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1
人间五味,酸甜苦辣咸。其间,唯苦最为人之厌恶,也最难呈现以菜肴。然而,于我,它却也蕴含着无限韵味,为我青春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我心中,它就是人间至味。
“妈,我真的不想再学了!”期中考试后,传说中的“考试失利”居然也降临在我身上。原本只存在于作文中的打击骤然发生,我一时难以接受。母亲报我的怒火以平静:“喝一杯苦瓜水吧,消燥安神。”
玻璃杯在我手中无比冰凉,我狠狠地瞪着它。其表面呈青绿色,虽不得见底,然让人感到一种通透,仿佛要将你吸入。“是谁,会爱喝苦瓜水呢?”我皱起眉道。手指轻微的抖动让水面不再平静,青绿色的水波映出我扭曲的面容,像内心一般焦躁。
我将杯子缓缓倾斜,嫩绿色的苦瓜水淌在舌尖。它一片清凉,苦涩的冷充斥着口腔。紧接着,冰凉稍稍散去,苦味袭来。世间苦味本少,苦到此类地步的可称只有苦瓜一种。这苦,恍若将冰水混上蒲公英新鲜的嫩叶,是一种自带清香的苦。舌尖自然从未接触过这种味道,瑟缩了一下。它顺着舌尖,流入肺腑,逐去燥热,为我带来清凉与宁静。在体中徘徊,直至从毛孔中沁出,简直是人间至味。
咕嘟一声,将苦涩伴着失利后的绝望,退步后的放弃一同咽到肚里,还头脑以清醒和重振旗鼓的勇气。我惊奇地发现,苦瓜水的回味是甘甜的,带着纯洁,自然的花朵之清香。不似甜水的回味简短而单一,而是富于变化,波浪状的甘甜由浅到深,再到浅,直至近于无味。又抖动一下,返还至最初淡淡的香甜。苦味永在,细若游丝,此时仅仅是甜的伴奏。
不知不觉,那一杯苦瓜水已被饮尽,与之一同消散的还有心头的冲动与怒火。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下这个苦。苦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将这苦徐徐咽下,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体味苦尽后香甜的人间至味。
我也尝过林林总总的玉盘珍馐,品过形形色色的仙露琼浆。可除了给舌尖以极大的满足之外,总觉除了美味还应有一种神韵。这次与苦瓜水的邂逅,原来这神韵诠释着背后浓厚又复杂的教训与感情。遇到了困难与挫折,稳住心神,呷一口苦涩徐徐咽下,分析错失,重新起航。只有拥有这种珍贵的特质,才能真正地称为人间至味。出自 wwW.zuoWEnBA.nEt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2
我的母亲并不擅长做饭,却做出了人间至味。
去年以前,家里都是父亲掌勺。每当我放学走向家门时,那一缕缕饭菜的醇香冲破门的阻挡,勾得我垂涎三尺。但是父亲的单位搬到了房山,晚饭时只剩下我,和我那并不会做饭的母亲。
已经吃了很多天外卖,我不由得怀念起往日时常出现在桌上的那道家乡名菜——桂花糕。将糯米粉与大米粉混合,以融化的糖水搅拌,加入晒干的桂花碎,揉成米粉的形态。将其过滤后放在蒸锅中,待到蒸锅冒出丝丝白气,松散的米粉渐渐成型,细腻的米粉胚就准备好了。白糖、剁碎的桂花和蜂蜜在一起熬煮收汁,清甜的桂花蜜令人垂涎欲滴。把桂花蜜和父亲特制的黄桃酱浇在米粉胚上,顿时香气四溢。配上果干吃进口中,桂花蜜的清香与黄桃的酸甜在味蕾上绽放,冰凉细腻的米粉和温热浓稠的酱汁中和,带给人味觉和口感的双重享受,实属人间至味。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周。那天写作业时,我却突然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我冲出书房,打开厨房的门,“难道是父亲回来了?”——但并不是。厨房里依旧只有我的母亲。
细密的汗珠布满她的额角,几缕头发已经被汗水打湿,贴在她的脖子后。此时,我那并不会做饭的母亲,正皱紧眉头,咬紧牙关,双手用力攥住锅把手,双腿微曲,正试图把桂花蜜和黄桃酱淋在米粉胚上。我愣住了。桂花糕的酸甜沁入我的鼻子,我的眼睛不禁阵阵酸意。
“妈,淋桂花酱不用端锅的,用勺子就好。”我压下心中的酸意。抽油烟机轰鸣着,她终于发觉了我。母亲放下沉重的锅,笑着一拍脑袋,悄悄抹去额角的汗水:“你瞧,我都紧张的忘了!”
我再一次吃到了心心念念的桂花糕。清甜中的酸味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汹涌着流入我的心房。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妈,真好吃,实在是人间至味。”
母亲手上的皮肤有几处斑白,那是刚刚愈合的刀伤。我不知道她私下练习了多少次,但她真的做出了“人间至味”——那道略酸的桂花糕,和她小心而笨拙的爱。桂花糕与母亲爱的味道彼此交缠,密不可分,埋在了我内心深处,成为了我心底最暖的味道。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3
老年人大多数口重,做饭也爱加盐。当然,我的姥爷也不例外。
姥爷很爱做饭。其实是说,在子女回家看望时喜爱。他总是提前几天就确认我们是否回家,甚至一个星期前就准备好所有食材。最漫长的等待,不过就是盼我们回家,然后能“大显身手”。
这个星期和姥爷约好了要回家看望,我们如期而至。一大早,姥爷就开始忙前忙后,穿梭于客厅和厨房之间。
姥爷做饭手边摆着一大罐盐和一把大勺子。我每次看到时心里总会想起那些“过咸”的菜品,却又不好意思提出,怕伤害老人的自尊心。
我们坐在饭桌前,姥爷端上了一盘开胃凉菜——凉拌海带丝。在如绸缎般的深绿色海带上,盐粒星罗棋布,如同点缀着闪亮的小水晶。别人撒盐好像夜空中的点点星光,姥爷撒盐却像浩渺的银河,那些盐粒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姥爷总希望把最好的给家人,但大概是因为口重,在他心目中,只有盐加得足够,才是最好的味道。
姥爷慢慢移进厨房,他不太擅长表达情绪,但从他的神色和长时间的忙碌中可以感受到姥爷很期待得到好的反响和家人们的肯定。
我用筷子夹起几根海带,慢慢放进嘴里。刺激着我味蕾的不仅有海带的清鲜,还夹杂着浓浓的咸味,这种味道很快回荡在整个口腔中。当我要说出来时,我看向妈妈,但在她的神情中,丝毫察觉不出异样。我又看向姥爷,他倚在厨房门口,时不时向这边看来。“这道菜真的好吃!”大家纷纷说道。“咸吗?”姥爷显得有些不安。我咽下这口海带,大家又齐声说“不咸,您放心吧。”看到姥爷的笑容,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此刻,他心中应该很温暖吧。
厨房里又传出炒菜的声音,后几道菜很快上齐。没有人说出菜太咸的事,包括我。看得出,姥爷很开心、很幸福。
“咸”已成为姥爷做菜的特色。不得不说,这样咸的菜并不好吃,更算不上是“人间至味”。姥爷用心要把最好的给我们;我们也想用包容,理解回馈姥爷;家人的亲情凝聚在一道凉菜中,姥爷对我们的爱凝聚在小小的盐粒中。正是双向的爱,才使“咸”成为我心中一种象征着亲情和爱的味道;成为一种最美好的滋味。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4
人生有百味。芸芸众生,滚滚红尘中,每个人都在寻觅着自己心中的人间至味。像苏轼就曾说过:“人间有味是清欢”,从前我沉醉于其中清淡的欢愉,洒脱的雅趣,现在,我想再加上一味珍贵调料,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温情……
小病初愈,味口宜清。我扒在厨房的玻璃门上,闻着饭菜清新的香气,看着妈妈忙前忙后的身影,心中却没了往日的迫不及待。病了,口味便淡得令自己都吃惊。不一会,上菜了!一家人齐聚时,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就分外浓郁,但看到满桌的蔬菜,妹妹粉嫩的小嘴嘟得老高,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妈妈,怎么连肉菜都没有啊!”“吃清淡点不好吗?别老吃大鱼大肉,容易上火”我知道妈妈是顾及我。
夹起一片油麦菜,咬一口,一股清冽的汁液喷薄而出,包裹着我的舌间。富有弹性的肉沫,搭配着爽脆可口的油麦菜,口中自是别有洞天。
我盛了半碗土豆山药汤,乳白色的汤汁色如白玉,灯光下煞是可爱,轻轻咽下一口,冒着腾腾热气的汤汁飞快地淌入咽喉,回味时,唇齿间竟回荡着丝丝排骨的鲜香。“妈妈你是用排骨熬的汤吗?”“对呀,你这舌头可真是。妈妈是用排骨熬了三个小时才把排骨捞出来做成的这个汤。不然你以为真给你吃全素的啊,就这瘦猴不得补点营养!”妈妈月牙似的眉眼中颇有些自豪。我忆起妈妈这个下午在厨房里不可开交的情景,她不时把腰低低地弓下去,脑袋凑近锅子,静静地检查着锅里的光景。难怪一碗朴素的汤能如此香浓可口。猛吸一口,土豆与山药粉粉的,入口即化,像一只温软的手抚摸着我的舌尖。
就这样,吸溜吸溜的,一碗接着一碗,热汤下肚,似一股暖流,暖彻了心尖。咚的一声,我放下汤碗,摸着饱胀的肚皮,饱矣!头上已出了一层薄汗,窗外北风呼啸,屋内却热火朝天。
“你这馋猫,一碗汤都能吃的满头大汗!”妈妈嗔笑着,难掩眉间的欣喜。
一碗朴素的汤,可我却吃出了人间至味,看来只要有慧心,再平凡也能有滋有味。其实不用惊天动地,不用脱俗空灵,人间至味在我看来只需一剂最寻常也最宝贵的调料,那就是家人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温情,万事都能充盈着慧心,正因为有了它,于柴米油盐中,我们才能觅得清欢,觅得那人间至味!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5
时钟嘀嗒,日历一张张翻过,时光荏苒中,总有几丝醉人的甘甜——是外婆的身影萦绕心间,沉淀着,那人间至味,令人久久回味。
雨后初晴,正值中秋佳节。我与外婆走在通往池塘的林荫小路上,远远地,就闻到了幽幽的莲香,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顿觉精神一震,外婆随口便吟诵出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文句似乎就是为了这莲花小塘而生。此刻,晨光透过叶的缝隙,映在水面碧波上,荡漾着碧青色的温暖。朝露勾勒着婆孙俩采莲的身影,泛起微微红晕。闻着幽幽莲香,谈到莲之至味,外婆说:“莲藕乃人间至味之一,每当入口,无论身处何地,总与家有种藕断丝连之感。”每谈及此,外婆便像一位诗人。
回到家中,我将莲叶挂在屋檐下晾干,而莲藕即将在外婆手中蜕变为珍馐美味。就这样,在日光中期盼着,一家人等待着圆月升起,等待着人间美味的新鲜出炉。
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木桌边,虽不似如今的餐桌般华丽,可那丝丝缕缕的檀香,却如人间至味般,隐匿心中,驱走城市的喧嚣与烟火,只余一份恬静与淡然,荡漾心间。
外婆端着莲叶,沐浴着月光走来。外婆说:“莲叶上载着莲藕,莲藕外嵌着月饼,共同绘成一幅美妙的同心圆。外圆如今夜的明月般皎洁,清冷中透出温暖;内圆则象征着亲情,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愿流失哪怕一分一毫。”品一味莲藕,赏一轮明月,人间至味,独此无二。每当谈及此事,外婆便像一位哲人。
掌声响起,外婆微笑着坐在我的身旁,拿起筷子,夹住莲藕,送入我的口中。刹那间,甘甜如决堤之水,涌入心间。我注视着外婆如星般的眼眸与那亲切的笑颜,心想:人间至味,即是如此。
幽幽莲香,恬雅檀香,皆是人间至味。而每当想起外婆的一言、一笑,心中总会顿生甘甜,不禁感慨:人间至味,不过如此。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6
味道,在口中是美味,在心中就成了无限的情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的美味在苏轼口中是甜蜜,在心中是愁苦。“我想念家乡的雪了”是汪曾祺尝了慈菇汤之后内心情思的荡漾。我难忘那羊汤鲜味,也难忘那久违的欣喜。
那年夏天,妈妈带我去吃西安美食——羊肉泡馍。我们来到一家小餐馆,店铺墙上贴着各式口味的泡馍图片,图片上满满的大碗上面是大片大片的羊肉,看着就很诱人。我撇了撇嘴,漫不经心地说道:“这么多汤!这么大块的羊肉!不可能吧!”妈妈没有理会我,径直走了进去。
我跟着妈妈进了餐馆,一进去就看到左侧有一个开放式厨房,厨房里只有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不一会儿,汤和馍端上来了。的确是盛得满满的羊肉汤,上面盖着的确是大片大片的羊肉。我不由得望向厨房里的那位老人,他此时正忙得不亦乐乎,被厨房热气熏红的脸上刻满了皱纹,显得很是慈祥,让人心生敬意。
看着眼前那羊肉肥美,汤色诱人的一碗泡馍,我毫不犹豫地埋下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霎时,麦香和肉香萦绕着在唇齿之间,羊汤带着鲜味,咸度刚刚好,伴着佐料的味道,一口下去,直沁肺腑。我仿佛在与一位古长安的姑娘共舞,她身上带着一座古都的魅力。我吃着吃着,大半碗下肚,我抹了抹嘴,露出满足的表情,心中仿佛荡漾着波浪。我想:“真是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美味啊!”,之前的质疑早已消失。
看着快见底的泡馍,我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没吃够,好几次抬头望向厨房的地方,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那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厨师走了出来,用小车推来一锅汤。四周的老顾客们立马都挺起身来,满眼期待地望着老厨师和他面前的汤。老厨师满脸笑意,慢慢地挥了挥那双油腻而满是褶皱的手,用浓重的陕西口音说道:“娃子们,慢慢吃,吃好了!”示意他们不要急。老厨师来到了我们的桌子边,笑眯眯地看着我,指着我面前的碗,说道:“女娃子,再来点哈!”说完,他为我加满了泡馍和汤。此时我才发现,老厨师的眼眸有些浑浊,他盛食物的手微微发抖,就像家里的老人在为家里的孩子们添饭,开心而满足。一种久违的温暖涌上我的心头。我看着又添满的泡馍,抬头看了看眼前这和蔼可亲的老人,忽然明白,老人早已把顾客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们,这里坐着的好像都是“兄弟姐妹”。吃着美味的客人们,已然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也不例外。那碗泡馍的美味中其实蕴含的是老人最真实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热忱,我仿佛看见了一朵真诚之花,盛开在老人心田。这碗人间至味,美在真心相待,美在那浓浓的人情味儿。想起过去那些偷工减料的饭店,顿时一种久违的欣喜与感动由我心而生,久久不能平静。
我不舍地走出餐馆,那羊肉泡馍的味道仍无法挥去,在味道中,我看到了真诚。在那以后,每当我帮助同学时,那难忘的味道、老人的笑颜又会浮现在我眼前,温暖涌入我的心间。若我们的民族没有真心相待,便不会有面对“新冠”义无反顾的“逆行”,更不会有美德的千年传承。只有将心比心,才会涌现出传诵千古的美好故事,铸就人类灿烂的文明。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7
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美妙的味道。糖葫芦红果的酸与冰糖的甜相衬,冬天暖胃的鸡汤咸鲜有味,它们都是别样的味道。而我心中,有种滋味却是人间至味,万分独特而难忘,那便是姥爷的馄饨味。
那年春节,我依旧在姥爷家过年。姥爷的馄饨是家中一道名菜,年年都做,是我的最爱。可今年老爷身子不大好,妈妈本已说定不让做的。回家前天晚上,姥爷叫住我:“丫头,是不是还惦记姥爷的馄饨呐?”我不禁咽了口口水,又想起妈妈的嘱咐,勉强笑着说:“别啦,饺子也吃了。您要好好休息,别累着才要紧!”姥爷只是笑了笑,转身回屋。我稍稍有点失落,隐隐听到隔壁传来几声干咳,心又揪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迷迷糊糊来到客厅,愣住了。我揉了揉眼睛。姥爷已经支好了桌子,坐在小凳上,弓着背。只见姥爷从雪白的面团中揪出一些,拉成条,用刀细细切成大小相同的面块。利落地抽出擀面杖,咔哒,咔哒,几下便将面块擀成薄片儿。我看见姥爷开心地笑着,手上不停,同时慢慢摇着小凳。哒哒,哒哒,那节拍与擀面的声响混在一起,合奏着一支温馨曲。我心中动了一下,想说点什么,可千言万语涌上来,只是堵在嗓子眼儿,没法说出来。突然姥爷干咳起来,我忙去取水。回来时,姥爷已在包馅儿了,布满茧子的大手中躺着白白胖胖的小馄饨。在他喝水的功夫,我也忙将肉馅塞进面皮儿,包了几个。姥爷笑着看着我。
热气升腾,一碗刚刚出锅的馄饨端到我面前。一个个馄饨,胖胖的、白白的面皮儿下透着馅儿,像鼓起来的小元宝飘在汤中,周围的紫菜和油花仿佛在伴舞。“尝尝吧!”姥爷笑眯眯地看着我。“今儿的馄饨就是姥爷给你准备的新学年庆功馄饨嘞,吃馄饨,顺顺利利!”我使劲点点头,用牙轻轻咬破外皮儿,眼眶微微湿润。鲜浓的汤汁流了出来,充满我的口腔。紧接着,香喷喷的猪肉携着香菇,它们的咸鲜成了主角。我又抿了一口汤,我的心被彻底征服了。这真的是人间至味啊!我起身,紧紧拥抱住姥爷,又不住地哽咽:“姥爷,谢………谢谢………”
凛冽的寒风在窗外呼啸。西北的冬天是极冷的,而此刻的我仍久久回味着姥爷的馄饨,心被温暖,滋润与治愈。
如今物质生活极大富足,我也尝过许多馄饨,有些味道也还不错,但算不得人间至味。姥爷的馄饨深深满足了小孙女心中的愿望,融入淡淡离别之愁与对我成长的期望!世上没有一碗馄饨能有如此深情厚谊啊!姥爷的馄饨是人间至味,我会永远将其珍藏于心!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8
白雪皑皑,秋叶落尽。凛冽的寒风拂过我的面颊,直让人倍感刺骨的冷意。在这纯白的冬日里,不如去观赏一出好戏,细品一杯好茶,聊以抚平冬日带来的寒意。
一踏进戏院,便觉通身暖和了起来,一旁煮茶的雾气扑面而来,让人好不舒服。“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起中国百年流转的国粹——戏曲,便会不自觉地想起人们听戏时的一盏温情,在这苍茫的冬日里,是极为可贵的了。
“原来这紫嫣红开遍……”柔情婉约的唱曲响起,好似将人拉入了百年前湖畔旁的牡丹亭。正当我倾心其中时,一旁的伙计悄悄地为我倒了杯热茶,便不声不响的走了。当我回过神时,才惊觉一旁的茶杯已被斟满,冒着热气。我端起抿了几口,便觉这茶味苦无比。耳畔听得杜丽娘的凄惨之声,配着方才入肚的苦茶,眼眶也不禁骤然润湿了。
这苦茶好似有引人入胜的魔力一般,虽味苦,但让人还想再尝上几口。我又拿起茶杯,比之前再多抿了几口。虽味依旧极苦,不过细品之后,亦能从中寻出几丝雪山融水的清香之味。恰此时,戏中的杜丽娘好似寻得了一丝希望,一抹宽慰,马上就能与自己心心念念的好男儿成亲一般。
好戏即将落幕,我亦将茶一饮而尽,苦涩之余,还夹杂着一抹冷雪之味,不正像曲中所述之事么?
历史的车轮向前缓缓驶去,戏曲文化亦承载于其中。一杯好茶,无论品多少次,都能从中品出不同的味道,可苦,亦可甜,可味甘亦可清爽,正像戏曲一般。人的精神需要被传承,传统文化亦如此。人生如戏,戏亦如茶,正可谓“人间至味”也。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9
陕西人特爱面食,山西人也是。一提起面食,人们便眉飞色舞,山西大同的面食更令人喜爱。这里的面不是指面条儿,而是指由各种面粉做出的精美的食品。
你可以来一碗刀削面,虽然它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却让人回味无穷。走进面馆,你一定会被那场景所惊讶到的。用小麦粉和好面后,十几个人每人拿一块儿面团儿,围在一口大锅边,有手里拿着的,肩上扛着的、头上举着的,造型不同,姿态各异。只听师傅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开始削面,面片儿纷纷扬扬地落入锅中,如同雪片般飞来飞去。眨眼间,面条熟透,捞出,倒入一个个大瓷碗中,盛上一勺肉糜,撒上一把香菜和葱花儿,加上几条肉干儿和豆干儿,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便完成了。一片片碧绿的香菜和葱花漂浮在火红的油汤上,红中飘绿,甚是美丽。用鼻子轻轻地闻一下,更让我垂涎三尺了。
吃上一口,真是美味!或者,你也可以来一碗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美食之一,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尝此物为人生快乐。走进莜面馆子,你便会看到一个个体力较好的小伙子,将莜面倒入盆内,边倒水边搅拌,揉成面团后,几位小姐姐便又趁热揉成若干个小面剂,逐一在铁皮案板上推成猫舌状,再放入蒸笼里。用急火蒸上十分钟,莜面栲栳栳就完成了。几个小姐姐动作如行云流水,再将做好的卤汁浇在栲栳栳上,一锅香喷喷的莜面栲栳栳便做好了。看上去,栲栳栳们整齐划一,排列有序,犹如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兵团,我偏不让它们整齐有序,专门拿出一只品尝,实在口有余香,令人回味。
人间至味是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深藏在市井中,藏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里。旭日初升,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前行着,一份份热乎乎的美味,是我们前行的力量。他们尽管普通,但普通中是一种成熟,是一种永恒的爱……
人间至味初三作文 篇10
“莫道人生千百味,必有一味铭心间。”
我静静沉默着,坐在病床上的姥姥旁,不禁对往日余年多了几分感慨。我从手旁的盒子中轻轻拿出一个最大、颜色最诱人的麻团,放到姥姥手上。姥姥抬起头来,舒展开那将我的童年满满填充的鱼尾纹。好久不见,这一次,我仿佛被带回了儿时的岁月。
犹记十余年前的青葱岁月,在四川老家生活的我,日日夜夜遨游于自由的海洋中,无拘无束。有时在家闲极无聊之时,姥姥就会生上火,将我抱在胸前,再手把手地教我制作麻团。揉面、撒芝麻、烘烤,在姥姥一双巧手的加持下,一切繁琐的工序都显得那么优雅、灵动。
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的。见我不耐烦的情绪涌上了脸,姥姥就拉起我的手,和身子一起摇摆,“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不一会儿,一股焦香就随风充斥了整个院子。我瞪大了双眼,满眼期待地望向锅口。姥姥取出一个焦糖色的大麻团,细致地吹了吹,然后放到我的口中。顿时,一股前所未有的美妙味道填满了整个口腔,这种味道,似乎能让我置身九霄云外,忘却所有烦恼。这一刻,长久的等待也显得无比值得。
在我享受之时,姥姥的嘴也在一张一合,虽然并未真正品尝,但对于姥姥来说,看着我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似乎比亲身体味还要幸福得多。就这样,两双相差七十余岁的手不时地拉在一起,仿佛将彼此的心互相交融。而麻团,也成了我与姥姥幸福与快乐的源泉,深藏于我心间。
不知不觉,我已到了上学的年纪。行将离开之时,姥姥从车窗塞给我一大盒还热乎着的麻团,我不禁地鼻尖一酸。听着车轮轧过深秋落叶的“咔嚓——咔嚓”声,我的舌尖仿佛已经体味到麻团深沉的香。想至如此,两滴眼泪从我的眼角滑落,滴在那充满姥姥的爱的盒子上……
一转眼,已时过境迁。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孩童;而姥姥也已躺在了我身旁的病床上。岁月的痕迹悄无声息地爬上了她的眉梢,额头上散落的发丝也不同往日,如同窗外飘落的残雪一般。我挑选出一个我亲手制作的麻团,送到姥姥手上,姥姥欣慰地笑了。这一刻,如同飞驰的岁月凝结在这永恒的味道中。我与姥姥的手紧紧相连,凝望着窗外深冬的雪。一同期望着乍暖还寒之际,也回望着过去那弥足珍贵的人间至味!