,规范检测方法,严格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将检测结果打印成《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发给家长,让家长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运动干预。
3、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
为确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整合家校资源,我校设计、编排了科小体育家庭作业,并录制了演示视频。充分结合本学期的课时教学计划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以生为主,从做出发”,设计了高效、有趣的体育家庭作业。
4、保证学生体质监测和学生体检
我校现已配齐检测设备器材,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成检测工作,规范检测方法,公示检测结果,确保检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要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介绍营养处方、运动处方、促使学生形成来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5、保证学生近视眼防控措施。
针对目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把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学校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筛测并建档。进行校内爱眼宣传和眼操评比,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都要经常矫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每天科学地做好眼保健操,使学生养成科学用眼和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6、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扎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力度,杜绝学生饮食安全事故和传染病的流行。要积极开展疾病预防、营养常识、卫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三、加强领导
学校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加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9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具体实施遇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每周3课时,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学校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5、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6、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7、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024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2016-2020)》和市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指定《2021年南大附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执行组长:
组员:体育组、总务处、保健室、四年级班主任
项目负责:体育组老师、保健教师
三、监测对象
本校四年级的在校学生
四、样本量
本校四年级男、女各30名学生
五、监测时间与地点
时间:素质项目在12月22日
地点:素质项目在操场
如遇雨天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改在:教学楼四楼仰卧起坐)。
六、职责分工
体育组:(叶明飞、朱雪飞、杜娟、王刚、黄冬)
1、为监测工作的牵头单位,协调各部门按照工作计划有序推进。
2、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体质监测工作。
3、科学制定监测流程和场地器材的布置。
4、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体育教学方案,做好干预措施,提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总务处:(陈泳今)
1、提供监测工作必须的应急车辆。
2、协助体育组做好身体素质测试现场的安保工作。
3、负责监测工作的工作用餐。
保健室:(朱雪飞)
1、负责健康监测工作。
2、科学制定监测流程和场地仪器的布置。
3、对学生进行饮食养指导,保持吃动平衡。
4、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时的急救工作,确保测试安全。
七、人员分工:
总负责:高采平
素质检测:朱雪飞
四年级负责人(总负责:王刚)
八、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使本次测试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伤害,特制定本次活动的安全应急预案
班主任和各班体育教师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做好50x8往返跑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创伤的预防工作,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提前对学生进行筛查,确保身体不适者不参加测试。
加强运动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由总务处和体育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器材进行整治和维修,确保安全。
维护好测试期间运动场地内的秩序。每位带队教师要维护好场内秩序,防止拥挤和撞伤人员。
测试时出现局部擦伤应有校医进行简单处理。
测试时发生严重损伤大量出血或者昏迷休克,第一时间送至医院,学校需配备急救车。
九、四年级顺序
四年级
男1-15
素质测试——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
男16-30
素质测试——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
女1-15
素质测试——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
女16-30
素质测试——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